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又再婚夫妻的二胎政策
新《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規定:
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夫妻雙方戶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關于再生育子女的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因此,生育再婚夫妻是可以生育二孩的,但是具體需要依據所在地的計劃生育條例。目前各省條例尚在修訂中,下文華律小編根據修訂時間順序為大家羅列各省再婚生育政策標準。
上海修訂時間:2016.2.23
第二十三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一)一方婚前未生育過子女,一方婚前已生育過一個子女,且雙方婚后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二)雙方婚前合計生育兩個及以上子女,且沒有共同生育子女的;
(三)雙方婚前均未生育過子女,婚后共同生育了兩個子女,其中一個子女經區、縣或者市病殘兒醫學鑒定機構鑒定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除前款規定的條件外,因特殊情況可以再生育的條件,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二十四條從外省、自治區、直轄市遷入本市的少數民族公民,遷入前取得原戶籍地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再生育子女證明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廣東,修訂時間:2015.12.30
第十八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多生育子女的,屬于超生。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雙方共同申請,經鄉鎮、街道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或者縣級以上直屬農林場審批,可再生育:
(一)因子女死亡無子女的,可再生育兩個子女;
(二)因子女死亡只有一個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三)其他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再生育條件的情形。
按照前款規定對再生育子女的申請作出的批準,應當報上一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備案。
夫妻一方為本省戶籍,另一方為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戶籍的,按照有利于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湖北修訂時間:2016.1.13
第十四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禁止違法生育。
第十五條夫妻雙方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夫妻雙方的兩個子女中有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一方無子女,另一方有一個子女,再婚后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婚前有兩個子女或者婚前合法生育多個子女的。
夫妻申請再生育子女時,合法收養的子女不計入子女數。
天津修訂時間:2016.1.14
第十五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對生育兩個以內子女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
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胎:
(一)兩個子女中有子女經醫學鑒定為病殘兒,醫學上認為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不含復婚)夫妻,再婚前合計只生育一個子女,婚后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不含復婚)夫妻,再婚前合計生育兩個以上子女,婚后沒有生育子女的。
浙江修訂時間:2016.1.14
第十七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第十八條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胎:
(一)再婚前各生育過一個子女的;
(二)再婚前一方生育過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再婚后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前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生育過兩個子女的;
(四)已合法生育的子女中,有經病殘兒童鑒定機構確診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或者確診為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夫妻通過產前診斷和篩選可以再生育的;
(五)其他可以再生育的情形。
前款第五項具體情形,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
因子女死亡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個子女的,可以按照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自主安排生育。
安徽修訂時間:2016.1.15
第十八條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請再生育:
(一)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生育一個子女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依法各生育不超過兩個子女,再婚后未生育的;
(三)已生育的兩個子女中有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四)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符合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準再生育:
(一)妊娠十四周以上,違反《安徽省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的規定》終止妊娠的;
(二)故意致嬰兒死亡的;
(三)自報嬰兒死亡但沒有證據證明的。
廣西修訂時間:2016.1.15
第十三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禁止違法生育子女。
第十四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辦事處批準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生育(含依法收養,下同)兩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生育兩個子女,另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未生育過的;
(四)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其中一個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組織醫學專家進行醫學鑒定確診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且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五)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其中一個因傷致殘,經依法鑒定,()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夫妻雙方定居在國境線五公里以內的鄉村且連續居住十年以上,已生育兩個子女的;
(七)法律、法規和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夫妻因子女死亡只有一個子女的,可以自主安排生育一胎子女;夫妻因子女死亡無子女的,可以自主安排生育兩個子女。
再婚夫妻再婚前雙方已各生育一個子女的,可以自主安排生育一胎子女。
夫妻一方為本自治區戶籍,另一方為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戶籍的,按照有利于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江西修訂時間:2016.1.20
第九條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在領取《生育證》后,可以再生育一胎:
(一)已生育兩個子女的夫妻,其子女死亡的;
(二)已生育兩個子女的夫妻,其子女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主管部門設立的技術鑒定組織確診患有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三)再婚(不含復婚)前已生育一個子女且婚后又生育一個子女的,或者再婚(不含復婚)前已合法生育兩個以上子女的;
