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組織設計安全專項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審查制度

施工組織設計安全專項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審查制度

2024-07-10 閱讀 3204

監理工程師在開工前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時,必須認真審查安全技術措施,才能確保安全生產,質量第一。為了做好這項工作,監理工程師首先要全面了解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的重要性,掌握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知識和安全技術措施編制的基本內容,才能做好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查工作。

1、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的重要性

(1)跨線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生產過程,這就決定了在工程開工前必須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而安全技術措施又是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缺少了這一部分,在生產過程中就會出現“亂戰”,無法確保施工安全,為理順和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就需要進行嚴密的計劃,有序的組織,才能保證正常的施工。否則就會出現混亂局面,難以實現安全生產。

(2)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是為了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防止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由于生產危險作業多,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時有出現,這就要求每個工程項目都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針對工程的特點和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先分析,對施工用的各種機械設備、機具和環境進行安全評價,從管理上、技術上、防護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從而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各種不安全的事故隱患,防止各類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3)安全技術措施是施工安全生產的指令性文件,具有安全法規的作用。在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技術措施不是企業的規章制度,而是國家規定的安全法規,具有法律性質,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每個單位工程都必須針對工程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應認真實施。

(4)編制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是檢查施工過程中是否遵章守法和安全施工的依據。安全技術措施是指導安全施工的一項重要措施和方法,也是生產安全施工的行動指南,只要認真編制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執行是完全可以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也是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檢查的重要內容和依據,發生重大事故后,也是司法部門和有關部門追究責任的重要依據。

(5)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是確保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的需要,是保證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的需要,是實現社會穩定的需要。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就是保護勞動力。保護勞動者就是保護生產力。勞動者如果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是不可能安心搞好生產的,也就不可能創造出很高的勞動生產率。要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要為勞動者創造一個安全、衛生、舒適的勞動條件和生產環境,否則一旦發生事故,對勞動者的家庭帶來不幸,企業經濟造成嚴重損失,社會不能安定。因此,編制和審核建設工程的安全技術措施是有著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經濟價值,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每位監理工程師的職責,并監督施工部門認真實施。

2、安全技術措施審查內容監理工程師在審查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時,應審查以下主要內容:

(1)審查施工企業安全組織機構和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網絡。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應以企業法人代表為首成立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施工現場應以項目經理或施工負責人為主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

(2)審查施工企業應有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應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的崗位責任制不能替代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交底制度、施工現場安全文明管理制度、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制度、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獎罰制度、施工現場安全防火、防爆制度、職工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班組安全管理制度、民工管理和門衛制度等。其中,企業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中的核心制度。一些施工企業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將本企業的崗位責任制視為安全生產責任制,這是不妥的。企業崗位責任制是企業各級人員所在崗位的職責和職能范圍。而安全生產責任制則是企業各級人員,上至總經理、下至生產工人,對安全生產所負的責任和職能。企業法定代表人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施工現場的項目經理是本工程的第一責任者,必須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人。

(3)審查本工程項目施工應用的安全監督手段。施工過程中不安全的事故隱患時刻威脅著安全施工,這就需要項目部結合本工程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應用各種安全監督檢查手段,及時發現事故隱患,采取相應的措施和辦法,將各類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安全監督與管理手段,如班組相互安全監督檢查,專檢與自檢相結合的安全檢查方法,定期與不定期的安全檢查,現場輪流安全值日,簽訂安全責任書,以及現場懸掛各種安全宣傳標語,安全教育與培訓等方法與手段。

(4)審查安全資質和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企業的安全資質是由當地行業主管部門審查與頒發的《企業安全資質合格證書》。特種作業人員包括維修與安裝電工、架子工、各種機械操作工、焊工(電焊與氧焊工)、司爐工;打樁機操作工、機動車輛司機等。除進行一般安全教育外,還要經過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教育,經考試合格發證后,方可獨立進行操作,每年還要進行一次復審,過期不參加復審者視為無證者處理。在審查操作證時,所持證件必須與作業人員相符,以防人證不符。

(5)審查施工技術措施,內容包括:

