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員工離職應對措施及風險管理
不同類型的員工離職對企業的影響是不同的。員工離職通常被分為兩種類型:主動離職和被動離職。主動離職是指離職的決策主要是由員工做出,包括辭職的所有形式;被動離職是指離職的決策主要由企業做出,包括解雇、開除等形式。對于企業的管理者來說,被動離職往往是確定的,是可以被企業所控制的,但主動離職相對而言卻往往是事先不可預測的。因此,大量的主動離職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凈影響(即不利影響超過有利影響)。因此,對主動離職產生原因和防范策略的深入探討得到了研究者們很多的關注。
雖然恰當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增加人們對組織內部的心理預期和產生良好態度,但是,人們對外部的心理預期遠大于對內部的預期時,許多人仍可能會選擇離開。這時,企業的留人措施能否真正留得住人才,取決于人才市場的供需狀況,以及企業間的相互作用。面對越來越活躍的離職行為,企業管理者所持有的態度愈加成熟和客觀。一方面,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人才流動是社會和企業人力資源配置的重要形式,它可以調整人才構成比例、優化群體結構、保持人力資源隊伍的活力;另一方面,對于造成企業人才流失的離職,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管理策略,將流失風險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避免風險事故發生或將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降至最低。以下針對員工離職給企業可能帶來的風險,提出員工主動離職風險防范的策略建議。
風險管理一:關鍵技術或商業秘密泄露
企業中掌握關鍵技術的人才跳槽,會將企業的關鍵技術帶走;或者離職員工手上掌握著企業的商業秘密,如果幫助競爭對手,將對企業的業務造成沖擊。
應時措施:(1)建立研發與技術團隊,在可能的情況下不要過分依賴某一個或少數幾個技術人員或工程師。如果是多人共同發明的技術,申請專利時應將參加人員的名字都盡可能多地寫上去,使專利權為大家所擁有;(2)對關鍵人才簽訂競業禁止協定。競業禁止也稱競業限制。它的主要內容是指企業的職工(尤其是高級職工)在其任職期間不得兼職于競爭公司或兼營競爭性業務,在其離職后的特定時期或地區內也不得從業于競爭公司或進行競爭性營業活動。競業禁止制度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雇主或企業的商業秘密不為雇員所侵犯,人才的異常流動常常會帶來企業的陣痛,因此未雨綢繆,利用法律手段盡量降低此類風險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風險管理二:客戶流失
與企業客戶直接打交道的銷售人員,尤其是銷售經理,掌握客戶的第一手資料,與客戶保持良好的交往,甚至與客戶的關系非常密切。這些員工離開企業時,經常會帶走一批或大部分客戶,甚至將客戶帶給競爭對手,使企業失去客戶和市場。
應對措施:(1)建立客戶信息數據庫,實施客戶關系管理,使客戶為公司享有和使用;(2)實施品牌戰略,依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來吸引顧客,讓客戶信任的是你的品牌,而不是個別的銷售人員;(3)適時調區升職。當一個員工可以升遷的時候,就證明該員工在地區上的積累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已經掌握了一個比較有力的武器了,當這個武器的矛頭還沒有對準自己之前,先把這個武器轉到企業手里。
風險管理之三:崗位空缺
員工主動離職直接的后果就是崗位空缺,關鍵崗位的空缺會使企業無法正常運轉,高層管理人員離職后的空位成本會更高。
應時措施:(1)運用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對于關鍵崗位,實施干部儲備制度,平時注意培養有潛力的管理崗位接班人;(2)在以往單純的業績評價體系中增加一項人才備用指標,檢測如果此人離開,他的工作將由何人接替,如果沒有合適人選,說明這樣的管理者其實不是不稱職的,這就要求管理者在一些關鍵會議、重要的交際場合等帶著一些比較有潛質的下屬參加,讓下屬充分掌握相關信息和資源,培養他的獨立工作能力,這樣可以保證管理崗位后繼有人。
風險管理之四:集體跳槽
集體跳槽的情況自90年代以來就在我國屢見不解。企業中關鍵人才往往在員工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甚至有一批忠實的追隨著。因此,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某位關鍵人物如總經理或部門經理的離開會帶走一批員工,結果可能會使企業癱瘓。
應對措施:(1)選拔、聘用具有不同背景的員工,采取多元化的管理,使員工認同公司的價值觀和目標,使員工與企業建立心理契的關系,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吸引力;(2)實施干部輪換制度,定期在部門或地區之間進行輪崗。
風險管理五:人心動搖
企業一旦發生員工離職,特別是關鍵崗位員工或管理人員離職,勢必對未離職的員工產生負面影響,某些影響力大的員工離職事件會造成群體心理動蕩,減弱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動搖員工對企業發展的信心。
應對措施:(1)就離職事件與員工進行積極的溝通,說明原因,鼓勵未離職的員工努力工作,讓他們對前景充滿信心;(2)做好員工職業生涯的規劃與開發,提供必要的正式培訓,建立一整套面向未來的培養計劃。創建好的企業溝通關系和良好的人員關系,創造一種保持發展及激情的內部環境。
篇2:財富公司人員員工離職處理原則
