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管理人員培訓制度

公司管理人員培訓制度

2024-07-10 閱讀 4339

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培訓制度

第一章高層管理人員培訓

第一條本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必須有創新和開拓的思想觀念,為此應做到以下兩點。

(1)從舊觀念的羈絆中解脫出來,勇于創新。

(2)解除過去經驗的束縛,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第二條凡高層管理人員應具有下列意識。

(1)引進新產品或改良原有產品。

(2)掌握新的生產方法,了解公司經營的新技術。

(3)努力開拓新市場、新領域。

第三條每位高層管理人員必須隨時培養自身素質,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

(1)身為高層管理者的責任心、使命感。

(2)獨立經營的態度。

(3)嚴謹的生活態度。

(4)誠實、守信的經營方針。

(5)熱忱服務社會的高尚品質。

第四條凡本公司高層管理人員須以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為目的,培養創造利潤的思想觀念。

第五條高層管理人員應隨時進行市場調查研究,以推進營銷活動,促進效益的提高。

第六條營銷研究的基本步驟。

(1)確定研究主題,決定研究的目標。

(2)決定所需要資料及資料來源。

(3)選擇調查樣本。

(4)實地搜集資料。

(5)整理、分析所收集的資料。

(6)進行總結并寫出報告。

第二章中層管理人員培訓

第七條對中層管理人員進行教育培訓的基本目標。

(1)明確公司的經營目標和經營方針。

(2)培養相應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才能。

(3)使其具有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

第八條凡本公司中層管理人員應堅持以下標準。

(1)是否為下屬的工作、晉升提供了足夠的支持和機會。

(2)是否適當地分派了工作,使下屬有公平感。

(3)所訂的計劃,是否得到了下屬的理解和衷心的支持。

(4)是否信守向下屬許下的諾言。

(5)是否在發布命令、進行指導時,做了妥善的考慮。

第九條中層管理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相關工作的知識。

(2)掌握本公司的管理方法。

(3)熟練掌握教育培訓技術。

(4)努力培養作為領導者應具備的人格。

第十條中層管理人員應具備以下能力。

(1)計劃能力。

①明確工作的目的和方針。

②掌握有關事實。

③以科學有效的方式從事調查。

④擬定實施方案。

(2)組織能力。

①分析具體的工作目標和方針。

②分析并決策職務內容。

③設置機構,制訂組織圖表。

④選任下屬人員。

(3)控制能力。

①制訂執行的客觀標準和規范。

②嚴格實施標準,及時向上級反饋。

第十一條中層管理人員應采用下列指示的方法。

(1)口頭指示。

①條理清楚切合主題。

②明確指明實行的時間、期限、場所等。

③保證對下屬傳達的明確性。

④指出實行時應注意之處,并指明困難所在。

⑤耐心回答下屬的提問。

(2)書面指示。

①明確目標,逐條列舉要點。

②提前指示應注意的問題。

③必要時,以口頭命令補充。

④核查命令是否已被下屬接受。

第十二條中層管理人員貫徹指示的要求。

(1)整理指示內容。

(2)嚴格遵循貫徹程序。

(3)確認下屬已徹底理解指示。

(4)使下屬樂于接受指示,并改進他們的工作態度,提高工作積極性。

第十三條中層管理人員人際關系的處理要求。

(1)善于同其他管理人員合作,彼此協助。

(2)樂于接受批評、建議。

(3)彼此交換信息、情報,不越權行事。

(4)對上級與下屬的關系處理,應以工作效果為原則,不得將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來。

第十四條中層管理人員接見下屬的要求。

(1)選擇適當的場所,以親切的態度使下屬放松。

(2)涉及私人問題時,確保為下屬保密,使其減少顧慮。

(3)留心傾聽,適當詢問,使下屬無所不談。

(4)應注意不要輕易承諾。

第十五條中層管理人員為維持正常的工作關系應注意的事項。

(1)認識到人是有差異的,尊重下屬的人格。

(2)把握工作人員的共同心理和需要。

(3)公平對待下屬,不偏不倚。

(4)培養下屬的工作積極性,重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且保留他們的正確意見。

(5)妥善解決下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第十六條中層管理人員配置人力時應注意的事項。

(1)根據每位員工的知識、能力安排合適的職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2)給下屬以適當的鼓勵,使其在工作中具有成就感,形成良好的開端,增強工作的積極性。

