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

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

2024-07-14 閱讀 5172

應急救援體系響應采取分級響應原則,并逐級響應和上報。

(1)報警

事件發生后,發現人應迅速報告當班班長,當班班長迅速報告車間主任。在逐級上報的同時,采取有效應急措施實施救援行動。

(2)接警

車間主任接到報警后,應迅速趕赴現場,啟動車間應急預案,立即通知車間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各成員,如各成員在短時間內不能趕赴現場,則按職務高低和能力大小依次臨時安排其他人員擔任其相應職務,履行相應職責。并根據應急事件種類、嚴重程度、本單位能否控制初期事件等考慮因素,決定是否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預案。如果應急事件不足以啟動廠級應急預案,則組織現場人員按本預案要求,采取有效應急措施實施救援,如果險情排除,則恢復正常狀態。如果險情未能排除,則啟動廠級應急預案,并迅速向廠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報警。

(3)如何報警

當應急事件發生后,如不能控制應迅速報警,根據應急事件種類確定報何種警。首先撥打所報警電話號碼(見應急聯絡表),接通后,報單位、應急事件種類、發生部位、介質、報警人姓名、所用電話號碼。

篇2:應急救援預案文件體系

一、應急救援預案的文件體系

應急預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體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成為應急行動的有效工具。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是包括總預案、程序、說明書、記錄的一個四級文件體系。

(1)一級文件———總預案。它包含了對緊急情況的管理政策、預案的目標,應急組織和責任等內容。

(2)二級文件———程序。它說明某個行動的目的和范圍。程序內容十分具體,例如該做什么、由誰去做、什么時間和什么地點等等。它的目的是為應急行動提供指南,但同時要求程序和格式簡潔明了,以確保應急隊員在執行應急步驟時不會產生誤解,格式可以是文字敘述、流程圖表或是兩者的組合等,應根據每個應急組織的具體情況選用最適合本組織的程序格式。

(3)三級文件———說明書。對程序中的特定任務及某些行動細節進行說明,供應急組織內部人員或其他個人使用,例如應急隊員職責說明書、應急監測設備使用說明書等。

(4)四級文件———對應急行動的記錄。包括在應急行動期間所做的通訊記錄、每一步應急行動的記錄等。

從記錄到預案,層層遞進,組成了一個完善的預案文件體系,從管理角度而言,可以根據這四類預案文件等級分別進行歸類管理,即保持了預案文件的完整性,又因其清晰的條理性便于查閱和調用,保證應急預案能有效得到運用。

二、應急救援預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不同類型的應急預案所要求的程序文件是不同的,應急預案的內容取決于它的類型。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應包括:

(1)預案概況———對緊急情況應急管理提供簡述并做必要說明;

(2)預防程序———對潛在事故進行分析并說明所采取的預防和控制事故的措施;

(3)準備程序———說明應急行動前所需采取的準備工作;

(4)基本應急程序———給出任何事故都可適用的應急行動程序;

(5)專項應急程序———針對具體事故危險性的應急程序;

(6)恢復程序———說明事故現場應急行動結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復行動。

上述4種類型預案具體要求的程序文件如表1-1所示(表中標“√”項為該計劃包含內容,標“O”項為可選內容)。

表1-1應急預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篇3:發電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隨著社會的發展,發電企業在社會生產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在經歷了抗擊非典的斗爭之后,人們開始認識到,盡管事故預防體系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但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導致的災難性事故仍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安全和健康,干擾企業正常的生產活動。由于發電企業的產品不可儲存、對社會影響面大,因而建立長久有效的事故應急救援體系,以盡可能地減小事故的影響和損失就成為發電企業的必然需要。

為應對突發事件,海勃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制定了《海勃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黑啟動”預案》、《系統電壓低、發電機和變壓器跳閘保廠用電預案》等相關文件,建立健全了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1?建立事故應急救援協調指揮機構

