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酒店員工勞動保護工作程序

酒店員工勞動保護工作程序

2024-07-10 閱讀 6212

酒店員工的勞動保護工作程序

勞動保護,是專門指企業(yè)對勞動者在生產與工作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良的保護。

(一)改善勞動條件,預防和消除員工傷亡事故和職業(yè)危害

酒店常見的員工工傷事故為:碰撞及刀傷、滑倒摔傷、搬運重物扭傷或壓傷、灼燙傷、灰塵入眼、玻璃割傷、使用各種機器工具不慎受傷等。一旦發(fā)生了工傷事故,人資質檢部要配合安保部門等單位,認真做好工傷事故的搶救、調查、上報和善后處理等系列工作,以保護受傷員工的安全并減少經營損失。

(二)發(fā)放個人勞防用品或保健食品

絕緣鞋、特殊工作服、防滑工作鞋、防護手套,冬季應發(fā)給御寒保暖的棉大衣或羽絨外衣;對從事室外高空清掃的客房部員工,應發(fā)給安全帶等。在夏令高溫季節(jié)里,員工食堂可供應防暑降溫的清涼飲料,如:鹽汽水、大麥茶、綠豆湯等保健食品。

(三)做好女工勞動保護工作

要根據酒店女性員工生理特點,進行特殊的勞動保護。主要是必須認真貫徹國家對女工的勞動保護政策有關規(guī)定,做好女工四期保護工作:女工在月經期間,不分配干過重的體力勞動,不下冷水;在懷孕期間,不分配干重活,不從事攀高和經常受到劇烈震動的工作;懷孕7個月以后,不做夜班,給予工間休息;在女工生育期間,應按國家規(guī)定給予產假,保證她們在產前產后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對于哺乳期的女工,應在工作中給予喂奶時間,在哺乳未滿6個月嬰兒期,不宜分配她們做夜班。

(四)合理安排員工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這是我國勞動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于保護員工的安全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有著積極的意義。酒店工作隨機性特點,使實行每周44小時為標準的工作日制發(fā)生一定的困難,經常需要員工在節(jié)假日加班工作,或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加點工作。為了保護員工的身體健康,保障員工的休息權利,酒店人資質檢部有責任監(jiān)督有關部門嚴格控制員工加班加點,如確有必要加班加點,應確保員工按規(guī)定領取加班工資或補假。酒店要確保員工享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即員工用以消除疲勞、料理個人生活、從事文娛及業(yè)余學習和參加社會所需要的時間,包括工作日當中的間隙、兩個工作日之間的休息、公休日、節(jié)假日、年休假等。只有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員工有適當的工余休息時間,才能使員工保持旺盛的勞動熱情,精力充沛地投入日常工作,提高勞動效率;充足的休息也是避免因過度疲勞而造成工傷事故的重要條件。

酒店人資質檢部要協(xié)同其他業(yè)務部門,有計劃地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增強酒店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配合安全宣傳與監(jiān)督檢查,勞動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篇2:危險廢物崗位勞動保護管理制度

1生產部負責編制危險廢物崗位勞防用品和保健品發(fā)放標準,并按生產實際及時做出調整。

2各責任單位按規(guī)定擬訂歸口勞防用品和保健品的采購計劃,并報采購部門采購。

3采購部門負責按各責任單位制訂的采購計劃及時采購勞防用品和保健品,負責所采購的勞防用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負責供應商具有勞防用品生產資格,選用“三證”(生產許可證、安全鑒定證、產品合格證)齊全的勞動防護用品。

4倉庫負責按《勞防用品發(fā)放標準》準確核發(fā)歸口勞防用品,并建立各類勞動保護用品和保健品的發(fā)放臺賬。

5根據作業(yè)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器具發(fā)放到各操作崗位。

6生產管理、人員、保衛(wèi)、安全檢查以及實習、外來參觀者等有關人員,應根據其經常進入的生產區(qū)域,配備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7倉庫負責按責任單位核批的勞防用品和保健品種類、數量發(fā)放勞防用品和保健品并妥善保管庫存的勞動防護用品和保健品。

8各種防護器具都應定點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每次校驗后應記錄或鉛封,主管人應經常檢查。

9各單位負責按核批的勞防用品和保健品種類、數量正確領取、發(fā)放勞防用品和保健品,并建立本單位勞動防護用品和保健品的發(fā)放臺賬。

10各部門負責保管本部門未發(fā)放的勞防用品和保健品。

篇3:勞動保護安全方針

安全生產方針,又稱勞動保護安全方針。是我國對安全生產工作所提出的一個總的要求和指導原則,它為安全生產指明了方向。要搞好安全生產,就必須有正確的安全生產方針。

1983年國務院在[1983]85號《批轉勞動人事部、國家經委、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和勞動安全監(jiān)察工作的報告的通知》中指出:“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指導下搞好安全生產,是經濟管理、生產管理部門和企業(yè)領導的本職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第一次明確提出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預防為主,安全第一”。

這個安全生產方針,強化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并強調在生產中要做好預防工作,盡可能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這個方針,其含義是:

1、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

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是生產發(fā)展的客觀需要,特別是現代化生產,更不允許有所忽視,必須強化安全生產,在生產活動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當生產與安全發(fā)生矛盾時,生產要服從安全。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義。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安全生產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政策,是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和發(fā)展生產力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維護社會安定,促進國民經濟穩(wěn)定、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基本條件,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安全生產也是社會主義企業(yè)管理的一項重要原則,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性質所決定的。

2、安全與生產的辯證統(tǒng)一

在生產建設中,必須用辯證統(tǒng)一的觀點去處理好安全與生產關系。也就是說,企業(yè)領導者必須善于安排安全和生產。越是生產任務忙,越要重視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則,就會招致工傷事故,既妨礙生產,又影響安全。這是生產實踐證明了的一條重要經驗教訓。

怎樣理解安全和生產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呢在生產過程中,安全和生產既有矛盾性,又有統(tǒng)一性,所謂矛盾性,首先是生產過程中不安全因素與生產的矛盾。要對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時,就要增加支出,或影響生產進度。所謂統(tǒng)一性,對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后,改善了勞動條件,職工就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勞動熱情,勞動生產率就會提高。沒有生產活動,安全工作就不會存在;反之,沒有安全工作,生產就不能順利進行,這就是安全與生產互為條件,互相依存的道理,也就是安全與生產的統(tǒng)一性。

3、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強調預防為主

安全生產以預防為主是現代生產發(fā)展的需要。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生產過程中,安全問題十分復雜,稍一疏忽就會釀成重大事故。預防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要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要依靠技術進步,加強科學管理,搞好科學預測與分析工作,把事故消業(yè)在萌芽狀態(tài)。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預防為主”是實現“安全第一”的基礎,要做到第一,首先要搞好預防措施。預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證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