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監理(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審查程序
駐地監理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審查程序
施工組織設計是施工單位熟悉圖紙及現場概況后,規劃、組織工程項目建設的綱領性技術文件,監理單位對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是事前控制的必備工作。
1、職責分工
1.1規模中等、一般結構項目,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有關監理人員進行審查;
1.2規模較大、結構不復雜項目,由總監理工程師申請召集技術骨干協助有關監理人員進行審查;
1.3規模大、結構復雜或屬新結構、特種結構項目,最好邀請主管部門、設計單位、質檢部門及本地施工專家共同審查。
2、施工組織設計審查應掌握如下八條原則
2.1施工組織設計應符合當前國家基本建設的方針與政策,突出"質量第一,安全為本"的原則;
2.2與施工合同條件相一致;
2.3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施工程序,應符合施工工藝學的原則和本工程特點,對冬、雨季施工應制定有效措施,并在設計中以單獨章節列出;
2.4施工組織設計應優先選用目前先進成熟的施工技術,而這些新技術的使用對本工程的質量、安全與造價有利;
2.5施工組織設計應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網絡計劃技術,做到均衡連續施工;
2.6施工機械的選用配備應經濟合理,滿足工器具與質量等要求;
2.7施工平面圖的布置與地貌環境、建筑平面協調一致,并符合緊湊合理、文明安全、節約方便的原則;
2.8降低成本確保質量和安全的措施齊全可行。
3、填寫、保存與發送
3.1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A2
3.1.1對施工單位上報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專業監理工程師及總監理工程師無異議的,簽署"同意"意見,并簽字蓋章后予以實施;
3.1.2對施工單位上報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專業監理工程師及總監理工程師有異議的簽署相應意見后返給施工方重新修訂,重新上報,如此反復,直到監理機構對設計方案無異議,每次報審表所屬意見,項目監理機構應歸檔保存;
3.2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A3
3.2.1對存在明確分包單位,總承包單位應申報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專業監理工程師及總監理工程師經審查無異議的,簽署"同意"意見,并簽字蓋章后生效;
3.2.2對總承包單位申報的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專業監理工程師及總監理工程師經審查有異議的,簽署相應意見,重新納入審查程序進行審查,對確實不符合條件的要進行取消和更換。每次報審所屬意見,項目監理機構應歸檔保存。
3.3《工程項目負責人申報表》(見表3-1),工程項目負責人(項目經理)申報表主要是確認項目經理資格。由總監理工程師審查,申報表與項目經理資格證書復印件一同送項目監理機構。
工程項目負責人申報表(表3-1)
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健康狀況:
學歷:學位:職務:技術職稱:
何年畢業于何學校何專業
何年由何單位授予何技術職稱
從事施工管理簡歷
近兩年承擔何項目的領導職務并介紹項目概況及施工上的成果
有何級項目經理證書,何單位何時授予
監理單位審查意見
總監理師簽字:
3.4施工組織機構申報表:施工組織機構申報表是對施工組織中主要人員資格確認,可由總監理工程師代表或指定的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申報表與主要人員資格復印件一同送項目監理機構。(表3-2)
3.5對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施工方人員申報有要求的,按要求上報,監理方可留存復印件。如:濟南:上報《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人員名單》魯JJ-022,可不再填報上述表格;
3.6施工組織設計報審表(A2),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A3),工程項目負責人申報表,施工組織機構申報表。在審查完畢后,一份返回施工單位,一份送業主,一份監理自存,并做好發文記錄。
篇2:施工組織設計之安全技術審查制度
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施工準備和組織施工的全面性的技術經濟文件,可視為現場施工的法規,是對施工過程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施工組織設計的分類和編制原則:
1.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單位工程建筑平米在5萬平米以上,由公司技術部組織項目技術人員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經技術部部長審核后,報公司總工審批。單位工程建筑平米在5萬平米以下,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本項目技術人員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經技術部審核后,報公司總工審批。
2.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建設規模較大的單位工程,或分期出圖的(三邊)工程,可編制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一般分為:基礎工程。主體工程。裝修工程。分部工程由項目編制,技術部審核,報公司總工審批。
3.分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前編制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由項目專業工程師制定,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項目經理審批;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預制構件吊裝工程。冬雨季施工方案。腳手架施工方案等重要或技術復雜的分項工程報技術部審批。