1.1?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為確保在事故狀況下政令暢通,應急救援的決策核心要有絕對的權威性,能夠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由公司總經理主持召開安委會全體會議,成立以公司總經理為總指揮、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并規定其職責如下:

(1)合理安排應急救援工作所需經費的提取和使用,保證應急救援物資和器材充足、好用;

(2)統一協調公司各部門的應急救援工作;

(3)組織制定并實施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審核、修訂公司應急救援預案;

(4)監督各應急救援工作組日常培訓、演練工作,適時組織聯合演習活動;

(5)組織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采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將事故損失控制到最小;

(6)掌握發生事故的區域條件、危險源分布狀況,及時采取疏散措施,避免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7)統一調配救援設備、人員、物資、器材;

(8)適時批準啟動救援預案和終止緊急狀態;

(9)組織落實公司安委會交辦的其它預防性工作;

(10)必要時向地方人民政府或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申請援助;

(11)對外通報公司應急救援進展情況。

1.2?明確運行值長的職權

運行值長作為發電企業生產現場的總指揮,負責與電網調度中心的聯系及生產運行的指揮工作。為充分發揮其在事故應急救援中的作用,對值長的職權進行了明確規定:

(1)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事故發生的情況,適時提出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申請;

(2)在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前負責生產現場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

(3)在預案啟動前,值長可根據現場安全生產需要,以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和現場安全生產為原則,調用公司所有資源,包括車輛、公安科、抗災搶修隊等;

(4)正確執行調度命令,合理安排運行調度;

(5)協助指揮部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1.3?設置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常務辦公室

為做好事故應急處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安監部設常務辦公室,由安監部部長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日常協調工作。其主要職責如下:

(1)由總指揮授權做好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組織開展聯合演習;

(2)組織制定、修訂廠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3)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不安全事件;

(4)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及時向總指揮報告檢查中發現的重大隱患,并組織制定防范措施;

(5)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專業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進行審核;

?(6)督促做好專業、班組兩級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演習、修訂工作;

?(7)做好指揮部交辦的其它工作。

2?建立完整的事故應急反應控制機制

?

完整的反應控制機制可以在發生意外時使企業各級人員在統一指揮下做出及時、正確、有效的反應,在事故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在事故發生后有步驟地對系統進行恢復,縮小事故帶來的負面影響,盡快進入正常的生產程序。

2.1?成立應急救援專業組

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成立現場指揮、工程搶修、安全保衛、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綜合等6個專業工作組,并對其組成人員、在應急救援中的職責進行明確規定。要求各專業組結合實際,制定應急救援方案,掌握本工作組所擁有的人力、物力資源,并按指揮部要求有計劃地進行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

考慮到發電企業的實際情況,為全力保證機組正常運行,電力輸送穩定可靠,預案中明確規定現場指揮工作組有權調用其它專業組的資源,其它專業組應積極配合。

2.2?成立抗災搶險隊

成立以公司經濟警察及基干民兵為主的抗災搶險隊,歸口公安科統一管理。針對企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制定救援方案,并定期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和聯合演練,開展消防演習,以充分發揮這部分人員的靈活機動性,保證在事故發生時能夠有一支生力軍,在第一時間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救援。

2.3?編寫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3.1?重大危險源的普查、辨識及評價

由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授權常務副總指揮(主管生產的副經理)組織安監部、公安科、發電部及檢修公司各生產專業有關技術人員,對公司外圍環境、各專業所屬設備、設施、環境、人員等因素進行檢查評價,界定出系統中哪些部分、區域是危險源,哪些危險源是重大危險源以及危險源的類型、特點、危害程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預防措施等,據此制定事故預案。

2.3.2?分級制定預案

在危險源確定之后,根據其影響面大小將其分為廠級、專業(車間)級、班組級3個級別。廠級預案由安監部組織相關專業人員討論制定,由指揮部全體會議審核通過;專業級預案由各專業主管組織專業人員分析制定,由安監部審核通過;班組級預案結合現場運行狀況,以事故預想為主,由各專業主管、安全員進行檢查和審核。

