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低罐位運行安全措施

低罐位運行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5303

由于廣州石化分公司的生產安排與油輪到岸時間的矛盾,以及有關部門為了提高原油罐罐容的有效利用率。提出對碼頭原油罐進行抽低罐位操作,以緩解原油資源不足的矛盾。為了確保華德罐區的安全運行,現對低罐位運行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

罐區低液位運行的不利與不安全因素。

1、油罐2.4米~1.4米為非計量區,此液位高度范圍內,罐內存油無法計量,對計量工作帶來不利因素。

2、抽低位運行時,當罐內液位低于2.1米時單盤通氣閥閥蓋就會被頂起,使單盤下方與上方大氣連通,使浮頂罐形成拱頂罐的結構,易發生大小呼吸。使油罐浮盤內外形成大量的可燃混合氣體和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氣體,如遭雷擊和靜電產生的火花時,會造成火災和爆炸事故。并且,有毒有害氣體會對操作人員的身體和環境造成損害。

3、低位情況下再次進油,又會造成大量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甚至原油從浮盤呼吸閥、通氣法等處涌出,散發于浮盤頂部空間。

4、暴雨天罐區多罐低罐位運行,雨水沖刷罐內壁,會造成大量附于罐壁的原油被雨水刷下,原油伴同雨水從中央排水排出。會造成污水系統超負荷運行易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由于以上幾種主要的因素,低罐位運行將造成大量的油氣集聚,油氣濃度容易超標,雨天罐區雨水含油量增大。如遇雷擊、靜電放電、火花等外界因素,容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暴雨天容易發生環境污染事故。華德公司原油罐區地處馬鞭洲,遠離大陸,依托能力差,一旦發生事故只能立足自救,當地海事部門和消防部門都無能為力,事故場面難以控制。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1、罐區實行全封閉管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

2、罐區的鄰近罐區嚴禁施工作業,特別是動火施工作業。

3、嚴禁登上罐頂施工作業。如遇特殊需要,在作業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監護人和安全防范措施,方可登罐作業。

4、油罐外輸和進油過程對油罐進行嚴密的監控,隨時了解油罐的運行狀況及暴雨、雷電的天氣情況。

5、與氣象臺聯系咨詢近期的天氣概況,特別是關于暴雨、雷電方面的預報。

6、油罐收付作業前對罐的所有設備(包括儀表、照明、消防系統、移動式消防器、火災報系統、可燃氣體報警系統、中央排水)進行檢查,確保處于完好、安全狀態。

7、油罐重新收油浮盤起浮后,運行人員及時上檢尺平臺檢查浮盤起浮情況。

8、消警隊處于戒備狀態,消防車要保持車況良好。隊員只可在島休假,隨時待命。消拖輪無特殊情況不得離開工作船碼頭。如遇特殊任務需暫時離開,在任務完成后立即返回待命。

9、加強固定消防系統的日常維護管理,按工藝要求確保有足夠的備用消防泵、確保消防系統正常備用,消防水管網嚴格執行保壓補水的操作規程。

華德公司安保部

篇2:水電站混凝土大型設備運行安全措施

水電站工程混凝土大型設備運行安全措施

根據本投標施工方案,混凝土入倉方式主要采用5臺30t平移式纜機。施工過程中,纜機吊物的安全運行應高度重視,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吊物碰撞模板、倉內設備及人員,確保施工安全。

(1)設備操作人員及信號指揮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并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資質證方可上崗,“安全哨”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了解相關設備的使用性能和掌握相關安全知識后方可上崗。

(2)合理規劃大壩澆筑進度計劃,控制入倉強度,力求避免纜機行走大車或吊物拋物線運行。

(3)加強機械的檢查,維護,維修管理,不留機械隱患。

(4)地面信號指揮人員與倉面信號指揮人員嚴格分工制度,做到指揮信息不間斷,不留死角,保證設備指揮通暢。

(5)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分部位、分時段對施工設備作業分區域施工,對起重設備的運行路線作嚴格的規定。

設備相鄰且交叉作業時,兩極任意部位的最小安全距離為10m,吊物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10m,否則,必須采用特別措施妥善處理。

(6)設備進行大件吊裝工作時,使用單位在制定的作業指導書中必須有包括防碰撞措施,并做好相鄰設備避讓的協調工作。

(7)設備運行必須認真做好各種記錄,保證設備安全運行

篇3:農網35kV及以下線路運行維護建設改造工作中防人身傷害安全措施

一、緊線施工時必須做到的安全事項:

1、緊線前

1)按技術交底的要求選擇好工器具并布置好現場。

2)緊線段各桿塔的部位和螺絲應齊全緊固。

3)耐張桿必須調整永久拉線并做好臨時拉線及補強措施。

2、緊線時

1)指派專人對影響緊線障礙的處理,護(看)線人員不得站在線圈內和內角測。

2)注意桿上劃線人員站位安全,待馳度觀測好后,再接近導線劃印、拉線。

3)作業人員要保持信號暢通、統一,才能發令緊線。

4)掛線時按施工要求,減少過牽引張力。

5)磨尾線操作嚴禁腳踏,如臨近帶電線路,鉸磨可靠接地。

6)緊線過程中,懸空導、地線下方不得有人逗留,離地時,不得有人橫跨和壓線。

二、新建線路防倒桿措施

1、?頂桿及叉桿只能用于豎立較輕的單桿,不得使用鐵鍬、樁柱等代用。立桿前,應開好規范的馬道,工作人員要均勻地分配在電桿的兩側。

2、?利用舊桿立新桿,或是利用新桿撤舊桿。均應先檢查桿根,并打好臨時拉桿,主受力側的反向拉線不得小于4分的鋼絲繩并受力均勻合理。

3、正桿塔(調整桿塔)

