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OHS要素12:應急預案與響應

OHS要素12:應急預案與響應

2024-07-14 閱讀 3116

12.1總則

建立并保持OHS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的計劃和程序,作出應急預案與響應,預防或減少疾病和傷害。

12.2職責

a)安全處負責組織確定可能發生的危險損失,并金同其他職能部門對危險控制情況進行檢查;

b)各職責單位負責對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進行控制。

12.3控制要求

a)根據危害確定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

b)對潛在事故,由其所在部門制定預防措施;

c)責任單位在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發生時,要快速做好響應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危險損失;

d)具備條件的應定期對應急程序和措施進行試驗;

e)在緊急事故發生后,按本手冊要求建立的《應急預案與響應控制程序》執行。

12.4相關文件

…/…/…—1999應急預案與響應控制程序

篇2:OHS體系應急預案響應程序

OHS體系應急預案與響應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計劃和程序,確定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并作出應急預案與響應,以預防或減少疾病和傷害。

組織應制定評價應預案與響應實際效果的計劃和程序,并應定期檢驗上述程序。

1.理解要點

標準要求組織應制定并保持處理意外事故和緊急情況的程序。程序的制定應考慮在異常、事故發生和緊急情況下的事件,尤其是火災、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組織對可能的重大事故必須按有關規定制定場內應急計劃并協助制定場外應急計劃。

這部分內容很明確,要求組織明確對潛在的緊急情況,采取預防措施,制定出現緊急情況下的反應程序。總的來說是:

(1)知道會有什么樣的緊急狀態,并做好預防措施。

(2)知道發生緊急情況后如何處理。

(3)對采取的糾正措施及程序的更改要予以記錄。

(4)對程序要求進行練習和檢驗。

組織對每一個重大危險設施都應有一個現場應急計劃。應急計劃的內容包括:①可能的事故性質、后果;②與外部機構的聯系(消防、醫院等);③報警、聯絡步驟;④應急指揮者、參與者的責任、義務;⑤應急指揮中心地點、組織機構;⑥應急措施等。

2.審核要點

1)組織對處理意外事件有無制定相關的程序,包括應急反應和事后處理、修訂程序等。

2)組織對這些程序運行的有效性有無定期的驗證,包括設備、監測儀器、消防器材等。

3)對重大事故可能導致的影響和后果是否有所考慮。

4)組織有無分析導致意外事件的原因的程序,如異常作業、操作人員缺乏培訓等。

5)組織是否有和消防、城市規劃、安全與健康部門相互配合的行動計劃。

6)事故發生后,組織內、外部的聯絡是否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