1)審查腳手架的搭設方案有無針對性,能否滿足本工程施工需要。落地式鋼管腳手架一般搭設高度為50m以下,應有詳細搭設方案,并繪制搭設圖紙,說明腳手架基礎的做法,立桿、大橫桿縱橫向的間距,小橫桿與墻的距離,每2~3層須設置卸荷措施。腳手架的搭設方案必須要有編制人、技術審核人和批準人。

2)審查高處(高空)作業和獨立懸空作業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高處(高空)作業主要是指施工現場“二口”和“臨邊”的防護,以及獨立懸空作業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四口”的防護有預留洞口、通道口(或出入口)的防護,安全強制性條文(2002版)3.2.1和3.2.2有詳細的防護規定。“臨邊”的防護是上下通道斜道兩側邊、卸料平臺外側邊的防護、橋面邊緣的防護。

4)審查吊裝機械設備,安裝、拆除在施工前必須詳細編制施工方案,在方案中對塔吊基礎進行專項計算,對安裝和拆卸的施工工序,安全技術措施,注意事項,以及特殊情況的防范技術措施應有詳細編制。

5)審查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措施。內容有:

①審查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并有編制人、技術審核人、批準人,以落實安全用電責任制。

②審查安全用電的技術措施。內容有施工用電的安全技術交底;實行三相五線制;高低壓線路下方不得搭設作業棚或堆放構件、雜物等;各級配電箱,開關相應有防雨措施、有門鎖、專人負責;有明確的送電或停電的操作順序;電器及熔斷器的熔絲規格必須與電流相一致。不得使用銅絲代替熔絲;各級配電箱必須固定設置,使用標準鐵制配電箱;不使用自制的木配電箱、箱底距地面不小于1.2m;保護零線的截面積不小于工作零線的截面積;保護零線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并滿足機械強度要求;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作業場所的照明電源,必須使用安全電壓(24V或12V),使用行燈不得超過36V,并有良好絕緣;施工現場必須使用橡皮軟管線,不得使用塑料電線或塑料護套線,并高掛使用;手持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電源線、插頭、開關等必須完好無損;電氣作業人員檢查維修時必須按規定穿絕緣鞋、戴手套,使用電工絕緣工具等。

③審查電氣防火措施。內容有:施工現場不得超負荷用電;電氣裝置和線路周圍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強腐蝕介質,不使用火源;設備不得超負荷工作;現場用電不得亂拉亂接,生活用電不得使用電熱設備,室內照明線不得亂拉亂接;配電室內配置砂箱和干粉滅火器。

6)審查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內容包括模板的制作、安裝、拆除等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質量要求與檢查驗收方法等。

7)審查施工現場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倉庫等按規定配備消防滅火器材,嚴禁吸煙和明火,懸掛醒目的防火標志;電焊作業時下方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氧氣瓶和乙炔氣瓶存放時必須保持2m以上的安全距離。使用時保持5m以上安全距離,與作業點明火必須保持10m以上的安全距離,乙炔氣瓶嚴禁睡倒;臨時宿舍必須建在建筑物20米以外;現場一切架空電線須用固定瓷瓶絕緣,電線穿墻時必須使用瓷管或硬塑料管通過。

9)審查季節性安全技術措施。主要內容有夏季、雨季和冬季三個季節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夏季防暑降溫措施有夏季防暑降溫的教育措施,中暑病人的急救措施,合理調整作業時間、避高溫的措施,通風降溫措施,調離措施,歇涼措施,檢查措施,清涼飲料措施等。雨季措施主要是防觸電措施,防坍塌措施和防雷擊措施等。冬季措施有冬季施工安全教育措施,防風措施,防凍防滑措施,防火措施,防毒措施,安全防護措施等。

篇2:施工組織設計之安全技術審查制度

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施工準備和組織施工的全面性的技術經濟文件,可視為現場施工的法規,是對施工過程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施工組織設計的分類和編制原則:

1.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單位工程建筑平米在5萬平米以上,由公司技術部組織項目技術人員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經技術部部長審核后,報公司總工審批。單位工程建筑平米在5萬平米以下,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本項目技術人員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經技術部審核后,報公司總工審批。

2.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建設規模較大的單位工程,或分期出圖的(三邊)工程,可編制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一般分為:基礎工程。主體工程。裝修工程。分部工程由項目編制,技術部審核,報公司總工審批。

