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職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企業在職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第1章總則
第1條為有效開發員工潛在能力,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使員工最大程度地掌握完成本崗位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促進員工自身的職業發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2條凡本企業所屬在職人員培訓及相關事項均按本制度辦理。
第2章在職培訓管理規定
第3條在職培訓的內容
在職培訓從總體上來講包括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和職能層人員的培訓。
第4條在職培訓政策
(1)在職培訓由人力資源部協同各部門共同進行規劃與執行。
(2)高層管理人員每年度參加的培訓應不少于100課時,中、基層管理人員每年度參加的培訓應不少于120課時,職能層人員每年度參加的培訓應不少于80課時。
(3)部門或人力資源部門的年度培訓需求和計劃的制訂必須按照員工需求計劃進行,部門的年度培訓需求和計劃必須上報人力資源部審核備案。
第5條培訓計劃的制訂
應考慮到高層管理人員,中、基層管理人員和職能層人員及新員工的差異。
第6條培訓目標的確定
在職培訓的目標是培養員工對企業的信任感和歸屬感,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訓練員工的工作方法,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及企業的競爭力
第7條培訓地點的選擇
(1)內部培訓地點
采用普通授課、研討、多媒體及錄像教學的方式,培訓地點可以是企業內部會議室,也可以是離企業較近的培訓場所。若采用工作指導的方式,培訓地點就是技術人員及操作人員的工作崗位。
(2)外部培訓地點
若采用認證培訓的方式,培訓地點則是專業培訓機構的培訓場地和培訓教室。
第8條培訓講師的選擇
(1)根據培訓內容來選擇
①專業培訓,需由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技術總監和相應領域的專家來擔任培訓講師。
②公共課和普通勵志類培訓,可由人力資源經理、培訓機構的專職培訓講師來擔任。
(2)根據培訓講師素質來選擇
①培訓講師,需由相關領域的專家或企業的專業人員來擔當。
②培訓講師的資歷也很重要,需要熟悉所講的技術內容,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才能更好地傳授知識。
第9條企業人力資源部和各部門于上一年度結束前提出在職培訓計劃并報總經理批準,下一年度的在職培訓原則上按此計劃嚴格執行。
第10條凡參加在職培訓的員工應由該部門將名單報至人力資源部,由企業人力資源部進行資格審查和核準;臨時決定的在職培訓項目,必須經部門經理、人力資源經理和總經理審批。
第11條經過審批的在職培訓計劃,由人力資源部組織實施。人力資源部負責參加培訓員工的考勤、考核等工作。
第12條在職培訓結束后,人力資源部將在職培訓的組織落實情況進行反饋并對其結果進行評估。
第13條人力資源部審核參加培訓員工的培訓記錄并對其進行歸檔。
第3章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
第14條高層管理人員是指對企業戰略決策有重要影響的人員,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和高層的技術管理人員。
第15條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高層管理人員掌握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行業發展趨勢和競爭重點以及進行相對科學和理性決策的程序與方法提高思維、決定和領導等各方面的能力,以確保其正確地對企業進行戰略決策和規劃。
第16條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方式
高層經營管理人員的主要培訓方式為:MBA學習、參加高等院校舉辦的各類高層經理研修班和海內外參觀考察,高層技術管理人員尤其要經常參加一些與本行業相關的前沿性的技術交流培訓,還要參加高等院校舉辦的同本企業技術發展方向相關的高級技術研討班。
第17條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內容
(1)高層管理人員的崗位技能的培訓內容重點為:系統的管理理論和技能,如管理學、領導科學與藝術、企業經營戰略和市場營銷等。
(2)高層技術管理人員的培訓重點為:了解本行業或相關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及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技術方向。
第4章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
第18條中、基層管理人員是指企業各級部門的負責人。
第19條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目標是:通過培訓使中、基層管理人員提高綜合的管理素質,改善管理工作的績效及為企業培養高層經理的后備力量。
第20條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方式包括短期管理專題培訓班、對企業經營管理問題進行內部研討等方式。對素質較高和有培養前途的中、基層管理人員可以對其進行管理崗位的輪流任職培訓及參加高等院校的管理培訓或MBA學習。
第21條中、基層管理人員培訓的重點為: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本職業務知識技能、工作方法的改進、對下級的管理和培養能力以及領導藝術等。
第5章職能層人員的培訓
第22條職能層人員是指按照企業的戰略及本部門的工作要求實現本職工作的中、基層員工,包括技術人員、商務營銷人員和各類職能人員。
第23條職能層人員的培訓目標
(1)技術人員:通過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識、新知識和新技術,提高技術水平。
