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物業公司服裝更換管理規定

物業公司服裝更換管理規定

2024-07-26 閱讀 6895

物業公司服裝更換管理規定

  根據公司總體發展和樹立形象需要,已決定更換部分項目員工服裝,為更好地對服裝進行管理,減少無為的損失,特制訂如下規定:

  一、各項目由專人負責管理,建立詳細臺帳,登記員工領用服裝時間、數量,對離職人員按規定計算折舊。

  二、使用人應規范著裝,保持整潔,正常使用。如發現人為損壞,按使用人領用年限進行折價賠償。使用人領用年限不滿一年按一年折價賠償;使用人領用年限滿一年不滿二年按二年折價;以此類推。

  折價款額=成本價/折價年×(折價年-使用人領用月數)

  三、員工內衣(長、短袖襯衫)使用年限為2年,如員工工作不滿2年離職,以成本價全額購回,服裝歸個人所有。

  四、項目西服、棉襖、護衛春秋裝、清潔工、車管員、維修工、技能工等外套服裝只要是正常使用,離職時,清洗干凈,交項目服裝管理人員。管理人員須對照《服裝領用清單》核實后收回,妥然保管。如發現非正常或人為損壞、丟失,應按第2條規定進行折舊賠償。

  五、外套服裝由于正常磨損,致使無法正常使用,以項目為單位及時到公司行政部辦理以舊換新手續。

  六、因人員變動,補充的服裝數量、型號要提前一周知會行政部,確保員工著裝上崗,保持公司的管理服務形象。

  本規定自20**年4月1日起執行。

篇2:熱煤爐更換為直接加熱爐安全措施

熱煤爐更換為直接加熱爐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對質量嚴格把關:加熱爐的制造應符合《石油工業用加熱爐安全規程》SY0031-95和《加熱爐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設計單位應取得《壓力容器設計單位批準書》,制造單位應取得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用于加熱爐的材料必須具備質量合格證,管材表面的銹蝕、麻點或劃痕的深度不得超過該管材厚度負偏差的1/2,閥門、壓力表、熱電偶等配件應逐一試驗和標定。設置自動點火和熄火時自動切斷燃油的控制系統和超溫及滅火報警。爐管選用耐高溫的無縫管,對接焊縫要經過100%的無損探傷檢驗。2、嚴格執行檢驗規程:加熱爐的檢驗必須嚴格執行加熱爐檢驗規程,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定期停爐檢驗;6年進行一次水壓試驗;出現異常情況時隨時檢驗,并有檢驗報告。輻射爐管和對流爐管表面應平整,不允許有任何深度的環形裂紋,幾何尺寸變形量不得超過允許值。加熱爐的修理應執行加熱爐修理規程,燃燒器組裝后,各主要部件的軸線應重合,偏差不應大于2mm。檢查測量爐管腐蝕情況,根據腐蝕情況進行處理,對嚴腐蝕的爐管要進行更換,堅決保證爐管在正常的工作壓力下能夠安全使用。對修理后的加熱爐認真組織驗收。3、精心操作:加強運行管理,控制爐膛和排煙溫度,爐膛溫度不超過800℃,減弱高溫氧化腐蝕程度;排煙溫度不低于130℃,防止低溫酸霧結露腐蝕。因原油中含硫,燃燒后成為SO2,SO2又進一步氧化為SO3,SO3與水蒸氣結合為H2SO4,腐蝕鋼材表面。控制升溫降溫速度,及時吹灰,正常運行時關嚴各部孔門。站內設有水擊保護泄壓閥,加熱爐的運行操作嚴格執行《管式輕型加熱爐操作規程》。4、加強保養:停爐超過30天應及時清灰,并做好干法保養,延長加熱爐的使用壽命。5、制定應急預案:設置緊急放空閥,對爐管內原油汽化事故,回火和爆噴事故,爐管燒穿事故,爐膛爆炸事故制定詳細的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當出現操作規程中的危急情況時應緊急停爐。

篇3:立井更換罐道繩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平頂山市中祥圣達煤業有限公司主井是提升人員和物料的混合

提升礦井,提升罐道繩型號為6×7-φ24.5。自2005年懸掛至今,已有七年有余。其中東碼東側南頭的一根罐道繩銹蝕拉斷已經更換,其余十一根(有四根是防撞繩)加固后使用至今,但是底部銹蝕嚴重,并且外圈鋼絲出線了松動。依據《煤礦安全規程》第408條之規定,對七根罐道繩進行更換(由于任務重、工期緊,四根防撞繩暫不更換)。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訂本措施。

