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心得教學反思促進我成長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我喜歡在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時,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今天我收獲了什么?
其中,反思教學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我覺得課后,教師認真反思,捕捉課堂教學中的感悟點,將教學感受記錄下來,既可以及時糾正錯誤,又可以發揚優點,積累經驗,同時也可以為撰寫教學研究提供豐富的素材,慢慢的從中得到啟發,從而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
我首先反思的內容是自己的教學是否真正達到了教學目標。這堂課確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是否緊扣《課程標準》來設計,在教學設計時,確定目標不能太籠統,應該是可操作的內容。
其次,反思教學過程。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哪些閃光點,吸引住了學生?今天的重點難點有哪些創新性的突破?或者今天的教學過程中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我在講《有趣的游戲》一課時,讓孩子們交流自己做過的一些游戲怎樣有趣,是怎樣做的?再讓他們仔細觀察圖上小朋友的神情,讓他們覺得這些游戲多么有趣,但他們仍然無法準確的把自己做過的有趣的游戲介紹給同學,說時無精打采,缺少激情,缺乏興趣,于是我帶領孩子們到樓下快快樂樂的上了一堂游戲課,再讓他們回答剛才的問題時,沒有一個孩子是不舉手的,而且語言變得無比精妙,不僅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關鍵是孩子們是那么的開心。
再次,我會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合適。有一次上課,我們班后面坐滿了學校領導和語文組的老師,在老師提出問題后,班里一個口吃的孩子大膽舉起了手,我請他站起來回答,而他怎么都說不出第一個字,我對他投去贊賞鼓勵的微笑,“慢慢來!”而他終于說出一個很好的答案,我帶頭給他鼓掌,孩子開心的笑了。
然后,我也會反思教學時是否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差異性。在教學時不能“一刀切”。葉瀾教授說,一個好課是有效率的,有效率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這節課下來,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間的、困難的,他們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沒有效率或者只是對少數學生有效率,那么這節課都不能算是比較好的課。另外,老師在布置作業時也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安排不同的作業,優等生完成任務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多多思考,增加思維含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布置作業時,也要考慮他們的能力。
我還會反思自己的專業知識。首先教育觀念要跟上現代化的步伐。要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充實自己,拓展知識視野,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要有源源不斷的水源,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總之,教師只要對教學活動堅持不懈的進行反思,一定能不斷提高對教學的認識,發展教學智慧,做一個研究型的好老師。
篇2:立足校本教研引領教師成長教師專業發展策略探析
立足校本教研引領教師成長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探析
鷹潭市第八小學翁國偉
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是“水乳交融”的。校本教研靠教師推進,教師專業成長也離不開校本教研的扎實開展。開展校本行動研究,就要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平臺,為教師專業成長服務,關注教師的情感需求和實踐體驗,以課例反思為載體,以行動研究為基本模式,把日常教學工作問題化,使教師在校本教研中實踐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一、我們的認識-----校本教研要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1、教研組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單位,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沃土。校本教研只有真實地發生并且扎根在教研組,才能有效地開展。平實的、常態化的“校本教研”才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作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手段,要以教研組為單位搭建平臺,促成教師的專業成長。
2、教師個人發展離不開同伴互助。教師在不斷地對自己課堂教學的研究中,引發了思考,促進了自我學習,自我反思。開展“校本教研”的實踐與研究,就是促進教師之間交流與對話、溝通與互助、協調與合作,分享經驗,彼此支持,共同成長。
二、我們的探索-----校本教研怎樣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校本教研作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策略和必由途徑,必須貼近實際,服務教學,服務教師,實踐中我們突出兩個“參與”,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1、強化教研組建設,引導教師成為優秀團隊建設極參與者。
我們發揮教研組的整體優勢,努力實現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之間和諧統一,以教學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立足點,以活動為載體,搭建各種教研平臺與教師專業化訓練的舞臺,形成各自的教研文化。
**年下半年,我校如火如荼地舉行了以教研組為單位的備課、上課、說課系列競賽活動?;顒託v時兩個月,教師400余人次參與教研組活動全過程,不論是虛心好學的青年教師,還是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都能積極參與集體備課,主動聽課,中肯評課,工作量之大,參與面之廣,積極性之高,取得效果之佳,令人欣慰。
**年5月21日,我校成功舉辦了鷹潭市校本教研示范基地建設小學第八個開放日活動。之前,學校舉行教師案例設計大賽,各學科教師以省運會為背景和材料,結合學科課程特色,設計體現教師風格的教學案例。學校評選出優秀案例,成立課例研究小組共同研討,先后組織說課、試教、評課80余次,700余人次全程參與。經歷了提出創意→學科設計→交叉說課→磨合調整→實踐驗證→分析問題→研究對策的探索過程。各學科課例組發揮集體智慧,依據課程特點整合資源,設計教學案例,編寫課時或單元教材,通過“研究
篇3:教師成長隨筆聽課+研討促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我校自名師工作室成立以來,教師們利用師徒結隊,團幫帶等形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走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老師,今年十月,我校車彥峰老師被直接認定為區骨干教師,張寧、李建玲老師被認定為區骨干教師候選人。12月份,我??准仰卫蠋焻⒓忧嗄杲處熁竟Υ筚?,需要打磨出一節精品課。
這節《路程、速度和時間》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節課,孔老師從說課11月份以來,虛心向每位工作室成員以及教研組的每位成員請教,在教研組內和大家交流,吸取大家的意見,進行稿件的修改、內容的調整、課件的修改等,在二七區青年教師說課活動中,得到區教研員的一致好評。
接下來的環節是上課,這次大賽采取錄像的形式上報作品。大家齊心協力,有給孔老師做課件的、有給孔老師做教具的,而最辛苦的還是孔老師,她擔任兩個班的數學老師,還擔任學校的夢想教師,并沒有因為說課錄課耽誤學生的一節課。利用課余時間,備課、修改,因為在平時上課中,每位老師的時間都上課時間都不一樣,湊不齊去聽孔老師的課,孔老師就想到用我們的錄播室事先把課錄好,放在我們學校的名師工作室QQ群里,大家下載,抽空去看,然后利用QQ群給孔老師提建議。在大家的齊心協力和孔老師自己的努力下,順利完成了錄課任務。本周四下午的名師工作室活動,我們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齊聚一起,一起學習孔老師這節已經成型的錄像課。
學習完以后,由孔老師來給我們做這次錄像課的報告。聽著孔老師的報告,我們都深切感受到一節好課,需要老師傾注很多心血。如果我們能把平時的每節課都當成公開課來上,不想成名都難。
每位老師都說了自己的感受,有給孔老師提出建議的、有向孔老師學習的、有對自己的課進行反思的等等,并且寫出了本次活動的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讓我們名師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員更深刻的認識到,在成長的路上,同伴的互助是多么的重要,而聽課+研討,是促使教師成長的必經途徑。今后,我們京廣路小學名師工作室將秉承以往的作風,在互相學習中進步,在共同研討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