(2)商務營銷人員:通過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培養通曉商務理論知識、談判技能和商務合同及流程的商務人員;培養通曉營銷戰略和營銷技能的市場營銷人員;培養精通產品知識與銷售技巧的銷售人員。
第6章附則
第24條在職培訓所花的費用由培訓項目負責人申請,報財務經理和總經理審核。培訓結束后憑各種財務憑證到財務部報銷,多退少補。
第25條本制度提交總經理審批后頒布實施。
第26條本制度未盡事宜,可隨時增補,并提交總經理審批后生效。
第27條本制度由人力資源部監督執行,最終解釋權歸人力資源部。
篇2:船舶企業安全培訓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員隊伍的建設,提高船舶安全檢查員的工作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船舶安全檢查站應根據我局各單位船舶安全檢查員實際配備情況、需求量,以及工作發展情況,積極向各單位征求培訓意見;
第三條建立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員后備人員儲備庫,我局持有《海事行政執法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行政執法人員均應納入儲備庫;
第四條進入局船舶安全檢查員儲備庫的人員,局將按人事教育培訓計劃選派參加交通部海事局、長江海事局組織的船舶安全檢查員培訓班學習,以取得《船舶安全檢查員證》;
第五條已取得《船舶安全檢查員證》的安檢員,應按照局有關安排參加上級機關組織的再培訓和實習鍛煉,以便取得高一級別的《船舶安全檢查員證》;
第六條船舶安全檢查站應根據各單位意見,配合局辦人教部門做好培訓計劃、方案的制訂準備工作,并于每年十二月份完成翌年培訓計劃;
第七條局船舶安全檢查站以及各單位應在局、處(站)范圍內開展多種形式的船舶安全檢查知識培訓學習,以便提高整體業務水平;
第八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安全組織培訓學習制度
一、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是貫徹安全生產方針,實現安全生產、文明生產,提高管理者和廣大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防止產生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的重要途徑。能夠提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職工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幫助其正確學習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能夠普及和提高他們的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安全技術知識,增強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產,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與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項目部安全組要和綜合辦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工作,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培訓和考試工作。
三、各單位負責人、項目經理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本部門、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安全技術、安全生產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四、各單位安全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技術、安全生產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操作技能及本單位、本項目和一些危險崗位的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五、特種作業人員在上崗作業前,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教育,實行理論教學與操作技能訓練相結合的原則,重點放在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預防事故的實際能力上。
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保證其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職工,不得上崗作業。
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種各樣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不斷涌現,各單位在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時,需要對職工進行新的安全技術和新的操作方法的教育與培訓,以適應新崗位作業的安全要求。主要內容包括:
1、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的安全性能及安全技術;
2、新工藝的操作技能和新材料的特性;
3、安全防護裝置的使用和預防事故的措施。
八、由于工作需要調換崗位的和放長假(一年以上)后又重新上崗作業的職工,要對其從事的工種崗位的新特點,必須進行相應得安全技術培訓和教育。
九、必須堅持不懈、經常不斷地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要充分認識到安全思想、安全態度教育的重要性,通過班前班后會、安全活動日、安全生產會議、事故現場會、安全技術交流、安全生產展覽、安全生產宣傳畫、宣傳標語及安全標志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和安全活動,激發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熱情,促使職工真正重視和實現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