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事故分析規程

設備事故分析規程

2024-07-13 閱讀 6495

(1)重視并及時進行事故分析。分析工作進行得越早,原始數據越多,分析事故原因和提出防范措施的根據就越充分。保存好分析的原始證據。

(2)保持事故發生的現場,不移動或接觸事故部位的表面。

(3)要嚴格察看事故現場進行詳細記錄和照相。

(4)如需拆卸發生事故的部件時,要避免使零件再產生新的傷痕或變形等情況。

(5)分析事故時,除注意發生事故部位外,還要詳細了解周圍環境,多訪問有關人員,以便得出真實情況。

(6)分析事故不能憑主觀臆測作出結論,要根據調查情況與測定數據仔細分析判斷。

篇2:事故樹分析程序

事故樹分析雖然根據對象系統的性質、分析目的的不同,分析的程序也不同。但是,一般都有下面的十個基本程序。有時,使用者還可根據實際需要和要求,來確定分析程序。

熟悉系統。

要求要確實了解系統情況,包括工作程序、各種重要參數、作業情況。必要時畫出工藝流程圖和布置圖。

調查事故。

要求在過去事故實例、有關事故統計基礎上,盡量廣泛地調查所能預想到的事故,即包括已發生的事故和可能發生的事故。

確定頂上事件。

所謂頂上事件,就是我們所要分析的對象事件。分析系統發生事故的損失和頻率大小,從中找出后果嚴重,且較容易發生的事故,作為分析的頂上事件。

確定目標。

根據以往的事故記錄和同類系統的事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求出事故發生的概率(或頻率),然后根據這一事故的嚴重程度,確定我們要控制的事故發生概率的目標值。

調查原因事件。

調查與事故有關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種因素,包括設備故障、機械故障、操作者的失誤、管理和指揮錯誤、環境因素等等,盡量詳細查清原因和影響。

畫出事故樹。

根據上述資料,從頂上事件起進行演繹分析,一級一級地找出所有直接原因事件,直到所要分析的深度,按照其邏輯關系,畫出事故樹。

定性分析。

根據事故樹結構進行化簡,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徑集,確定各基本事件的結構重要度排序。

計算頂上事件發生概率。

首先根據所調查的情況和資料,確定所有原因事件的發生概率,并標在事故樹上。根據這些基本數據,求出頂上事件(事故)發生概率。

進行比較。

要根據可維修系統和不可維修系統分別考慮。對可維修系統,把求出的概率與通過統計分析得出的概率進行比較,如果二者不符,則必須重新研究,看原因事件是否齊全,事故樹邏輯關系是否清楚,基本原因事件的數值是否設定得過高或過低等等。對不可維修系統,求出頂上事件發生概率即可。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包括下列三個方面的內容:當事故發生概率超過預定的目標值時,要研究降低事故發生概率的所有可能途徑,可從最小割集著手,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利用最小徑集,找出根除事故的可能性,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求各基本原因事件的臨界重要度系數,從而對需要治理的原因事件按臨界重要度系數大小進行排隊,或編出安全檢查表,以求加強人為控制。

事故樹分析方法原則上是這10個步驟。但在具體分析時,可以根據分析的目的、投入人力物力的多少、人的分析能力的高低、以及對基礎數據的掌握程度等,分別進行到不同步驟。如果事故樹規模很大,也可以借助電子計算機進行分析。

篇3:檢測事故分析報告工作制度

1、檢測過程中發生下列情況按事故處理:

(1)樣品丟失,零部件丟失,樣品損壞。

(2)樣品生產單位提供的技術資料丟失或失密,檢測報告丟失,原始記錄丟失或失密。

(3)由于檢測人員、檢測儀器設備、檢測條件不符合檢測工作的要求,試驗方法有誤,數據差錯,而造成的檢測結論錯誤。

(4)檢測過程中發生人身傷亡。

(5)檢測過程中發生儀器設備損壞。

2、凡違反上述各項規定所造成的事故均為責任事故,可按經濟損失的大小、人身傷亡情況分成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3、重大或大事故發生后,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搶救傷亡人員,并保護現場,通知有關人員處理事故。

4、事故發生后三天內,由發生事故部門填寫事故報告單,報告辦公室。事故發生后五天內,由試驗室負責人主持,召開事故分析會,對事故直接責任者作出處理,對事故作善后處理并制定相應的辦法,以防止類似事故產生。重大或大事故發生后一周內,試驗室應向上級主管部門補交事故處理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