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歸檔管理完善借還制度遠程教育資源收集與整理
加強歸檔管理完善借還制度淺談遠程教育資源的收集與整理
優質的遠程教育資源是實現遠程教育工程目標的根本保障,搞好遠程教育“資源收集與整理”是切實落實優質遠程教育資源“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于教學”的要求的關鍵環節。作為我校的一名接收編輯員,將教育資源分類整理,供各學科教育教學使用,是我的責任。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的規范、優化我?!百Y源收集與整理”工作,讓遠程教育資源能更好的為我校全體師生更好的服務,下面就把我在從事“資源收集與整理”過程中自己得到的經驗和各位同仁進行一下探討。
一、規范制度管理,用好遠教設備
學校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專用接收室以保證網站資源下載,整理和空中課堂節目的正常收看。制度是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為確保我?,F代遠程教育試點項目工程的順利進行,我校在市電教館站、縣教研室等部門的指導下,建立健全了諸如《現代教育技術領導小組職責》、《遠程教育衛星接收管理規則》、《現代教育技術管理制度》、《教學資源及光盤管理制度》、《現代遠程教育工作記錄制度》、《衛星教學資源接收與播放制度》、《遠程教育獎懲制度》等規章制度,并張貼在相關的辦公室與功能教室中,明確責任,增強了相關人員的使用、養護意識,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二、嚴格資源接收操作程序,確保資源完整性。
1、制訂項目開展計劃,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為確保資源、使用等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每學期初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制訂學校遠程教育項目工程工作計劃,以計劃指導自己實際工作,增強了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確保接收工作有序進行。
2、嚴格操作流程,確保資源的完整性。
嚴格執行規范的操作是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和接收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因此我們對資源的接收規定了明確的操作規范。提出“提前、檢查、審查、補救、記載”十字流程?!疤崆啊笔且蠼邮杖藛T必須在中央電教館資源播出前20分鐘打開接收設備?!皺z查”是要求接收人員在資源播出前要認真的檢查設備(接收天線、線路、接收機器、接收軟件)等作細致檢查,有問題及時排除?!皩彶椤笔且蠼邮杖藛T在資源的接收過程中要不定時的監控、觀察資源接收和設備運行是還正常,資源接收完成后要及時的查看資源接收的完整情況進行查看?!把a救”是要求接收人員對由于停電或接收設備運轉不正常等原因造成的資料接收不全我們采取周六重新接收或到兄弟學拷貝進行補救?!坝涊d”是要求接收人員對前幾個環節的情況進行詳細的登記,以備查漏補缺,對后期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規范的操作,確保了資源的完整,也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提供保障。
三、強化資源整理,為教師提供優質教學資源
遠程教育資源是針對全國發布的,管理員要根據本地區本學校各個學科使用的教材版本對資源進行篩選和整理。同時我也清醒的認識到,資源整理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教師對資源的應用。因此,每周資源接收完畢,就及時的整理,編制資源目錄,刻錄相應光盤。以方便學科教師查閱、使用遠程教育資源。
1、征求教師建議,編制資源整理方案。
接收的資源最終要讓教師在教學中加以應用,但資源的查閱、使用是否方便將直接影響到教師應用資源的積極性。因此每期初都要在教師中征求對前期的整理分類方法的意見和對后期資源分類整理的建議,在得到大多數教師的認同情況下,編制本期資源整理方案。根據教師們認同的整理方法對資源進行整理,會對他們使用資源提供極大的方便。
2、加強自身修養,科學分類資源,整理資源。
接收員在征求教師的建議后要認真分析研究中央電教館資源的分類方法,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按教師的所需對資源進行二次整理。而且還承擔著對村小和各專業部門實時提供適用資源的義務。因此接收人員要加強自身的修養,要有勤于鉆研的精神,善于分析的能力。熟悉各學科教材體系,了解和掌握各部門工作狀況。才能對資源進行科學分類,為他們提供適用的資源。
篇2:利用在線教育資源促進高校學風建設思考
關于利用在線教育資源促進高校學風建設的思考
摘要:學風建設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學校、教師及學生是這一系統中的能動因素;順應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利用在線教育平臺為學風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學??梢酝ㄟ^硬件建設及制度保障推動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教師首先利用在線教育資源武裝自己從而實現教學方法優化;學生通過修讀在線教育平臺課程,培養勤奮、嚴謹、求真、創新的學風。
