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故障應急響應現狀及改進措施管理方案

設備故障應急響應現狀及改進措施管理方案

2024-07-18 閱讀 8030

1.編制目的

為了建立設備故障應急響應機制,充分發揮設備故障應急搶修的積極作用,確保設備發生故障時能夠迅速、準確、有效的組織搶修處理,防止故障進一步擴大,最大限度的減少降產或停機損失,降低維修成本,依據公司2008年11月1日頒發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試行版),結合公司生產設備實際狀況,特編制本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突發性的直接導致降產或停產的所有設備故障,用于指導設備故障的報警、處理、搶修、恢復等全過程。

3.各部門應急職責

3.1生產部應急職責

3.1.1?生產部副經理擔任現場應急搶修小組組長,負責設備故障的現場應急指揮;

3.1.2?負責向工廠總經理匯報故障狀況及搶修進展情況;

3.1.3?負責組織搶修人員就位;

3.1.4?負責對備品備件的數量、型號、規格進行確認及搶修物質材料的準備;

3.1.5?負責加工件外協和委外維修的申請;

3.1.6?負責實施搶修作業,以及修后設備的檢查、試運行;

3.1.7?加強搶修培訓,開展故障預想,掌握故障發生的征兆、原因、后果和應急處理方法、步驟,以及在搶修過程中應采取的防護措施、安全措施、技術措施,確保搶修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

3.2儲運部應急職責

3.2.1?加強車輛維護和保養,及時提供可用的起重設備和運輸設備;

3.2.2?本部門的設備故障搶修,必須全力協助機電維修工的工作。

3.3技術保障部應急職責

3.3.1?負責設備故障搶修過程中的技術支持,加強與各設備制造廠家的聯系和溝通,協調解決搶修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3.3.2?負責對設備故障應急響應預案的制訂,報技術總監和工廠總經理審批,并每年修訂一次;

3.3.3?安全員負責故障搶修現場的安全監察,確保搶修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

3.3.4?特殊作業需由安全員開具特殊作業證后方能動工,安全員并全程跟蹤。

3.4五金庫應急職責

3.4.1?做好備品備件的保管和補充,及時檢查備品備件的儲備情況,確保備品備件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

3.4.2?搶修材料的發放做到準確快捷。

3.5采購部應急職責

3.5.1?做好故障搶修材料的供應工作,在搶修過程中,需要補充設備或材料時,應迅速組織貨源,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運送到現場,保證應急工作的順利開展;

3.5.2?負責加工件外協和委外維修單位的聯系、商務洽談并落實、跟蹤;

3.5.3?確保各種采購渠道的信息暢通。

3.6財務部應急職責

3.6.1?本著急件特辦的原則,提供財務支持。

3.7行政部應急職責

3.7.1?負責急件采購或加工的交通運輸工作;

3.7.2?在搶修過程中,負責搶修人員的膳食保障;

3.7.3?如有人員受傷,及時與有關醫療機構聯系,保證受傷人員及時得到救治;

3.7.4?特殊作業,保安人員需做好監護、巡視工作。

4.應急資源概況

4.1人力資源

4.1.1?生產部副經理1人;機、電主管各一人(其中電氣工程師1人);機、電班長各一人;維修鉗工10人(其中電焊工2人,高級鉗工1人);電工7人;設備使用部門主管、班長及操作工。

4.1.2?技術總監1人;設備工程師1人、電氣工程師1人、安全員1人。

4.2物質資源

4.2.1?起重工具與設備:3噸叉車1臺、2噸手動液壓起重叉車1臺、2噸手動液壓升降車2臺、50噸液壓千斤頂2臺、32噸液壓千斤頂2臺、5噸行吊1臺、10噸手拉葫蘆2件、5噸手拉葫蘆2件、3噸手拉葫蘆2件、2噸手拉葫蘆6件、2t吊裝帶5條、3t吊裝帶5條、11#鐵絲、麻繩等。

