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石爐更換爐舌安全作業(yè)指導書

電石爐更換爐舌安全作業(yè)指導書

2024-07-23 閱讀 3546

作業(yè)目的

防止作業(yè)人員在電石爐更換爐舌時造成人員傷害。

作業(yè)范圍

更換爐舌作業(yè)

作業(yè)流程

閉爐舌水路吹水拆除廢舊爐舌維護爐眼吊裝新爐舌加固及焊接相應水管通水調試投入使用

操作要求

按照本作業(yè)指導書中規(guī)定的操作程序進行操作電石爐更換爐舌安全作業(yè)指導書

操作程序

巡檢工關閉爐舌進水閥門并懸掛“禁止通水”牌。

2、巡檢工對相應水路進行吹水操作吹水時撤離相應出爐口人員。

3、搭建作業(yè)平臺使用巖棉填充爐眼維修工拆除舊爐舌。

4、對爐眼外沿(爐舌根部)進行維護直至適合新爐舌安裝。

5、搭建作業(yè)平臺吊裝新爐舌進行焊接加固。

6、用電極糊沫對爐舌根部及周圍進行鋪墊通知巡檢工對爐舌通水、調試合格后清理現(xiàn)場。安全事項

1、作業(yè)人員必須按要求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佩戴防火面屏及安全帶。

2、作業(yè)前必須對爐眼進行封堵防止跑眼并清理現(xiàn)場軌道。

3、作業(yè)前必須使用巖棉填充爐眼防止人員高溫灼傷。

4、手動吊葫蘆懸掛點必須牢固防止墜物傷人。

5、進行吹水時水管必須扎牢并連接兩端,緩慢開啟氣閥,防止水管崩裂傷人。

6、作業(yè)平臺必須穩(wěn)固可靠嚴禁站在鍋沿上作業(yè)防止人員滑落摔傷。

7、監(jiān)護人必須密切關注爐眼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撤離現(xiàn)場人員。

8、爐眼維護人員必須正確操作防止燒穿爐門框及爐壁。

篇2:電石庫安全操作規(guī)程

1范圍

本規(guī)程適用于公司物流中心電石庫電石的入庫、出庫、貯存等操作。

本規(guī)程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物流中心。

2內容和要求

2.1電石簡介

電石化學名稱為碳化鈣,分子式為CaC2,外觀隨碳化鈣的含量不同而呈灰色、棕色、紫色或黑色的固態(tài)物,含碳化鈣較高的呈紫色。其新創(chuàng)斷面有光澤,有惡臭味,是有機合成化學工業(yè)的基本原料,利用電石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機化合物,本公司主要用于生產氯丁橡膠。

工業(yè)電石的主要成份是碳化鈣其余為游離氧化鈣,碳以及硅、鎂、鐵、鋁的化合物及少量的磷化物、硫化物。工業(yè)用電石純度約為70%-80%,雜質CaO約占24%,碳、硅、鐵、磷化鈣和硫化鈣等約占6%。工業(yè)品密度2.22g/cm3(18℃),熔點2300℃,能導電,純度越高,導電性越強。

電石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屬于遇濕易燃物品。電石遇到水和潮濕的空氣,分解產生乙炔氣和氫氧化鈣,并放出大量的熱。遇明火或撞擊,摩擦時極易燃燒爆炸,與銀銅等金屬接觸,能生成敏感度高的爆炸性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氟、氯、硫、磷、乙醇等起化學反應。

由此可見在碳化鈣和水產生反應時是極易燃爆(乙炔氣燃爆極限2.3%-80%)。若倉內或庫內乙炔含量達到燃爆極限,遇火星立即發(fā)生燃爆。因此進入電石庫人員嚴禁帶入煙火。

2.2電石倉儲安全規(guī)定

2.2.1電石遇水或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產生乙炔氣體,從而有可能引起燃爆。故電石的貯存過程中必須無進水或受潮,其環(huán)境(料倉)保持干燥,溫度≤60℃。

