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出臺補貼性政策全力支持機床業發展
我國機床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嚴重問題就是整體行業技術較為落后,只能保證中低端領域的生產需求,在工業生產越來越高端化發展之時,這些產品已不能滿足國內生產發展。為此,我國政府相繼出臺支持性發展政策。
2012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一般貿易同比去年增長62.92%.今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金屬加工機床、數控金屬加工機床的累計進口額和月度進口額全部創出新高。其中,全行業產品累計進口額突破150億美元,機床超過90億美元,數控機床接近80億美元。機床工具行業作為國家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在"十二五"規劃中,已明確將自主創新戰略作為最主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著重強調了要以技術創新工程來支撐和引領行業發展。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發展必須立足于自主創新,通過自主研發原始創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集成現有技術創新等方式,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構建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堅持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加強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研究,力爭在基礎和共性技術攻關上有所突破,提高產品開發技術水平。
同時,為積極擴大國內短缺的資源類產品、技術類產品進口,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商務部聯合下發了《關于發布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的通知》發改工業[2007]2515號。對于我國企業引進先進技術、進口重要裝備、發展重點行業和進口資源性產品、原材料予以鼓勵,國家對其給予貼息支持。
《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涉及機床工具行業的重要設備有:
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及功能部件的設計制造技術。
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鏜銑加工中心、柔性加工單元、車削心、數控磨床、龍門數控銑床、金屬珩磨機床、萬能液壓機、金剛石液壓機、數控切割機等。
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數控機床關鍵零部件及刀具制造;三軸以上聯動的高速、精密數控機床,數控系統及交流伺服裝置、直線電機制造。
為了做好貿易平?促進工作,規范和加強進口貼息資金的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配合《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的具體實施,財政部、商務部還制定了《進口貼息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此外,自2009年我國已開始實施"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計劃到2020年實現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發電設備制造所需要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70%~80%立足國內。目前部分項目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科技重大專項以及國家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實施,為高檔數控機床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篇2:切削液的使用管理機床腐蝕防護在《起重指揮信號》中對指揮人員和司機的職責及其要求做了哪些規定?
