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合樓安全控制施工方案

綜合樓安全控制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8343

一、?安全保證體系

回顧我們走過的歷程,我們的每一點進步和發展都凝聚著每一位安全工作者的努力,我們緊緊圍繞*關于“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精神,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始終貫穿于施工全過程,將安全達標確定為項目部始終常抓的大事,為切實做到安全施工,公司貫徹項目經理是工程施工中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原則,把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層層落到實處,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下的安全管理機構,確保施工全過程安全生產順利進行。

安全保證體系示意圖

?

二、安全管理目標

1、安全目標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抓好現場安全預防管理工作。做到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零”傷亡,安全事故頻率控制在1‰以內。

2、預控五類傷害事故

安全生產過程中以預防為主,消除事故隱患,施工全過程主要預防發生安全事故頻率最大的五類傷害事故: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事故。將消除五類事故確定為安全控制目標,這些事故集中在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三寶”利用及“四口”防護、施工用電、提升機與塔吊和施工機具等十個方面,把這十個部分列為檢查的主要內容。

3、自查安全控制

(1)建筑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自查思想認識、自查制度建設、自查隱患整改和事故處理情況。

(2)施工過程中,落實建筑安全生產行政法規、技術標準和施工規范情況。如基坑支護、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拆裝、施工垂直機械安全性能、以及施工臨時用電等重點部位和環節的落實情況。

(3)針對雨季施工特點,認真檢查施工現場防滑措施落實情況,施工現場和倉庫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儲存和使用情況,預防火災事故發生的措施。

(4)自查中發現的問題,項目部定時間、定人員、定措施組織整改。對特殊情況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采取可靠的措施整改后,方可繼續施工。

4、?安全檢查評分制度

(1)安全管理檢查評分制度是考核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據,因此,把管理工作中的關鍵部分列為主要保證項目,保證項目能夠做好,整體的安全工作也就有了保證。本工程設安全管理人員,主要任務是負責施工現場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同時現場實行目標管理,制定總的安全目標,制定達標計劃,進行目標分解到人,責任落實,考核到人。

(2)從基礎工作開始,我們建立16項安全管理措施,8項管理臺賬;制定嚴格的檢查考核辦法,并與個人的經濟利益掛勾;同時,加強班組建設,制定班組和個人安全活動的考核辦法,通過以上措施,鞏固達標成果。

三、安全防范管理措施

1、建立施工安全措施

(1)現場各級管理人員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現場設專職安全員,各施工班組做好班前、班后的安全教育檢查工作,安全文字交底,現場實行天天有安全值班制度,項項做好安全記錄。

(3)進入施工現場得施工人員注意使用“三寶”,不戴安全帽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4)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書面的安全技術交底,項目經理部每周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教育和安全生產檢查評比活動。

(5)根據不同的季節,施工時應隨時搞好施工人員的生活衛生、環境衛生、做到防治中毒、防治疾病。

2、?腳手架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高處墜落主要有兩種:一是防止腳手架倒塌,二是增加腳手架安裝防護設施。搭設鋼管腳手架前,項目部應制定詳細的《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腳手架設計計算書》及《腳手架卸荷方法詳圖》等資料,施工時嚴格遵守《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進行操作,架子工必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和正規醫院出據的《身體健康證明》方可上崗。

3、?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措施

(1)電源從建設單位配電室中引出,接入施工現場總配電箱中,在現場分設主干線、分路供電、分柜控制,在每個施工段里,均設有為小型施工機具供電的電源箱。施工現場總箱、開關箱、設備負荷線路末端處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器,并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防止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2)現場電源電纜埋入地下80cm深,線路采用三相五線制,并進行保護接零,所有保護線末端均作重復接地。

(3)施工現場實行分級配電,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分別設置。分配電箱與開關箱距離不超過30.0m,開關箱與所控設備水平距離不超過3.0m。

(4)開關箱內設一機一閘,每臺用電設備有自己的開關箱。

(5)施工現場的配電箱安裝要瑞正,牢固,樓層的移動電箱要裝在固定的支架上,固定配電箱距地面1.80m,移動配電箱距地1.60m。

(6)配電箱內的各種電器,應按規定緊固在安裝板上,箱外架空線及箱內線采用絕緣導線,綁扎成束,并固定在板上。

(7)機械所配的電纜線、線號不低于電機規定,臨時用電完畢后收線歸庫。

(8)現場用電由專業電工負責架接,線路通過腳手架時,電線加絕緣套管,不許電線于任何金屬物體直接接觸,接好線路后方可使用。嚴格執行三相五線制架設線路,不得隨意亂接電線,閘刀裝箱加鎖。夜間作業照明線路、不使用時必須斷電,配電箱中設施漏電保護器。

