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點檢實施細則
一、設備點檢制的定義
點檢是指為了維持生產設備原有的性能,通過用人的(視、聽、嗅、味、觸)或簡單的工具、儀器,按照事先設定的周期和方法對設備上的某一規定的部位(點)進行有無異常的預防性周密檢查的過程,以使設備的隱患和缺路能夠得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早期處理,這樣的設備檢查過程稱為點檢。
二、點檢及生產設備的分類
根據我公司的維修現狀,以及實際生產設備裝備水平,要求各分公司對所轄設備按A、B、C三級劃分,點檢按專業點檢、小班維修巡檢、崗位點檢三級進行劃分,具體內容如下:
1、生產設備分類劃分標準
A類設備:設備損壞或突然停機時直接造成主線設備全部停產的,無備用設備的、特種設備(起重機、壓力容器、鍋爐等)、或有爆炸、火災、有毒氣體外溢的
B類設備:設備損壞或突然停機時造成生產不穩定,主線設備減產的,對主線生產影響不大,有一備用設備的
C類設備:設備損壞或突然停機時,對主線生產影響不大,有多個備用設備的
2、設備點檢分類
1、崗位點檢――由崗位操作工承擔。
2、小班點檢――由小班維修承擔。
3、日班點檢――由專職點檢員承擔。
4、精密點檢――由專職點檢員提出,機電設備處負責組織協調實施
三、點檢工作的主要內容
1、崗位點檢工作的主要內容:
(1)設備點檢――依靠五感(視、聽、嗅、味、觸)進行檢查;
(2)清掃――隧道、地溝、工作臺及各設備的非解體清掃;
(3)給油脂――給油裝置的補油和給油部位的加油;
(4)排水――集汽包、儲氣罐等排水;
(5)使用記錄――點檢內容及檢查結果作記錄。
(6)負責所轄A、B、C三類設備的點檢
2、小班點檢的主要內容:
(1)崗位點檢發現的疑難問題處理。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換。
(3)緊固、調整――彈簧、皮帶、螺栓、制動器及限位器等的緊固和調整。
(4)新更換檢修設備的跟蹤檢查。
(5)主要負責B、C類設備的點檢
3、專業點檢的內容
(1)主要負責A、B類設備的點檢,崗位和小班維修點檢發現的疑難問題處理。
(2)設備的非解體定期檢查。
(3)設備解體檢查。
(4)設備系統的精度檢查及調整。
(5)油箱油脂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換、添加。
(6)零部件更換、磨損部位的修復。
4、日班點檢人員的點檢業務及職責
(1)制訂點檢標準和給油脂標準,填寫所屬設備的設備臺帳。
(2)管理所屬設備備品備件,分類存放,建立檔案。
(3)按計劃認真進行點檢作業,對崗位操作工或小班、日班檢修工進行點檢維修業務指導,并有權進行督促和檢查,有問題要查明情況及時處理。
(4)編制負責設備檢修項目,給出檢修所需人員、工種和工時及所需工器具及安全注意事項。
(5)根據備件預期使用計劃和檢修計劃的需要,編制維修資材需用計劃及資材領用等準備工作。
(6)參加事故分析處理,對設備使用狀況進行說明,提出修復、預防及改善設備性能的意見。
(7)存在隱患較大的設備及時上報,參與精密點檢。
四、各分公司檢修組織機構設置
根據我公司設備檢修系統的特點,以及各分公司現在的點檢狀況,急需對檢修系統進行全面的改革,需對各分公司設備檢修系統進行改革,方案如下:
(一)機構崗位設置
各公司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幾個點檢站,例如煉鐵公司可設置高爐機械點檢站、高爐電氣點檢站、燒結機械點檢站、燒結電氣點檢站;
要求各分公司于11月25日前將各自檢修機構設置網絡圖;點檢站長、專業點檢、維修班長、小班維修班長姓名及聯系方式上報機電設備處備案,以后有變動時要求變動后24小時內上報機電設備處
(二)崗位職責
1、點檢站站長職責:
1)對員工上班途中、班中、下班途中的人身安全負責,并負責處理、協調相關問題;
2)對員工班中的勞動紀律負全責;
3)對點檢臺帳的真實準確性,點檢日志(含小班)的及時完整負全責;
4)對點檢工時單負責審閱,排序并及時轉交維修人員及生產車間處理
5)對維修人員返回的工時單的工時準確性進行確認;
6)負責將公司的各種制度、要求傳達到每名職工,并負責落實;
7)對轄區范圍內的現場、衛生情況負全責;
8)了解員工的思想狀態及家庭概況,對特別人群重點關注;
9)可直接對員工進行獎懲考核,將結果及時張榜公布;
