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CI的設計程序方法

CI的設計程序方法

2024-07-13 閱讀 9835

調查研究-設計開發-實施管理

1、調查研究階段

在確認導入CI的方針和目的后,有實行企業開象調查的必要。這是對企業歷史的回顧,現狀的分析,為開發設計提供可靠的依據。

企業自身研究,包括:歷史沿革、企業組織機構、經營方針、營運能力,領導層經營理念、廣告意識、員工素質,現行市場樂售策略與對應措施,企業發展的潛力評估,近期與中長期既定發展目標,企業優勢和缺陷的分析與評估。

市場調查,包括:國內外市場產品的結構,產品的市場分布,產品的市場含量,銷售價格,銷售渠道。

競爭者研究,包括:同業競爭者的數量,地域分布,其市場占有量,其經營方針::、特點、銷售渠道的調查。競爭者的廣告策略、廣告預算、廣告種類、廣告特點的調查。

消費者調研,包括:消費者的生活意識,購買動機,購買能力、地域區劃、文化層次、年齡層次,審美觀念等的研究,以及潛在的市場消費者的調研。

產品自身研究,包括:產品種類、特點、功能、質量、價格、外觀造型、成本調研,調整潔產品結構的可能性與可行性評估,潛在價值與附加價值的調研。

廣告策略研究,包括:現行廣告的戰略思想與政策原則的再研究,廣告種類與各占的比重,媒體的選擇,發放頻率,以及廣告預算,廣告主題、制作水平,大眾反應如何等等。

2、設計開發階段

當今社會是以"激烈化"、"多樣化"、"專精化"等三軸為中心而不斷地發展變化。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商品的品質、生產技術、銷售價格均趨向"同質化",唯一的差別就在形象好壞。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士氣,促進員工的向心力,利用信息傳遞活動來維持外界對企業的好感,而賴于運用CI來塑造企業形象,以增進差異化的競爭能量。

CI的目的是與競爭對手產生差別化,形成適合本公司活動的環境。CI競爭即是企業間的個性競爭,因此缺乏差異化的CI概念是有價值的。在整潔個企業識別系統的視覺設計中,應用最廣、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商標,它是視覺設計的核心。商標在消費者心目中是企業、品牌的象征。由此可見,設計一個構思獨特、格調清新、單純強烈、簡潔明確的商標是CI戰略中關鍵性設計。

標志確定后,一般應用在二大類媒體上,一類是各類印刷品等小型應用設計上,通常用精致的墨稿去放大或縮小;另一類是為了適應建筑物,招牌等大型應用設計場合,不可能用墨稿去放大,為了不致于標志產生變形,致使社會大眾產生誤解,影響形象,我們制定標準制圖是必要的。

標準制圖法種類很多,大多采用方格制圖法。方格的密度以標志圖形的繁簡程度而定,圖形越簡單,密度越稀,總之,以方便制作為準。

標準字體

標準字是企業識別中基本要素之一,往往與商標同時使用,出現頻率很高,運用廣泛,幾乎出現于所有的應用設計中。標準字的設計處理不但是信息傳達的手段,也是構成視覺表現感染力的一種不可缺少和要素。由于標準字本身具有說明,又具備標志的識別性。因此,合二為一的字體標志越來越受到重視。

標準字體包括呂牌標準字和企業名稱標準字。它們的基本功能都是傳達企業的精神,表達經營理念。就是說標準字是根據企業名稱'商品平派牌而精心設計的字體,對于每一個字的間距、筆畫的粗細、長寬的比例、造形要素等都是經過嚴密推敲和嚴謹制作的。

A、準確性

文字是一種視覺語言,同時又是一種可供轉換的聽覺語言。人們要在瞬間讀出企業名稱、品牌名稱。這就要求標準字體做到最大限度的準確、明朗、可讀性強,不會產生任何歧義,更不會"猜字"。這是標準字的基本要求,由于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他們不愿意把時間延誤在仔細閱讀和分辨文字上。