二、?成立組織機構

組?長:荊立新

副?組?長:任老柄?楊要

施工負責人:楊要

井架負責人:張振國

井底負責人:李萬勝

技術負責人:鄧記斌

安全負責人:牛拉車

成?員:尹西凡?郭占奇?董自立?郭帥?李黨國?陳保現?王模糊?王鐵錘?王躍正

三、施工時間、地點及單位

施工時間:

施工地點:主井

施工單位:機電一隊

四、準備工作

1、相關負責人必須熟知措施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2、作業前應精心組織,認真策劃,保證人員及工具到位,確保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3、施工前一天,組織施工人員對措施進行學習,熟悉作業步驟及安全注意事項,并貫徹簽字。

4、準備好施工用的材料和工具。

(1)準備好φ30mm的棕繩:30m一根(將鋼絲繩拉至副井井架用)、10m的兩根(出現墜繩牽引繩盤用)和3m的一根(防護繩用),并確保棕繩牢固、完好、不腐朽。

(2)在罐籠南側20m處固定一JD11.4的調度絞車(牽引罐道繩用)。施工前對絞車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并在各轉動部位進行注油,確保施工中絞車運行良好。絞車底座用地錨和地基打牢。

(3)自制加工一繩盤架(支撐鋼絲繩繩盤用),繩盤架固定在井口南側5~10m處。

(4)將鋼絲繩從庫房領出,并用鏟車運到指定的位置,在繩盤架上架好。

(5)準備好4副罐耳軸瓦襯墊。

(6)將兩個5t的繩輪固定在相應的位置:一個固定在二平臺橫梁和罐道繩相對應的位置(調度絞車導向用);另一個固定在一層平臺和罐道繩相對應的位置(棕繩牽引罐道繩用)。兩個繩輪錯開一定的距離,防止施工中兩繩相撞。

(7)準備好繩卡、鐵絲、繩扣等相關材料若干;準備好鉗子、扳手等工具若干;準備好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若干。

5、施工前對副井提升系統進行檢查。

(1)檢查絞車及信號,確保絞車工作制動、安全制動靈活、平穩、準確;各電器元件接線緊固,無異常現象;絞車的信號系統完好,聯絡信號準確,可靠,鈴聲響亮;檢查防過卷裝置是否靈敏,檢查松繩保護是否完好。

(2)對緊繩裝置進行檢查,確保完好無誤。

(3)對井架進行檢查,確保井架連接完好,螺絲無松動,井架各緊要連接處無銹蝕,并將井架附近衛生清理干凈。

(4)對天輪進行細致的檢查,確保天輪完好,檢查天輪軸承與軸架之間的潤滑,必要時可添加潤滑油脂。檢查輪轂有無裂縫,輪槽是否平滑。

(5)對楔形繩環進行檢查,確保各處固緊螺栓緊固,承載插銷、調整螺母等緊固完好。

(6)檢查主繩,確保主繩完好,無斷股、斷絲現象。

(7)對罐籠進行細致的檢查:檢查罐籠、主體板架連接是否牢固;確保罐籠與鋼絲繩的連接組件齊全、無變形、裂縫;確保罐籠內裝置齊全;確保各部位的連接螺栓、平墊、彈墊齊全,螺母無松動現象。

(8)對防墜器進行檢查:檢查防墜器各部件是否完好,連接是否牢固。

(9)對施工中的聯絡信號進行檢查,確保施工過程中信號暢通。

(10)提升機司機和信號把鉤工要持證上崗,施工前要詳細地進行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

6、為確保施工有序進行要對罐道繩進行編號,南邊數從東至西為1﹟、2﹟、3﹟號,北邊數從東至西為4﹟、5﹟、6﹟、7﹟。

五、施工步驟

更換罐道繩時,應先拆除舊繩在更換新繩。具體施工過程如下:

(一)舊罐道繩拆除。

1、拆除1﹟舊罐道繩:拆除時,應先將將罐籠停放在副井口,

?

