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石爐中控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執行“密閉電石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中各項有關規定。
2、電石爐控制室是整個電石爐各崗位之間的連接樞紐,是整個系統的中心控制室,因此儀表操作人員必須精力集中,密切注視各控制盤儀表及聲光指示系統的工作情況。
3、正常停電操作,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規程》、《操作規程》要求操作各控制系統,不準超越規定值運行。
4、正常停爐時,必須將電壓、電流降低至規定值方可停電,特殊情況(入漏水、漏電、斷電極等)才允許滿負荷急停電。
5、壓放電極時,操作人員要精力集中,注意電流表、電壓表和氫氣表的波動,防止電極事故的發生。
6、送電前,檢查表盤各操作開關、按鈕及聲光指示報警等裝置是否靈敏可靠,檢查各儀表顯示是否在規定位置,檢查現場是否還有他人在檢修作業等。
7、非操作人員禁止進入操作室,操作人員不得擅離職守。
8、操作室內應注意保持清潔衛生,室內嚴禁煙火。
9、當故障報警系統中有裝置報警時,應迅速做出準確判斷,并采取果斷措施并報告班組長進行處理。
10、電石爐停電后,應按照分廠工藝人員指令進行電極升降等項操作,并應鎖定停送電按鈕,防止誤操作。
11、正常運轉時,應密切注意爐壓顯示,爐內氣體壓力應控制在正壓0-1毫米水柱之間。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電石破碎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嚴格執行“安全通則”中各項有關規定。
2、破碎機開車前,首先檢查破碎機口腔內有無電石塊或其他雜物,如有電石塊或雜物不準開動破碎機。
3、在破碎過程中嚴禁鐵質物件進入破碎機口腔內。
4、、在進行吊運電石坨前要注意檢查鐵鏈、吊盤、鋼絲繩的牢固性和損壞程度,發現問題及時聯系修理或更換,杜絕帶病的設備使用,注意人身設備安全。
5、用抱鉗摔電石時,吊斗內不宜裝得太滿,以免吊起時斗內電石掉出傷人。
6、天車將電石坨或吊斗吊起后,電石坨或吊斗下嚴禁有人走動,特別是在破碎平臺上,絕對不允許在電石坨或吊斗下穿行。
7、電石坨或吊裝斗吊起到破碎平臺就位過程中,破碎工要用鐵鉤或其他工具去操作,以免擠傷。
8、嚴禁有人進入破碎平臺上的破碎槽內操作。
篇3:電石生產加料崗位操作規程
一、準備工作:
1、根據生產電石的質量選擇適當配料(一般65-70%千克)。
2、根據焦炭粒度及電爐運轉情況決定石油焦摻加比例,并通知上料工。
3、檢查設備有無漏水、接點有無刺火。冷卻水是否暢通,有問題及時處理。
4、出爐、上料崗位檢查所屬設備是否具備正常生產條件。
二、正常生產:
1、5000kVA每小時出爐一次,投料量2.2噸(白灰1.3噸,焦炭0.9噸)分三次投入。1800KAV每80分鐘出爐一次,投料量1.3噸(白灰0.8,焦炭0.75噸)分三次投入。
2、每爐出爐以后如爐溫及質量較低,可適當干燒幾分鐘再加料,如產量、質量都比較理想,出完爐即可加料,每次投料量為全爐量的三分之一。
3、爐料要加在電極周圍及三角區。三角區料面要高于周圍料面100-200mm,使整個料面呈饅頭型。
4、加完料后用耙子將電極外圍的紅料推到電極跟前,新加冷料的上面。嚴禁開弧時將紅料推入坩堝內(處理爐子例外)。
5、加完料后要加強巡視。設備出現問題及時處理。爐內明弧跑火用料蓋,爐料不透氣用釬子疏通,放出爐內一氧化碳。
6、第一次加完后5000KVA爐過20分鐘,1800KVA爐過26分鐘加第二次料。
7、第二次料加完,過上述同樣時間后加第三次料,加完料后通知出爐。
8、當發現配比高,出爐粘時可適當加調和灰,但在爐溫質量配比都低的情況下,雖然電極位置高,也禁止加調和灰,調和灰使用頻繁破壞料層對電爐不利每班最多使用三次。
9、電極位置的調整電極位置高,造成質量低、炮火、電耗高。其原因一般由下列因素造成:A、配比過高,爐料電阻小;B、爐內紅料多,支路電流大;C、電極三角小;D、二次電壓高(電位極度大);E、料層破壞,爐溫太低。
應對癥采取措施,不可一味加灰。
三、停送電操作;
A:停電(短期)
1、停電前盡可能將爐內電石水出凈。
