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隨著社會的發展,發電企業在社會生產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在經歷了抗擊非典的斗爭之后,人們開始認識到,盡管事故預防體系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但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導致的災難性事故仍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安全和健康,干擾企業正常的生產活動。由于發電企業的產品不可儲存、對社會影響面大,因而建立長久有效的事故應急救援體系,以盡可能地減小事故的影響和損失就成為發電企業的必然需要。
為應對突發事件,海勃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制定了《海勃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黑啟動”預案》、《系統電壓低、發電機和變壓器跳閘保廠用電預案》等相關文件,建立健全了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1?建立事故應急救援協調指揮機構
1.1?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為確保在事故狀況下政令暢通,應急救援的決策核心要有絕對的權威性,能夠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由公司總經理主持召開安委會全體會議,成立以公司總經理為總指揮、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并規定其職責如下:
(1)合理安排應急救援工作所需經費的提取和使用,保證應急救援物資和器材充足、好用;
(2)統一協調公司各部門的應急救援工作;
(3)組織制定并實施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審核、修訂公司應急救援預案;
(4)監督各應急救援工作組日常培訓、演練工作,適時組織聯合演習活動;
(5)組織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采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將事故損失控制到最小;
(6)掌握發生事故的區域條件、危險源分布狀況,及時采取疏散措施,避免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7)統一調配救援設備、人員、物資、器材;
(8)適時批準啟動救援預案和終止緊急狀態;
(9)組織落實公司安委會交辦的其它預防性工作;
(10)必要時向地方人民政府或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申請援助;
(11)對外通報公司應急救援進展情況。
1.2?明確運行值長的職權
運行值長作為發電企業生產現場的總指揮,負責與電網調度中心的聯系及生產運行的指揮工作。為充分發揮其在事故應急救援中的作用,對值長的職權進行了明確規定:
(1)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事故發生的情況,適時提出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申請;
(2)在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前負責生產現場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
(3)在預案啟動前,值長可根據現場安全生產需要,以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和現場安全生產為原則,調用公司所有資源,包括車輛、公安科、抗災搶修隊等;
(4)正確執行調度命令,合理安排運行調度;
(5)協助指揮部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1.3?設置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常務辦公室
為做好事故應急處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安監部設常務辦公室,由安監部部長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日常協調工作。其主要職責如下:
(1)由總指揮授權做好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組織開展聯合演習;
(2)組織制定、修訂廠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3)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不安全事件;
(4)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及時向總指揮報告檢查中發現的重大隱患,并組織制定防范措施;
(5)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專業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進行審核;
?(6)督促做好專業、班組兩級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演習、修訂工作;
?(7)做好指揮部交辦的其它工作。
2?建立完整的事故應急反應控制機制
?
完整的反應控制機制可以在發生意外時使企業各級人員在統一指揮下做出及時、正確、有效的反應,在事故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在事故發生后有步驟地對系統進行恢復,縮小事故帶來的負面影響,盡快進入正常的生產程序。
2.1?成立應急救援專業組
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成立現場指揮、工程搶修、安全保衛、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綜合等6個專業工作組,并對其組成人員、在應急救援中的職責進行明確規定。要求各專業組結合實際,制定應急救援方案,掌握本工作組所擁有的人力、物力資源,并按指揮部要求有計劃地進行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
考慮到發電企業的實際情況,為全力保證機組正常運行,電力輸送穩定可靠,預案中明確規定現場指揮工作組有權調用其它專業組的資源,其它專業組應積極配合。
2.2?成立抗災搶險隊
成立以公司經濟警察及基干民兵為主的抗災搶險隊,歸口公安科統一管理。針對企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制定救援方案,并定期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和聯合演練,開展消防演習,以充分發揮這部分人員的靈活機動性,保證在事故發生時能夠有一支生力軍,在第一時間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救援。
2.3?編寫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3.1?重大危險源的普查、辨識及評價
由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授權常務副總指揮(主管生產的副經理)組織安監部、公安科、發電部及檢修公司各生產專業有關技術人員,對公司外圍環境、各專業所屬設備、設施、環境、人員等因素進行檢查評價,界定出系統中哪些部分、區域是危險源,哪些危險源是重大危險源以及危險源的類型、特點、危害程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預防措施等,據此制定事故預案。
