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安全管理體系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

安全管理體系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

2024-07-30 閱讀 5774

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制定部門:環境保安科生效日期:2003-6-30

1.目的

本程序為減少火警、火災、環境意外緊急狀態及自然災害經濟損失、損害和消除不良社會影響而制定。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所有生產和生活區域。

3.應急物資

3.1個人防護用品:如手套、口罩、防護眼鏡、耳塞、安全鞋

3.2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火栓、噴淋

3.3急救藥品:各類急救藥品

3.4防泄漏物資:碎布、砂

4.總體要求

4.1凡是能導致工廠財產損壞和生產中斷,能導致對環境造成損害,以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火災、洪水事故、環境應急事件都應該有相應的應急計劃而使其受控制。

4.2工廠應當成立相應的應急委員會并明確其相關的職責。環保科至少每年一次審核該程序,以適應工廠發展的需要。

4.3工廠成立應急救護隊,并定期訓練學習,以適應緊急情況需要。

4.4安全責任者應該經常性地加強對員工和安全培訓,如火警疏散、工傷事故的處理和環境意外事故的處理。

4.5確保所有員工都明白并懂得該應急程序。

5.化學品泄漏應急準備與響應

5.1應急準備

--第一次采購的化學危險品,應附有該化學品的化學安全特性表(MSDS)。

--各部門使用化學危險品時,應按MSDS要求配置相應的應急物品。

5.2應急響應

--易燃類化學品的小規模泄漏時,首先準備好干粉滅火器,然后用碎布或砂填覆于泄漏處吸干油污。

--非易燃類化學品泄漏,直接用碎布或砂填覆于泄漏處吸干油污。

文件編號:頁次:第1頁共7頁

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制定部門:環境保安科生效日期:2003-6-30--若泄漏是因設備損壞的原因產生時,應報設備動力科修理。

--含油碎布和砂應按危險固體廢物進行處理。

6.火警應急程序

6.1準備工作

6.1.1每一位員工都應熟知從其工作場所緊急疏散路線疏散。

6.1.2員工應熟知火警警鈴或疏散警報發出的信號。

6.1.3成立有義務消防隊并經常進行訓練演習。

6.1.4每個區域至少有一人會用滅火器進行滅火。

6.1.5確保所有員工都明白并懂得火警應急程序,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演習。

6.2建立防衛隊,各隊員工作分配如下:

6.2.1火警應急防衛總部

火警應急指揮由工廠工場長、環境保安科科長擔任。其主要工作包括:

―組織有關的活動及監督該計劃的執行效率。

―匯集有關消防演習、火警發生時的應變措施等資料。

6.2.2火警現場應急指揮由部門長及環境保安科科長擔任,主要工作包括:―當總指揮不在場,由應急指揮代替其職務。

―收集各集合點的點名報告。

―向總指揮報告火警中失蹤或受困人數,當總指揮不在場直接向消防隊報告。

―指揮擔架隊、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戰斗及火場救人。

6.2.3各部門現場負責者由科長擔任。主要負責:

―指導本部門員工盡快從最近或預先安排的逃生出路疏散到安全地點。

―保持疏散行動有秩序及迅速地進行。

―確保自己部門員工全部疏散后才可以離開。

―當發現部門員工被困,立即向疏散指揮報告。

―如時間許可,檢查部門區域門窗是否關閉,機器是否停止,氣體供應是否關閉。

―組織操作人員就近取用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在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下組織人員從火場轉移危險物品或貴重物品。

6.2.4應急醫療救護小組:成員由廠內員工組成,主要職責:

―對現場受傷人員實驗搶救。控制其它疾病。

6.2.5消防隊/救援隊

文件編號:頁次:第2頁共7頁

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制定部門:環境保安科生效日期:2003-6-30由廠內員工組成,主要負責火警火災發生后的應急救援和撲救工作。

―接到火警,立即出動,赴火災現場進行撲救。

―服從應急防衛總部指揮。

―大門崗保安負責為消防隊指引詳細的火災地點及路線。

―負責對火場秩序的維持和警戒。

6.3發現火警的處理步驟:

6.3.1如火警未危及生命,可按正常程序進行:

―報告部長/場長,電話通知門衛室/消防控制中心/義務消防隊(2404)。電話通知配電房(2922),停止向火場供電。

―向受影響區域發出疏散警告。

―關閉現場主電源開關。

―就近取用消防器材進行滅火,(滅火器、消火栓)

6.3.2如發現火災已達到嚴重程度,并有迅速擴散的可能,或不能以正常程序施救,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按響消防警鈴,通知全廠。

―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

―依照原定程序迅速疏散員工。

―通知設備部及時關閉供電、供氣,通知義務消防隊。

6.4設備部的應急行動

―接到火警通知后,立即關閉受影響區的供電、供氣。

―立即檢查消防供水泵房的消防水泵的啟動運行情況,檢查消防水壓情況。

6.5員工須知:

―當接到火警信號后,立即從逃生出路離開火場。

―遵照部長/工場長的指示。

―到指定南門集中,并確保自己名字已被登記。

―切勿逗留火場現場收拾財物。

―禁用電梯。

如果火勢不是十分危急,可以:

―關閉機器。

文件編號:頁次:第3頁共7頁

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制定部門:環境保安科生效日期:2003-6-30―關閉電源開關。

―緊閉門窗。

6.6配電房火災事故的處理(重大事故)