2、停電后將電極下降料面上外露電極盡可能少。
3、用爐料將電極外露部分埋嚴。
4、定時活動電極以免與電石粘連。
B、送電(短期停爐后)
1、送電前檢查設備是否完好,冷卻水是否暢通,其它崗位是否具備生產條件。
2、具備送電條件后,將電板周圍的爐料扒開。
3、將電極提起,至埋入料中部分剩200-300mm。
4、通知配電室要電。
5、送電后要加強巡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情況重時立即停電。
6、電流增長速度根據停電時間長短及電極情況而定,由爐長指揮。
四、電極焙燒下放:
A、焙燒:
1、電極工作端長度1800KVA爐600-800mm,5000KVA爐700-900mm,電極糊柱高度3-3.5m,電極糊塊度不應超過200mm,每班裝填時間間隔應均衡。
2、當電極消耗快,焙燒量供不上使用時,可減少送風量。或將冷卻水關小以提高回水溫度。加快電極焙燒。采取少放勤放的方法也可加速焙燒。
3、由于某種原因,采取上述原因措施電極工作端長仍不夠用時,采取電阻焙燒。
停電后將電極下放需要長度到坩堝讓電極端頭將爐料壓實,形成該相電極對地短路,產生短路電流用爐料將電極埋好,通過對另兩相極的調節,控制被焙燒電極電流的增長速度。利用電阻熱進行焙燒,注意料面火焰。隨時跟進,防止電極懸空,初級電流的大小由電極的焙燒程度決定。如電極軟尚屬揮發階段,初始電流不能超過18000KVA爐,40A,5000KVA爐20A一般情況下焙燒300mm的電極需1.5—2小時。電極焙燒好以后夾回200mm,提起電極送電恢復正常生產。
B、電極下放:
注意事項:
1、出完爐加上料后放電極,嚴禁開糊放電極。
2、1800KVA爐每兩爐,5000KVA每三爐放電極一次,每次每項電極下放量在100-120mm,禁止超量下放。
3、放電極以前必須用工具觸摸電極軟硬程度,水套以上(1800KVA爐加緊搶回以上),使電極高度等于或大于電極下放尺寸時,才允許按要求(100-120mm)下放。否則減少下放量。
4、放電極前必須將電極提升負荷降至1800KVA爐70-80A,5000KVA爐50-60A方可下放電極。
5、下放電極前,1800KVA爐先將把持器提起預定下放尺寸的高度。然后松動夾緊螺栓要緩慢進行。以免電極下滑過量造成軟斷。當電極滑下預定下放長度后立即緊固夾緊螺栓。5000KVA爐下放電極時按回油電極要輕點。水套松動不可過急,避免電極下滑過猛,造成軟斷。電極下放時配電工要密切配合,電極放下后根據電極焙燒情況增長電流。電極焙燒良好。可在下放后五分鐘長滿負荷,如電極焙燒不均勻半紅半黑或有大塊黑時電流增長要緩慢進行。電流的增減由代班長指揮配電工進行,如電極下放后后太軟,應停電往回夾,避免出現軟斷,電極下放后要加強巡視,出現大面積刺火等異常現象,采取緊急停電措施。
五、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1、工作時必須穿絕緣鞋、手套要干燥。
2、推料時切勿撞擊電極。
3、保持爐面的干燥。
4、松電極時人體切勿同時接觸兩相電極。
5、進爐檢修時,必須墊大張鐵板,鐵板上墊木板,禁止腳踏料面作業。
六、電石爐的維護操作:
1、電極維護:
1)正常生產中要隨時注意電極焙燒情況,控制送風量,使電極焙燒量與下放量均衡,電極過燒、過軟對生產及設備都不利。
2)電極糊填裝塊度不應過大,發現棚柱時應短時間停風機使其熔化不塌。電極糊應分三班填裝,不可一次填裝太多,避免棚柱和電極焙燒壓力時大時小,影響電極強度。
3)電極下放時要定時定量有規律的放下,禁止長時間下放,下放時,長度超過200mm。
4)電極下放前必須用工具觸摸,有多少量放多少,不許蠻干以免電極軟斷傷人。
5)開夜爐,避峰爐停電后要將電極用料埋好,夏季再將風口處的電極用鐵板擋好,以免電極出現硬斷。
2、爐底爐墻的維護
1)新開爐由于料松軟,坩堝壁尚未開成,不能很好的保護爐壁,所以在1-2個月內不要超負荷高電壓操作,爐溫不可過高(不生產高質量電石)
2)利用停電機會將四周爐料夯實,有利于料層的形成和穩定以保爐墻。
3)原料含硅太高時,生成大量硅鐵,易燒穿爐墻和爐底。除用原料要選擇外,應保持高爐溫,使硅鐵及時排出。
4)原料中的雜質沉積于爐底使爐底升高,溶化上積電極不能深入,造成產量小質量低、電耗高。避免爐低升高為積極因素,如已升高可增加料面,予以彌補。