2.3.2?分級制定預案
在危險源確定之后,根據其影響面大小將其分為廠級、專業(車間)級、班組級3個級別。廠級預案由安監部組織相關專業人員討論制定,由指揮部全體會議審核通過;專業級預案由各專業主管組織專業人員分析制定,由安監部審核通過;班組級預案結合現場運行狀況,以事故預想為主,由各專業主管、安全員進行檢查和審核。
2.3.2.1?廠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
經過各級專業人員分析,公司制定的廠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有7個:
(1)《“黑啟動”預案》;
(2)《系統電壓低、發電機和變壓器跳閘保廠用電預案》;
(3)《現場火災(包括:油區、電纜溝、油系統、制粉系統、煤場、氫站)救援預案》;
(4)《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地震、大風等)救援預案》;
(5)《灰壩坍塌的救援預案》;
(6)《化學危險品泄漏救援預案》;
(7)《重大設備損壞(鍋爐爆炸、發電機爆炸、汽輪機飛車)的應急處置措施》。
2.3.2.2?專業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
專業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主要是由各部門、各專業對所屬設備、設施、環境進行普查后,確定存在的危險點,對其可能引發的事件進行預測和評估,并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和處理方案。如公司電氣運行專業在全面分析設備運行環境后制定了8個重點事故處理預案:
(1)系統沖擊緊急處理預案;
(2)110kV線路故障處理預案;
(3)發電機損壞處理預案;
(4)變壓器損壞處理預案;
(5)開關事故處理預案;
(6)高壓電機損壞事故處理預案;
(7)誤操作事故處理預案;?
(8)火災事故處理預案。
2.3.2.3?班組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
班組作為生產安全事故最直接的接觸層,是生產安全事故救援方案的重要執行者,其成員最有可能成為受害者,因此班組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的重點在于結合現場生產實際,做好每輪班的事故預想,并對其不斷進行討論、補充、修訂。
2.4?應急培訓和演習
為保證應急救援預案的有效實施,應加強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全體企業員工明確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所屬專業組、實施辦法、注意事項等,并掌握基本的應急救援方法,如消防器材使用常識、急救方法、逃生技能等。
在危險點處設置標識,指明危險點的特點、防范措施等內容,在消防器材放置點配置相應的使用掛圖,從而達到普及安全常識的目的。
結合預案,開展事故演習,在演習中驗證和完善應急預案,確保其符合現場實際。并能通過人員的協調配合,按照一定的處理原則控制事故的發展,盡快恢復正常生產。
3?規范應急救援預案匯報制度及執行程序
3.1?明確預案啟動條件
經公司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指揮部負責人批準或授權值長,在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啟動救緩預案:
(1)系統穩定破壞,影響到公司的機組安全運行;
(2)110,220kV升壓站全停;
(3)電力設施大范圍受損;
(4)發電廠全停;
(5)人員傷亡;
(6)火災事故;
(7)地震、洪水、暴風雪等自然災害發生;
(8)其它影響特別惡劣的生產安全事故。
3.2?規范預案執行程序
在事故發生后,保證預案的順利實施是使預案真正發揮作用的前提,公司對預案的啟動程序進行了規范。
(1)當上述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時,應及時向值長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報告,值長應積極組織處理。
(2)事故所在部門、專業應迅速采取措施,組織自救,搶救傷員和物資,疏散事故危險區域人員,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立即向指揮部匯報。
(3)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宣布預案啟動命令時要明確啟動時間、集合地點、事故發生地點3項內容。
(4)各部門在接到應急救援指揮部宣布預案啟動命令后,各應急工作組必須攜帶必要的救援器材,在指定時間內到達指定集合地點,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5)各部門、專業在接到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后,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應立即趕赴現場,迅速組織救援工作。同時,根據事故特點、性質和嚴重程度,緊急調動有關部門、單位人員趕到事故現場。
(6)參加現場救援的人員必須嚴格按救援方案實施救援,未經指揮部負責人批準,不得擅自改變計劃。
3.3?明確責任追究制度
預案啟動執行過程中如有延誤或不認真執行指揮部命令者,將按嚴重違紀處理。如造成不良后果,將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篇2:發電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隨著社會的發展,發電企業在社會生產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在經歷了抗擊非典的斗爭之后,人們開始認識到,盡管事故預防體系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但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導致的災難性事故仍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安全和健康,干擾企業正常的生產活動。由于發電企業的產品不可儲存、對社會影響面大,因而建立長久有效的事故應急救援體系,以盡可能地減小事故的影響和損失就成為發電企業的必然需要。
為應對突發事件,海勃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制定了《海勃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黑啟動”預案》、《系統電壓低、發電機和變壓器跳閘保廠用電預案》等相關文件,建立健全了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1?建立事故應急救援協調指揮機構
1.1?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為確保在事故狀況下政令暢通,應急救援的決策核心要有絕對的權威性,能夠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由公司總經理主持召開安委會全體會議,成立以公司總經理為總指揮、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并規定其職責如下:
(1)合理安排應急救援工作所需經費的提取和使用,保證應急救援物資和器材充足、好用;
(2)統一協調公司各部門的應急救援工作;
(3)組織制定并實施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審核、修訂公司應急救援預案;