2.2.2貯存電石的密封倉內乙炔氣體體積濃度≤1%。若倉內乙炔濃度超標,應及時用氮氣置換,直至倉內乙炔濃度達標。

2.2.3電石儲存在干燥清潔的電石倉內,遠離火種、熱源。

2.2.4庫內嚴禁各類火種,禁止吸煙和使用手機,且與明火或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必須大于30米。

2.2.5電石包裝必須密封,切勿受潮。

2.2.6電石庫室內地面高于室外自然地面,以防雨水浸入。庫房要充分通風,并保持干燥。

2.2.7電石應與鹵素(氟、氯、溴)、潮濕物品、易燃、可燃物品等分開存放。專倉專儲。

2.2.8電石庫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

2.2.9電石庫應備足適用的消防器材,崗位人員必須會使用。電石發(fā)生火災時應采用干砂、二氧化碳或干粉滅火器撲滅,禁止使用水或泡沫滅火器等滅火。

2.2.10電石粉塵對皮膚、呼吸道及眼睛有刺激作用。電石粉塵的容許極限濃度為10mg/m3,電石粉落入眼內,少量時應立即翻開眼皮用流動清水沖洗,大量時應及時送往醫(yī)院救護。

2.2.11發(fā)現(xiàn)觸電時,立即切斷電源,如遇有高空觸電,應采取防高空墜落安全措施;必要時及時進行

人工呼吸,并送往醫(yī)院搶救治療。

Q/CHS.T.10.13.08-2010

2.2.12發(fā)生一般性電石燒傷,可用清水洗傷處,嚴重燒傷時,及時送往醫(yī)院治療。

2.2.13電石貯存過程的火災危險情況屬甲類范圍,其廠房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所使用的電氣設備應符合Q-3級場所的防爆要求。

2.2.14電石庫房周圍應保持溝渠暢通,防雷設施完好,消防器材、接地線、防護器具、安全裝置完好有效。

2.2.15操作或巡回檢查上下樓梯、專用梯等時,小心腳下滑倒或踩空,庫內嚴禁穿高跟鞋、鐵底跟的皮鞋。

2.2.16每4小時對料倉全面巡查一次,遇下雨隨時觀察,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處置、上報,并作好記錄;巡查人重點檢查料倉有無進水、倉蓋上有無異物或電石、料倉有無破損、是否有無關人員進入等,料倉面上禁止逗留玩耍。

2.2.17整個庫內嚴禁水進入,嚴禁用水沖洗設備、設施、料倉、蓋等。散落的電石應隨時清理,對進入庫內、倉內的水應用干沙進行吸收、清除。

2.2.18料倉車道在有車輛進出時嚴禁行走、停留。

2.2.19各料倉氮氣進氣閥處于常關狀態(tài),每次巡檢時必須進行檢查確認。

2.2.20電石庫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報警裝置應保持完好有效。應定期檢測完好情況。

2.3電石密封倉的使用安全規(guī)定

2.3.1操作人員

電石出入倉作業(yè)時,嚴格限制作業(yè)現(xiàn)場人數(shù),除行車工一名、計量一名、倉內作業(yè)人員一名、倉外作業(yè)人員兩名(電石車掛包工一名、電石倉頂安全監(jiān)護員一名)等五名員工外,其它無關人員嚴禁在作業(yè)現(xiàn)場逗留。

2.3.2電石密封倉的操作人員(包括監(jiān)護人員、行車駕駛員)必須經(jīng)過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教育培訓合格后方能作業(yè)。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持證作業(yè);崗位操作人員,在操作時必須穿戴好安全帽等勞動保護用品。

2.3.3作業(yè)前必須對使用的工具、器械、設備、電器開關、線路等進行檢查,凡不符合作業(yè)安全要求的不得使用,必須及時匯報當班班長聯(lián)系有關人員檢查修復后方可作業(yè)。

2.3.4電石出、入倉前,必須將安全監(jiān)護活動安全欄桿固定好,作業(yè)時安全監(jiān)護員必須站在活動安全欄桿后面。

2.3.5在電石出、入倉過程中,倉內人員在倉內連續(xù)作業(yè)1小時后或在倉內作業(yè)時感到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出倉與倉外監(jiān)護人調換作業(yè)。