1)?直線單桿正桿塔(線路帶電)應先打好拉線,拉線對帶電導線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挖開桿坑60公分(cm)桿塔調正后,埋好桿坑并夯實。

2)?直線雙桿正桿塔,先打好臨時拉線,后拆除叉梁兩下與桿子節點成垂直狀態,再行調正桿塔。

3)?調正35KV線路鐵塔,打好臨時拉線,在不影響鐵塔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在對角線的兩個基腳同時開挖,但絕對不能同時開挖一側的兩個基腳。

4、位于山坡或河邊的桿塔基礎,當有被水沖刷的可能時,應按設計要求采取防護措施,如砌石護坡墻或開排洪引水溝。

5、分解組裝鐵塔時,基礎混凝土的強度一定要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作業。

三、運行中的線路防倒桿措施-檢修、事故搶修等

1、?整體起立雙桿的要求:抱桿高度為電桿全高的1/2為宜,抱桿的初始角選55度~65度為宜,抱桿的根開為抱桿長度的1/3為宜,抱桿的位置距桿坑5M為宜,牽引繩至牽引地錨對地夾角以5度為宜,除制動地錨外,其它拉線坑均為桿高1.2倍以外。

2、?在一個擋距內每根導線、避雷線上只允許有一個接續管和三個補修管,并應滿足各管距耐張線夾距離不小于15M,距懸垂線夾距離不小于5M。

3、?檢修桿塔時,不得隨意拆除受力構件,如需拆除應做好補強措施,調正桿塔時,應先打好臨時拉線,桿塔上有人工作時,不能調整或拆除拉線。

4、?夜間施工或檢修,應有足夠的照明;鐵路、公路旁工作時,應設專人手持紅旗看守,并注意過往車輛及行人的安全。

10KV及以下線路運行維護中:

1、?桿體處于機耕地內,如拉線,桿身有被撞擊痕跡時,則應打好臨時拉線,再進行作業。

2、?桿體處于長期水浸泡,土質松散的地方,則應打好臨時四方拉線,再進行作業。

3、?桿上有人作業時,禁止調整或松動拉線和臨時拉線。

4、?當處理倒桿或斷線事故時,則相鄰兩桿均要打好臨時拉線后方可進行作業。

5、?桿位如遇起土、水沖刷及上拔時,應檢測桿體實際埋深,當埋深減少小于等于30cm時,采用培土方法,當埋深減少大于30cm時,應采用培土并打臨時拉線方可作業。

6、?需打臨時拉線的砼桿,如地形限制時,應采用頂桿。

7、?運行檢查拉線時,要注意檢查地面下20cm-30cm處拉棒的銹蝕的程度。

8、?拆除舊線時,直線桿不得受力,應先解開直線桿扎線,再從耐張桿將導線緩慢放落,嚴禁采用突然剪斷導線的方式松線。

9、混凝土桿不應有嚴重裂紋、流鐵銹水等現象,保護層不應脫落、酥松、鋼筋外露,不宜有縱向裂紋,橫向裂紋不宜超過1/3周長,且裂紋寬度不宜大于0.5MM.10KV及以下線路在施工中:

1、立桿時,指揮人員應信號清晰明了,并事先向工作人員交待清楚。

2、山地立桿,桿位要擺放合適。挖好馬槽,尾牽引繩及桿坑內滑板要齊全有效。

3、?砼桿運輸時,要求綁扎牢固,減少顛簸。卸桿時應利用爬杠和大繩緩放。桿體放置用土堆墊平,不能隨意放置,防止砼桿受損。

4、使用抱桿、叉桿等人工立桿作業時,應拉好浪風繩、主牽引繩應防止過牽引。并在桿頭脫離地面及30度、60度時檢查起重工具,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工作。

5、利用舊桿立桿、拆桿時,舊桿應打好臨時拉線,方可開始作業。

6、桿坑、拉線坑回填時,應分層夯實,分層厚度不得大于300mm。如遇流沙地帶,回填土應作換土處理。

7、放線時,保證通訊暢通,如使用信號旗,要在視線之內,當遇有掛卡等現象要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放線。

8、導線架設、檔內接續鋼芯鋁鉸線不得使用插接方式。

9、導線接續點距導線支撐處:輸電線路大于15米,配電線路大于0.5米。

10、立、拆桿時,除必須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要遠離1.2倍桿高的距離。

配電線路設計要點:

1、預應力砼桿使用導線為LGJ-70/10及以下,LGJ-95/10及以上導線應采用普通砼桿。

2、?設計檔距一般為50-60米,桿位排列應均勻,一般鄰檔之差應小于15%。

3、檔距為60-80米時,砼桿應加打風雨拉線。

4、檔距80-100米時,應采用雙橫擔及加強頂套(即雙固定),砼桿加打四方拉線。

5、檔距超過100米時,應采用雙桿雙固定,或懸掛式瓷瓶方式。

6、大檔距(大于等于150米)應做成雙桿孤立檔。

7、砼桿為壓檔時(垂直檔大于等于2倍水平檔)時,應設計為耐張桿,且加打四方接線。

8、?濕陷性黃土地區承力桿應加裝底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