(4)監督各應急救援工作組日常培訓、演練工作,適時組織聯合演習活動;
(5)組織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采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將事故損失控制到最小;
(6)掌握發生事故的區域條件、危險源分布狀況,及時采取疏散措施,避免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7)統一調配救援設備、人員、物資、器材;
(8)適時批準啟動救援預案和終止緊急狀態;
(9)組織落實公司安委會交辦的其它預防性工作;
(10)必要時向地方人民政府或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申請援助;
(11)對外通報公司應急救援進展情況。
1.2?明確運行值長的職權
運行值長作為發電企業生產現場的總指揮,負責與電網調度中心的聯系及生產運行的指揮工作。為充分發揮其在事故應急救援中的作用,對值長的職權進行了明確規定:
(1)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事故發生的情況,適時提出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申請;
(2)在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前負責生產現場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
(3)在預案啟動前,值長可根據現場安全生產需要,以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和現場安全生產為原則,調用公司所有資源,包括車輛、公安科、抗災搶修隊等;
(4)正確執行調度命令,合理安排運行調度;
(5)協助指揮部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1.3?設置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常務辦公室
為做好事故應急處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安監部設常務辦公室,由安監部部長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日常協調工作。其主要職責如下:
(1)由總指揮授權做好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組織開展聯合演習;
(2)組織制定、修訂廠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3)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不安全事件;
(4)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及時向總指揮報告檢查中發現的重大隱患,并組織制定防范措施;
(5)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專業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進行審核;
?(6)督促做好專業、班組兩級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演習、修訂工作;
?(7)做好指揮部交辦的其它工作。
2?建立完整的事故應急反應控制機制
?
完整的反應控制機制可以在發生意外時使企業各級人員在統一指揮下做出及時、正確、有效的反應,在事故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在事故發生后有步驟地對系統進行恢復,縮小事故帶來的負面影響,盡快進入正常的生產程序。
2.1?成立應急救援專業組
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成立現場指揮、工程搶修、安全保衛、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綜合等6個專業工作組,并對其組成人員、在應急救援中的職責進行明確規定。要求各專業組結合實際,制定應急救援方案,掌握本工作組所擁有的人力、物力資源,并按指揮部要求有計劃地進行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
考慮到發電企業的實際情況,為全力保證機組正常運行,電力輸送穩定可靠,預案中明確規定現場指揮工作組有權調用其它專業組的資源,其它專業組應積極配合。
2.2?成立抗災搶險隊
成立以公司經濟警察及基干民兵為主的抗災搶險隊,歸口公安科統一管理。針對企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制定救援方案,并定期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和聯合演練,開展消防演習,以充分發揮這部分人員的靈活機動性,保證在事故發生時能夠有一支生力軍,在第一時間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救援。
2.3?編寫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3.1?重大危險源的普查、辨識及評價
由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授權常務副總指揮(主管生產的副經理)組織安監部、公安科、發電部及檢修公司各生產專業有關技術人員,對公司外圍環境、各專業所屬設備、設施、環境、人員等因素進行檢查評價,界定出系統中哪些部分、區域是危險源,哪些危險源是重大危險源以及危險源的類型、特點、危害程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預防措施等,據此制定事故預案。
2.3.2?分級制定預案
在危險源確定之后,根據其影響面大小將其分為廠級、專業(車間)級、班組級3個級別。廠級預案由安監部組織相關專業人員討論制定,由指揮部全體會議審核通過;專業級預案由各專業主管組織專業人員分析制定,由安監部審核通過;班組級預案結合現場運行狀況,以事故預想為主,由各專業主管、安全員進行檢查和審核。
2.3.2.1?廠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
經過各級專業人員分析,公司制定的廠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有7個:
(1)《“黑啟動”預案》;
(2)《系統電壓低、發電機和變壓器跳閘保廠用電預案》;
(3)《現場火災(包括:油區、電纜溝、油系統、制粉系統、煤場、氫站)救援預案》;
(4)《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地震、大風等)救援預案》;
(5)《灰壩坍塌的救援預案》;
(6)《化學危險品泄漏救援預案》;
(7)《重大設備損壞(鍋爐爆炸、發電機爆炸、汽輪機飛車)的應急處置措施》。
2.3.2.2?專業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
專業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主要是由各部門、各專業對所屬設備、設施、環境進行普查后,確定存在的危險點,對其可能引發的事件進行預測和評估,并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和處理方案。如公司電氣運行專業在全面分析設備運行環境后制定了8個重點事故處理預案:
(1)系統沖擊緊急處理預案;
(2)110kV線路故障處理預案;
(3)發電機損壞處理預案;
(4)變壓器損壞處理預案;
(5)開關事故處理預案;
(6)高壓電機損壞事故處理預案;
(7)誤操作事故處理預案;?
