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學生會學生干部發展管理辦法
商學院團委學生會學生干部發展管理辦法
自商學院團學會成立以來,一直在摸索和探討更加合適而又先進的管理辦法。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做好學生工作,另一方面是為了給團學會的成員提供體現各自特長和能力的發展舞臺。事實證明,商學院團學會是一個優秀的組織,從參與學校活動到組織本學院活動都充分的體現了我們的團隊精神和我們的組織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活動更多的體現了我們的學院風采及專業特色。具體來說,為了組織管理好我們的學生工作及學生干部。主要做到以下幾點:團學干部的招聘與甄選,團學干部的培訓,團學干部的任用及發展以及團學干部的考評及晉升,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的過程。
一、團學干部的招聘與甄選(選人)
在新生入學后,我們的新的團學干部招聘工作就列入日程,而非大家看到的等到新生軍訓結束后的第一,第二個星期舉行一次招聘就足以了事。在正式的招聘工作開始前,我們主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個是進行暗中的調查和了解,比如說,我們商學院會為新生班的班主任委派一名班主任助理,協助班主任工作,該助理從該專業的二年級的優秀學生中選出,從新生入學報名到軍訓結束已是很長一段時間,班主任助理可基本掌握該班的學生情況。由此我們就可以從班主任助理那兒得到很多有用有利的信息。另外一個是團學會各部門做出本學年的工作計劃及構思好本學年要舉辦的基本活動,同時考慮好老團學干部的辭退情況及要招聘具有哪方面特長的人,就可計算出各部門本學年要招幾名新團學干部,然后把各部門情況匯總做出本學年團學會的招新計劃。做出招聘計劃后,張貼招聘信息做好宣傳工作。以便廣納才人,充實壯大我們的團學組織。
正式招聘時,設置招聘方法和招聘流程。我們一般采用初試和復試兩個步驟完成。在招聘團學干部時應注意以下問題和原則:
選拔團學干部要注意的問題:
(一)選拔團學干部的宗旨:任人唯賢。選拔學生干部的最終目的是更好的維護同學的根本利益,為廣大學生服務,實現青年學生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在選拔團學干部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任人唯賢,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
(二)選拔團學干部的條件:品學兼優,德才兼備。
(三)選拔團學干部的原則:公平、公正、公開。在團學干部的選拔過程中必須堅持公平原則,在選拔的對象上既注重地區的平?,也要注重性別的協調,還要注重少數民族學生干部的培養。在選拔的流程和考核上要公正、公開,提高透明度,這樣才能提高在同學心目中的信任感和威信。
(四)選拔團學干部的途徑:自薦和推薦并重。
(五)選拔團學干部的形式:選拔團學干部的形式在不背離選拔宗旨、原則,條件及途徑的前提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一般情況下有三種形式:一是面視。二是筆試。三是面試兼筆試。一般情況下都采取"面試兼筆試"這種方式對團學干部進行選拔。
團學干部必須遵循的原則:
能否建立一支素質精良、作風過硬、團結善戰、堅強有力,既能帶頭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又能在具體的工作中真正體現廣大同學根本利益的團學會干部隊伍,是新形勢下學生會組織實現自我服務、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發展,進一步提升自身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斗力的關鍵所在。
1、要有服從大局、服務全局的思想。
2、要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3、應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格,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4、要善于珍惜時間,并學會合理地分配時間。
5、培養合作共事的精神。
6、尊重人、理解人、寬待人等方面磨練自己,逐步增強心理的承受力。
二、團學干部的培訓(育人)
培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使團學干部了解、認可和溶入我們的團學組織隊伍,參與團學工作和團學文化的建設、改進,增強他們的歸屬感;
2、各部門部長、副部長及老團學干部介紹本部門工作要點和需要具備的工作能力,同時積極引導這些必備能力的養成,同時介紹本部門的工作職責,加強新團學干部的責任感和工作意識;
3、對團學干部進行組織觀念,紀律意識的培養,一支優秀的隊伍首先必須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隊伍,良好的時間觀念和團隊意識有利于整個團學會的健康發展,我們十分注重在活動舉辦時各個部門協同合作,如此可增加各部門的交往時間,以此來凝固整個團學會的凝聚力;
三、團學干部的任用和發展(用人)
當發現團干部具備某種工作潛質或工作能力時,就委以工作任務,使這種能力得以鍛煉和提升。同時在新老團學干部間建立良好的"傳?幫?帶"關系,老團學干部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工作技巧教給新團學干部,而新團學干部又具有某些與老團學干部不具備的創新精神和處理事物的方式方法,如此一來,商學院團學會一直處于一個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不斷發展創新的過程中。
