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小學特殊貢獻獎評審辦法

某小學特殊貢獻獎評審辦法

2024-07-10 閱讀 9596

小學特殊貢獻獎評審辦法

一、評選辦法:

1、評選范圍:符合條件的z小學在崗教職工個人或團隊,均可申報。

2、成果期限:本學期(2013年8月--2014年1月)取得的突出成果。

3、評選條件: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均可申報:

⑴個人課題被省級以上立項、教研論文案例獲得省級一等獎、國家級一等獎,獎勵400、400、600元;國家及省核心小學教育教學刊物發表,同一等獎。

⑵賽課獲得市一等獎、省級一等獎、國家級一等獎,獎勵600元、1000元、1600元。

⑶輔導學生競賽獲得省級一等獎、國家級一等獎,獎勵:600元、1600元。

⑷藝體科技等團體比賽獲得市一等獎、省級一等獎,分別獎勵600元、1000元。

⑸個人或團體先進事跡被省級以上重要媒體宣傳,獎勵600元。

⑹在區以上統測抽測中,所任班級學科取得區前三名或綜合評估高于區均8分以上,獎勵1000元。

⑺其他省市以上突出成果或在學校創建、發展中做出特殊貢獻的,經校務會議研究認定。

4、以上成果需主管部門正式下發參賽通知,由學校組織或推薦參加,與小學教育教學有關的正規成果;除文章發表以外其他個人自主參加的不在此評審表彰范圍;課題應為個人獨立課題、不含各級子課題、不含學校及部門管理課題。

5、對照條件,自主向校長室申報,需提供成果原件,以校務會議認定為準。

6、獲得表彰者,頒發證書與獎金,并作為教師評優晉級、崗位優先聘任依據之一。

7、學期內以最高成果頒獎,不兼獎項目;成果特別多者,由校務會議研究酌情增加獎勵額度,最高2000元封頂。

8、團隊參與完成的成果,證書、獎金頒發給團隊,只按最高成果項目,不按個人獎勵。

二、本學期評選安排:

1、符合申報條件者到副校長室領取申報表,2014年元月23日前完成填寫與申報,上交成果原件及復印件(表格可去校長室領取,也可以在校園網“校務管理”欄目中下載)。

2、元月23日----25日,校務會議評審認定。

篇2:某小學特殊貢獻獎評審辦法

小學特殊貢獻獎評審辦法

一、評選辦法:

1、評選范圍:符合條件的z小學在崗教職工個人或團隊,均可申報。

2、成果期限:本學期(2013年8月--2014年1月)取得的突出成果。

3、評選條件: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均可申報:

⑴個人課題被省級以上立項、教研論文案例獲得省級一等獎、國家級一等獎,獎勵400、400、600元;國家及省核心小學教育教學刊物發表,同一等獎。

⑵賽課獲得市一等獎、省級一等獎、國家級一等獎,獎勵600元、1000元、1600元。

⑶輔導學生競賽獲得省級一等獎、國家級一等獎,獎勵:600元、1600元。

⑷藝體科技等團體比賽獲得市一等獎、省級一等獎,分別獎勵600元、1000元。

⑸個人或團體先進事跡被省級以上重要媒體宣傳,獎勵600元。

⑹在區以上統測抽測中,所任班級學科取得區前三名或綜合評估高于區均8分以上,獎勵1000元。

⑺其他省市以上突出成果或在學校創建、發展中做出特殊貢獻的,經校務會議研究認定。

4、以上成果需主管部門正式下發參賽通知,由學校組織或推薦參加,與小學教育教學有關的正規成果;除文章發表以外其他個人自主參加的不在此評審表彰范圍;課題應為個人獨立課題、不含各級子課題、不含學校及部門管理課題。

5、對照條件,自主向校長室申報,需提供成果原件,以校務會議認定為準。

6、獲得表彰者,頒發證書與獎金,并作為教師評優晉級、崗位優先聘任依據之一。

7、學期內以最高成果頒獎,不兼獎項目;成果特別多者,由校務會議研究酌情增加獎勵額度,最高2000元封頂。

8、團隊參與完成的成果,證書、獎金頒發給團隊,只按最高成果項目,不按個人獎勵。

二、本學期評選安排:

1、符合申報條件者到副校長室領取申報表,2014年元月23日前完成填寫與申報,上交成果原件及復印件(表格可去校長室領取,也可以在校園網“校務管理”欄目中下載)。

2、元月23日----25日,校務會議評審認定。

篇3:小學一級教師高級教師職稱量化評審辦法

小學一級教師高級教師職稱量化評審辦法

  為進一步規范全市中小學教師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做到客觀公正、嚴謹規范,更好地發揮職稱工作的正確導向和激勵作用,現根據《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蘇職稱[20*]14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重新制定我市中學一級教師、小學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量化評審辦法。