B、關聯性

標準字體的設計,不只是考慮美觀,它要和商品的特性有一定內在聯系。如果沒有關聯性,就失去了目的。不同的字體由于筆形與組合比例不同,給人的知覺感應聯相也大不相同,有的渾厚有力,有的卻柔婉秀麗,有的活潑流暢,有的莊重大方要充分調度字體的感應元素,喚起大眾對商品本質的聯想。

C、獨特性

標準字同樣具有標志識別性的功能,眾多的文字排在一起,字形、筆畫都有很大的差異,這給我們的設計提供了種種條件,有些是有利條件,有些是不利條件。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充分發現挖掘有利條件,尋求適當的表現方法,設計出獨具一格、有震撼力的字體來。如果不獨特,就吸引不了注意力;如果不能造成震撼力,印象就不會持久。

標準色彩

標準色是企業指定一種或幾種特定的色彩作為企業專用色彩,利用色彩傳達企業的理念,塑造企業形象。合理的色彩設計運用到各種媒體上,能對人的生理、心理產生良好的影響,給人們帶來美好的聯想。

俗話說"遠看顏色近看花",色彩對人們的視

覺來說是最敏感的,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色彩教育家約翰內斯?伊頓說過:"色彩向我們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靈魂。""色彩就是生命,因為一個沒有色彩的世界,在我們看來就象死的一般。"色彩是有感情的,它不是虛無飄渺的抽象概念,也不是人們主觀臆造的產物,它是人們長期的經驗積累。色彩感覺有冷暖、輕重、明暗、清濁之分,不同的色彩還可以使人感到酸、甜、苦、辣之味。色彩通過人的視覺,影響人們的思想、感情及行動,包括感覺、認識、記憶、回憶、觀念、聯想等,掌握和運用色彩的情感性與象征性是十分重要的。

紅色-熱烈、輝煌、興奮、熱情、青春

綠色-春天、健美、安全、成長、新鮮

藍色-安祥、理智、科技、開闊、冷靜

黃色-富貴、光明、輕快、香甜、希望

橙色-華麗、健康、溫暖、歡樂、明亮

紫色-高貴、優越、幽雅、神秘、細膩

白色-明亮、高雅、神圣、純潔、堅貞

黑色-嚴肅、莊重、堅定、深思、剛毅

灰色-雅致、含蓄、謙和、平凡、精致

標準色并不都是單色使用,一般有下列三種情況:

A、單色標準色

單色標準色強烈、刺激,追求單純、明了、簡潔的藝術效果。

B、雙色標準色

雙色標準色追求色彩搭配、對比的效果。還有一種情況是標志是單色,但并不是企業的標準色,企業標準色是另一種色彩,如富士膠卷,標志是大紅色,而企業的大面積色彩是綠色,這種情況我們也可以現解為雙色標準色。

C、標準色+輔助色

有許多企業建立多色系統作為標準色,用不同的色彩區別集團公司與分公司,或各部門,或不同類別商品。利用色彩的差異性達到瞬間區分識別的目的,但有一種色是主要的。

吉祥物

在整個企業識別設計中,吉祥物設計以其醒目性、活潑性、趣味性、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利用人物、植物、動物等為基本素材,通過夸張、變形、擬人、幽默等手法塑造出一個親切可愛的形象,對于強化企業形象發生有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吉祥物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往往根據需要設計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姿勢、不同的動作,較之嚴肅莊重的標志、標準字更富彈性、更生動、更富人情味,更能達到過目不忘的效果。如第25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科比,麥當勞食品公司的"麥當勞叔叔",漢城奧動會的"小老虎"、洛杉磯奧動會的"山姆老鷹"等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寵物。

3、實施管理階段

CI的設計與管理,必須從開發設計系統做起,將以上各項基本要素設計定型、規范(包括標準范例和禁止使用范例),再將之運用于應用項目中。一般的方法是,先具有代表性的應用項目和設計范例,再把它們規格化并制成企業識別手冊。這樣就可以手冊為標準,實施內部的管理和制作。

要使設計與管理準確,制訂一份嚴格細CI手冊十分重要。CI手冊一般由"基本規定"和"應用規定"二部分組成,可以編成一本手冊,也可以分為二冊。手冊的編排形式并不重要,只要便于使用,說明清楚就行。