金屬切削液—乳化液以其價廉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在其使用過程中,因使用者沒有按規范化的要求使用,以致在使用過程中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例如,有操作者在乳化液失效發臭的情況下仍在使用,結果是使工件生銹,腐蝕機床,污染環境等等。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乳化液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1乳化液的配制
1)水質:配制乳化液所用的水十分重要,水的適宜硬度應為50~200。
用硬水配制的乳化液常會迅速分層,析出大量的油和不溶于水的皂,影響使用效果。
另一方面,如水質太軟,泡沫就有可能增多。所以配制乳化液時要預先了解水質的情況,如水質太硬必須經過預處理,可在水中加人0.1%~0.3%的三聚磷酸鈉或二乙胺四醋酸鈉,便可起到降低水質硬度的作用,最好使用去離子水。
2)稀釋:切削液的稀釋關系到乳化液的穩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確定稀釋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體積。然后算出所用乳化液(原液)量和水量。
操作方法是:選取潔凈的容器,將所需的全部水倒人容器內,然后在低速攪拌下加人乳化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時,原液的加人速度以不出現未乳化原液為準。
特別注意:乳化液原液和水的加人程序不能顛倒,不要在機床的油池(槽)內直接調配乳液。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經常看到工人在配制乳化液時隨意性很大,操作者看到水箱內切削液少了就加水,加濃縮液,攪拌后覺得切削液不夠白,再加濃縮液;看上去太濃了又再加水,一切以感覺為主。認為什么比例不比例的,差不多就行,它造成的結果是今天的配制比例是1:20,明天也許是1:30,這必定會對切削液產生嚴重影響。
水溶性切削液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同的加工形式對澗滑和冷卻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一般規律是切削負荷越大,潤滑要求越高,則切削液配制濃度相對越大;加工速度越高則對冷卻的要求偏重一些,切削液配制濃度則相對低一些。
一般情況下切削負荷的變化規律是:磨削<車削<銑削<拉削。而加工速度則正好相反。
2連續使用
由于切削液使用環境是開放式的,以及一般的切削液組成成分抗菌性能有限,所以就給外界細菌和微生物的侵人和繁殖創造了條件。由于切削液中生長的細菌多數為厭氧菌,所以切削液長時間停機不用就會形成有利于細菌生長的缺氧環境,而連續使用則使空氣中的氧氣能充分與切削液接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細菌的生長。故切削液使用“不怕動就怕靜”,所以停機時間不要超過三天。
3乳化液的清潔
乳化液的維護管理有兩個方面,一是防止外界污染物的混人和及時清除,另一個是保持水溶性工作液的性能穩定:如濃度、防銹性、pH值、抗菌能力等。
雖然一般切削液產品都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但某些成分由于就是細菌和微生物的養分,所以在抗菌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切削液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各種雜物往往是切削液腐敗的根源。例如:煙頭,茶水,棉紗等雜物隨意丟棄于水盆內,污染了切削液,成為了細菌和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載體和養分,所以必須嚴格控制不讓外界異物混人,一旦混人須立即清理。
在基本無外界異物混人的情況下,污染切削液的物質主要是金屬粉末和砂礫細粉、飄浮油和游離水、微生物和繁殖物等等。
飄浮油是指機床傳動和液壓系統用油因機床密封不嚴漏人切削液系統的油。飄浮油的危害是使切削液系統的某些材料膨脹變形,干擾了乳化液的乳化平衡,使乳化液失去穩定性。而且飄浮油常浮于乳液油表層,阻擋了乳化液和空氣的接觸,導致乳化液缺氧,使厭氧菌快速繁殖,加速乳化液的腐敗變質。
4切剖液使用中的問腸及對策
當乳化液由乳白色變成灰褐色,有腐敗臭氣發生時,應立即添加殺菌劑將菌殺滅,或重新更換乳化液。目前較常用的低毒殺菌劑為三丹油,添加量約0.1%~0.2%(對稀釋后的乳化液),對延長乳化液的使用周期有明顯效果。一般酚類的殺菌劑毒性較大,對廢液的排放造成污染,已較少使用。
pH值(范圍1~14廣譜試紙):一般情況下pH值應在8.3~9.2之間為正常(具體范圍以廠家技術指標為準)。不同品種乳化液的PH值是不同的。當發現pH值有降低的傾向時,乳化液防銹性能會急劇下降。所以應及時加人新的切削液或添加pH值增高劑(如碳酸鈉),提高pH值,使pH值保持在8.3~9.2左右。當乳化液的pH值過9時,微生物便難于繁殖。