  一、量化評審原則

  1.注重教學業績;

  2.向基層一線教師傾斜;

  3.客觀公正、嚴謹規范。

  二、量化要素及分值

  (一)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規范,分值15分;

  (二)教育工作,分值20分;

  (三)教學工作,分值35分;

  (四)教科研工作,分值20分;

  (五)其它工作,分值10分。

  三、量化評審細則

  (一)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規范(15分)

  1.年度考核(10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均為合格及以上6分,年度考核優秀每次2分。

  2.綜合表彰(5分)。1任現職以來,獲得教育主管部門綜合表彰或政府綜合部門的表彰、嘉獎、記功。鎮校級每次1分,市(區)級每次2分,泰州市級每次4分,省級及以上每次5分。其中,鎮校級累計不超過2分。

  2任現職以來,獲得各類與教育教學工作及申報人員崗位職責有關的單項表彰。市(區)級每次1分,泰州市級每次2分,省級及以上每次4分。

  (二)教育工作(20分)

  1.教育管理(8分)

  從教以來,擔任班主任(小學少先隊輔導員)、團委(總支)書記、少先大隊輔導員三年以上或課外活動小組指導教師等教育管理工作四年以上(其中,任現職期間從事教育管理工作不少于兩年)或教師擔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學校中層及以上干部四年以上5分。任現職以來,擔任上述工作兩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加0.5分。

  2.教育實績(8分)

  1所帶班級或活動小組成績顯著,獲鎮校級表彰每次1分(鎮校級累計不超過4分),市(區)級每次2分,泰州市級每次3分,省級每次4分,國家級每次5分。其中同年度集體和個人表彰按得分高的算一次,不重復計分。

  2任現職以來,輔導學生參加由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競賽獲獎,市(區)級每人次0.5分,泰州市級每人次1分,省級及以上每人次1.5分。同一學生參加同種競賽,以最高級別獎計分,不重復計分。

  (三)教學工作(35分)

  1.循環教學(8分)

  勝任本學科教學,已從事申報學科本學段各年級的教學工作5分。擔任過小學3屆,或中學2屆以上畢業班,或本學科學段最高年級教學工作3分。

  2.工作量(8分)

  完成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因課時計劃、學校規模等原因課時量偏少的學科,任課教師必須有其他與教學相關的工作量作為補充)8分。

  3.學生滿意度(5分)

  任現職以來,學年度課堂教學測評學生滿意率均為80%以上3分;學年度課堂教學測評學生滿意率90%以上每次加0.5分。

  4.公開課(6分)

  任現職以來,開設公開課、示范觀摩課。鎮校級每次1分(鎮校級累計不超過3分),市(區)級每次2分,泰州市級每次3分,省級及以上每次4分。

  5.基本功比賽(8分)

  任現職以來,參加課堂教學競賽和各類教師基本功競賽獲獎。課堂教學競賽市(區)級每次3分,泰州市級每次5分,省級及以上每次6分。基本功競賽鎮校級每次1分(鎮校級累計不超過4分),市(區)級每次2分,泰州市級每次3分,省級及以上每次4分。

  (四)教科研工作要求(20分)

  1.發表獲獎論文或參編教參(10分)

  任現職以來,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論文(申報學科至少有1篇)公開發表、獲獎。公開發表市(區)級每篇1分,泰州市級每篇3分,省級每篇5分,核心刊物每篇8分;獲獎或專題研討會交流,市(區)級每篇1分,泰州市級每篇2分,省級每篇3分(同一篇論文不重復計分,按最高得分計);參加泰州市級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門委托編寫的已正式出版的教材、教學參考資料5分

  2.課題研究及教改實驗工作(10分)

  市(區)級及以上批準立項課題研究,撰寫課題報告或課題研究論文6分。僅參與市(區)級及以上批準立項課題研究工作的3分;參加教改實驗取得一定效果,教育教學經驗在市(區)級及以上范圍推廣的5分。

  (五)其它(10分)

  1.教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至今每年0.5分。

  2.進檔。任現職至今,進檔職齡每年0.5分。作為市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另加1分。

  3.學歷。小學教師本科畢業加1分,中、小學教師研究生畢業或取得碩士學位3分,博士學位4分。

  4.農村任教。從教以來在農村任教滿3年的1分、滿5年的2分、滿8年的3分;市(區)內支教1年1分,跨市(區)支教1年2分,跨省支教1年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