在平時的工作中,對表現積極的團學干部及時給予表揚激勵,正強化有利于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出色。再者給予工作能力、組織能力出眾的團學干部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晉升的平臺,可將他提升為下一任的部長或者主席團成員。
四、團學干部的考評及晉升(留人)
團學干部的考評分為新團學干部的考評和老團學干部的考評。新團學干部的考評在招聘工作完成后,新團學干部進入團學組織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內進行,在考評時,邀請該團學干部的班委、同學和舍友參與,對他在班級、宿舍的表現進行評價,以及提出他的優缺點,再結合他加入團學組織以來的情況進行總體考評,最后得出該團學干部是繼續留任還是辭退。老團學干部的考評主要包括學業成績考評和平時工作表現、參加活動的積極性的考評,該考評一般在每學期末進行。干事由所有部長和主席團考評,部長由主席團考評,主席團由輔導員老師考評。
不管是新團學干部還是老團學干部的考評工作都要及時進行,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我們組織的整體情況和動態,以及各部門人員分配和利用是否合理等。
及時的提升有能力的團學干部,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和發展動向。避免人才的流失。
商學院團學會一直秉著集權但民主的團學管理理念進行工作,使得整個組織在組織活動時合理有序但又不失活力。
篇2:某學校優秀學生干部評比辦法
優秀學生干部評比辦法
一、評選條件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模范執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肯干。勇于參加各項改革實踐,組織性強。
2、主動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工作成績顯著,操行等級為“優”,各科成績平均在80分以上。除作文和體育以外,低于80分的科目不得超過3門。但不能出現不及格的科目。專業操作成績良好以上。
3、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人際合作能力、社會交際能力、辨別是非能力、改正錯誤的能力較強。
二、評比方法
先在本班學生中宣讀工作總結,再由班主任向專業部推薦,經學生處審核批準。被批準為“優秀學生干部”者,享受校級“三創優秀學生”的同等待遇。
附:有關說明
1、凡被評為“三創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者,均填寫登記表,存入個人檔案,并在全校大會上表彰,授予“三創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證書。
2、操行等級按“學生操行等級評定的規定”執行。
3、評選“三創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必須堅持條件,不搞照顧。
4、學生干部是指:團委委員、學生會成員和干事、班委會委員、團支部委員、科代表。
篇3:職業學院學生干部培養管理規定
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干部培養與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做好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培養一批專業精湛、作風優良、具有奉獻精神和良好服務意識的學生干部,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學生干部是聯系學校和廣大學生的紐帶和橋梁,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接受學校各級團學組織的指導,在法律和學校規章允許的范圍內,圍繞或配合學校中心任務開展工作。
第三條學生干部是學校開展學生工作的得力助手,各級黨、團組織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完善學生干部隊伍管理,提高學生干部隊伍素質。
第四條學生干部要熱忱為同學服務,關心和維護廣大同學的利益,不允許任何學生干部脫離學生,凌駕于學生之上。
第五條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和骨干,必須在各方面成為學生的表率。
第二章學生干部的產生和任職條件
第六條學生干部的選拔,必須按照民主集中制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采取推薦、自薦等多種形式產生候選人,通過民主程序選舉產生;特殊情況下,學生干部也可由組織指定、任命或招聘等形式產生。
第七條學生干部的使用實行層級制,未擔任過低一級職務的學生干部一般不得直接擔任高一級職務。
第八條學生干部任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表現和道德品質,熱愛祖國、熱愛學校、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貌、模范遵守國家法律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在同學中起表率作用;
(2)學習目的明確,勤奮努力,有較強的學術進取精神,學習成績較好;
(3)有大局意識,愿意為同學服務;有正義感,敢于與一切不良現象及損害集體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
(4)有較強的責任感,勇于承擔社會工作;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積極組織有益于學生成長的各項活動;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善于把不同類型的同學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5)有創新精神,積極為集體建設出謀劃策,把學生組織建設成為同學服務的集體。
