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體系指揮程序
應急事件發生初期,當班班長負責指揮應急事件的處理工作,當上一級(車間、廠部、院)指揮人員到達現場后,匯報現場情況,配合上一級指揮,并聽從上一級指揮調度。指揮的步驟內容有:
(1)迅速查清事故發生的位置、環境、規模及可能產生的危害。
(2)及時溝通應急領導機構、應急隊伍、輔助人員及災害區內部人員之間的聯絡。
(3)快速組織啟動各類應急設施,調動應急人員奔赴災區。
(4)迅速組織醫療、后勤、保衛等部門各司其責。
(5)迅速通報災情,通知相關方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6)保護或設置好避災通道,和安全聯絡設備。撤離災區人員,劃清警戒范圍并實施警戒。
(7)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力爭迅速消滅災害,并注意采取隔離災區的措施,轉移災區附近易引起災害蔓延的設備和物品,撤離或保護好貴重物品,盡量減少損失,對災區普遍進行安全檢查,防止死灰復燃。
(8)保護好現場,為開展事故調查做好準備。
篇2:調度指揮兼應急救援中心主任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第一”的方針和《煤礦安全規程》,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方面的方針、政策、文件和指示精神等。
二、在分管總經理領導下,負責協調處理全礦生產(建設)中出現的安全管理問題。
三、認真組織檢查井上井下生產中(建設)出現的安全問題,并負責協調和處理。
四、負責組織追查、分析及參與處理重大事故,做好布置檢查、督促和處理工作。
五、認真布置礦委及上級下達的有關安全活動、質量標準及文明生產(建設)等工作,并認真檢查、落實。
六、組織好生產(建設)調度會,協調好安全方面的問題。按時參加每周一次的安全例會以及有關安全會議。
七、經常深入井下,檢查生產(建設)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及安全隱患,并責成有關單位迅速處理。
八、負責本單位及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檢查、考核、評比工作。
篇3:調度指揮兼應急救援中心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
二、負責礦日常安全生產(建設)的協調和調度指揮,隨時掌握礦井安全生產(建設)動態,協助有關領導抓好日常工作。
三、負責接收和傳達礦領導和地方政府調度部門下達的有關安全生產指令和布置的工作,并檢查落實情況。
四、組織生產(建設)調度會,參加各種安全生產會議,對會議安排的工作負責督促檢查落實,對不按期完成的單位組織分析追查原因,拿出處理意見。
五、按《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井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的要求,做好重大事故的調度處理工作。
六、深入現場,熟悉了解礦井的通風系統和生產(建設)系統,正確及時地安排、指揮處理生產(建設)中出現的各種隱患。
七、對危及礦井安全生產(建設)問題及時協調組織有關單位和部門解決。
八、參加各類生產(建設)事故的分析,追查和處理。
九、負責向上級調度部門和領導匯報安全生產(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