教研反思微課程
微課程,通過一個主題,一個難點,以一個短小的視頻課件出現(xiàn),可以讓教學的重點突出,難點化解,一個小小的微視頻,如果制作的得當,能夠?qū)τ谡n堂教學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
學習標點符號時,我制作了微視頻《標點符號的自述》,課件中標點符號以人物的可愛形象出現(xiàn),自述自己的長相、用途,并在句子中具體點明作用。然后通過具體練習,引導孩子明了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等幾種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這樣的學習過程,具體生動形象,孩子們喜歡,學習效果好。
學習字母b、d、p、q時,孩子們總是分不清楚他們之間的區(qū)別,我制作了微課,他們不同的長相,不同的名字,并輔之以不同的聲音代表物,讓孩子們來區(qū)別他們之間的不同,孩子們很感興趣,一次次饒有趣味的讀,叫他們的名字,進行趣味練習。
微課程,讓我們老師的教學不僅突破難點重點,而且讓教學過程變的趣味橫生,很受孩子們喜歡。
二、手機
篇2:在制作微課程中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法
淺談在制作微課程中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法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近年來各種“微”事物不斷涌現(xiàn),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小說……這些日益壯大的“微”字號隊伍儼然宣示著我們已經(jīng)步入了“微”時代。同時,網(wǎng)絡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也強有力地推動著這股“微”潮流,使得各種“微”事物可以無孔不入地鉆進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微課程作為微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型教學模式,也逐步進入教育教學領域,進入我們的課堂,并以她精簡、高效的特性影響著我們的課堂,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教學體驗。本文就如何制作教學微課程展開探究,提出了一些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法。
關鍵字:微課程;制作;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法
一、引言
當今社會,生活節(jié)奏變得越來越快,與此相應,人們更樂于接受簡單,快捷、有趣、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因此近年來各種“微”事物不斷涌現(xiàn),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小說……這些日益壯大的“微:字號隊伍儼然宣示著我們已經(jīng)步入了“微”時代。同時,網(wǎng)絡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也強有力地推動著這股“微”潮流,使得各種“微”事物可以無孔不入地鉆進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領域,教師的工作更是非常繁忙,很難抽出大量的時間用來集中學習,因此對學習方式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要求很高,而微課程恰可以滿足教師的這種學習需要。故此,微課程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微課程作為微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型教學模式,也逐步進入教育教學領域,進入我們的課堂,并以她精簡、高效的特性影響著我們的課堂,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教學體驗。
二、微課程的概念和意義
什么是微課程呢?微課程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左右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碎片化的音頻或視頻。在教育教學中這個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jīng)驗等技能等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的核心組成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jié)構(gòu)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微課類型可分為課前復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jié)拓展類。其它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微課類型有: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類等。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微課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我國教育部在**年6月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在信息技術不斷普及的時代,以短小精悍著稱的微課程作為一種新的信息技術越來越成為基于網(wǎng)絡平臺傳遞知識的重要載體。優(yōu)秀的微課程,時間短、容量大、質(zhì)量高,為學習者迅捷地掌握知識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微課程教學優(yōu)化了教學資源,有利于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氛圍,便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
篇3:微課程教學在古詩文教學中運用幾點思考
關于微課程教學在古詩文教學中的運用的幾點思考
三臺縣新生中學左勝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和新技術的進入,傳統(tǒng)教育模式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催生的微課程教學,翻轉(zhuǎn)課堂等方興未艾,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了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微課程教學和課堂教學的融合,必將突破了古詩文傳統(tǒng)教學中單調(diào)、枯燥的教學過程,更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為古詩文教學開辟了新的天空。處理好微課程教學運用中的問題,才能充分發(fā)揮微課程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程教學古詩文教學運用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和新技術的進入,傳統(tǒng)教育模式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催生的微課程教學,翻轉(zhuǎn)課堂等方興未艾,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了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微課程教學以其短小、靈活方式,以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方法傳授、經(jīng)驗交流等為內(nèi)容指向性強,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習情境、資源、活動的設計,可以重復使用等優(yōu)勢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微課程教學和課堂教學的融合,必將突破了古詩文傳統(tǒng)教學中單調(diào)、枯燥的教學過程,更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為古詩文教學開辟了新的天空。
俗話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筆者就微課程教學與古詩文閱讀教學的結(jié)合進行嘗試,力求找到適合自己與學生的方法。在此,謹以杜甫的《望岳》為例,談談關于微課程教學在古詩文教學中的運用的幾點思考。
筆者最初的設計是將杜甫的《望岳》一詩中的煉字、修辭、畫面,詩人的情感理想一一道來,學生看后,感覺呆板不生動,知識眾多不易接受,使用不方便。選取一點講解后,學生反應有作用,但效果不明顯。多次改進后,筆者意識到微課程教學的設計如同劇本的創(chuàng)作,要有好的創(chuàng)意,要有語言語氣動作的預設,要有背景道具的準備,要營造學習氛圍,才能充分發(fā)揮微課程教學的優(yōu)勢,就此談一些體會和認識。
一、確立目標,典型示范。
微課程教學目標的選取應是學生學生學習和練習中的重難點、易錯點,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不要面面俱到,包羅萬象。目標的選取不僅要靠教師的經(jīng)驗判斷,更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微課程教學才能起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作用,與課堂教學的有效結(jié)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的質(zhì)量。教學目標的準確選取是微課程教學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