2.3.6人員出、入倉的安全規(guī)定

2.3.6.1人員進入電石密封倉按公司《受限空間作業(yè)管理規(guī)定》執(zhí)行,由物流中心值班室負責辦理。

2.3.6.2入倉前檢查

首先必須確認氮氣閥處于關閉狀態(tài),然后對料倉進行氧含量和乙炔氣體含量分析合格(氧含量:18-21%;乙炔含量:≤1%)后,操作人員方能進入料倉。

2.3.6.3人員進入料倉

入倉人員隨身配戴好測氧儀,拴好安全帶和安全繩,倉內作業(yè)人員身上的安全繩的另一端必須拴牢在倉蓋的吊耳上,架好專用梯子,在倉外作業(yè)人員監(jiān)護下進入料倉作業(yè);

倉內作業(yè)人員的安全繩隨時由倉外監(jiān)護人員把持,若發(fā)生意外,監(jiān)護人員應立即將倉內作業(yè)人員通過安全繩提升出倉進行應急搶救;

如測氧儀報警或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在監(jiān)護人配合下,入倉人員立即撤出料倉。

2.3.6.4人員出倉:作業(yè)完后,倉內人員通過專用梯出倉,出倉后與倉外監(jiān)護人一起將專用梯收回,再

將移動安全欄桿轉移到隔離倉頂時才能解除安全帶和安全繩。

Q/CHS.T.10.13.08-2010

2.3.7電石入倉

2.3.7.1檢查確認料倉無進水或潮濕現(xiàn)象。

2.3.7.2在電石入倉時,作業(yè)人員應精心操作,特別是倉面行車工用行車搖控器作業(yè)時,應高度關注倉內作業(yè)人員動向,在確保安全的前題下啟動行車;行車吊運的電石包垂直下方嚴禁站人,行車吊運電石包從電石倉西面入倉,倉內作業(yè)人員必須躲開電石包站在電石倉東面?zhèn)}壁處,待電石包從西面入倉下降到離作業(yè)面0.5米左右時才能指揮電石包著陸點,并進行下一步取鉤等操作。

2.3.7.3按由下往上分層堆放,必須在每層堆放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層堆放。

2.3.7.4電石入庫前,要嚴格檢測電石溫度和電石包裝情況,電石溫度超過60℃的電石和破損的電石包嚴禁入庫。

2.3.7.5對同一電石廠家生產的電石在堆倉時,必須堆滿一個倉后,方能啟用另一個密封倉。

2.3.7.6未堆滿電石的密封倉,嚴禁密封。

2.3.7.7電石裝卸、搬運應做到輕裝輕放,嚴禁摔、碰、撞擊、拖拉。

2.3.7.8電石密封倉堆滿電石后,用塑料薄膜或蓬布密封好電石,在倉沿四周擱置等高的木方,再將倉蓋平穩(wěn)蓋在木方上;經(jīng)檢查無異常后,作好入倉記錄

2.3.8電石出倉

2.3.8.1按先進先出的原則啟用電石密封倉。

2.3.8.2在電石出倉時,作業(yè)人員應精心操作,特別是倉面行車工用行車搖控器作業(yè)時,應高度關注倉內作業(yè)人員動向,在確保安全的前題下啟動行車;行車吊運的電石包垂直下方嚴禁站人,行車吊運電石包起吊0.5米高后,行車滑行至電石倉東面,再起吊出倉,倉內作業(yè)人員必須躲開電石包站在電石倉西面?zhèn)}壁處,以避免電石包斷袋墜落傷人。

2.3.8.3啟用前電石庫庫管員、行車工要對行車鋼絲繩、剎車、掛鉤和揭蓋用的專用鐵鏈等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一切設備、設施完好,并作好檢查記錄。

2.3.8.4吊倉蓋前和揭開塑料薄膜或蓬布前均需測試乙炔氣體濃度,確保其濃度在爆炸范圍之外,符合安全規(guī)定后方可進行吊蓋和揭開塑料薄膜或蓬布的操作。先起吊倉蓋,然后人在倉外緩慢揭開塑料薄膜或蓬布,防止靜電產生。通風20分鐘后分析倉內乙炔濃度及氧氣濃度合格后,方可出料。