良好的設計與管理,是達成CI成效的最終條件。嚴加遵守手冊內的規定,雖然是必須的,但規定的目的只是為了確保作業的水準。對于那些有工作能力的人,手冊的規定非但不會阻礙其創造力的發揮,反可助一臂之力。CI手冊是企業界極重要的智慧資產。

篇2:公司產品配方設計控制程序

公司管理手冊:產品配方設計控制程序

1.0目的

對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的全過程進行控制,確保產品能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關法律、法規要求。

2.0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新產品的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全過程,包括定型產品及生產過程的技術改進等。

3.0職責

3.1技檢部負責新產品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全過程的組織、協調、實施工作,進行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的策劃,確定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的組織和技術的接口、輸入、輸出、評審、驗證、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的更改和確認等。

3.2管理者代表負責審核批準產品配方設計有關的技術文件。

3.3總經理負責決策確認項目開發建議書和投產報告。

3.4物資部負責所需材料的采購。

3.5營銷部負責根據市場調研或分析,根據市場信息及新產品動向,負責提交新產品的開發建議,負責與顧客溝通產品使用的滿意程度。

3.6技檢部負責新產品的檢驗和試驗。

3.7生產部負責新產品的試制和生產。

控制要求

4.1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的策劃

4.1.1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項目的立項

市場部根據市場調研、分析的結果,提供新產品的動向,或者根據與顧客簽訂的產品合同或技術協議,提出《產品開發建議書》。

4.1.2技檢部負責人根據《產品開發建議書》,考慮公司資源情況和新產品有關的技術資料信息等內容,作可行性分析,并在《產品開發建議書》上簽署可行性意見,報總經理批準。

4.1.2技檢部負責人根據《產品開發建議書》,指定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編制《設計開發計劃書》。計劃書內容包括:

a)設計開發的輸入、輸出內容要求;

b)開發的各階段所需要的評審、驗證和確認活動;

c)各階段人員和權限、進度要求和配合單位;

d)資源配置需求,如人員、信息、設備、資金保證等及其他相關內容

e)設計開發小組之間接口管理辦法及開發進度控制辦法。

4.2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的輸入

4.2.1設計開發輸入應包括以下內容:

a)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產品的主要功能、性能要求,以及顧客要求、市場行情、動向、需求的變化趨勢;

b)適用的有關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對強制性標準要求一定要滿足;

c)以前類似設計的適用信息;

d)對確定產品的安全性和適用性至關重要的特性要求,包括安全、包裝、運輸、貯存、維護及環境等。

4.2.2設計開發人員整理設計輸入文件、信息,并填寫《設計輸入清單》,并附相關的資料

4.2.3技檢部組織本部門有關技術人員對設計輸入資料進行評審,對其中不完善的要求做出改進,確保設計開發的輸入滿足任務書的要求。

4.3產品配方設計輸出

4.3.1設計文件應對重大的設計特性做出明確規定(如性能、應用范圍、包裝、施工和注意事項等)。

4.3.2產品配方及工藝文件應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進行簽署,由總經理批準。

4.4產品配方樣品輸出和驗證

4.4.1項目設計人員對試制工作要求填寫《信息聯絡單》傳遞有關部門,物資部、生產部、密切配合,安排試制工作,做好樣品研制原材料供應、樣品試制和測試試驗工作。

4.4.2樣品試制應按設計輸出文件進行。通過樣品試制驗證設計輸出是否確保設計輸入要求。

4.5樣品評審和驗證

4.5.1樣品評審在樣品研制后批量試制前進行.樣品評審與樣品試制、測試試驗均為設計驗證的活動;驗證應形成文件,如試制總結、測試報告等。

4.5.2樣品評審的目的主要有:

a)對提出的設計要求評估,評審設計文件是否完整、正確、統一,是否能指導生產。

b)對能否滿足設計要求進行評估.如樣品質量、性能、標準化水平等。

c)找出優缺點和存在的問題.確定能否轉入生產準備,批量試制。

4.5.3樣品評審的文件資料包括:

a)技術任務書

b)新產品開發計劃

c)測試試驗報告,必要時與已證實的同類樣品比較試驗

d)產品配方及設計計算等技術資料(備查)

e)工藝文件初稿或工藝準備報告

f)樣品1-3份

4.5.4樣品評審應形成《產品樣件評審報告》。

4.5.5技檢部負責根據評審意見改進設計,主要是設計配方改進,對樣品存在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使質量達到規定要求。根據跟蹤驗證的整改結果,由總經理決定是否可進行小批量試制階段。