7.工廠防洪應急程序

7.1準備工作

7.1.1備足抗洪搶險物資,指定專人管理。

7.1.2設備部負責準備抗洪搶險物資的運輸工具:如叉車等。

7.1.3由專業人員組成維修隊。

―檢查廠區內地下排水系統。

―對損壞的排水系統進行維修,使其恢復功效。

―疏通地下排水系統,使其回復正常狀態。

7.1.4環境保安科負責人組織專業人員勘察現場:

―確定最佳排洪位置

―確立物資搶救集結地

7.1.5組建抗洪搶險隊,主要任務是:

―搶救被困物資

―組織進行其它抗洪搶險行動

―組織承運抗洪物資

7.2建立防衛隊,成員如下:

文件編號:頁次:第4頁共7頁

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制定部門:環境保安科生效日期:2003-6-307.2.1抗洪搶險防衛總部應由公司環境保安科及工場長擔任主要工作:

―組織相關的行動及監督該計劃的執行效率

―匯集相關的險情信息及發生時的應變資料

―指揮抗洪搶險行動

7.2.2洪災應急防衛總部,由工場長和環境保安科負責,主要工作:

―當總指揮不在廠時,由應環境保安科科長代替其職務。

―收集各部門報告的洪災信息,并作分析

―組織抗洪物資,協調運輸工具

―勘察洪災現場及時向總指揮匯報災情

―指揮抗洪搶險搶險隊進行抗洪及搶救被困物資

―組織指揮抗洪搶險隊進行排洪工程

7.2.3應急醫療救護小組:成員由廠醫務人員組成,主要職責:

―對現場受傷人員實施搶救。

―控制其它疾病。

7.2.4應急抗洪搶險小組,由防衛隊組成,全體防衛隊員為組員,主要職責:―發現險情,立即報告:緊急集合,由副隊長率領下屬向防衛總部報到

―工廠防衛隊保衛;各值勤保安要堅守崗位,防止不法份子趁火打劫

―其它防衛隊員在組長帶領下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

7.2.5各部門現場負責人由部門部長/科長擔任,主要責任:

―挑選精壯員工,組成抗洪搶險小組。

―指揮本組人員,在所轄區域進行抗洪搶險。

―負責本組員在抗洪搶險中等安全。

―報告災情及所轄區抗洪搶險狀況。

―及時向組長報告生產運營情況

7.3發生洪災的處理步驟

7.3.1如災害未危及生產,可按正常程序進行

―值班經理將災情及時向總指揮報告

―通知相關人員組成抗洪搶險臨時指揮部,組織抗洪搶險物資。

―組織抗洪搶險隊,成員:保安隊,防衛隊,后勤等相關人員。

文件編號:頁次:第5頁共7頁

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制定部門:環境保安科生效日期:2003-6-30―向受災區發出抗洪搶險通知。

―通知動力部門知閉受威脅的區域動力電源。

―洪災威脅的區域:廠房各入口。配電房。

―由臨時指揮部指派專人率領抗洪搶險隊進行抗洪搶險行動。

―專人指揮搶險隊進行排洪工程。

7.3.2如災情較為嚴峻,并有迅速擴漲之勢,或不能以正常程序施救,應立即采取行動。7.3.2.1值班經理將災情報告總指揮,請求指示

7.3.2.2通知相關人員進行緊急抗洪搶險

―組織抗洪物資,運輸工具

―挖掘排洪溝,疏通排洪渠道。

7.3.3設備部的應急措施:

―接到通知,立即關閉影響地區電源

―組織抗洪物資運輸工具,如叉車等

7.3.4部門經理的應急行動:(參見2.1.4)

7.3.5主管/線長的應急行動:(參見2.1.5)

7.3.6員工須知:

―接到災情通知,聽從經理/主管指揮

―切勿擅自積壓行動

―有組織地進行抗洪搶險

―本部門抗洪搶險人員迅速到指定地點集合

8.本公司緊急應變執行情況。

在演習完、事故處理完后,環境保安科應組織相關部門評審本程序。發現有不便于操作者,立即修改本程序。

[修訂履歷]

文件編號:頁次:第6頁共7頁

文件編號:頁次:第7頁共7頁

篇2:機械傷害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質檢員值勤人員

值班電話:

(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達損傷藥品、包扎紗布。

(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二、應急響應

1、防機械傷害事故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專業正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后勤人員,協助上任工程師做相關輔助工作。

2、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山水、電工長協助立外搶救工作,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篇3: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

應急救援體系響應采取分級響應原則,并逐級響應和上報。

(1)報警

事件發生后,發現人應迅速報告當班班長,當班班長迅速報告車間主任。在逐級上報的同時,采取有效應急措施實施救援行動。

(2)接警

車間主任接到報警后,應迅速趕赴現場,啟動車間應急預案,立即通知車間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各成員,如各成員在短時間內不能趕赴現場,則按職務高低和能力大小依次臨時安排其他人員擔任其相應職務,履行相應職責。并根據應急事件種類、嚴重程度、本單位能否控制初期事件等考慮因素,決定是否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預案。如果應急事件不足以啟動廠級應急預案,則組織現場人員按本預案要求,采取有效應急措施實施救援,如果險情排除,則恢復正常狀態。如果險情未能排除,則啟動廠級應急預案,并迅速向廠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報警。

(3)如何報警

當應急事件發生后,如不能控制應迅速報警,根據應急事件種類確定報何種警。首先撥打所報警電話號碼(見應急聯絡表),接通后,報單位、應急事件種類、發生部位、介質、報警人姓名、所用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