2.3.8.5按由上往下分層出料,必須在每層出料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層操作。當該倉電石全部啟用完畢,將倉內清理干凈后,再將倉蓋平穩(wěn)蓋在木方上蓋好。

2.3.8.6為防止大量乙炔氣體在庫內空間聚集造成安全隱患,同一電石庫嚴禁同時對兩個以上電石密封倉進行揭蓋操作。

2.4電石出入倉行車吊裝作業(yè)安全規(guī)定

2.4.1行車起吊每次不能超過兩袋電石,并必須鉤牢電石袋雙帶方可起吊。掛包人在掛帶后撤離料倉站在行車行駛相反方向的安全地方,禁止操作人員站在行車行駛方向和吊物下面。

2.4.2揭蓋和蓋蓋子作業(yè)時,操作人員掛好吊鉤后撤離,站在行車行駛相反方向的安全地方后,行車操作人開始起吊。

2.4.3揭開的蓋子應吊放在相臨的料倉上平穩(wěn)擱置。吊放蓋子時,操作人員不能用手腳接觸蓋體或伸入料倉邊緣,需要時只能握住蓋子上的拉手,禁止操作人員在起吊的倉蓋上站立或行走。

2.4.4為防止倉蓋間摩擦產生火花,揭開的密封倉蓋,放置在相鄰的四角墊有廢舊輪胎的密封倉倉蓋上。

2.5起重崗位安全技術規(guī)定

Q/CHS.T.10.13.08-2010

2.5.1行車工必須經(jīng)過安全技術和操作考試合格,獲得安全作業(yè)證及特殊工種作業(yè)證。工作時應持證

上崗。

2.5.2行車工在操作行車前必須對軌道松動,走輪貼軌、咬軌、小車、鋼絲繩磨損、斷股、各機構的制動器、限位開關、吊鉤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性能不正常時,應在操作前排除,經(jīng)檢查確認安全可靠方可運行。

2.5.3禁止起吊重量不明的重物,制動裝置、安全聯(lián)鎖裝置和限位開關不全或失靈時,不準開車。不得起吊超重物件,不得將無關人員帶入操作室。光線較暗視物不清楚嚴禁起吊。

2.5.4開車前應先發(fā)出信號鈴,行車運行時,隨時注意下面是否有行人,發(fā)現(xiàn)有人通過或工作時,應及早打鈴警告,同時降低速度。吊鉤不得從人頭上越過,行車開動時嚴禁修理、檢查和擦機件,在運行中如發(fā)現(xiàn)故障必須立即停車。

2.5.5如有二臺行車同時運行時應控制車速,一般二臺行車最小間距應大于9米,必須避免急劇的啟動、制動以及與另一臺行車相碰,因為這種急劇動作會使橋梁產生很大的附加載荷變形。

2.5.6鋼絲繩應定期加油和維護,加油時嚴禁邊開邊加,避免鋼絲繩斷頭勾住手套帶入繩輪壓傷手指。鋼絲繩子試用期為12個月或斷股1/6時應更換。

2.5.7不得利用電機的突然反轉作為機構的止動,只有在發(fā)生意外事件時,才允許使用這種止動方法。不得在載荷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制動器。

2.5.8禁止利用限位器開關作為正常操作下停電,限位開關指示在操縱設備意外不良或司機操作疏忽時才讓它起作用。

2.5.9為防止鋼絲繩松懈和降低其強度,起升機構工作時,應避免吊具打轉。

2.5.10工作結束時,必須將行車開到固定停放地點,鉤子定置擺放,抓斗應平衡放回地面,把吊鉤上升到位。吊鉤上不得懸掛物體,并檢查鋼絲繩的損壞、斷股情況,并拉掉電源開關,鎖上駕駛門。