造成爐底升高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原料雜質太多。(2)電極太短。(3)焦炭粒度大,部分炭反應不完全,沉積于爐底。(4)加付石灰頻繁,使爐溫下降。(5)爐眼位置升高。(6)電極間距小,電極不深入,造成爐溫低。為保持爐底不升高,應針對上述原因采取對策,除此之外:1、保持滿負荷高爐溫運行。2、定期處理爐子。以降低改善操作條件。3、出爐工每爐用釬子深拉一次,以便將沉積排出。4、三班要統一操作,不使生產出現馬鞍型。
七、新開爐之操作:
(一)送電前應具備的條件:
1、對配比、油壓、電極升降出爐系統進行單機試車,暴露矛盾及時解決;
2、變壓器、短網、導電系統開關,絕緣系統,電工檢查良好。
3、絕緣試驗500V電壓搖表測試不得低于0.5MΩ,標準要求用36V燈泡通電不亮為準。
4、所有水冷系統用2kgf/cm2壓力測試暢通無漏水外。
5、焙燒好足夠長度的電極1800KVA爐1.7m,5000KVA爐1.9m。
6、各崗位具有能獨立處理事故的操作人員。
(二)電極焙燒:將電極下放要求長度下口封死,裝入破碎好的電極糊(2.5米),通冷卻水以焦炭焙燒。至初步量化為止,約需24小時。
(三)鋪爐
1、底鋪焦炭200mm厚,粒度3-13mm的干焦炭。
2、砌假爐門。
3、三相電極下各放半個電極,筒內裝滿焦炭。
4、三個炭柱間用40mm高300mm寬的炭粉相聯接。
5、鋪混合料:配合料配比60-70%,鋪混合料時才能進入炭柱內,炭柱旁及三角區混合料高度要比炭柱低200mm,四周混合料高于炭柱于300-400mm。
6、將三相電極用20號鉗絲連成三角短路。以便檢查各相電極是否導電。
(四)送電程序及操作
1、送電前各崗位對所屬設備作最后全面檢查。
2、檢查各回水是否暢通。
3、電極工作端長度1800KVA爐1-1.1m,5000KVA爐1.2-1.3m將電極夾緊提起。
4、送電前瞬間合閘沖擊1-2次各崗位人員在電沖擊時觀察所屬設備有無刺火和其它不正常現象。
5、經沖擊試驗一切正常后方可合閘送電。
6、送電初期如不起糊可往炭柱內插幾根φ20mm圓鋼。
7、電流增長速度1800KVA爐10A4-5每小時開始投料壓糊。5000KVA每小時5-6小時,開始投料壓糊配比60-65%投料后逐漸將負荷長滿開始出爐,出爐時間8-10小時。
8、24小時后應停電檢查緊固各接點螺栓。
9、送電后電爐逐步轉入正常,三天將料逐步加滿爐,以后爐面不再長高。
八、緊急停電
(1)在生產中遇到緊急情況,必須果斷停電處理,防止人身傷亡及設備事故,緊急停電不必請示班長,由配電工自行決定。
遇有下述情況均系緊急停電規范:
1、電極軟斷事故停電后迅速將電極下降,減少電極糊外流或嚴重的電極破肚。
2、電極硬斷,遇此情況應迅速將另兩相電極提升降低負荷后緊急停電。
3、在開糊情況爐內設備突然漏水,必須馬上停電,防止爆炸
4、油壓失靈,電極下滑。
5、下放電極時,電極失控突然下滑,電流猛烈增高。
6、爐內爆炸著火。
7、短網系統短路放炮或嚴重刺火。
8、變壓器著火及高壓系統出現嚴重故障。
9、動力電源突然中斷。
10、電極卷揚機出現故障,電極下滑失去控制,停電后立即通知班長排除故障,同時向電站報告事故情況。
(二)1800KVA爐一次電流控制在104-110A之間(104A滿負荷),5000KVA一次電流控制在82.5-19A之間(82.5為滿負荷)。配電工應不斷調整三相電極電流。使其保持三相電流的平衡及滿負荷運行。
2、三相電極電流差不得超過30%,超過時必須馬上調整。
3、出爐時電極必須及時跟進,保持電流。
4、大電流焙燒電極時,視電極軟硬程度決定初始電流不能超過1800KVA爐40A,5000KVA爐20A。發現料面火焰大時將電極稍降一點(電極降多了易壓破肚,電極懸空易拉斷。必須掌握好分寸)電流增長聽從班長指揮。
5、電極下放時(18000KVA爐降至70-80A、5000KVA爐降為50-60A電極放完后,電流增長速度由班長指揮。
九、電石爐主要設計參料:(見表)
5000KVA
1800KVA
1、電流電壓比
262.9A/V
171.5A/V
2、電極電流密度
8.8A/cm2
6.1A/cm2
3、電極直徑
630mm
530mm
4、爐深
1450mm
1220mm
5、電極間距
880mm
734mm
6、同心圓直徑
1730mm
1460mm
7、電位度
1.14V/cm
1.06V/cm
8、爐體內徑
3900mm
3360mm
9、電極爐壁距離
770mm
68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