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論文
關于新時代如何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的論文
遼源市實驗小學趙偉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探索科學的評價辦法,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這一目標體現了新世紀對教學評價的新要求。發展性教育評價是針對舊有評價模式的弊端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評價理念和實踐轉向。它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能力卓越的新時代人才。它是運用現代教育評價的理論、技術和科學的方法,系統收集與呈現能反映評價對象動態發展的數據,以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為指導,以教育發展為導向,對評價對象的現狀及潛能進行系統分析與價值判斷,進而激發和培養評價對象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最終促使評價對象成為持續發展的活動。發展性教育評價倡導“以人文本“的理念,指導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一、立足過去,著眼未來,促進發展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是不成熟的個體同時又是具有巨大發展潛能的個體。教育應看到學生的未完成性,給學生創造發展的環境和機會,特別是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持久的期望會給學生更強大的發展動力。從辨證的視角來看,正是學生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和錯誤,這些都是學生必須付出的成長的代價。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既要指出過去存在的不足,要求學生改正,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發展的目標,并激勵學生沿著目標不斷努力。
二、注重個體,科學評價,協調發展
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愛好、長處和不足。學生的差異不僅指考試成績的差異,還包括生理特點、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的不同特點。這使得每一個學生發展的速度和軌跡不同,發展的目標也具有一定的個體性。發展性評價要依據學生的不同背景和特點,正確判斷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為每
篇2:X中學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考核細則
城關中學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考核細則
一、思想道德素質
(一)熱愛祖國
1.不參加*、升旗儀式扣1分,遲到、早退一次扣0.5分。
2.有辱家鄉、祖國的言行一次扣1分;
3.積極參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主題活動的每次加1分。
(二)遵紀守法
1.及時制止、檢舉、揭發學生違紀違規行為的,加3-10分;
2.不遵守學校的作息制度,上課遲到、早退的,每次減0.5分;
3.無故曠課者,每曠課1節減1分,(包括自習).
4.有拉幫結派、惹事生非等不良行為的,減3-5分。
5.在學校酗酒鬧事的,減2-5分。
6.勾結校外閑雜人員,擾亂正常學習、工作、生活秩序者扣5―10分。
7.拉幫、結伙、挑釁、滋事、擾亂社會秩序者扣5―10分。
8.見義勇為,舉報揭發壞人壞事,或制止違紀、違法事件者加2―5分。
(三)誠實守信
1.拾金不昧、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敢于同不良行為作斗爭的,加2―10分;
2.冒領他人財物(金額較小)、私拆他人信件等侵犯他人權益行為的,減2-5分;
3.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服從管理,擾亂考場秩序的,減3-10分;
4.不說真話,欺騙老師、家長每次扣1分。
(四)關心集體
1.能夠積極組織和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義務活動和愛心活動(含捐款、捐物、義演、無償獻血等)每次加2分;
2.服從組織安排,關心集體,積極為同學服務,酌情加1~3分;
3.能夠為班集體貢獻力量得到大家認同的加1分。
4.對班級、學校等組織的集體活動漠不關心、無故不參加的,減1-2分。
(五)熱愛勞動
1.不按時打掃衛生或打掃不干凈一次扣1分;
2.亂倒垃圾、亂扔果皮紙屑、亂潑污水、亂放物品、亂張貼圖片、亂拉繩索每次扣1分;
3.亂寫亂畫、污染墻壁樓道,隨地吐痰者每次扣2分;
4.大小便不入池坑者每次扣2分。在廁所亂涂亂畫、不按要求或擁擠、起哄者扣2分。
(六)社會公德
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關心社會問題,具有一定的環保常識和意識,積極參加環保活動。
1.維護學校形象,愛護公物和校園環境,有實際表現和具體行動的,加1~5分;
2.能夠主動撿拾垃圾、維護公共衛生者加2分。
3.不遵守社會公德,不遵守公共秩序,影響學校聲譽、形象的,減2-10分;
4.在教學樓走廊踢球,大聲喧嘩、起哄者減2-5分;
5.損壞公物或故意損壞公物的,除照價賠償外扣2―5分。
(七)自尊自律
1.不遵守課堂紀律,使用手機等無線通訊工具撥打、接聽、收發短信等行為,影響課堂教學秩序的,減2分。
2.校園內騎車帶人的,不接受門衛工作人員檢查,無理取鬧的,減2分;
3.進網吧、游戲廳、鐳射廳、歌舞廳每次扣3分。
4.放學之后仍在學校或街頭玩耍者扣2分。
5.受留校察看處分減50分,受記過處分減40分,受嚴重警告處分減30分,受警告處分減20分,受到通報批評減10分。
6.被評為學校、縣、地、省和國家級“三學好生”、“優秀班干部”、“模范團員”“五星學生”者依次增2、3、4、5、6分。
(八)文明禮貌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富有愛心、樂于助人、關心同學;行為禮貌,語言文明。
1.有頂撞、污辱、威脅等以及其他不尊敬老師行為的,減3-10分;
2.言語粗俗,用粗話、臟話侮辱、辱罵他人的,減1-3分。