4.2.2?電動工具:切割機2臺、立式砂輪機2臺、臺鉆1臺、角向磨光機2部、軸向磨光機1部、手電鉆2部、沖擊鉆1部、電錘1部等。

4.2.3?焊接、氣割設備:電焊機4臺、氣割設備4套。

4.2.4?機加工設備:拉絲機2臺。

4.2.5?儀器儀表:紅外線測溫儀、萬用電表、鉗型電流表等。

4.2.6?安全設施:安全圍欄、警示牌、警戒線。

4.2.7?維修工具:扳手、螺絲刀、鉗子、管鉗、手錘、鋸弓、銼刀、拉碼、臺虎鉗、龍門鉗、鋼板尺、游標卡尺、千分尺、水平尺等、竹梯等。

4.2.8?防爆工具:銅板手、銅螺絲刀、銅錘、銅管鉗、銅撬棍、銅鏟等。

4.2.9?運輸工具:牽引車4臺、鏟車2臺、鉤機1臺、面包車2臺等。

4.2.10?機加工外協單位:廣州祥發機電維修公司。

4.2.11?備品備件:根據《備品備件安全庫存表》儲備的備品備件,以及按急件采購程序采購配件。

5.故障分析

5.1設備故障的性質

設備故障是指設備或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因某種原因喪失了規定功能或降低了效能時的狀態,直接影響產量、質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

5.2故障發生的原因

5.2.1?設備設計、制造、安裝中存在缺陷;

5.2.2?材料選用不當或有缺陷;

5.2.3?使用過程中的磨損、變形、疲勞、振動、腐蝕、變質、堵塞等;

5.2.4?維護、潤滑不良、調整不當、操作失誤、過載使用、長期失修或修理質量不高等;

5.2.5?環境因素及其他原因。

6.應急響應程序

6.1報警與接警

6.1.1?操作工發現設備故障后,立即用對講機向當班班長匯報,說明故障發生的設備位號和部位;

6.1.2?當班班長立即呼叫值班機電維修工,值班機電維修工應在5分鐘內趕到現場,初步了解故障發生的原因、性質、范圍、嚴重程度,由班長將掌握的情況向主管和部門副經理或經理匯報,做出是否立即降產或停機的請求;

6.1.3?對暫時只需要降產或可延遲停機的設備故障,待機電主管及生產部副經理趕到現場后,再做進一步決定;

6.1.4?機電主管、生產部副經理應帶領維修工對設備故障進行檢查確認,生產部副經理在確認故障信息的情況下,迅速下達應急處理命令,采取臨時應急措施,對故障情況加以控制,并及時報告給生產部經理和工廠總經理。

?

6.2應急啟動

6.2.1?工廠總經理接到設備故障應急報告后,通知相關人員到場到位,并組織協調有關搶修前的準備工作;

6.2.2?應急小組長通知現場應急搶修小組人員到場到位。

6.3應急行動

6.3.1?技術保障部設備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和安全員,協助生產部副經理制訂搶修安全措施和技術方案,并提供有關的技術資料;

6.3.2?應急小組根據職責分工,各就各位,全面展開搶修工作;

6.3.3?機電維修工及時將所需的工器具運送到現場,機電主管迅速落實所需配件的儲備情況,落實型號、規格,并將備件運送到現場;

6.3.4?急件采購或加工,實行急件采購或加工預案,如果需要交通車輛,由行政部安排提供;

6.3.5?對需委外維修的部分工作,由機電主管填寫簽呈、生產部副經理確認、報工廠總經理審批同意后交采購部聯系執行;

6.3.6?技術總監和工廠總經理,應及時了解搶修現場的進展情況,指導搶修工作的順利進行;

6.3.7?安全員應監督檢查搶修過程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和各種違章作業情況,保證檢修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6.4現場恢復

設備故障搶修結束后,應對搶修后的設備進行空載試運行,時間不少于15分鐘,確定搶修的質量和效果,并將試機情況向技術總監和工廠總經理進行匯報,得到認可后,開始對搶修人員、工器具進行清點,將現場打掃干凈,撤離現場。操作工對現場進行恢復工作。