(3)有效地實施培訓,增強下屬的工作能力。

第十七條中層管理人員對待下屬時應注意的事項。

(1)不要對下屬抱有成見和偏見。

(2)不以個人偏好衡量別人。

(3)冷靜觀察實際工作情況,不要使下屬產生受人監視的感覺。

(4)利用日常的接觸、面談、調查,多方面了解下屬,嚴守下屬的秘密,公私分明。

第十八條中層管理人員發揮下屬積極性應注意的事項。

(1)適時對員工加以稱贊,即使是細微行為也不要忽視,同時不可以忽視默默無聞、踏實肯干的下屬。

(2)授予下屬權責后,不要做不必要的干涉,同時盡可能以商量的口氣而不是下命令的方式分派工作。

(3)鼓勵下

屬提出自己的見解,并誠心接受,尊重下屬的意見。

(4)鼓勵并尊重下屬的研究、發明,培養其創造性。

(5)使下屬充分認識到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使之產生榮譽感。

第十九條中層管理人員批評下屬時應注意的事項。

(1)要選擇合適的時間,要冷靜、避免沖動。

(2)在適當的場所,最好是無其他人在場的情況下。

(3)適可而止,不可無端地諷刺、一味指責。

(4)不要拐彎抹角,要舉出事實。

(5)寓激勵于批評中。

第二十條中層管理人員培養后備人選時應注意的事項。

(1)考察后備人選的判斷力。

(2)考察后備人選的獨立行動能力。

(3)培養后備人選的協調、溝通能力。

(4)培養后備人選的分析能力。

(5)提高代理人的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

第三章基層管理人員培訓

第二十一條基層管理人員與公司內部各級的關系。

(1)和上級的關系――輔助上級。

(2)和下級的關系――指揮、監督下屬。

(3)橫向關系――與各部門同事互助協作。

第二十二條基層管理人員的基本責任。

(1)按預定工作進度、程序組織生產。

(2)保證產品的質量。

(3)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十三條基層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職責。

(1)向新員工解釋公司有關政策、傳授工作技術,指導新員工工作。

(2)培訓下屬,使其有晉升機會。

(3)培訓后補人員。

(4)其他教育培訓職責。

第二十四條基層管理人員處理人際關系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對下關系:進行家庭調查,舉行聚會、郊游,為下屬排憂解難。

(2)對上關系:反映員工意見,聽取上級要求,報告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3)橫向關系:與其他部門的同事通力合作。

(4)積極開展對外活動,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形成良好的公共關系。

第二十五條基層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

(1)領導能力,管理能力。

(2)組織協調能力。

(3)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觀察力。

(4)豐富的知識和熟練的工作技能。

第二十六條基層管理人員教育培訓的種類。

(1)后備管理人員教育培訓。

(2)培訓發展計劃。

(3)再培訓計劃。

(4)調職、晉升教育培訓。

第二十七條考核管理基層人員教育培訓時應注意的事項。

(1)出勤率。

(2)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產品的質量。

(4)原材料的節約情況。

(5)加班費用的控制。

第二十八條高層管理人員和中層管理人員須授予基層管理人員合理的權力,并且進行必要的教育培訓。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凡公司管理人員(含高層、中層、基層)的教育培訓均按本制度執行。

篇2:船舶企業安全培訓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員隊伍的建設,提高船舶安全檢查員的工作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船舶安全檢查站應根據我局各單位船舶安全檢查員實際配備情況、需求量,以及工作發展情況,積極向各單位征求培訓意見;

第三條建立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員后備人員儲備庫,我局持有《海事行政執法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行政執法人員均應納入儲備庫;

第四條進入局船舶安全檢查員儲備庫的人員,局將按人事教育培訓計劃選派參加交通部海事局、長江海事局組織的船舶安全檢查員培訓班學習,以取得《船舶安全檢查員證》;

第五條已取得《船舶安全檢查員證》的安檢員,應按照局有關安排參加上級機關組織的再培訓和實習鍛煉,以便取得高一級別的《船舶安全檢查員證》;

第六條船舶安全檢查站應根據各單位意見,配合局辦人教部門做好培訓計劃、方案的制訂準備工作,并于每年十二月份完成翌年培訓計劃;

第七條局船舶安全檢查站以及各單位應在局、處(站)范圍內開展多種形式的船舶安全檢查知識培訓學習,以便提高整體業務水平;

第八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安全組織培訓學習制度

一、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是貫徹安全生產方針,實現安全生產、文明生產,提高管理者和廣大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防止產生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的重要途徑。能夠提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職工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幫助其正確學習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能夠普及和提高他們的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安全技術知識,增強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產,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與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項目部安全組要和綜合辦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工作,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培訓和考試工作。

三、各單位負責人、項目經理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本部門、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安全技術、安全生產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四、各單位安全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技術、安全生產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操作技能及本單位、本項目和一些危險崗位的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五、特種作業人員在上崗作業前,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教育,實行理論教學與操作技能訓練相結合的原則,重點放在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預防事故的實際能力上。

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保證其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職工,不得上崗作業。

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種各樣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不斷涌現,各單位在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時,需要對職工進行新的安全技術和新的操作方法的教育與培訓,以適應新崗位作業的安全要求。主要內容包括:

1、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的安全性能及安全技術;

2、新工藝的操作技能和新材料的特性;

3、安全防護裝置的使用和預防事故的措施。

八、由于工作需要調換崗位的和放長假(一年以上)后又重新上崗作業的職工,要對其從事的工種崗位的新特點,必須進行相應得安全技術培訓和教育。

九、必須堅持不懈、經常不斷地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要充分認識到安全思想、安全態度教育的重要性,通過班前班后會、安全活動日、安全生產會議、事故現場會、安全技術交流、安全生產展覽、安全生產宣傳畫、宣傳標語及安全標志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和安全活動,激發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熱情,促使職工真正重視和實現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