第九條學生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自動辭職:
(1)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受到各類處分或個人素養和道德水平低下,在學生中影響不良者;
(2)在任職期間有兩門以上專業課程不及格者;
(3)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無法進入班級前50%者;
(4)在工作中不能顧全大局,互相拆臺使工作不能順利開展,使集體利益及聲譽受到損害者,或以權謀私,經教育不改者;從事其他與學生干部身份不符的活動,嚴重損害集體利益或聲譽者;
(5)不能勝任所擔任職務者。
第十條學生干部自動辭職程序如下:
(1)學生干部本人提出辭職報告,交同級學生組織指導教師;
(2)各級團學組織接到學生干部辭職報告后,應召開相應會議進行討論,對確有第九條所列情況之一的學生干部,準予其辭職,在相應范圍內宣布并報上一級組織備案。
第十一條根據第九條規定,學生干部應該辭職而不辭職的,所在團學組織和學生可以向校學生監事委員會提請組織調查,由校學生監事委員會負責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報黨委學工部決定處理,情況屬實的將其免職或撤職。
第三章學生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培養
第十二條學生干部由各級團學組織負責管理和考核
第十三條校團委學生干部由校團委負責管理和考核,考核結果報學生干部所在系黨組織和學生處。
第十四條校學生會干部由學生處負責管理和考核,考核結果通報學生干部所在系黨組織;系團總支、學生分會干部由各系及輔導員具體管理和考核,班委、團支部干部由輔導員、班主任具體管理和考核,考核結果報系黨組織及學生處。
第十五條學生干部是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份,其培養應納入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隊伍培養范圍。學生干部的教育采用集體教育、個別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通過舉辦培訓班、掛職鍛煉、壓擔子等多種形式,積極倡導學生干部在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鍛煉、在工作中教育、在工作中成長的干部培養思路。
第十六條學生干部每年填寫一次《德化陶瓷學院學生干部考核登記表》,記入本人檔案。根據本規定第九條而自動辭職或被免職、撤職的學生干部,亦需填寫此表。各級黨團組織在考核意見欄中注明其辭職或免職、撤職原因,有調查材料的要一并收錄,建立學生干部考核資料入檔制度。
第十七條學校每年評選一次校級優秀學生干部,具體要求和程序依據《德化陶瓷學院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評選辦法》、《陶瓷學院共青團員獎勵辦法》執行。
第十八條學生干部可以根據學校有關規定在綜合測評時享受相應的加分。
第十九條各級團學組織應提供條件并要求學生干部自覺提高政治理論水平,表現優秀、有要求入黨的,應向學生干部所在院系推薦其進入各級黨校學習或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加以培養。
第二十條學生干部實行輪崗制,即學生干部在同一崗位任期不得超過二年。
第四章學生干部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一條學生干部享受下列權利:
(1)代表學生參與社會事務和社會監督,通過學校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廣大學生的意見;
(2)代表學生參與學校教育和管理事務,溝通學校有關部門和有關領導與廣大學生的聯系,促進學校教學工作、學生工作和后勤工作等與學生利益相關的工作,參與有關學生事務的協商;
(3)組織學生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活動,在維護國家和人民以及學校整體利益的同時,維護廣大同學的正當權益;
(4)對本級或上級團學組織的工作有討論、建議和批評的權利,并有權要求其改進工作;
(5)有被推薦或自薦到更高一級組織直到校團委、校學生會任職的權利;
(6)評優或就業時,在同等條件下,學校根據貢獻大小,給予優先推薦;
(7)有維護集體、他人及自身的正當權益不受侵犯的權利。
(8)按學校的有關規定享受其他應享受的權利。
第二十二條學生干部必須履行下列義務:
(1)認真學習政治理論,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2)及時反映廣大同學的意見和呼聲,做學生利益的忠實代表和維護者;
(3)團結廣大同學,成為同學的知心朋友
;
(4)認真組織各項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課內外活動;
(5)做好本職工作,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6)努力提高自己的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宣傳鼓動能力以及社會活動能力;
(7)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
(8)模范遵守國家法令和校規校紀。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規定中的學生干部是指:
(1)校團委、校學生會各部干事(含干事)以上干部;系團總支、系學生分會各部委員(含委員)以上干部;班委、團支部干部;
(2)校藝術團隊(部)副職(含副職)以上干部;學生社團正副會長(社長);校學生廣播臺。
第二十四條本規定由學生工作處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