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體系初期管理控制程序
初期管理控制程序制定部門:質量保證部生效日期:2007-10-15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我公司生產的產品在初期管理期間為了生產的安定/正常的量產所必須遵循的方法流程。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我公司工場新部品的投產以及設計變更品、工程變更品的生產的初期階段的管理。
3.術語定義
3.1初物:
是指新部品或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原料、資材、模具等變更最初生產的產品。
初物新部品
設計變更品原料變更
模具變更
資材變更
3.2變更品:
這里所說的變更品是指工程變更品,即我公司根據情況在正常生產(量產)以后變更生產方法的產品,具體規定如下:
變更品生產場所變更、機械變更
原料資材、采購方變更
作業方法變更
生產設備變更等
3.3初期管理期間:
指初物或變更品從開始試作到正常生產(量產)后的最初3個LOT(每一個生產日為一個生產LOT)為止的期間。
4.職責
4.1營業部負責與客戶交流,協助客戶對初物及變更品的承認。
文件編號:頁次:第1頁共3頁
初期管理控制程序制定部門:質量保證部生效日期:2007-10-154.2技術部負責初期的跟蹤確認,質量保證部負責變更品的跟蹤確認。
4.3各責任部署負責初期階段的生產以及相應的支援。
5.工作程序
5.1初物及變更品的試作及確認
5.1.1初物試作完成后,技術部發行《測定依賴書》依賴質量保證部對試作品進行測定,測定
后交技術部確認,由技術部送樣品及測定數據給客戶檢討和評價。
5.1.2生產情況發生變化,5M要素需要變更時,應當由責任部署提出《工程變更申請書》,關
聯部署確認,工場長承認后實行變更。關于工程變更的有關規定,見《工程變更管理要領》。
5.1.3變更品試作完成后,由質量保證部負責對試作品進行測定,測定后送樣品及測定數據給
客戶檢討和評價。
5.1.4營業科負責把客戶對初物及變更品的評價結果聯絡相關部門。
5.2初物及變更品的標識
5.2.1初期管理期間的初物樣品以及相應的測試結果等應該作好標記,妥善保管。
5.2.2對于設計變更品及工程變更品要求進行標識區分,以防止同此前生產的正常品的混淆。
5.2.3一般的標識區分方法是應用層別票,以箱為單位對制品進行標記
5.2.4層別票一般連續貼付3個LOT,直到初期管理期間終止,關于層別票的運用方法,詳
細規定在《層別票運用要領》中。
5.2.5顧客對層別方式有特殊指示時,按顧客的要求進行。
5.3初期管理期間的工程監督
5.3.1在初期管理階段,是以供給穩定的產品為目標,質量保證部以及生產管理科,應當以《QA
工程表》所規定的內容實施工程監督,確認生產現場是否按標準進行作業。
5.3.2對于工程變更品,必要時應進行工程能力的調查,例如生產場所的更換,可能導致工程
能力指數CP發生變化,工程能力的調查內容是:
O:要調查-:不用調查
5.3.3質量保證部根據上表內容進行工程能力的計算,其結果應與有關部署或同客戶商談,并
采取適當的措施,以提高工程能力指數。
文件編號:頁次:第2頁共3頁
初期管理控制程序制定部門:質量保證部生效日期:2007-10-15
5.4初期管理期間,同客戶的情報交流特別重要,質量保證部作為工場品質的窗口,應當將
工場初期生產的不良狀況反饋到客戶方面,可以要求客戶的各方面的人員來工場進行工程指導,以便一起提高產品質量,促使生產的早期安定化。
6.相關文件
6.1《層別票運用要領》
6.2《工程變更管理要領》
6.3《QA工程表》
7.相關記錄
7.1《工程變更申請書》
7.2《層別票》
7.3《測定依賴書》
【修訂履歷】
文件編號:頁次:第3頁共3頁
篇2:質量管理體系初期管理控制程序
初期管理控制程序制定部門:質量保證部生效日期:2007-10-15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我公司生產的產品在初期管理期間為了生產的安定/正常的量產所必須遵循的方法流程。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我公司工場新部品的投產以及設計變更品、工程變更品的生產的初期階段的管理。
3.術語定義
3.1初物:
是指新部品或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原料、資材、模具等變更最初生產的產品。
初物新部品
設計變更品原料變更
模具變更
資材變更
3.2變更品:
這里所說的變更品是指工程變更品,即我公司根據情況在正常生產(量產)以后變更生產方法的產品,具體規定如下:
變更品生產場所變更、機械變更
原料資材、采購方變更
作業方法變更
生產設備變更等
3.3初期管理期間:
指初物或變更品從開始試作到正常生產(量產)后的最初3個LOT(每一個生產日為一個生產LOT)為止的期間。
4.職責
4.1營業部負責與客戶交流,協助客戶對初物及變更品的承認。