4.6小批量試制

4.6.1樣品評審后須進行小批量試制,其目的除驗證產品設計之外,主要是對生產、工藝、設備、檢測儀器質量控制等進行驗證,驗證工藝性、工裝、的正確性。

4.6.2小批量試制由生產部組織有關部門實施。

4.6.3小批量試制送客戶試用后的質量跟蹤、質量問題收集由營銷部負責。

4.7定型鑒定確認

4.7.1定型鑒定確認由技檢部組織,應形成鑒定報告。

4.7.2鑒定確認過程中可根據需要對設計配方、工藝進一步修正.形成正式生產配方和工藝文件。

4.7.3根據生產產品正式文件生產產品正式銷售前,應通過向國家權威機構申請型式試驗、新產品認證等工作進行確認。

4.7.4營銷部收集新產品顧客使用效果和意見反饋信息,技檢部匯總并分析。

4.8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的控制

4.8.1配方的設計及設計變更的更改發生在設計、生產和質保的整個壽命周期中,設計人員應正確識別和評估設計更改對產品的原材料使用、生產過程、使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帶來的影響。

4.8.2設計開發的更改提出部門應填寫《信息聯絡單》,并附上相關資料,報總經理批準后方可進行更改。

a在設計開發初稿的更改

在設計或變更過程中,設計人員可在設計或變更初稿上直接劃改(應簽名)或重新編制相應的初稿,執行《文件控制程序》。

b在設計變更輸出文件的更改

產品定型后如需更改設計,更改建議人可將更改的建議填寫在《信息聯絡單》中提交技檢部,由相關

設計人根據可行性和必要性填寫《信息聯絡單》,并附上相關資料,報總經理批準后方可進行更改,執行《文件控制程序》。

c當更改涉及到主要技術參數和功能、性能指標的改變,或人身安全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時,應對更改進行適當的評審、驗證和確認,經總經理批準后才能實施。

5.相關文件

《產品配方》《產品標準》《產品使用說明》

6.質量記錄

《產品開發建議書》《設計開發計劃書》

《設計輸入清單》《配方設計評審表》

《產品樣件評審報告》《信息聯絡單》《產品研制開發總結報告》

北京***公司

篇3:公司設計開發控制工作程序

精制加工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設計開發控制程序

1目的

為對設計和開發過程進行有效控制,確保設計和開發的產品能夠滿足顧客的要求。公司制定并執行《設計開發控制程序》

2適用范圍

本程序規定了新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過程,本程序適用于從市場調研至產品投產的設計和開發各階段的控制。

3職責

3.1總經理指定某一部門為某一次新產品設計和開發的組織實施部門。

3.2其他部門是協助部門。

4程序要求

4.1設計和開發策劃

4.1.1設計開發組織部門主管組織對新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進行策劃,以實現對整個設計和開發活動的控制。

4.1.2設計和開發的策劃主要確定:

a、整個設計和開發分為幾個階段,以及各階段大致所需的時間;

b、那些階段需組織進行評審活動;

c、設計驗證和設計確認的安排;

d、設計和開發各階段負責人的職責、權限及相互關系。

4.1.3當設計和開發的各階段被分配給不同小組(或部門)時,應在策劃階段規定各小組的職責及其接口,以確保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各小組間的有效溝通。

4.1.4設計和開發策劃后,設計開發組織部門主管負責下達《設計和開發任務書》到各小組.