4、?建立現場消防安全措施

(1)現場建立防火責任制,在組織施工時落實安全用火要求,實施防火措施,明確責任,落實到人。

(2)實施安全消防交底制度,形成書面文字。

(3)在進行現場平面布置時,施工干道兼作消防通道,寬度不小于3.5m,道路不準堆放材料。

(4)在本工程平面布置范圍內的臨時設施、倉庫、材料堆場配備足夠的消防滅火工具和器械,對消防器材有專人管理,定期檢查。庫房易燃易爆品要設置專用庫房進行保管。

(5)注意在施工過程中,對不同的施工階段的防火要求進行控制,特別是后期裝修階段,對電氣焊要加強管理。

(6)針對本工程,要隨層做水源消防管道,用2寸立管,設加壓泵,每層留有消防水源接口。

5、?施工機械安全管理措施

(1)現場機械設備的安全必須符合有關驗收標準。

(2)現場機械設備的使用操作必須符合有關操作規程。

(3)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4)經常檢查、維修、養護,嚴禁機械帶病作業、超期限作業。

(5)現場塔吊,施工電梯必須有防雷、避雷裝置。

(6)對現場各類機械操作人員施工前,要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對使用各種機械及小型電動工具得人員,先培訓,后操作,有專人現場指導,對違章操作的人,立即停止并嚴肅批評。每周由項目經理組織有關施工人員對現場機械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6、?現場保衛治安安全措施

(1)現場組成治安保衛小組,夜間輪流巡邏,重點是倉庫、工棚,機械設備、成品、半成品等。

(2)門衛值班室,由三人輪流值班,白天對外來人員和進出車輛及所有進出物資進行登記,憑證件出入,夜間值班護場。

(3)加強對外來民工的管理,入住現場民工檢驗其身份證,并辦理暫住證,非本工程的施工人員不得住在施工現場,特殊情況要保衛負責人批準。施工現場建立門衛和巡邏護場制度,護廠人員佩戴執勤標志。

(4)辦公區、宿舍、食堂設專人管理,制定防范措施,防火、防爆、防毒、防盜;嚴禁賭博、打架斗毆。

(5)做好成品、半成品保衛工作,制定嚴格管理措施。

7、安全管理措施

本項目部將加強對職工的文明施工教育和安全施工教育,在施工期間,同施工人員簽定《施工人員安全責任書》,特別強調對周圍環境的保護,杜絕不良現象的發生。并同每人及時辦理在崗施工人員出入證件,對施工人員登記造冊,并接受建設單位、監理等有關部門的管理,遵守公司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8、場外交通安全防護措施

場外道路可解決運輸車輛的臨時停車場地,在這條道路上設置安全明顯標志,提醒行人注意安全,防止發生意外交通事故,同時現場在出入口處有專業安全員警戒,指揮現場車輛安全通過。施工中將及時到交通管理部門辦理車輛臨時停放許可證。

9、安全形象管理

在安全管理過程中,我們將實行嚴格的門衛安全管理制度和群體形象制度,所有現場管理人員及工人必須佩戴胸卡,統一穿戴勞動服,工人一律戴黃色安全帽,管理人員戴紅色安全帽,并配有公司的標志帽徽。我們將根據本項目的特點及現場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安全各項制度、崗位責任制,并每周檢查一次具體實施情況,實現全過程安全達標。

四、安全搭設鋼管外腳手架

針對本工程將采用搭設雙排扣件鋼管外腳手架施工方案。腳手架的搭設必須符合規范要求,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腳手架搭設完后,必須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搭設前提

(1)外墻回填土后,搭設范圍內的地基夯實平整,并做好排水工作。

(2)鋼管外腳手架的施工方案已批準,并向作業人員作了詳細交底。

(3)鋼管、扣件、腳手板、安全網等經檢驗合格。

(4)持證上崗搭設人員個體防護充分,并已作體驗,安全帶、安全帽、防滑鞋配備齊全。

(5)四級及四級以上大風和雷、雨、雪天,將停止腳手架作業。

2、立桿基礎

1)、地基處理

(1)立桿要坐落在堅硬實土、普通老土、并分層夯實回填土的地基土上,地耐力不得小于80KN/m2。

(2)立桿裝設在槽鋼座上,寬度不小于20cm、垂直于墻壁面墊放。

2)、定距定位

(1)、雙排距離形式

縱距≤2.0m;

橫距1.2~1.5m。

(2)、內立桿與墻面距離

1)、采用腳手板橫鋪,保證腳手板距墻面不大于20cm;