3.分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前編制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由項目專業工程師制定,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項目經理審批;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預制構件吊裝工程。冬雨季施工方案。腳手架施工方案等重要或技術復雜的分項工程報技術部審批。

4.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

1)工程概況:包括工程名稱。工程性質。工程地點。規模。特點。結構形式。主要新技術項目和主要分項工程數量。

2)總體目標:包括質量目標。工期目標。安全目標。成本目標。

3)施工部署及施工進度計劃:根據工期要求對施工組織進行總體安排,并對主要部位采用相應措施進行部署,部署各單位工程的施工順序,流水段的劃分。裝飾工程或外線工程插入施工的時間。大型機械的調度安排等,并繪制施工進度計劃,部署各項資源使用計劃,包括勞動力。機械和運輸設備。主要材料。構件成品。半成品的需要量和供應計劃及來源等。

4)施工準備:通常包括對現場準備和技術準備的要求。

現場準備主要是對現場“三通一平”的準備工作,即對水通。電通。道路通及場地平整要求。計算施工中水。電用量及管線的配制,建設單位提供的水電資源是否滿足工程的需要,如遇問題與建設單位協商解決。

技術準備是在熟悉施工圖紙的基礎上,制定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的編制規劃,同時對專業性較強的技術措施做出原則性要求。如測量定位樁。線控制設施,季節性施工等。

5)主要施工方法與措施:

各階段主要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針對工程實際,確定分項工程的主要工藝作法和要求,采用較復雜的新技術。新工藝應另編施工工藝方案。

確定施工順序:無論是裝修還是結構,都應確定各工種的施工順序,尤其是裝修工程必須確定合理工序,避免工序顛倒,以保證工程質量。

6)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分基礎。結構。裝修三個階段繪制,包括大型機械。臨時設施。操作棚。材料和構件的堆放位置等,還包括消防道路。水電設施的安排。

7)技術質量保證措施:根據有關規范。工藝標準,針對施工方法的選擇,制訂保證施工質量的措施。

8)安全。消防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9)技術經濟指標的計算和分析。

10)施工中各項作業中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各項內容與措施。

5.在編制施工組織時,做好技術規劃:

1)技術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施工工序安排;劃分施工區段;施工流水順序及部署;選擇施工機械;主要項目施工方法的決策;安全施工措施;季節施工措施。

2)施工工序安排:科學地安排施工工序對保證工程質量。縮短工期。提高經濟效益,合理安排工序要重視各專業之間的配合。

3)劃分施工區段:劃分施工區段應盡可能使各區段的工程量大致相等,處于主導地位的施工過程區段劃分應盡量滿足流水作業的要求,同時應與勞動組織相適應,使工人有足夠的工作面,并有利于發揮機械設備的施工能力。

6.編制施工方案應遵循以下原則:

1)滿足施工工藝要求,符合國家驗收規范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有關規定。

2)要與選擇的施工機械及劃分的施工區間相協調。

3)在滿足質量。進度的前提下,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努力降低成本。

4)做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經濟性。實用性。

5)在施工方案落實的過程中進行修正,并監督實施。

6)安全施工措施必須貫徹安全操作規程,對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進行科學預測。

7)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完后,報公司技術部及公司總工審批后,報監理。甲方審批,并填寫相關表格,并形成書面記錄。

8)施工組織設計經審批后,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工作。各業務科室負責人和各專業主管工程師參加施工組織設計交底會議。針對主要問題,向項目員工做詳細交底。施工組織設計下發至各科室主任。

9)設計出現重大變更或項目施工中出現重大問題,影響施工組織設計的執行,應及時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修訂,并報公司審批。

篇3: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審查制度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監理單位必須對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審查,特制定制度如下:

1、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核和審批是否符合規定的程序。

2、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保證體系是否健全且切實可行。

3、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的針對性:充分掌握本工程的特點和難點。

4、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是否能執行并保證施工安全,是否切實可行。

5、基坑支護、土方開挖、模板、腳手架工程、起重機械設備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拆裝、拆除及爆破工程等專項方案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施工企業還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審查。

6、應根據工程情況進行安全性分析,從管理、技術、防護設施等方面制定預防事故發生、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措施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冬季、雨季等季節性施工方案的制定情況。

8、施工總平面圖是否合理。

9、勞動保護、環保、消防、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切實可行符合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