用完好的且長度合適的棕繩(防護繩)將待拆除的舊穩繩與主繩或與楔形繩環連接起來,確保連接牢固、可靠。防護繩打設好后,松動舊罐道繩的緊繩器,舊穩繩開始松動,待舊穩繩松到一定幅度,停止松繩。在此過程中,防護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穩繩的下墜起防護和拉拽作用。

?2、松動舊罐道繩的緊繩器,使其自然下垂,然后將垂下的舊罐道繩和主繩上至少打3副繩卡,要求打設牢固,該繩卡的作用是防止舊繩下墜。打設完畢并確認無誤后,先拆除舊罐道繩處的兩個導向套,再拆除井底緊繩器上的舊穩繩。拆卸完畢后,開始緩緩下放罐籠,此時,穩繩也在副井底部慢慢下墜。主井底收繩人員開始收繩,并將舊罐道繩收好、盤好圈。主井底收繩人員收繩時,應站在副井底南側信號鈴盤左右,嚴禁人與繩過分靠近井筒。罐籠下放時應緩慢,與收繩人員步調一直?3、罐籠運行至副井底部后,工作人員將舊罐道繩與地錨的連接拆掉,并將盤好的罐道繩移開。至此,1﹟罐道繩的拆卸工作完畢。

(二)新罐道繩安裝

1、將罐籠提至上蓋和井口平時停下來,將罐蓋打開。拉曳新罐道繩從罐蓋口入罐籠內15m,然后把罐道繩和主提升繩打3副卡子卡緊。用JD1.4調度絞車吊住罐道繩,以防在下落過程中罐道繩滑脫。

2、將兩根10m的棕繩拴住繩盤的兩端,一邊安排4人待命,萬一出現緊急事故,聽口令及時拉緊。

3、慢速下放罐籠(速度不超過2m)至井底。

4、在上井口,把罐道繩和主提升繩打3副卡子卡緊,然后拆除井底3副卡子,把鋼絲繩從罐籠內抽出至下防撞梁,鋼絲繩繞過2m用4副繩卡卡緊。

5、將上井口罐道繩松至足夠長,然后用一根30m長的棕繩和罐道繩固定好,人力拉至二平臺和緊繩器連接到一起,拆除上井口3副卡子。

6、待新罐道繩在緊繩器上做初步緊固后,然后再將導向套安裝上去,并更換軸瓦座。如繩太長,可在新罐道繩上部將繩剁掉。最后調整緊繩器,緊固穩繩,并確保穩繩不歪斜。

六、收尾工作

1、將舊罐道繩裝入罐籠提升到上井口,放至指定的位置。

2、對個人所用工具進行檢查,是否沒有回收完畢。

3、對作業場所進行檢查,并進行清理。

4、回收所有的材料和設備。

5、有施工負責人組織對此項工程進行總結,看是否有不完善之處,以便及時糾正,并做記錄,以備以后換繩做到更安全、更好、更快地做好換繩工作。

七、安全注意事項

1、此次作業由于是多水平聯合作業,并且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不可避免與井筒相距太近,所以所有作業人員應小心謹慎,嚴防工具、物件等墜下,造成人員及材料設備損壞。

2、為了防止鋼絲繩脫落,所有繩卡必須打接牢固。

3、井架、井口及井底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

4、登高作業時(距可墜落基準面2米及以上即視為登高作業),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完好的安全帶,并固定在離身體近的某個部位。

5、作業施工過程中,井口、井底兩側5m內設置警戒,嚴禁無觀人員穿行、逗留工作區域。工作結束后,方可拆除以上警戒。

6、所有參與施工人員,必須參加措施的學習并簽字。

7、施工中由施工負責人同一指揮,不能單打獨斗,紀律渙散,一旦發現立即停止工作。

8、堅持“先檢查,后工作”的制度。

9、施工中所有的繩卡必須卡緊,在帶上勁后再緊一遍。

10、施工現場必須有聲光兼備的信號及清晰地通信。信號發送應按規定執行,信號不清不準開車。

1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安全帽,登高作業必須佩帶試驗合格的安全帶,并系于安全可靠處。

12、嚴格崗位責任制,各要害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13、上下井口必須安排專人進行監護,及時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井架上作業時井口、井底嚴禁有人。

14、認真檢查鋼絲繩全長是否有松散、扭曲、外傷等情況,嚴禁窩鼻傷繩。

15、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要做到“十交十不接”。

16、上下井口搭設臨時腳手架時,木板厚度不能小于50mm,且不得有外傷。

17、其他未盡事宜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相關作業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