(8)火災事故處理預案。
2.3.2.3?班組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
班組作為生產安全事故最直接的接觸層,是生產安全事故救援方案的重要執行者,其成員最有可能成為受害者,因此班組級生產安全事故預案的重點在于結合現場生產實際,做好每輪班的事故預想,并對其不斷進行討論、補充、修訂。
2.4?應急培訓和演習
為保證應急救援預案的有效實施,應加強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全體企業員工明確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所屬專業組、實施辦法、注意事項等,并掌握基本的應急救援方法,如消防器材使用常識、急救方法、逃生技能等。
在危險點處設置標識,指明危險點的特點、防范措施等內容,在消防器材放置點配置相應的使用掛圖,從而達到普及安全常識的目的。
結合預案,開展事故演習,在演習中驗證和完善應急預案,確保其符合現場實際。并能通過人員的協調配合,按照一定的處理原則控制事故的發展,盡快恢復正常生產。
3?規范應急救援預案匯報制度及執行程序
3.1?明確預案啟動條件
經公司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指揮部負責人批準或授權值長,在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啟動救緩預案:
(1)系統穩定破壞,影響到公司的機組安全運行;
(2)110,220kV升壓站全停;
(3)電力設施大范圍受損;
(4)發電廠全停;
(5)人員傷亡;
(6)火災事故;
(7)地震、洪水、暴風雪等自然災害發生;
(8)其它影響特別惡劣的生產安全事故。
3.2?規范預案執行程序
在事故發生后,保證預案的順利實施是使預案真正發揮作用的前提,公司對預案的啟動程序進行了規范。
(1)當上述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時,應及時向值長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報告,值長應積極組織處理。
(2)事故所在部門、專業應迅速采取措施,組織自救,搶救傷員和物資,疏散事故危險區域人員,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立即向指揮部匯報。
(3)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宣布預案啟動命令時要明確啟動時間、集合地點、事故發生地點3項內容。
(4)各部門在接到應急救援指揮部宣布預案啟動命令后,各應急工作組必須攜帶必要的救援器材,在指定時間內到達指定集合地點,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5)各部門、專業在接到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后,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應立即趕赴現場,迅速組織救援工作。同時,根據事故特點、性質和嚴重程度,緊急調動有關部門、單位人員趕到事故現場。
(6)參加現場救援的人員必須嚴格按救援方案實施救援,未經指揮部負責人批準,不得擅自改變計劃。
3.3?明確責任追究制度
預案啟動執行過程中如有延誤或不認真執行指揮部命令者,將按嚴重違紀處理。如造成不良后果,將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篇3:衛生技術人員梯隊建設計劃和管理措施
衛生技術人員梯隊建設計劃和管理措施
1.目的
加強醫院人才隊伍建設,保障醫院高速穩定發展。
2.范圍
適用于人才引進及培養工作。
3.內容
1.人才隊伍建設
(1)實施總量控制,結果調整,微觀靈活放開原則。醫院總人數按病床定編,總理實行宏觀控制管理,分類管理、科學合理設置崗位。按專業、技術、年齡結構進行調整與擴充,衛生技術人員穩定在85%,行政工勤(含副系列)占15%;制定各科室人力資源配置原則和實施方案,以病人為中心,按需設置定編。
(2)統籌規劃,招聘高學歷人才,加快人才隊伍的梯隊建設。依據醫院專業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逐步地招聘高學歷人才,招聘的形式有重點,有選擇的到國內知名醫學類院校直接招聘,社會公開招聘。為吸引優秀的博士、碩士研究生老我院工作,醫院將采取兩項措施: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改善醫院的硬件設施和外部環境,為他們營造良好、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二是制定相應的招聘高學歷人才政策,加大高學歷人才招聘力度。按照醫院發展規劃,今后5年內至少招聘博士研究生30名,碩士研究生200名。
(3)引進由專業特長的學科帶頭人和急需人才,積極開展新項目,促進醫院專業學科的發展。面向社會招聘“成品”人才,凡符合我院高層次人才引進規定,愿到我院從事醫學臨床診療工作,優先聘用。
(4)創新人才培訓機制,儲備有用之才。