(四)夫妻婚后滿五年未懷孕生育,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主管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鑒定一方患不孕或者不育癥,依法收養一個孩子后又生育一個子女的或者依法收養了兩個孩子的。
前款規定之外的其他情形申請生育的,由省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主管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家以及本省有關規定批準并公示。
山西修訂時間:2016.1.20
第九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夫妻要求再生育的,應當符合本條例規定。
本條例所稱再生育,是指生育第三個及以上子女。
第十條收養子女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等法律、法規。
禁止借收養、代養名義違反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
禁止以送養、寄養方式違反本條例規定再生育子女。
第十一條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夫妻已有兩個子女,其中一個子女經設區的市以上病殘兒童醫學鑒定機構鑒定,患有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合計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合計生育兩個及以上子女,且未共同生育子女的。但有違法生育的不予批準再生育;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過兩個及以上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五)再婚夫妻按照第二項、第三項和第四項規定經批準再生育的子女,經設區的市以上病殘兒童醫學鑒定機構鑒定,患有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寧夏修訂時間:2016.1.21
第十六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多生育子女的,屬于超生。
第十七條夫妻雙方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生育第三個子女:
(一)原州區、海原縣、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鹽池縣、同心縣(以下統稱山區八縣)的少數民族農村居民;
(二)育有兩個子女,經鑒定有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殘疾兒,且醫學上認為適宜再生育的。
第十八條山區八縣少數民族農村居民成建制轉為城鎮居民或者有組織地移民搬遷到自治區區域內的其他縣(市、區)的,自戶籍變更之日起三年內執行原戶籍地的生育規定。
第十九條再婚夫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生育第三個子女:
(一)再婚前生育子女數合計為一個,再婚后生育一個的;
(二)再婚前生育子女數合計為兩個的。
四川修訂時間:2016.1.22
第十三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已有兩個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有子女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可再生育的;
(二)夫妻一方為五級以上傷殘的。
第十四條少數民族也應當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民族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條例的原則和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
山東修訂時間:2016.1.22
第十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生育第一個、第二個子女實行免費登記制度。
夫妻可以自行選擇生育子女的時間,依法享受母嬰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第二十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批準可以再生育子女:
(一)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有子女經依法鑒定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夫妻曾患不孕不育癥,依法收養兩個子女后女方又懷孕的;
(三)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兩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無共同生育子女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已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五)再婚夫妻各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已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六)省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
福建修訂時間:2016.2.19
第八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第九條一對夫妻已有兩個子女的,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兩個子女中有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有兩個子女另一方沒有子女,或者雙方再婚前各有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沒有子女,另一方已有一個子女,雙方婚后生育一個子女的;
(四)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少數民族農村居民的;
(五)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夫妻一方為漢族,一方為少數民族,漢族一方到少數民族一方落戶,居住在少數民族鄉、村五年以上,所生子女按有關規定定為少數民族的,適用前款第(四)項規定。
合法收養子女的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子女。
篇2:離婚又再婚夫妻的二胎政策
新《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規定:
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夫妻雙方戶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關于再生育子女的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因此,生育再婚夫妻是可以生育二孩的,但是具體需要依據所在地的計劃生育條例。目前各省條例尚在修訂中,下文華律小編根據修訂時間順序為大家羅列各省再婚生育政策標準。
上海修訂時間:2016.2.23
第二十三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一)一方婚前未生育過子女,一方婚前已生育過一個子女,且雙方婚后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二)雙方婚前合計生育兩個及以上子女,且沒有共同生育子女的;
(三)雙方婚前均未生育過子女,婚后共同生育了兩個子女,其中一個子女經區、縣或者市病殘兒醫學鑒定機構鑒定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除前款規定的條件外,因特殊情況可以再生育的條件,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二十四條從外省、自治區、直轄市遷入本市的少數民族公民,遷入前取得原戶籍地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再生育子女證明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廣東,修訂時間:2015.12.30
第十八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多生育子女的,屬于超生。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雙方共同申請,經鄉鎮、街道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或者縣級以上直屬農林場審批,可再生育:
(一)因子女死亡無子女的,可再生育兩個子女;
(二)因子女死亡只有一個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三)其他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再生育條件的情形。
按照前款規定對再生育子女的申請作出的批準,應當報上一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備案。
夫妻一方為本省戶籍,另一方為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戶籍的,按照有利于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湖北修訂時間:2016.1.13