10)清晰掌握轄區工作中的危險源點及隱患,積極采取措施治理或控制;
11)掌握本轄區工作中影響、制約生產的隱患;
12)本人了解,要求點檢人員必須掌握備件存放地點、數量及完好程度,并將結果以書面形式交小班;
13)查看交接班記錄,對小班遺留的設備問題及時組織人員處理;
14)對任何設備故障,都要組織人員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及防范措施
15)本人不在場時,必須指派專人負責點檢站事務,避免工作出現斷檔;
16)對所有人員、工作的處理都必須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17)對點檢站所用工器具的保管、完好程度負責;
18)應制定點檢站相應的管理制度;
2、專業點檢員:
對所管轄區域內設備的完好運行狀態負全責;對所管轄區域內工藝系統工作的安排情況、運行情況負責。包括:
1)按照點檢標準及路線對設備進行點檢;
2)按要求填寫設備臺帳及點檢日志,對臺帳的準確性、及時性負全責;
3)對設備的潤換管理負全責,現場監督崗位及維修人員對設備的潤滑;
4)清晰掌握轄區內設備的位置、數量、工況、型號、內部構造及性能,能夠處理設備故障;
5)隨時掌握設備的備件情況,將數量控制在最低庫存以上;對備件的完好程度負全責;將備件信息及時通報站長與小班維修;
6)按要求準確填寫工時單;
7)服從領導,及時完成安排的各項任務;
8)保通訊暢通,出現設備故障能夠盡快處理,需要時及時到場。
9)設備事故的第一點檢責任人。
篇2:設備點檢工作實施細則
企業設備點檢工作實施細則
對操作者的培訓
第一條為了使操作者能勝任對設備的點檢工作,對操作人員進行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設備原理、構造、性能的培訓是必要的。這項工作可由技術人員擔當,并且要盡量采取輕松活潑的方式進行。
點檢項目的確定
第二條點檢就是對機器設備以及場所進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5S、加油、維護等工作。
第三條設備的點檢通常可分為開機前點檢、運行中點檢、周期性點檢三種情況。
1、開機前點檢就是要確認設備是否具備開機的條件。
2、運行中點檢就是要確認設備運行的狀態、參數是否良好。
3、周期性點檢是指停機后定期對設備進行的檢查和維護工作。
第四條確定點檢項目就是要確定設備在開機前、運行中和停機后周期性需要檢查和維護的具體項目。
1、點檢項目的確定可以根據設備的有關技術資料、設備技術人員的指導和操作人員的經驗完成。一開始確定的點檢項目可能很煩瑣,不是很精練、準確,但是,以且可以逐漸對其進行簡化和優化。
2、自主保全的點檢項目應注意根據技術能力、維修備用品、維修工具等實際情況確定,并且要與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的專業保全加以區別。在操作人員的能力范圍內,要做到自主促使點檢項目盡可能完善,保障設備的日常運行安全可靠。
3、在確定點檢項目的同時,要相應地制定每項點檢項目的點檢方法、判定基準和點檢周期,以便點檢工作的實施。點檢方法、判定基準和點檢周期的定義如下:
(1)點檢方法是指完成一個點檢項目的手段,如目視、電流表測量、溫度計測量等。
(2)點檢基準是指一個點檢項目測量值的允許范圍,它是判定一個點檢項目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據,如電機的運行電流范圍、液壓油油壓范圍等。判定基準不是很清楚時,可以咨詢設備制造商或根據技術人員(專家)的經驗值進行假定,以后逐漸提高管理精度。
(3)點檢周期是指一個點檢項目兩次點檢作業之間的時間間隔。
點檢表格的制定
第五條點檢表是對設備進行點檢作業的原始記錄,通常包括如下項目:
1、點檢項目;
2、點檢方法;
3、判定基準;
4、點檢周期;
5、點檢實施記錄;
6、異常情況記錄
第六條在現場對《點檢表》進行解釋,以監督點檢作業的實施。
點檢通道的設置
第七條在設備較集中的場所應考慮設置點檢通道。點檢通道的設置可采取在地面畫線或設置指路牌的方式,然后再沿點檢通道,依據點檢作業的位置設置若干點檢作業站。
第八條點檢通道設置的要點:
1、點檢時行進路徑最短;
2、點檢項目都能被點檢通道中的站點所覆蓋;
3、沿點檢通道,點檢者很容易找到點檢內各點檢作業點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