6.5應急結束

?值班機電維修工,負責對搶修后的設備進行聯機啟動運行,觀察運行工況。應急結束。

7.聯系方式

7.1對講機聯系

使用公司內部對講機聯系。

篇2:OHS要素12:應急預案與響應

12.1總則

建立并保持OHS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的計劃和程序,作出應急預案與響應,預防或減少疾病和傷害。

12.2職責

a)安全處負責組織確定可能發生的危險損失,并金同其他職能部門對危險控制情況進行檢查;

b)各職責單位負責對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進行控制。

12.3控制要求

a)根據危害確定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

b)對潛在事故,由其所在部門制定預防措施;

c)責任單位在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發生時,要快速做好響應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危險損失;

d)具備條件的應定期對應急程序和措施進行試驗;

e)在緊急事故發生后,按本手冊要求建立的《應急預案與響應控制程序》執行。

12.4相關文件

…/…/…—1999應急預案與響應控制程序

篇3:應急準備響應控制程序

1.目的

為了預防和控制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做出應急準備和響應,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產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程序。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在本公司區域內有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事故以及特殊氣候(如臺風、暴雨洪水等)時的緊急情況。

3.職責

3.1安全處、生產處負責制定重大事故的應急計劃。

3.2安全處負責定期對義務消防隊進行安全防火技能培訓和組織消防演習,發生火災時組織救護工作。

3.3安全處負責與消防、醫療等單位緊急聯系。

3.4職工醫院負責事故現場的人員搶救工作。

3.5安全處、工程處、生產處負責遭受臺風襲擊或發生洪水災害時組織搶險工作。

3.6安全處負責對緊急情況發生后所采取的糾正措施進行驗證,并完善本程序。

3.7生產副經理負責應急現場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工作。

4.工作程序

4.1應急準備

4.1.1公司成立應急準備領導小組,由生產副經理任組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者代表任副組長,組員由安全處、生產處、工程處、職工醫院等單位組成。

4.1.2事故易發生單位(車間、班組)成立應急隊并落實應急措施。

4.1.3每年舉行一次應急演習,驗證應急計劃和措施。

4.1.4安全處負責健全包含有市消防隊、醫院等單位以及公司各相關部門、管理人員、關鍵技術人員的通訊聯絡表,并與消防隊、安全生產局等保持聯絡,以獲取安全及健康方面的相關資訊。

4.2應急響應

4.2.1火災發生時,發現人員應迅速將此信息傳遞給安全處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者代表、經理,同時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擴大,由安全處聯絡工程處、生產處負責人及義務消

防隊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災。

4.2.2若火勢不能控制,在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立即通知市消防隊,報警時必須講明起火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公司電話號碼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警。

4.2.3安全處負責組織將受傷人員轉送醫院或通知醫院趕赴現場進行緊急救護。

4.2.4其他管理入員參與協助現場的指揮、救護、通訊、車輛的使用調度等工作。

4.3糾正與完善

4.3.1事故發生后安全處應組織進行原因分析,填寫《事故調查表》,針對導致意外事故的原因,如異常作業、操作人員缺乏培訓等由責任部門采取糾正措施,交管理者代表確認后予以實施,并將《事故調查表》交事故發生部門備案一份,以對其實施效果進行監督驗證。

4.3.2由安全處組織對本程序進行評審與修訂,使其不斷完善。

4.4當遭受臺風襲擊或發生洪澇災害時,安全處應緊急通知各部門對人員及財產采取保護措施。同時,工程處、生產處等負責組織對設備及化學物品妥善保管或處置,以盡可能減少因設備發生異常事故、化學物品泄漏等帶來的事故后果。事后總結經驗,完善本文件。

4.5如果公司的發展需要增加有毒、有害化學品的使用,需要增設高壓容器或重要環保設施等,則需針對泄漏、爆炸、設施事故等可能的隱患,及時更新本程序,增加相應的內容。

5.相關文件

…/…/…——1999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程序

…/…/…——1999動火作業管理程序

重大事故應急計劃

6.相關記錄

職業安全健康事故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