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工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評級獎懲辦法

井工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評級獎懲辦法

2024-07-10 閱讀 7714

第一條為推動井工煤礦本安體系建設和有效運行,夯實煤礦安全管理基礎,促進構建煤礦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保障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神華集團公司所屬井工生產煤礦(含聯合試運轉6個月以上的礦井)。第三條各子(分)公司于每年11月底前上報下一年度本質安全企業建設等級規劃。第四條集團公司每年組織一次本安企業建設考核評級。子(分)公司每季至少組織一次考核并排名,保留每次考核原始記錄。第五條本安企業建設等級分為四級,等級標準如下:(一)本安企業建設一級單位:考核年度內,綜合得分在90分(含)以上,且實現安全生產1000天以上。(二)本安企業建設二級單位:考核年度內,綜合得分在80分(含)以上,且實現安全生產500天以上。(三)本安企業建設三級單位:考核年度內,綜合得分在70分(含)以上。(四)本安企業建設四級單位:考核年度內,綜合得分在60分(含)以上。第六條考核年度內死亡人數累計達2人(含)以上的,或被集團公司責令停產整頓兩次(含)以上的礦井,取消評級資格。第七條綜合得分計算方法(一)本安企業建設等級采用集團公司考核與子(分)公司考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考核。(二)綜合考核分實行百分制,計算公式如下:S=S-1×*1+K×S2×*2S1-—集團公司年終對礦井考核分S2—子(分)公司對礦井全年綜合考核平均分*1—集團公司年終對礦井考核分所占百分比*2—子(分)公司對礦井全年綜合考核平均分所占百分比K—系數,集團公司對子(分)公司全年綜合考核分的修正值。其計算公式為:K=集團公司對子(分)公司全體礦井年終考核平均分子(分)公司對全體礦井全年綜合考核平均分

注:1、2010年*1為60%,*2為40%,以后視執行情況調整。2、系數K取值范圍為0.5-1.5之間,超出范圍時以集團考核分數為準。第八條出現以下情況對被考核礦井綜合得分進行扣分(加分):1、發生主要責任死亡事故的,死亡一人扣20分;發生非主要責任死亡事故的,死亡一人扣10分。2、發生重傷事故的,重傷一人扣6分,每多一人扣分加倍(如:重傷累計兩人扣18分,重傷累計三人扣36分,以此類推)。3、每發生一起直接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的非傷亡事故,扣6分。4、集團公司下達停產整頓的礦井,停產一次扣5分。5、對于掛牌督辦的重大隱患,未在計劃整改期限內完成整改的,每一條扣1分。6、達到瓦斯抽采基本指標要求的,若瓦斯抽采總量實際完成量比計劃量每增加1%,加0.2分(最多加5分),反之相應扣分(最多扣5分)。第九條獎罰(一)根據集團公司本安企業建設考核結果,對達到本安企業建設一級、二級和三級的煤礦進行獎勵,獎勵標準見下表:達標等級獎勵標準高瓦斯礦井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低瓦斯礦井本安企業建設一級單位獎200萬元獎120萬元本安企業建設二級單位獎100萬元獎60萬元本安企業建設三級單位獎50萬元獎30萬元本安企業建設四級單位不獎不罰(二)安全生產十周年以上礦井獎勵金額比照本安企業建設同類型一級單位標準執行(本安企業建設等級不再重復獎勵)。(三)對于未達等級的煤礦罰款20萬元,并通報批評。(四)對于本年度所達等級較上一年度降低的煤礦,罰款10萬元。(五)獎勵資金從集團公司工資基金撥出,罰款資金繳納到集團公司工資基金。獎勵兌現到煤礦全體員工,罰款兌現到煤礦領導班子成員。第十條對獲得本安企業建設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榮譽的單位授予金牌。金牌一般在集團公司年度安全工作會議上授予,由各子(分)公司或煤礦組織掛設。第十一井工煤礦本安企業建設考核評分,依據本辦法和《神華集團公司井工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評分標準》進行綜合評定。第十二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第十三條本考核辦法解釋權屬神華集團公司。附件1:本安企業建設牌匾示意圖附件2:《神華集團公司井工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評分標準》二○一○年十月十日

篇2: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管理辦法

1.定期組織員工學習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文件,要有學習記錄。

2.定期組織員工員工進行危險源辨識,提高員工的危險源辨識水平。

3.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試。

4.積極組織員工參加礦及公司組織的本安體系知識競賽。

5.編制各個崗位的危險源辨識卡,下發給員工,要求下井攜帶,便于員工能夠隨時學習。

6.對于員工回答危險源辨識情況,班組考核上給與獎罰。

7.每個月月底嚴格按照《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核標準》整理內業資料,隨時迎接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檢查。

8.迎接好集團公司的季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檢查。

篇3:醫院藥事不良事件應急管理體系

醫院藥事不良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

1.藥事質量事件指在醫院藥事活動中發生的與藥品質量或藥事工作質量有關的事件。

2.重大藥事質量事件具體包括:

2.1不同種藥品或同種而批號不同的藥品混合而不能分揀的,異物混入藥品的,超量服藥或服法錯誤的,不合理使用藥品的,藥品過期失效、發霉、變質、錯購假冒偽劣藥品而已經發出的,發出差錯,分裝藥品差錯,制劑、配制及包裝差錯等,其性質嚴重,以致可能或已經威脅藥品使用者的安全或造成醫療事故的事件。

2.2涉及在藥品、制劑、試劑的驗收、養護、銷售、銷后退回等藥品供應流程中發現的不合格藥品,在抽檢中發現不合格的藥品,或藥品行政主管部門在藥品質量、生產質量、經營質量監督檢查中發現不合格或明令禁止銷售的藥品的事件。

2.3涉及毒性、麻醉、精神、放射類藥品的事件。

2.4導致訴訟的事件。

2.5由于發生藥事質量事故,一次造成3000元(含,不計工時)以上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的事件。

3.重大藥事質量事件必須按規定報告。

4.發生或發現重大藥事質量事件的部門領導在必要時有義務保護現場、保全證據,以利于事件的調查和處理。

5.質量管理員在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參與事件的處理,負責事件的調查,按規定報告,歸集資料留檔備查。

6.發生或發現重大藥事質量事件的部門領導必須立即采取最為妥善的方法著手處理。

7.發現或可疑藥品、制劑、試劑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藥品管理制度》的規定處理和報告。

8.涉及藥品質量的,應立即將造成藥事質量事件或高度可疑的藥品報送有關藥品檢驗單位,進行質量檢驗。

9.藥事管理小組應召開有當事人或責任人、相關部門領導參加的質量會議,對事件進行深入分析,確定事件原因及責任者,責成責任部門認真總結教訓,制定和落實糾正措施。依據調查結果做出最終處理決定,并簽署意見。

10.藥房負責人向醫院藥品質量監督小組組長和有關部門報告,或按規定向國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11.藥事質量事件處理實行“三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直接責任者應按照醫院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12.事后必須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提出改進措施,防止事故再發生的改進措施,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13.發生重大藥事質量事件而不按照本制度規定報告的,按照嚴重違反規章制度處理,可以與其他處罰一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