財富管理公司人員員工離職處理原則
辭職程序:
1.員工應于辭職前至少1個月向其主管及總經理提出辭職請求。
2.員工主管與辭職員工積極溝通,對績效良好的員工努力挽留,探討改善其工環境、條件和待遇的可能性;
3.辭職員工需填寫辭職申請表,經各級領導簽署意見審批;
4.員工辭職申請獲準,則辦理離職移交手續。公司應安排其他人員接替其工作和職責;
5.在所有必須的離職手續辦妥后,到財務部領取工資;
6.公司可出具辭職人員在公司的工作履歷和績效證明。
7.員工離職區分:
(a).自請辭職;
(b).職務調動離職;
(c).退休離職;
(d).解雇離職;
(e).其他原因離職。
工作清交手續:
1.工作移交:原有職務上保管及辦理中的帳冊、文件(包括公司章則,技術資料圖樣)等均應列入移交清冊并移交指定的接替人員或有關單位,并應將已辦而未結案的事項交待清楚(章則,技術資料,圖樣等類應交保管資料單位簽收);
2.收回員工工作證、識別證、鑰匙、名片等;
3.審查員工的福利狀況;
4.回答員工可能有的問題;
5.征求對公司的評價及建議。
6.辭職員工因故不能親臨公司會談,應通過電話交談。
7.辭職員工應移交的工作及物品:
(a)公司的文件資料、電腦磁片;
(b)公司的項目資料;
(c)公司價值在40元以上的辦公用品;
(d)公司工作證、名片、識別證、鑰匙;
(e)公司分配使用的車輛、住房;
(f)其他屬于公司的財物。
辭職員工結算款項:
1.清算財務部門的領借款手續;
2.結算工資;
3.應得到但尚未使用的年休假時間;
4.應付未付的獎金、傭金;
5.辭職補償金。按國家規定,每年公司工齡補貼1個月、最多不超過24個月的本人工資;
6.公司拖欠員工的其他款項;
須扣除以下項目:
1.員工拖欠未付的公司借款、罰金;
2.員工對公司未交接手續的賠償金、抵押金;
3.原承諾培訓服務期未滿的補償費用;
4.如應扣除費用大于支付給員工的費用,則應在收回全部費用后才予辦理手續。
移交手續
1.離職人員辦理移交時應由直屬主管指定接替人接收,如未定接收人時應臨時指定人員先行接收保管,俟人選確定后再轉交,如無人可派時,暫由其主管自行接收;
2.各員工所列移交清冊,應由直屬主管詳加審查,不合之處,應飭更正,如離職人員,正式離職后,再發現財物、資料或對外的公司應收款項有虧欠未清的,應由該單位主管負責追索;
3.離職手續辦妥后,始準填發離職證明;
4.轉調人事關系、檔案、保險關系;
5.移交期限以5天內辦妥。
6.辭職人員若到競爭對手公司就職,應迅速要求其交出使用、掌握的公司專有資料。辭職人員不能親自辦理離職手續時,應寄回有關公司物品,或請人代理交接工作。
7.辭職員工領取工資,享受福利待遇的截止日為正式離職日期。
離職談話
1.員工辭職時,該部門經理與辭職人進行談話;如有必要,可請其他人員協助。
2.審查其勞動合同;
3.審查文件、資料的所有權;
4.審查其了解公司秘密的程度;
5.審查其掌管工作、進度和角色;
6.闡明公司和員工的權利和義務;
7.記錄離職談話清單,經員工和談話經理共同簽字,并分存公司和員工檔案;
8.自請辭職者,如平時工作成績優良,應由單位高級主管加以疏導挽留,如其去意仍堅,可辦停薪留職,但不發離職證件,目的仍希再返公司效力。
9.公司辭職工作以保密方式處理,并保持工作連貫、順利進行。
10.辭職手續辦理完畢后,辭職者即與公司脫離勞動關系,公司亦不受
11.理在3個月內提出的復職要求。
12.本辦法由公司辦公室主任解釋、補充,經公司總經理批準頒行。
篇3:投資公司員工離職制度
投資公司員工離職制度
一、離職申請
1、公司員工辭職,應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提出辭職申請,經相關領導審核批準,交接好本職工作,到人力資源部辦理完相應的離職手續后方可離職。
2、離職申請審批流程:
(1)一般員工
員工書面申請→部門經理審查→分管領導審批→總經理審批→行政人事部備案
(2)部門經理以上員工
員工書面申請→分管領導審批→總經理審批→董事長審批→行政人事部備案
二、公司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
公司員工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隨時解除勞動關系:
1、嚴重違反公司各項規章制度;
2、不服從公司工作安排和調動;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公司利益、形象、聲譽造成損失或影響;
4、有欺騙公司行為的;
5、隱瞞個人歷史或重大病史的;
6、有吸毒行為或參加國家禁止的*組織的;
7、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8、銷售人員一年內累計三個月未能完成銷售指標的;
9、公司《員工違規違紀處罰細則》、《保安部獎懲制度》規定的其他情形;
10、《勞動合同》或《聘用協議》約定的其他情形。
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員工亦須辦理完相應的離職手續后方可離開。
三、離職手續包括:
1、交接完畢所有的工作;
2、交還所有公司資料、文件、員工手冊及其他公物;
3、退還辦公用品及宿舍等;
4、結清與公司的帳目,歸還公司款額;
5、如與公司有其他協議的,還應履行協議中所約定的事項。
四、離職結算手續審批流程
1、一般員工
離職員工辦理工作交接手續→部門經理簽字→庫管簽字(歸還工作服、生活用品及物資)→行政人事部審查(出勤情況,歸還辦公用品、借閱的圖書、資料、文件及其他公物)→財務部審核(歸還公司借款)→分管領導簽字→行政部造工資表→財務部復核并結算工資
2、部門經理以上員工
離職員工辦理工作交接手續→庫管簽字(歸還工作服、生活用品及物資)→行政人事部審查(出勤情況,歸還辦公用品、借閱的圖書、資料、文件及其他公物)→財務部審核(歸還公司借款)→分管領導簽字→分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簽字→行政部造工資表→財務部復核并結算工資
五、本制度從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