文件編號:頁次:第1頁共3頁
初期管理控制程序制定部門:質量保證部生效日期:2007-10-154.2技術部負責初期的跟蹤確認,質量保證部負責變更品的跟蹤確認。
4.3各責任部署負責初期階段的生產以及相應的支援。
5.工作程序
5.1初物及變更品的試作及確認
5.1.1初物試作完成后,技術部發行《測定依賴書》依賴質量保證部對試作品進行測定,測定
后交技術部確認,由技術部送樣品及測定數據給客戶檢討和評價。
5.1.2生產情況發生變化,5M要素需要變更時,應當由責任部署提出《工程變更申請書》,關
聯部署確認,工場長承認后實行變更。關于工程變更的有關規定,見《工程變更管理要領》。
5.1.3變更品試作完成后,由質量保證部負責對試作品進行測定,測定后送樣品及測定數據給
客戶檢討和評價。
5.1.4營業科負責把客戶對初物及變更品的評價結果聯絡相關部門。
5.2初物及變更品的標識
5.2.1初期管理期間的初物樣品以及相應的測試結果等應該作好標記,妥善保管。
5.2.2對于設計變更品及工程變更品要求進行標識區分,以防止同此前生產的正常品的混淆。
5.2.3一般的標識區分方法是應用層別票,以箱為單位對制品進行標記
5.2.4層別票一般連續貼付3個LOT,直到初期管理期間終止,關于層別票的運用方法,詳
細規定在《層別票運用要領》中。
5.2.5顧客對層別方式有特殊指示時,按顧客的要求進行。
5.3初期管理期間的工程監督
5.3.1在初期管理階段,是以供給穩定的產品為目標,質量保證部以及生產管理科,應當以《QA
工程表》所規定的內容實施工程監督,確認生產現場是否按標準進行作業。
5.3.2對于工程變更品,必要時應進行工程能力的調查,例如生產場所的更換,可能導致工程
能力指數CP發生變化,工程能力的調查內容是:
O:要調查-:不用調查
5.3.3質量保證部根據上表內容進行工程能力的計算,其結果應與有關部署或同客戶商談,并
采取適當的措施,以提高工程能力指數。
文件編號:頁次:第2頁共3頁
初期管理控制程序制定部門:質量保證部生效日期:2007-10-15
5.4初期管理期間,同客戶的情報交流特別重要,質量保證部作為工場品質的窗口,應當將
工場初期生產的不良狀況反饋到客戶方面,可以要求客戶的各方面的人員來工場進行工程指導,以便一起提高產品質量,促使生產的早期安定化。
6.相關文件
6.1《層別票運用要領》
6.2《工程變更管理要領》
6.3《QA工程表》
7.相關記錄
7.1《工程變更申請書》
7.2《層別票》
7.3《測定依賴書》
【修訂履歷】
文件編號:頁次:第3頁共3頁
篇3:質量保障管理體系服務承諾書(投標用)
質量保障管理體系服務承諾書(投標用)
致
我院在充分響應比選規則的基礎上鄭重承諾:
我院具有嚴格的質量保障管理體系,且獲得了國際上相互認可的ISO質量保證體系認證證書。本項目將按照GB/T19001-ISO9000的質量保證體系運作。
一、設計質量保證承諾
1.我院鄭重承諾按以下措施保證設計質量:
質量保證體系內遞交質量可靠,經濟合理的設計文件,我們制定了質量、進度、成本計劃,并且為計劃的實施確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度保證
(1)加強內部員工管理和職業道德教育
(2)嚴格貫徹ISO9001-2000制度的落實
――技術力量保證
(1)成立本項目工程質量管理小組,對本項目從方案開始進行內部技術評審,認真履行校審制度,層層把關,確保設計圖紙質量;多與業主和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多作現場調研工作,使設計能與職能部門的要求和實際相符,協助業主在合理的情況下節省投資、縮短工期。
(2)配備理論知識扎實、經驗豐富的設計人員。我院承諾:除征得業主同意外,不得更換設計人員。
2.本設計中的質量保證措施
針對本設計的特點,我們實施嚴格的設計全過程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的質量控制體系程序文件,并明確質量體系控制流程圖。――實施全過程控制
全過程質量控制的步驟如下:
(1)設計總進度控制計劃編制;
(2)各單位、各專業設計原則編制與會審;
(3)各單位、各專業接口的實施管理;
(4)總體方案和專業方案的評審與優化;
(5)各單位、各專業設計文件的校審與專業之間的會簽;
(6)設計文件總體審定與建設方對設計文件意見反饋與處置。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
根據質量保證體系的二十個要素,結合本設計的特點,分別制定相應的程序文件,對各項質量活動所采取的方法進行具體描述,明確責任、目的和范圍,以及何人、何地、何時、如何做,對質量要素進行控制并記錄,共二十二個程序,分別是:
(1)管理評審程序;
(2)質量計劃編制與控制程序;
(3)合同評審程序;
(4)設計策劃程序;
(5)組織和技術接口控制程序;
(6)設計輸入控制程序;
(7)設計輸出控制程序;
(8)設計評審、設計驗證和設計確認控制程序;
(9)設計更改控制程序;
(10)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