第十四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禁止違法生育。
第十五條夫妻雙方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夫妻雙方的兩個子女中有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一方無子女,另一方有一個子女,再婚后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婚前有兩個子女或者婚前合法生育多個子女的。
夫妻申請再生育子女時,合法收養的子女不計入子女數。
天津修訂時間:2016.1.14
第十五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對生育兩個以內子女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
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胎:
(一)兩個子女中有子女經醫學鑒定為病殘兒,醫學上認為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不含復婚)夫妻,再婚前合計只生育一個子女,婚后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不含復婚)夫妻,再婚前合計生育兩個以上子女,婚后沒有生育子女的。
浙江修訂時間:2016.1.14
第十七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第十八條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胎:
(一)再婚前各生育過一個子女的;
(二)再婚前一方生育過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再婚后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前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生育過兩個子女的;
(四)已合法生育的子女中,有經病殘兒童鑒定機構確診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或者確診為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夫妻通過產前診斷和篩選可以再生育的;
(五)其他可以再生育的情形。
前款第五項具體情形,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
因子女死亡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個子女的,可以按照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自主安排生育。
安徽修訂時間:2016.1.15
第十八條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請再生育:
(一)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生育一個子女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依法各生育不超過兩個子女,再婚后未生育的;
(三)已生育的兩個子女中有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四)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符合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準再生育:
(一)妊娠十四周以上,違反《安徽省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的規定》終止妊娠的;
(二)故意致嬰兒死亡的;
(三)自報嬰兒死亡但沒有證據證明的。
廣西修訂時間:2016.1.15
第十三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禁止違法生育子女。
第十四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辦事處批準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生育(含依法收養,下同)兩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生育兩個子女,另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未生育過的;
(四)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其中一個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組織醫學專家進行醫學鑒定確診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且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五)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其中一個因傷致殘,經依法鑒定,()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夫妻雙方定居在國境線五公里以內的鄉村且連續居住十年以上,已生育兩個子女的;
(七)法律、法規和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夫妻因子女死亡只有一個子女的,可以自主安排生育一胎子女;夫妻因子女死亡無子女的,可以自主安排生育兩個子女。
再婚夫妻再婚前雙方已各生育一個子女的,可以自主安排生育一胎子女。
夫妻一方為本自治區戶籍,另一方為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戶籍的,按照有利于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江西修訂時間:2016.1.20
第九條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在領取《生育證》后,可以再生育一胎:
(一)已生育兩個子女的夫妻,其子女死亡的;
(二)已生育兩個子女的夫妻,其子女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主管部門設立的技術鑒定組織確診患有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三)再婚(不含復婚)前已生育一個子女且婚后又生育一個子女的,或者再婚(不含復婚)前已合法生育兩個以上子女的;
(四)夫妻婚后滿五年未懷孕生育,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主管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鑒定一方患不孕或者不育癥,依法收養一個孩子后又生育一個子女的或者依法收養了兩個孩子的。
前款規定之外的其他情形申請生育的,由省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主管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家以及本省有關規定批準并公示。
山西修訂時間:2016.1.20
第九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夫妻要求再生育的,應當符合本條例規定。
本條例所稱再生育,是指生育第三個及以上子女。
第十條收養子女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等法律、法規。
禁止借收養、代養名義違反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
禁止以送養、寄養方式違反本條例規定再生育子女。
第十一條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夫妻已有兩個子女,其中一個子女經設區的市以上病殘兒童醫學鑒定機構鑒定,患有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合計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合計生育兩個及以上子女,且未共同生育子女的。但有違法生育的不予批準再生育;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過兩個及以上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五)再婚夫妻按照第二項、第三項和第四項規定經批準再生育的子女,經設區的市以上病殘兒童醫學鑒定機構鑒定,患有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寧夏修訂時間:2016.1.21
第十六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多生育子女的,屬于超生。
第十七條夫妻雙方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生育第三個子女:
(一)原州區、海原縣、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鹽池縣、同心縣(以下統稱山區八縣)的少數民族農村居民;
(二)育有兩個子女,經鑒定有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殘疾兒,且醫學上認為適宜再生育的。
第十八條山區八縣少數民族農村居民成建制轉為城鎮居民或者有組織地移民搬遷到自治區區域內的其他縣(市、區)的,自戶籍變更之日起三年內執行原戶籍地的生育規定。
第十九條再婚夫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生育第三個子女:
(一)再婚前生育子女數合計為一個,再婚后生育一個的;