a)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前沿水平的學科帶頭人,5年內重點選拔40—50名中青年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其中5-10名成為國內同學科領域知名專家,8—15名成為省內同學科領域知名專家。人才梯隊建設的五年目標:擁有一定數量的50歲左右的學術帶頭人;45歲左右在省內由一定知名度的學科接班人;40歲左右在技術上嶄露頭角的重點培養對象;35歲左右發展前途和極具潛力的后備人才。制度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選派優秀中青年骨干到國內一流醫院深造,利用參加學術會獲取新信息、新技術、新思路。不斷探索培養學科帶頭人的新途徑。鼓勵創新創業,營造有利于學科帶頭人成長的良好環境氛圍;
b)提高在職學歷教育,堅持院校培養為主,自學為輔,鼓勵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到國內知名院校、科研院所攻讀在職學歷、學位,優化學歷結構;
c)加強繼續教育,使衛生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不斷優化。醫院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建立醫院自主、個人自覺的繼續教育運行機制和終身學習體系,把繼續教育作為晉級,晉升和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必備條件。
(5)加強與國內知名大醫院合作,帶動我院專業學科的快速發展。
2.在未來五年內與國內知名大醫院的合作與交流,對重點專業進行重點扶持的計劃:
(1)具有針對性地引進國內外知名大醫院的先進技術。
(2)聘請客座專家為我院重點專業的兼職教授,定期來院進行講學核技術指導。
(3)選派專業人才到國內知名大醫院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通過技術引進,客座教授的技術指導,專業人才的培訓,帶動專業的快速發展,使其重點專業水平在我市乃至我省同專業中達到領先水平,爭取創出市級乃至省級的拳頭專業并通過對重點專業的扶持來帶動其他專業的發展。
3.保障措施
(1)堅持重業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關鍵崗位傾斜的原則,建立按崗定酬、按業績定酬的分配制度。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學歷條件,穩定學術技術帶頭人隊伍。
(2)高薪招聘有專業特長的學科帶頭人(市級以上拔尖人才),凡待研究課題來院的人才,醫院確保科研啟動經費到位。協助辦理家屬調動、工作安排及子女入學,優先選拔派往先進國家進修學習。
(3)改革現行用人制度和獎勵辦法,破格任用和重獎學術、技術成就卓著、有創新成果者,獎勵有創新思路或有開發前景的課題研究者。加大獎勵力度,拿出專項資金鼓勵大家發表論文。
(4)不斷開闊視野,改變觀念,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制定政策鼓勵職工外出進修學習,提供機會走出國門,向國際先進學習,舉辦學術講座,創建良好的學習風氣,創造濃厚的學歷氛圍。
(5)建立健全科學的衛生人才評價體系和使用機制:堅持公開、公正、透明原則,建立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檔案(學歷,學位、執業證書,職稱證書等資料),依據標準和程序對各類各級醫護人員的履職能力、技術能力、服務質量、職業道德進行評價,量才用人,擇優聘任,科學選拔。
(6)加快我院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推行人事聘用、薪酬分配和崗位考核制度,創新人才激勵競爭機制,重點抓住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三個重要環節,使優秀人才脫衣而出。
(7)提高引進人才質量。堅持公開、公正、透明的選拔人才原則,嚴格按照醫院引進人才標準和程序招聘人才,引進人才層次不斷提高,人才選拔程序不斷優化。
(8)為優秀人才搭建發展平臺。依據各專業特點設置等級崗位,為專業技術人員搭建悌式奮斗目標,制度崗位任職條件和任期目標,實行競爭上崗、聘約管理。
(9)全院要從戰略高度認識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列入議事日程,擺到突出位置,要把人才培養經費列入財政計劃,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技師研究解決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在今后醫院的發展與建設中,我院要在此基礎上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有特色的、有競爭力的明星醫院。總體達到市級先進水平,在全省達到骨干地位。我們將以寬廣的技術平臺吸引人才,以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滿足人才,以和諧的氛圍留住人才,以競爭的機制激勵人才,以輝煌的事業造就人才,以人性化法規制度保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