(11)設計文件、圖紙、資料控制程序;
(12)質量體系文件編寫程序;
(13)分承包方評定和控制程序;
(14)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程序;
(15)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程序;
(16)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17)設計文件、圖紙印制和交付控制程序;
(18)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19)內部質量審核程序;
(20)培訓程序;
(21)設計服務程序;
(22)統計技術應用程序。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
設計嚴格執行校審制度,以保證設計質量。校審程序共三級,即校對校核、審核、審定。在質量保證體系作業文件中,各級校審人員的職責均有詳細規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操作流程。
二、設計服務承諾:
我方鄭重承諾提供以下服務以保證本項目的順利進行:
1.設計實施期間的跟蹤配合措施
針對本設計涉及面比較廣,工作量大,技術要求高的特點,實行全過程的跟蹤配合服務。設計全過程的跟蹤配合服務,從要求的設計投標開始,直至設計全過程和以后具體子項的籌備、設計和實施。切實做好各階段的質量管理,包括各階段的工作內容、質量標準、執行人和檢查人、質量控制點、階段性成果等。
2.設計編制過程中服務的承諾
從收集資料起,設計人員即全身心投入設計工作,及時與委托方溝通,定期向有關領導、專家匯報,吸取好的意見和建議,并具體體現在以后設計工作中。在設計的編制過程中,從實際出發,多為委托方及以
后設計管理著想,吸取以往經驗,做好委托方參謀。
3.現場配合服務
保證在設計過程中,派設計代表組常駐現場,隨時向業主了解設計意圖,處理設計過程中發生的與設計有關的技術問題,并做好業主和有關職能單位的參謀,確保設計質量和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現場代表人員的人數和專業,根據工程進展和業主需要,不同階段委派不同的設計人員參加。
現場代表人員與業主、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解決設計工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
現場設計代表組備有專車,以解決現場人員的交通問題。
利用我方的整體優勢,為現場設計代表組創造了良好的后勤服務和生活保障條件。
如設計需要,我方其他人員包括院總工程師、項目總負責、專項負責,不管節假日隨叫隨到,赴現場解決問題。
領導小組、合同主管、技術主管、項目總負責人經常到現場,了解現場人員的工作情況,對不合格者立即撤換。并經常與委托方保持溝通,了解委托方需求,及時解決問題。
保證派出具有良好敬業精神的技術人員進駐工程現場,同時解決現場人員的家庭困難,使現場人員安心工作。
從思想上根本解決現場設計代表組服務態度,即從領導要我做,到我要爭取去現場進行配合的觀念。
4.設計工作的全過程服務
派出專業人員全面的進行現狀的調查,準確地掌握第一手資料。提出設計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報業主審查。
提出設計的目標,報業主審查。
配合招標人做好本次設計上報審批的各項準備資料編寫工作。
5.進一步優化技術方案的措施
在設計過程中,特別是在前期設計編制和設計方案形成過程中,定期召開專家會議,對不同階段的設計提出最優的設計方案,使設計工程設計創一流水平。
三、設計使用權承諾
我方鄭重承諾本次我方參加本次設計投標的成果招標人(業主)享有使用權,并可以進行展示、宣傳等。若我方中標,招標人有權對中標方案的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復制、展覽、印刷、出版或其他形式的發布等。
四、設計責任承諾
若我方中標,我方鄭重承諾:
1.我方設計文件均按國家技術規范、標準、規程及招標方(業主)提出的設計要求,進行工程設計,按合同規定的進度要求提交質量合格的設計資料,并對其負責。
2.按設計合同規定的內容、進度及份數向招標方(業主)交付資料及文件。
3.交付設計資料及文件后,按規定參加有關的設計審查,并根據審查結論負責對不超出原定范圍的內容做必要調整補充。按合同規定時限交付設計資料及文件,負責向招標方(業主)及施工單位進行設計交底、處理有關設計問題和參加竣工驗收。
4.我方保護招標方(業主)的知識產權,不得向第三人泄露、轉讓招標方(業主)提交的產品圖紙等技術經濟資料。如發生以上情況并給招標方(業主)造成經濟損失,招標方(業主)有權向設計人索賠。
5.我方設計方案得到業主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