(二)再婚前生育子女數合計為兩個的。
四川修訂時間:2016.1.22
第十三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已有兩個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有子女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可再生育的;
(二)夫妻一方為五級以上傷殘的。
第十四條少數民族也應當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民族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條例的原則和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
山東修訂時間:2016.1.22
第十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生育第一個、第二個子女實行免費登記制度。
夫妻可以自行選擇生育子女的時間,依法享受母嬰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第二十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批準可以再生育子女:
(一)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有子女經依法鑒定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夫妻曾患不孕不育癥,依法收養兩個子女后女方又懷孕的;
(三)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兩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無共同生育子女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已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五)再婚夫妻各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已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六)省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
福建修訂時間:2016.2.19
第八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第九條一對夫妻已有兩個子女的,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兩個子女中有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有兩個子女另一方沒有子女,或者雙方再婚前各有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沒有子女,另一方已有一個子女,雙方婚后生育一個子女的;
(四)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少數民族農村居民的;
(五)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夫妻一方為漢族,一方為少數民族,漢族一方到少數民族一方落戶,居住在少數民族鄉、村五年以上,所生子女按有關規定定為少數民族的,適用前款第(四)項規定。
合法收養子女的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子女。
篇3: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政策解讀
最新《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政策解讀一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20*年3月1日起施行。在《條例》經國務院原則通過后,國土資源部就依據《條例》的主旨和精神,結合各不動產登記試點地區的統一登記實踐,啟動了《條例》實施細則的起草工作。今年1月1日,國土資源部以第63號令發布實施《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對《條例》進行了細化,為不動產統一登記確定了更為詳細的操作規范。我們將組織相關專家,分兩期對《細則》進行深度解讀。
《細則》體現了依法行政的要求,細化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各項具體規則,對于登記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權限、登記程序、各類登記類型及其申請材料、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利用和保護等都進行了具體規定。可以說,踐行依法行政,構成了貫穿《細則》各項制度和規范的一條紅線。
最新《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政策解讀二
嚴格遵循上位法設定登記權限
《細則》制定過程中,恪守《物權法》等法律以及《條例》等行政法規的基本精神和各項具體制度,嚴格設定登記機構各項權限、強化登記機構的責任
登記制度設計中,登記程序的啟動權歸屬于登記機構還是當事人至關重要。不動產登記,究其本質,是在不動產權利因法律事實發生變動的情況下,由當事人就相關法律事實提出主張,登記機構確認法律事實的發生并就相應的不動產權利變動后果記載于登記簿。根據《物權法》對物權變動的規定,不動產登記原則上應當由當事人提出;登記程序原則上應當由當事人啟動。《物權法》對不動產登記的規定,也確認了依申請登記的基本原則。
但從不動產登記實踐來看,不少規范性文件中存在著相當數量的允許登記機構隨意依職權啟動登記程序的規定。這種做法嚴重損害當事人的信賴利益和交易安全,本質上是國家權力對市場的過分干預。
《細則》在遵循《物權法》基本精神的基礎上,在第二條明確規定,不動產登記應當依照當事人的申請進行,但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本實施細則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就明確確定了依申請登記的原則;而將依職權辦理登記嚴格限制在法定特定情形。同時,在第十三條明確規定,申請登記的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前,全體申請人提出撤回登記申請的,登記機構應當將登記申請書以及相關材料退還申請人,從而允許當事人依照其意志終結登記程序。這就明確了當事人的意思在登記中的主導地位,充分體現了《物權法》等法律所貫徹的私法自治的精神。
此外,《細則》對登記類型的詳細列舉、對登記程序的縝密細化、對各類申請材料的嚴格限制、對登記機構審查職責的規定、對異議登記失效的規定等,無不是對登記職權的規范,無不體現了上位法的要求。
最新《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政策解讀三
恪守程序法定,細化登記程序
權力的行使必須依據法定的程序進行。不動產登記制度本質上是行政程序法,而《細則》以專章規范了不動產登記的具體程序
對于依申請登記,《細則》將其明確區分為申請、受理、審核、記載4個階段。就登記申請,《細則》對于申請材料及其形式、共有人申請、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代為申請等都進行了細致規范。就登記機構的審核,《細則》對于登記機構具體查驗事項、實地查看的具體內容,都在《暫行條例》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尤其是對于實踐中做法迥異的公告問題,《細則》詳細列舉了需要進行公告的各種情形,并對公告的方式、期間、公告內容、后果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細則》還就依囑托登記、權屬證書和登記證明的發放、補發、換發、收回等,都規定了細致、完善的程序。
此外,在各種具體登記類型中,《細則》也對其中的特殊程序作出了規范。主要涉及以下幾類:一是對依職權登記的授權。例如,針對我國廣大農村尚有大量未登記的不動產的現實,《細則》授權市、縣人民政府根據情況組織開展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首次登記。為方便群眾,此種登記所需的權屬來源、調查等登記材料,由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獲取。二是對相關登記程序銜接的規定。例如,因圍填海造地等新形成土地的,《細則》要求申請人應當在圍填海造地等工程竣工后,申請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并辦理海域使用權注銷登記。三是對特定登記類型規定了特定程序。例如,基于異議登記的臨時性、急迫性,《細則》規定: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異議登記申請的,應當將異議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這實際意味著該類登記僅需申請、受理、記載3個環節,省略了審核的環節。
簡化證明要求,限制申請材料
《條例》明確將登記申請材料限于“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本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其他材料”,以避免登記機構借設定申請材料來擴張行政許可、濫設前置性審批
實踐中,各地登記機構存在著隨意增加登記申請材料、登記前置條件的情形。例如:對新建房屋所有權的首次登記,有的地方要求將是否取得施工許可證也作為登記申請材料。而未取得施工許可證,屬于行政處罰的范疇,與房屋所有權并無關系。還有地方規定,名下有違法建筑物的所有權人的合法房產不得辦理抵押、轉讓登記,形成了合法財產與不法財產之間的“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