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腹膜車間生產工作流程

腹膜車間生產工作流程

2024-07-25 閱讀 9818

腹膜車間崗位責任

一、(2人)上底布:

1、上班前10分鐘,領倉庫料(由當班的其余6人一起去)

2、其他時間(如吃飯時間等)協助下道工序。

3、當天未完底布需交回倉庫。

4、底布調平整,保證底布平整.

二、(3人)拌料(切邊現有1臺):

1、上班前10分鐘領倉庫料;

2、新料舊料回料進行拌料;

3、領料、拌料、上料,中間空余時間較多,協助上底布,協助上膜,去印刷車間領膜。

4、保證切邊布跑偏,調動切刀;

5、上料保證有料,不能吃空。

三、(3人)看機臺:

看機臺其中1名機長,2位副機長(3臺機各機長負責一臺,如果不需要3臺全開的情況下,其余起輔助作用)

A、機長對3臺機的質量問題負責,安排2位副機長

B、副機長對本機臺的質量負責,有質量疑問處理不了向機長匯報

C、在看機臺過程中必須保證有人在看守腹膜過程。

D、機長負責核對并記錄米數,實腹數量(應減去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數)應與“腹膜

生產通知單”相符。不能來多少腹多少,對數量有異議的應與車間主任商量。

E、機長負責與下道工序的工作聯系(補料、質量要求等)與確認

F、下成品膜,上OPP印刷膜,并貼標識簽字

G、接受生產任務,并安排完成生產任務

四、主副機配合

1、當主、副機各開一臺腹膜機時,副機長相對獨立,開好自己那臺覆膜機,機長不得

過多干涉,除了出現質量情況,機長有權技術干涉。

2、當生產任務不忙時,主、副機共同開1臺覆膜機時,副機長要服從機長的安排,

3、做到質量問題誰產生誰負責(針對機長和副機長)

4、平時加強相互間的技術交流

生產周例會匯報記錄表

匯報人:

腹膜生產記錄

重點設備點檢、保養卡

注:保養、點檢正常打√,異常打×(如2日序號為3保養點檢項目有異常,用×23表示),備注再記錄

篇2:某車間生產事故處理規范

事故處理是包括事故發生后的緊急處理,報告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分析和統計,采取措施及處分有關單位和人員等一系列工作的總稱。

(一)職工傷亡的范圍

職工傷亡事故的性質按與生產的關系程度分為因工傷亡和非因工傷亡兩類,其中屬于因公傷亡的事故包括:

(1)職工在工作和生產過程中的傷亡。

(2)職工為了工作和生產而發生的傷亡。

(3)由于設備和勞動條件不良引起的傷亡(含不在工作崗位)。

(4)在廠區內因運輸工具造成的傷亡。

(5)在生產區域外因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或在其工作地點、工作時間發生的傷亡等。

這個因工傷亡事故范圍,只涉及統計分析問題,不作為勞動保險的依據。

(二)傷亡事故的分類

根據負傷程度的不同,分為輕傷事故、重傷事故,死亡事故和多人傷亡事故四種。

輕傷事故:受傷后歇工1天的事故。

重傷事故:受傷后要經較長時間醫治,受傷致殘,造成后遺癥的事故。

死亡事故:事故發生的當時死亡或搶救較長時間,醫治無效死亡的事故。

多人傷亡事故:指同時傷亡3人及3人以上的事故。

(三)事故發生后的緊急處理

事故往往具有突然性,因此在事故發生后要保持頭腦清醒,切勿驚慌失措,處理失當。

一般按如下順序處理:

(1)首先切斷有關動力來源,如氣源、電源、火源、水源等。

(2)救出受傷、死亡人員,對重傷員進行急救包扎。

(3)大致估計事故的原因及影響范圍。

(4)及時報告和呼喚援助,同時搶移易燃易爆、劇毒等物品,防止事故擴大和減少損失。

(5)采取滅火、堵水、導流、防爆、降溫等措施,使事故盡快終止。

(6)事故被終止后,要保護好現場。

(四)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對于傷亡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和處理的基本目的是:找出原因,查明責任,采取措施,消除隱患,吸取教訓,改進工作。

班組的責任是協助有關部門或人員,搞好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

篇3:鑄鐵車間生產事故預防措施

鑄鐵生產在鑄造生產中占很大比例,故在鑄鐵的生產中事故不斷發生,《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尚未細節到具體生產車間的設備與事故預防,幾十年來生產中,見到了血淋淋的故事教訓,積累經驗,今略作介紹,以引為鑒。

鑄鐵車間一般由造型、熔煉、澆注、清理等組成,各個過程和工序都可能發生事故。

1造型

混砂機取樣時,千萬要注意預防碾輪與刮刀傷手事故。對不熟練的工人,應停機取樣。在混砂機故障修理過程,其他人員開動了混砂機會造成重大事故,在檢修樹脂砂混砂機中,修理人員開動機器前,沒注意其他人的手在轉動輪上,結果扎斷手指。

熱天,造型用的電風扇在轉動或移動時,一定要關掉電源,帶電作業,極易造成傷人事故;另外,電器絕緣也應保持完好。機器造型時,如果造型工不注意把手放在砂箱上,此時如開動頂箱開關,也易造成手指粉碎性骨折。

行車,主要是斜拉過載。對低矮廠房,千萬要注意行車的吊鉤與電動葫蘆相碰而造成沖頂事故。

2熔煉

沖天爐修爐時,一定要注意前爐蓋頂上排氣口是否暢通。如果前爐蓋排氣口者塞,會造成爆炸事故,另外要注意過橋是否暢通。在開風時,一般先開觀視孔,待開風前后,戴上眼鏡觀察過橋暢通時,再堵上。過橋,出渣門爐底等都要打結實,防止漏鐵水而引起事故。后爐爐底要保持干燥,不得積水。

對加料機加料的沖天爐,一定要注意鋼絲繩是否完好。加料人員要注意,鋼絲繩是否從加料機滑輪中間滑出。如果滑出應立即停止加料并進行復位,同時改正結構。料桶到底鋼絲繩打結時,重新拉起,拉直后再加料。對有效高度較高的沖天爐,要注意電動葫蘆卷筒上的鋼絲繩是否從卷筒上滑出或亂花。

另外要注意,料桶與料坑之間如果有雜鐵卡牢,會造成鋼絲與加料機超負荷事故。

3澆注

澆注時注意吊包定位是否完好,在吊運鐵水過程中吊包是否固定牢靠,吊運鐵水時,避免吊包碰到其他設備或工裝,造成鐵水傾倒的重大事故。

澆注時,澆注工要看著冒口,應戴好防護眼鏡;特別注意,防止鐵水將滿未滿時,鐵水突然噴出飛濺傷人。

4清理

清理時,操作人員應戴好眼鏡,對砂輪機,磨光機的砂輪磨片在開動前,應檢查一下有無裂紋,先空轉一下,試轉時,人員站在砂輪機側面,以防止高速度旋轉時,碎裂碎片傷人。

上述事故,只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對上崗的工人先進行安全(各種設備使用操作,維修,保養)培訓,就能杜絕,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