3.給他人起綽號、吵嘴打架一次扣2―5分。
4.極端自私或有故意損害他人利益,影響同學之間和睦相處的,減1-3分;
5.在公共場所或*中,吹口哨、鼓倒掌一次扣2分。
6.在樓道、教室、校園內追逐、嘻戲、亂扔物品或做危險性游戲動作扣1―3分。
7.上下樓梯不靠右行,喧嘩、擁擠、說下流話、起哄、奔跑者一次扣2分。
8.在教室、學校院落內做三大球運動者扣1分。
9.好人好事成績突出,受到學校或外單位表揚者加3―5分;
10.拾物是主動上繳加1分,申報價值在30元以上者可酌情增2―3分。
二、科學文化素質
(一)學習態度
1.不按時完成作業一次扣0.2分,無故不交作業一次扣0.5分,作業不認真一次扣0.1分。
2.上課不注意聽講一次扣0.5分,做小動作或喧嘩、吵鬧影響上課一次扣1分,自習亂跑、亂吵扣1―2分。
3.上課閑聊、看報、飲食等影響課堂教學秩序受到老師兩次以上點名警告的,減1分。
4.上課鈴響了,仍在教室門外逗留、觀望扣0.5分。
5.學習刻苦勤奮,在班級中有一定影響加2分。
(二)學習方法與反思
1.抄襲作業每次扣2分;
2.不按老師要求糾正錯題每次扣1分;
3.能夠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并付諸行動者加1分;
4.善于總結與反思,并不斷調整,改進學習者加1分。
(三)交流與協作
1.主動在小組內展示交流一次加0.5分,
2.主動在班內展示交流一次加1分;
3.能夠主動幫助后進生學習的加1分,有明顯進步的加2分。
(四)課外活動與探究
1.各類學科競賽、小制作、小發明、小論文者每次加1分,獲獎按國家、省、市、縣、學校分別加7分、6分、5分、4分、3分;
2.積極參加各類有益的校內外實踐活動者每次加2分。
(四)學習品質與成績
1.能夠獨立思考,主動提出問題或解決問題每次加1分;
2.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并能在學習是起模范帶頭作用的加2分;
3.與期中對比,期末成績總分在班上躍進8個以上名次者加2分。
三、運動與健康
(一)運動表現
1
.不參加兩操扣1分,遲到、早退一次扣0.5分;
2.兩操或進行其它體育活動要不遵守紀律、不聽從指揮,步伐不齊、口令不響、做操不到位、搶口令者扣1分;
3.體育成績不合格者扣2分(特異體質學生除外)。
4.體育比賽獲獎按國家、省、市、縣、學校分別加7分、6分、5分、4分、3分。
(二)身心健康
1.亂發脾氣,影響班級秩序者扣1分;
2.心理素質良好,生活態度積極樂觀者加1分;
3.能正確評價和約束自己,尊重并理解他人者加1分;
4.能夠積極與人溝通,善于化解自己或別人矛盾并得到大家認同者加2分。
(三)健康生活方式
1.吸煙、喝酒、玩牌賭博者發現一次扣5分;
2.不遵守食堂就餐秩序的,減1-2分;
3.不注意公共衛生,亂丟果皮紙屑、隨地吐痰的,減1-2分;
4.在教室用餐,影響學習者扣2分。
四、審美情趣
(一)儀表服飾
1.學生有染彩發,男生留長發、光頭(非病理),女生化妝、佩帶首飾、穿高跟鞋扣2分;
2.不穿校服每次扣1分、穿奇裝異服每次扣2分。
(二)美術與音樂知識
1.積極參加各種藝術展演活動者每次加1分;
2.在校本藝術課程學習中表現突出,起帶頭模范作用的加2分;
3.藝術演(展)出獲獎按國家、省、市、縣、學校分別加7分、6分、5分、4分、3分。
(三)審美體驗與表現
1.興趣廣泛,特長突出,在班級或學校有一定影響者加2分;
2.在學校、班級或宿舍文化建設中表現突出的加2分;
3.觀看、傳播*、淫穢書刊和制品的減3分。
五、學生實踐與操作素質
(一)實驗操作
1.不按要求完成各科實驗活動的每次扣1分;
2.動手能力強,實驗操作規范,表現突出者加1分。
(二)計算機操作
能夠按課程要求熟練操作計算機者加1分;
能夠把學到的計算機知識積極服務于班級管理者加2分。
備注:學生每周可憑老師授予的綜合素質發展評定卡在相應的項目中加分,每卡加3分。
篇3:新時代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論文
關于新時代如何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的論文
遼源市實驗小學趙偉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探索科學的評價辦法,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這一目標體現了新世紀對教學評價的新要求。發展性教育評價是針對舊有評價模式的弊端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評價理念和實踐轉向。它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能力卓越的新時代人才。它是運用現代教育評價的理論、技術和科學的方法,系統收集與呈現能反映評價對象動態發展的數據,以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為指導,以教育發展為導向,對評價對象的現狀及潛能進行系統分析與價值判斷,進而激發和培養評價對象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最終促使評價對象成為持續發展的活動。發展性教育評價倡導“以人文本“的理念,指導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一、立足過去,著眼未來,促進發展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是不成熟的個體同時又是具有巨大發展潛能的個體。教育應看到學生的未完成性,給學生創造發展的環境和機會,特別是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持久的期望會給學生更強大的發展動力。從辨證的視角來看,正是學生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和錯誤,這些都是學生必須付出的成長的代價。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既要指出過去存在的不足,要求學生改正,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發展的目標,并激勵學生沿著目標不斷努力。
二、注重個體,科學評價,協調發展
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愛好、長處和不足。學生的差異不僅指考試成績的差異,還包括生理特點、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的不同特點。這使得每一個學生發展的速度和軌跡不同,發展的目標也具有一定的個體性。發展性評價要依據學生的不同背景和特點,正確判斷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