4.1.4.1《設計和開發任務書》中應完整描述設計和開發輸入,并提出完成的時間要求。

4.1.5設計開發組織部門根據設計和開發策劃的結果,指定項目負責人,由其編制《設計和開發計劃》。

4.1.5.1《設計和開發計劃》應規定各階段內容、完成時間、責任人及職責等內容。

4.1.6《設計和開發計劃》經設計開發組織部門主管審批后實施。

4.1.7隨設計和開發的進展,應根據新變化及時對《設計和開發計劃》進行更改并重新得到審批。

4.2設計和開發輸入

4.2.1公司新產品的設計和開發輸入主要來源于:

a、營業部廣泛收集的與公司產品有關的相關產品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顧客對公司產品要求的變化等信息;

b、公司人員外出參觀、學習收集到的有關公司產品的信息;

c、與顧客溝通過程得到的信息等。

4.2.2作為設計和開發的輸入其內容至少應包括:

a、產品的成份、含量、質量要求及價格;

b、產品適用的法律、法規及標準;

c、市場發展前景;

d、與公司其它類似產品比較的信息;

e、對環境及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影響。

4.2.3設計和開發的輸入應盡可能充分、適宜,對產品的要求應完整、清楚,不會出現含糊、產生歧異或自相矛盾。

4.3設計和開發輸出

4.3.1設計和開發的輸出必須盡可能量化或定性描述,確保能夠驗證其是否滿足設計和開發輸入的要求。

4.3.2設計和開發的輸出應確保:

a、滿足設計和開發輸入的要求;

b、提供適當的信息,以指導采購及生產和服務提供活動;

c、包含或引用產品的接收標準;

d、規定滿足產品正常使用所必須的產品特性。

4.3.3設計和開發的輸出在發布前必須由設計開發組織部門主管審批。

4.4設計和開發評審

4.4.1依照《設計和開發計劃》的安排,在適宜的階段項目負責人應組織對設計和開發的結果進行系統的評審,并填寫《設計和開發評審表》。

4.4.2設計和開發評審的主要目的是:

a、評價設計和開發能否滿足規定的要求;

b、識別可能存在的任何設計問題并提出必要的改進意見和措施。

4.4.3進行設計評審時,參加評審的人員應包括與所評審的設計和開發階段有關的小組代表。

4.4.4設計完成進行系統評審時,項目負責人除吸收各小組代表參加評審外,還必須通知設計開發組織部門主管參加。

4.5設計和開發驗證

4.5.1工藝流程及工藝參數設計完成后,安排試生產,以進行設計和開發確認。

4.5.2設計和開發驗證的目的是確定設計和開發的輸出能否滿足輸入的要求。

4.5.3驗證結果應填寫《設計和開發驗證報告》。

4.6設計和開發確認

4.6.1為證實產品能夠滿足規定的使用要求,應對設計和開發進行確認。

4.6.2根據公司產品特點,設計和開發確認可以是小批量投入市場,但此過程必須在各階段活動尤其是設計和開發驗證完成,結果均滿足要求,并經總經理批準后才能進行。

4.6.3設計和開發確認期間,營業部需密切關注顧客反應,一旦出現問題立即反饋給設計開發組織部門,以便根據問題性質采取相應的措施。

4.6.4對設計和開發確認得結果填寫《設計和開發確認報告》。

4.7設計和開發更改的控制

4.7.1設計和開發各階段的更改必須嚴格控制,以防止隨意的更改引起質量問題。

4.7.2對設計和開發的更改必須進行評審,對投放市場前后涉及改變產品成分和質量的更改,還應重新進行驗證和確認。

4.7.2.1設計和開發更改的評審也包括評價所更改部分對產品可能帶來的明確和潛在地影響。

4.7.3設計和開發更改涉及到技術文件的更改時,其程序和方法參照《文件控制程序》實施。

4.8設計和開發記錄的控制

4.8.1設計和開發各階段的記錄、評審、驗證、確認階段所引起任何措施的記錄以及設計和開發更改的記錄,均由設計開發組織部門按《記錄控制程序》整理、歸檔保存。

6.相關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6.2《記錄控制程序》

6.3有關的法律、法規、標準

7記錄

7.1設計和開發任務書

7.2設計和開發計劃

7.3設計和開發評審表

7.4設計和開發驗證報告

7.5設計和開發確認報告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