節假日等長期停機時,應向液箱內定期鼓入空氣,以防止厭氧菌的繁殖,同時也可除去臭氣。
注人新液時,要把機床周圍及供液系統內的切屑和油污等物全清除,并用殺菌劑消毒后才加人新液,不清洗干凈就等于向新液中投放腐敗的菌種。
5機床腐蝕
水溶性切削液有良好的冷卻性能,但對機床的危害也不可忽視。水溶性切削液中的水對機床的腐蝕是點點滴滴作用的,其危害程度是逐漸加大的,歷時較長,很難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即使危害到產生故障的程度,用戶一般也不會考慮到是切削液的問題而給予足夠的重視。這樣日積月累的腐蝕將會導致機床加工精度的降低,從而大大地縮短了機床的使用壽命,直至報廢。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水的潤滑性能不好,而且能沖走洗去機床上的潤滑油及密封軸承的油脂。
2)腐蝕金屬表面,水溶性切削液雖然添加了防腐蝕成分,但僅對被加工的工件有用,對機床作用不大。防腐蝕劑的功能是使工件表面產生最大程度地化學鈍化作用。當機床工作時,由于切削液中水的蒸發,在機床工作區產生的空氣相對濕度高達100%,當機床停止工作后,空氣中的潮氣在機床的金屬表面凝聚成水,機床的腐蝕難以避免。
3)水溶性切削液中的水是一種電解液,內部材料不同的機床就可能成為潛在的“蓄電池”。當水溶性切削液滲人時,切削液中的水就可能使相互接觸的不同金屬產生電蝕,電蝕可能引起生銹,輕者影響機床的精度,操作困難;重者機床不能用。
4)水溶性切削液中的細菌是產生腐蝕的另一原因,同時又可加速腐蝕的進行。切削液中細菌含量高,就可能改變切削液中防腐蝕劑的化學性能,使之無效,更甚的是,細菌的繁殖可導致腐蝕的發生,使機床部件間的腐蝕速度顯著地增大。如果用來稀釋切削濃縮液的水質地很差,含有較多的礦物質,那么發生腐蝕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
5)切削液對彈性體如。形圈,墊圈,密封圈等也發生作用。
6腐蝕的控制與消除
顯然,使用水溶性切削液,用戶必順在機床維護與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以控制腐蝕的產生,甚至基本上消除腐蝕。
為防止水對金屬表面腐蝕,應該經常對機床進行充分的油潤滑,對機床的重要部位涂抹油脂。
準確地控制切削液的濃度,當機床停工時,用切削液沖洗干凈機床表面,而且要打開機床護罩,以驅散機床工作區的潮濕空氣。
為防止電蝕的發生,應在金屬表面涂抹上一層防水的潤滑油脂。而且應使機床嚴格地接地,僅使電器柜接地是不夠的,
為避免細菌的滋生和繁殖,應定期清潔或更換切削液,及時地清除切屑,而且要用軟水(礦物質含量低的純凈水)稀釋切削濃縮液。
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進行水溶性金屬切削液的選取時,在滿足切削加工工藝要求的同時,更注重其對人身健康的危害、廢液處理和綜合成本等方面的選取;這一觀點逐漸被國內金屬切削加工行業所接受。
水溶性切削液在使用過程中維護管理得當,不僅可獲得最佳切削加工效果,而且可以大大延長水溶性切削液的使用壽命,減少廢液排放量,從而獲得最大經濟收益。
篇3:機床的安全操作技術措施
為確保安全生產、操作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
(l)穿好緊身合適的防護衣服,不要穿過于肥大、領口敞開的襯衫或外套。抽回扣緊,把上衣扎在褲子里,腰帶端頭應懸擺。要戴防護帽。
(2)操作者應配戴防打擊的護目鏡。
(3)開動機床前要詳細檢查機床上危險部件的防護裝置是否安全可靠,潤滑機床,并作空載試驗。
(4)工作地點要保持整潔,有條不紊。待加工和已加工工件應擺在架子上或專門設備內,不能將工件或工具放在機床上,尤其不能放在機床的運動部件上及工作地通道上。
(5)工件及刀具的裝夾要牢靠,以防工件和刀具從夾具中脫落。裝卸笨重工件時,應使用起重設備。
(6)機床運轉時,禁止用手調整機床或測量工件;禁止把手肘支撐在機床上;禁止用手觸摸機床的旋轉部分;禁止取下或安裝護板或防護裝置。
(7)機床運轉時,操作者不能離開工作地,發現機床運轉不正常時,應立即停車,請檢修工檢查。當停止供電時,要立即關閉機床或其他啟動機構,并把刀具退出工作部位。
(8)不要使污物或廢油混人機床冷卻液,否則不僅會弄臟冷卻液,甚至會傳播疾病。為防止皮膚病,嚴禁使用乳化液、煤油、機油洗手。
(9)必須使用壓縮空氣清除切屑時或切屑飛濺嚴重時,為了不危害別的操作人員,應在機床周圍安裝擋板,使操作區隔離。壓縮空氣的壓力應盡可能低。不能用壓縮空氣吹去衣服或頭發上的塵土或臟物,否則會引起耳朵和眼睛的損傷。
(10)工作結束后,應關閉機床和電動機,把刀具和工件從工作位置退出,清理安放好所使用的工、夾、量具,仔細地清擦機床。清除切屑時應使用鉤子、刷子或專門的工具,不要用手直接清除切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