關鍵詞:學風建設;在線教育;教育信息化
一、前言
學風,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精神風貌,是學習動機、學習態度、科學精神、學習方法、意識品質等各方面的綜合反映。學風既是大學精神和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衡量和評價一所大學辦學品位、育人環境和社會聲譽的重要標志。因此學風建設應該是高校提升水平的重要建設內容之一⑴。
二、高校學生學風現狀及原因分析⑴
現在許多高校教師反映學生學風不好,主要表現在:在學習目的上,有的學生存在“混日子”的心理,滿足于現狀、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缺乏高遠的成才志向;在學習態度上,有的學生對所學課程專業不感興趣,存在厭學情緒;有的同學上課不認真,平時不抓緊,考試靠“突擊”;有的同學自制力差,沉溺于網絡世界,而荒廢了學業。在學習紀律上,遲到、早退、曠課等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同學缺乏科學精神,無視學術道德,存在論文抄襲、考試作弊等違規違紀行為。在學習能力上,有的同學不能主動參與學習探討和交流,缺乏自主學習與爭鳴的意識;缺乏創新精神,攀登學術高峰的毅力不夠等等。
上述問題的存在,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幾點: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包括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職業發展方向不明確,學習能力不足等。有教師方面的原因,包括少數教師職業意識淡薄,缺乏責任感,只“授課”不“傳道”,只“教書”不“育人”;投入教學的精力有限,教學手段單一,存在照本宣科現象;疏于對學生學習指導、督促與考查等。學校管理方面的原因,包括缺乏有效的引導和激勵制度;缺乏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教學改革、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教學設施的改善與學生規模的快速增長矛盾突出;網絡學習資源偏少,自主學習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三、利用在線教育資源加強學風建設
順應教育信息化發展大潮,為高校學風建設帶來了新機遇。由以上分析可見學風建設涉及學校、教師及學生三個能動的因素。
首先學校作為優良學風存在的載體,對學風建設起著主導作用。面對豐富的在線教育資源,學校首先應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硬件方面滿足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例如提高校園網絡覆蓋,提高網絡速度等;其次以教學方法改革為突破口,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在線教育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優化講課方式,從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提升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自身認知水平與能力所限,大多數的教師并不能發生“主動”的教學理念的提升與改革,這個時候就不得不需要外界的推動,所以不僅優秀的教育家是必要的,有目光的管理者也是必要的,而且制度保障與推動也是非常必要的;最后改革現行的學分制,支持學生修讀國際知名的大型在線平臺課程,并給與成績和學分的認定。
一流的大學首先要有一流的大師,教師在學風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信息化大潮的背景下,在線教育對傳統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沖擊,因此教師應認清形勢,更新觀念,適應學習方式變革的需要。其次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數字媒介素養,數字媒介素養不僅僅在于掌握數字化的工具,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養成一種思維方式。教師不僅要掌握數字化基本技能和工具,還應獲得思維方式的轉變。因為基于特定工具和平臺的技能與標準會不斷更新,獲得數字化思維能力比掌握特定工具技能更為重要和持久。雖然在教師教育中很少有相關技能的培訓,在教師的崗前培訓中更是少見,但豐富的在線資源為教師提高知識結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最近中國大學MOOC平臺,7月1日推出為期五周的《翻轉課堂教學法》,報名人數超過24000人,足見老師們渴望學習新技能的熱情⑵。并且新一期《翻轉課堂教學法》在第一期內容基礎上增添了一些新內容,將于9月10上線。該平臺10月下旬還將推出《教你做MOOCs》,本課程基于有效教學的原則和最新MOOCs的研究發現,為學習者提供建設MOOCs的教學設計理論、策略和方法。在線教育的出現,使終身教育變為現實,任何行業從業者都要有終身學習的計劃,教師也不例外。不過,教師要用在線教育平臺優化自己的講課,前提是自己能使用在線平臺學到新的知識。通過這些在線課程的學習,教師可以學到新觀念、新手法,并最終實現使在線教育系統成為自己有效教學工具的目標。