4.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
1)工程概況:包括工程名稱。工程性質。工程地點。規模。特點。結構形式。主要新技術項目和主要分項工程數量。
2)總體目標:包括質量目標。工期目標。安全目標。成本目標。
3)施工部署及施工進度計劃:根據工期要求對施工組織進行總體安排,并對主要部位采用相應措施進行部署,部署各單位工程的施工順序,流水段的劃分。裝飾工程或外線工程插入施工的時間。大型機械的調度安排等,并繪制施工進度計劃,部署各項資源使用計劃,包括勞動力。機械和運輸設備。主要材料。構件成品。半成品的需要量和供應計劃及來源等。
4)施工準備:通常包括對現場準備和技術準備的要求。
現場準備主要是對現場“三通一平”的準備工作,即對水通。電通。道路通及場地平整要求。計算施工中水。電用量及管線的配制,建設單位提供的水電資源是否滿足工程的需要,如遇問題與建設單位協商解決。
技術準備是在熟悉施工圖紙的基礎上,制定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的編制規劃,同時對專業性較強的技術措施做出原則性要求。如測量定位樁。線控制設施,季節性施工等。
5)主要施工方法與措施:
各階段主要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針對工程實際,確定分項工程的主要工藝作法和要求,采用較復雜的新技術。新工藝應另編施工工藝方案。
確定施工順序:無論是裝修還是結構,都應確定各工種的施工順序,尤其是裝修工程必須確定合理工序,避免工序顛倒,以保證工程質量。
6)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分基礎。結構。裝修三個階段繪制,包括大型機械。臨時設施。操作棚。材料和構件的堆放位置等,還包括消防道路。水電設施的安排。
7)技術質量保證措施:根據有關規范。工藝標準,針對施工方法的選擇,制訂保證施工質量的措施。
8)安全。消防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9)技術經濟指標的計算和分析。
10)施工中各項作業中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各項內容與措施。
5.在編制施工組織時,做好技術規劃:
1)技術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施工工序安排;劃分施工區段;施工流水順序及部署;選擇施工機械;主要項目施工方法的決策;安全施工措施;季節施工措施。
2)施工工序安排:科學地安排施工工序對保證工程質量。縮短工期。提高經濟效益,合理安排工序要重視各專業之間的配合。
3)劃分施工區段:劃分施工區段應盡可能使各區段的工程量大致相等,處于主導地位的施工過程區段劃分應盡量滿足流水作業的要求,同時應與勞動組織相適應,使工人有足夠的工作面,并有利于發揮機械設備的施工能力。
6.編制施工方案應遵循以下原則:
1)滿足施工工藝要求,符合國家驗收規范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有關規定。
2)要與選擇的施工機械及劃分的施工區間相協調。
3)在滿足質量。進度的前提下,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努力降低成本。
4)做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經濟性。實用性。
5)在施工方案落實的過程中進行修正,并監督實施。
6)安全施工措施必須貫徹安全操作規程,對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進行科學預測。
7)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完后,報公司技術部及公司總工審批后,報監理。甲方審批,并填寫相關表格,并形成書面記錄。
8)施工組織設計經審批后,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工作。各業務科室負責人和各專業主管工程師參加施工組織設計交底會議。針對主要問題,向項目員工做詳細交底。施工組織設計下發至各科室主任。
9)設計出現重大變更或項目施工中出現重大問題,影響施工組織設計的執行,應及時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修訂,并報公司審批。
篇3: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審查制度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監理單位必須對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審查,特制定制度如下:
1、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核和審批是否符合規定的程序。
2、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保證體系是否健全且切實可行。
3、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的針對性:充分掌握本工程的特點和難點。
4、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是否能執行并保證施工安全,是否切實可行。
5、基坑支護、土方開挖、模板、腳手架工程、起重機械設備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拆裝、拆除及爆破工程等專項方案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施工企業還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審查。
6、應根據工程情況進行安全性分析,從管理、技術、防護設施等方面制定預防事故發生、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措施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冬季、雨季等季節性施工方案的制定情況。
8、施工總平面圖是否合理。
9、勞動保護、環保、消防、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切實可行符合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