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室內設計方法與工作程序步驟

室內設計方法與工作程序步驟

2024-07-13 閱讀 6556

室內設計的方法與程序步驟

一、室內設計的方法

室內設計的方法,這里著重從設計者的思考方法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大處著眼、細處著手,總體與細部深入推敲

大處著眼,即是如第一章中所敘述的,室內設計應考慮的幾個基本觀點。這樣,在設計時思考問題和著手設計的起點就高,有一個設計的全局觀念。細處著手是指具體進行設計時,必須根據室內的使用性質,深入調查、收集信息,掌握必要的資料和數據,從最基本的人體尺度、人流動線、活動范圍和特點、家具與設備等的尺寸和使用它們必須的空間等著手。

2、從里到外、從外到里,局部與整體協調統一

建筑師依可尼可夫曾說:“任何建筑創作,應是內部構成因素和外部聯系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也就是‘從里到外’、‘從外到里’?!?/p>

室內環境的“里”,以及和這一室內環境連接的其他室內環境,以至建筑室外環境的“外”,它們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的密切關系,設計時需要從里到外,從外到里多次反復協調,務使更趨完善合理。室內環境需要與建筑整體的性質、標準、風格,與室外環境相協調統一。

3、意在筆先或筆意同步,立意與表達并重

意在筆先原指創作繪畫時必須先有立意,即深思熟慮,有了“想法”后再動筆,也就是說設計的構思、立意至關重要。可以說,一項設計,沒有立意就等于沒有“靈魂”,設計的難度也往往在于要有一個好的構思。具體設計時意在筆先固然好,但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構思,往往需要足夠的信息量,有商討和思考的時間,因此也可以邊動筆邊構思,即所謂筆意同步,在設計前期和出方案過程中使立意、構思逐步明確,但關鍵仍然是要有一個好的構思。

對于室內設計來說,正確、完整,又有表現力地表達出室內環境設計的構思和意圖,使建設者和評審人員能夠通過圖紙、模型、說明等,全面地了解設計意圖,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設計投標競爭中,圖紙質量的完整、精確、優美是第一關,因為在設計中,形象畢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而圖紙表達則是設計者的語言,一個優秀室內設計的內涵和表達也應該是統一的。

二、室內設計的程序步驟

室內設計根據設計的進程,通??梢苑譃樗膫€階段,即設計準備階段、方案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和設計實施階段。

1、設計準備階段

設計準備階段主要是接受委托任務書,簽訂合同,或者根據標書要求參加投標;明確設計期限并制定設計計劃進度安排,考慮各有關工種的配合與協調;

明確設計任務和要求,如室內設計任務的使用性質、功能特點、設計規模、等級標準、總造價,根據任務的使用性質所需創造的室內環境氛圍、文化內涵或藝術風格等;

熟悉設計有關的規范和定額標準,收集分析必要的資料和信息,包括對現場的調查踏勘以及對同類型實例的參觀等。

在簽訂合同或制定投標文件時,還包括設計進度安排,設計費率標準,即室內設計收取業主設計費占室內裝飾總投入資金的百分比。

2、方案設計階段

方案設計階段是在設計準備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收集、分析、運用與設計任務有關的資料與信息,構思立意,進行初步方案設計,深入設計,進行方案的分析與比較。

確定初步設計方案,提供設計文件。室內初步方案的文件通常包括:

1、平面圖,常用比例1:50,1:100;

2、室內立面展開圖,常用比例1:20,1:50;

3、平頂圖或仰視圖,常用比例1:50,1:100;

4、室內透視圖;

5、室內裝飾材料實樣版面;

6、設計意圖說明和造價概算;

初步設計方案需經審定后,方可進行施工圖設計。

3、施工圖設計階段

施工圖設計階段需要補充施工所必要的有關平面布置、室內立面和平頂等圖紙,還需包括構造節點詳細、細部大樣圖以及設備管線圖,編制施工說明和造價預算。

4、設計實施階段

設計實施階段也即是工程的施工階段。室內工程在施工前,設計人員應向施工單位進行設計意圖說明及圖紙的技術交底;工程施工期間需按圖紙要求核對施工實況,有時還需根據現場實況提出對圖紙的局部修改或補充;施工結束時,會同質檢部門和建設單位進行工程驗收。

為了使設計取得預期效果,室內設計人員必須抓好設計各階段的環節,充分重視設計、施工、材料、設備等各個方面,并熟悉、重視與原建筑物的建筑設計、設施設計的銜接,同時還須協調好與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的相互關系,在設計意圖和構思方面取得溝通與共識,以期取得理想的設計工程成果。

篇2:煤礦事故報告和處理工作程序

按照事故類別及危害程度,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和內容逐級上報,另外日常發生的一般非傷亡事故,也要上報。發生事故,要按照事故匯報程序逐級向上匯報。

A、重傷事故必須按要求及時匯報調度室、礦領導及隊部。

B、各類非傷亡事故匯報

1、各班組凡發生影響安全生產2小時以上的非傷亡事故,必須立即向調度室匯報。

2、三級及以下一般非傷亡事故,由調度值班領導、調度主任負責組織相關人員排查分析,并做好詳細記錄。

3、二級及以上重大非傷亡事故,調度室接到匯報后,立即匯報當日值班領導、安全礦長、調度主任、生產礦長,匯報清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危害情況。其中二級非傷亡事故由分管礦長主持,調度室組織,有關單位負責人進行搶險排查,現場勘察和事故分析,并在2日內將事故分析追查處理結果上報集團公司,一級非傷亡事故由集團公司分管副總和安全副總經理主持,當日值班長和相關業務處室參加及礦、科、隊帶領共同進行搶險排查,現場勘察和事故分析。

篇3:選礦廠班組事故報告制度工作程序

為了加強和規范安全事故報告和程序,杜絕瞞報、虛報事故現象發生,及時高效處置事故現場,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人員應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原因等,立即報告當班的班組長和調度(班組長或調度按程序逐級上報);情況緊急時,當事人或現場人員可以直接報告廠主要負責人,由廠根據事故嚴重程度決定啟動《工傷事故搶救預案》和相應的應急處置預案。

二、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須妥善保護好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因搶救人員和控制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三、發生輕傷事故(破皮流血)或未遂事故,由事故發生所在班組長第一時間向當班調度和工段長匯報,當班調度應在1小時內向分管安全生產的副廠長或行政廠長報告。

四、事故發生班組班組長接到事故報告后,應迅速組織力量趕赴事故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同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減少財產損失。

五、因設備事故造成仃產,班組長應積極組織人員進行設備搶修,要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盡快恢復生產。

六、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班組和員工對事故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

七、報告事故應包括下列內容:

1、事故發生概況(輕傷事故和未遂事故從略);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

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5、已經采取的措施。

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