2.3.2.1?廠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

經過各級專業人員分析,公司制定的廠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有7個:

(1)《“黑啟動”預案》;

(2)《系統電壓低、發電機和變壓器跳閘保廠用電預案》;

(3)《現場火災(包括:油區、電纜溝、油系統、制粉系統、煤場、氫站)救援預案》;

(4)《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地震、大風等)救援預案》;

(5)《灰壩坍塌的救援預案》;

(6)《化學危險品泄漏救援預案》;

(7)《重大設備損壞(鍋爐爆炸、發電機爆炸、汽輪機飛車)的應急處置措施》。

2.3.2.2?專業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

專業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主要是由各部門、各專業對所屬設備、設施、環境進行普查后,確定存在的危險點,對其可能引發的事件進行預測和評估,并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和處理方案。如公司電氣運行專業在全面分析設備運行環境后制定了8個重點事故處理預案:

(1)系統沖擊緊急處理預案;

(2)110kV線路故障處理預案;

(3)發電機損壞處理預案;

(4)變壓器損壞處理預案;

(5)開關事故處理預案;

(6)高壓電機損壞事故處理預案;

(7)誤操作事故處理預案;?

(8)火災事故處理預案。

2.3.2.3?班組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

班組作為生產安全事故最直接的接觸層,是生產安全事故救援方案的重要執行者,其成員最有可能成為受害者,因此班組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的重點在于結合現場生產實際,做好每輪班的事故預想,并對其不斷進行討論、補充、修訂。

2.4?應急培訓和演習

為保證應急救援預案的有效實施,應加強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全體企業員工明確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所屬專業組、實施辦法、注意事項等,并掌握基本的應急救援方法,如消防器材使用常識、急救方法、逃生技能等。

在危險點處設置標識,指明危險點的特點、防范措施等內容,在消防器材放置點配置相應的使用掛圖,從而達到普及安全常識的目的。

結合預案,開展事故演習,在演習中驗證和完善應急預案,確保其符合現場實際。并能通過人員的協調配合,按照一定的處理原則控制事故的發展,盡快恢復正常生產。

3?規范應急救援預案匯報制度及執行程序

3.1?明確預案啟動條件

經公司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指揮部負責人批準或授權值長,在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啟動救緩預案:

(1)系統穩定破壞,影響到公司的機組安全運行;

(2)110,220kV升壓站全停;

(3)電力設施大范圍受損;

(4)發電廠全停;

(5)人員傷亡;

(6)火災事故;

(7)地震、洪水、暴風雪等自然災害發生;

(8)其它影響特別惡劣的生產安全事故。

3.2?規范預案執行程序

在事故發生后,保證預案的順利實施是使預案真正發揮作用的前提,公司對預案的啟動程序進行了規范。

(1)當上述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時,應及時向值長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報告,值長應積極組織處理。

(2)事故所在部門、專業應迅速采取措施,組織自救,搶救傷員和物資,疏散事故危險區域人員,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立即向指揮部匯報。

(3)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宣布預案啟動命令時要明確啟動時間、集合地點、事故發生地點3項內容。

(4)各部門在接到應急救援指揮部宣布預案啟動命令后,各應急工作組必須攜帶必要的救援器材,在指定時間內到達指定集合地點,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5)各部門、專業在接到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后,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應立即趕赴現場,迅速組織救援工作。同時,根據事故特點、性質和嚴重程度,緊急調動有關部門、單位人員趕到事故現場。

(6)參加現場救援的人員必須嚴格按救援方案實施救援,未經指揮部負責人批準,不得擅自改變計劃。

3.3?明確責任追究制度

預案啟動執行過程中如有延誤或不認真執行指揮部命令者,將按嚴重違紀處理。如造成不良后果,將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