2.5.11起重十不吊:

a)超負荷不吊;

b)看不清不吊;

c)安全裝置失靈不吊;

d)指揮不清不吊;

e)斜吊不吊;

f)吊物上站人不吊;

g)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h)捆綁不牢不穩(wěn)不吊;

i)重物邊緣鋒利無防護措施不吊;

j)重物越過人頭不吊。

2.5.12起吊規(guī)定

行車啟動前要進行下列檢查:

a)行車運轉和起重機構及抱閘線圈是否靈活;

b)吊鉤狀況是否完好;

c)所有運轉部件及起重葫蘆的限制器的靈活程度;

d)鋼絲繩是否磨損嚴重或有無斷股現(xiàn)象;

e)按鈕的控制方向是否正確靈活;

f)電纜的絕緣是否完好;

g)警示信號是否響亮;

h)行車大小車輪及線夾滑車的運行情況。只有在確認行車各部件處于正常狀態(tài),并無人在行車上逗留時,才可開動行車。

Q/CHS.T.10.13.08-2010

2.5.13吊料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2.5.13.1吊運時,抓斗離最高障礙物距離不得少于0.5M。

2.5.13.2吊有重物時,行車工不準離開崗位,運行中不準進行維修和調整。

2.5.13.3吊運物料時,鋼絲繩不得松得太多,以免纏亂,繩鼓中鋼絲繩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于3圈。

2.5.13.4行車停止工作后,應把吊鉤升到限位器處,并停放在小車的一端,所有控制器都應回到初始位置,將室內電源切斷。

2.5.13.5吊運重物不得超負荷運轉。

2.5.13.6重物必須掛穩(wěn),只準垂直升降,嚴禁斜拖。

2.5.13.7嚴格禁止人員在重物下停留和通行。

2.5.13.8禁止人和物一起吊運。

2.5.13.9鼓輪中的鋼絲繩,不得小于3圈。

2.5.13.10懸掛的重物未卸走之前,吊料工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2.5.13.11各個按鈕及控制開關,要保證靈活。

2.5.13.12因事或工作完畢,離開崗位前,必須拉下開關。

2.5.13.13行車工必須同掛電石、破碎電石等地面人員配合好,待人員離開后,方可起吊。

2.5.13.14嚴格遵守十不吊的規(guī)定,不準私自交給他人操作。

2.5.14凡有下列情況,需要檢修后才能使用:

2.5.14.01鋼絲繩有一束斷股或從鼓輪中、滑輪中脫出,鋼絲繩打結或互相纏繞。

2.5.14.02走輪馬達、葫蘆馬達、極限開關和吊鉤等都正常才能使用。

篇3:電石爐控制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1、執(zhí)行“安全通則”中各項有關規(guī)定。

2、電石爐控制室是整個電石爐各崗位之間的連接樞紐,是整個系統(tǒng)的的中心控制室,因此儀表操作人員必須精力集中,密切注視各控制盤儀表及聲光指示系統(tǒng)的工作情況。

3、正常停電操作,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規(guī)程》、《操作規(guī)程》要求操作各控制系統(tǒng),不準超越規(guī)定值運行。

4、正常停爐時,必須將電壓、電流降低至規(guī)定值方可停電,特殊情況(入漏水、漏電、斷電極等)才允許滿負荷急停電。

5、壓放電極時,操作人員要精力集中,注意電流表、電壓表和氫氣表的波動,防止電極事故的發(fā)生。

6、送電前,檢查表盤各操作開關、按鈕及聲光指示報警等裝置是否靈敏可靠,檢查各儀表顯示是否在規(guī)定位置,檢查現(xiàn)場是否還有他人在檢修作業(yè)等。

7、非操作人員禁止進入操作室,操作人員不得擅離職守。

8、操作室內應注意保持清潔衛(wèi)生,室內嚴禁煙火。

9、當故障報警系統(tǒng)中有裝置報警時,應迅速做出準確判斷,并采取果斷措施并報告班組長進行處理。

10、電石爐停電后,應按照分廠工藝人員指令進行電極升降等項操作,并應鎖定停送電按鈕,防止誤操作。

11、正常運轉時,應密切注意爐壓顯示,爐內氣體壓力應控制在正壓0-1毫米水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