篇3: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教學應用案例
“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教學應用案例
【摘要】:農村教學點的音樂課教學由于條件限制,缺乏必備的教學設備和專業的師資力量,致使農村教學點的音樂課教學形同虛設,嚴重影響了學生全面發展?!稗r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就是國家為全國的農村教學點配備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送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要求農村教學點應用數字教育資源開展課堂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幫助農村偏遠教學點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更好地滿足農村邊遠地區兒童接受優質教育的需要。在這個項目的推動下,農村教學點的孩子將享受到了更多的音樂熏陶,音樂課教學將上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應用案例
“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旨在為全國農村義務教育教學點配備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送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要求教學點應用數字教育資源開展課堂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幫助農村偏遠地區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更好地滿足農村邊遠地區兒童接受優質教育的需要?!敖虒W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啟動實施這一項目的啟動實施,將徹底改變全國六萬多個教學點邊遠校信息閉塞,教學手段落后,國家規定課程開不齊,教育教學設施落后短缺的局面,可大大的提高全民族受教育的水平,真正做到優質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使用。
由于我校地處偏遠的農村點校,信息閉塞,教學資源數字信息化只是一個夢想,再加上師資力量嚴重不足,老教師比較多,每位老師要承擔好幾門學科的教學,教師專業化配備較差,缺乏專職的藝體學科教師,致使我校教學點的藝體學科教學難以很好的開展,孩子們很難像城里的孩子那樣從小接受優質的藝術熏陶。本人沒進過專業的音樂教學培訓,對音樂知之甚少。國家安裝了“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這個項目后,我這個音樂門外漢就可以利用這個項目的數字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了。
《詠鵝》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材中的一首歌曲,這是一首根據唐朝詩人駱賓王的著名詩篇創作的歌曲,描述了鵝在湖面上自由游弋的神態。歌曲為五聲宮調式,旋律流暢,為規整的四句式結構。.通過學習這首歌曲,讓學生體會音樂中鵝的悠閑自在的音樂形象,體會中國古詩詞的韻味,熱愛中國文化。學生能用輕松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意識和想象力。
這首歌曲調簡單、清新、優美,瑯瑯上口,讓學生在聽覺、視覺的欣賞中加以朗誦、吟唱,使之感受到《詠鵝》這首歌中那特有的華夏情韻、栩栩如畫的美境、天真活潑的童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想象力。
一、導入歌曲
1、出示美麗的鵝圖畫。
師:圖上畫的是什么動物,你們見過嗎?說一說你看到它的樣子吧。同學看了圖你們還會想起哪一首古詩來呢?誰能來告訴老師?
2、齊背誦古詩《詠鵝》?!对侚Z》是唐代著名詩人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全詩共四句,描寫鵝的外形特征以及游水時輕盈的姿態,表達了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3、出示歌譜,播放詠鵝背景音樂。
二、歌曲學習
1、播放音樂視頻,學生聽歌曲,談感受。
2、再聽:注意歌詞與古詩是完全一樣的嗎?
3、師生共同分析歌曲的演唱順序
4、教師簡單地講解歌曲中出現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復記號,讓學生了解它們在歌曲中的作用。
5、學生隨音樂分段學唱:
(1)學唱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