2)、當采用腳手板直鋪時,內立桿距墻面為20cm以內。按預定距離分別劃出立桿位置,并沿線撒石灰標記。

3)、立桿首根有長有短,應錯開搭設。立桿頂端外排應高出建筑物檐口1.50m,內排應低于檐口0.4~0.5m。

3、?桿件接長與邊連接

(1)、偏差要求

1)、相鄰兩立桿的接頭,應錯開50cm以上(有3個方位),力求不在同一步內。

2)、大橫桿同一排水平偏差,不大于該腳手架的總長度的1/300,且不大于5cm。大橫桿應布置在立桿的內側,各接頭中心距立桿軸線的距離應小于1/3區格長度。

3)、底座沉降<10mm,步距偏差±20mm,桿距偏差±50mm,排距偏差±20mm。

4)、接地避雷措施應由專業電工按《JGJ46-88》的有關規定執行。

(2)、鋼管

1)、直徑48mm,壁厚3.5mm的鋼管立桿、斜桿,大橫桿長度以4-6.5m為宜,小橫桿長2.1-2.3m為宜;

2)、直徑48mm與51mm的鋼管嚴禁混用;

3)、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

4)、兩端面要平整,嚴禁打孔。

(3)、扣件

應用有產品質量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專業檢測單位測試報告方可使用;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發現有脆裂、變形的禁止使用。

(4)、立桿

1)、立桿對接長同大橫桿對接長,采用對接扣件。對接接長應交錯布置,不設在同步、同區格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500mm,并避免處在縱向水平桿的區格中部。

2)、立桿與大小橫桿聯結,采用直角扣件。小橫桿靠墻一端距墻一般為5-10cm。

3)、剪刀撐與立桿、橫桿連接采用轉向扣件。

(5)、扣件連接要求

1)、內壁的圓弧度要求精確,與鋼管扣緊時,接觸面不少于30%。

2)、螺栓不宜擰的過緊,擰緊程度一般控制在40-60N·M之間,最大不得超過65N·M。

3)、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

4)、扣件本身具有抗滑、抗旋轉能力,一個扣件的抗滑移承載能力應達到8.5KN。鋼管架最重要的構件之一是大橫桿與立桿連接的扣件,不得下滑。

5)、在中底座下皮200mm處設置縱向掃地桿,連接立桿下端以約束立桿底端,防止在縱向發生位移;在縱向掃地桿上設置橫向掃地桿,以約束立桿底端,防止在橫向發生位移。

4、?腳手架搭設順序

安放底座→放置縱向掃地桿→立桿(先內排后外排)→橫向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連墻桿→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

5、架體與建筑物的拉接

架體與建筑物用連墻桿連接時,要提高立桿的剛度,保證架體整體穩定,防止腳手架內外傾斜,能可靠地傳遞風荷載。

6、剪刀撐

在腳手架外排立面兩端設置,沿高度方向由下而上連續設施。縱向支撐寬度宜為3-5個立桿縱距,斜桿與地面夾角角度為45-60度范圍。

7、?施工層腳手板設置

腳手板采用橫鋪竹腳手板(板長2.2m-3.0m,寬25-30cm,板厚不小于5cm,螺栓直徑不小于8-10mm?,每塊板螺栓不少于4根)。竹腳手板要滿鋪,兩端必須用鋼管或鋼筋壓固,大橫桿要架在小橫桿上,在中間增加一根大橫桿,并使表面平整。

當采用直鋪時,其接頭下面應設兩根小橫桿,板端懸空部分應保持10-15cm;搭接鋪設的腳手板,其接頭必須在小橫桿上,搭接長度保持20-30cm,板端伸出小橫桿的長度保持10-15cm,板端必須與小橫桿綁牢。

8、?防護

(1)在鋪腳手板時,必須在外排立桿的內側設防護欄和擋腳板,上欄桿高1.0-1.2m,中欄桿居中設置,擋腳板同時也要設置一道欄桿。

(2)安全網是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的重要設施之一,按懸掛方式分為垂直與水平設置兩種。臨路作業部分采用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全封閉施工。垂直設施安全網用于腳手架的外側,四周滿掛圍護,安全網封閉嚴密與腳手架固定牢靠。

(3)用扣件、鋼管搭設的腳手架,是施工臨時結構,它要承受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垂直和水平荷載。因此,必須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腳手架搭設完后,必須組織公司有關部門和安全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9、鋼管腳手架的拆除

(1)搭設或拆除腳手架前,應明確搭設及拆除的施工方案。

(2)拆架前全面檢查擬拆腳手架,根據檢查結果,擬定拆除腳手架作業方案,報公司工程部批準后,并認真對操作人員進行外架拆除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后方可開始工作。

(3)拆除時將設置警戎區,設立明顯標志,有專人警戎,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4)拆除順序:自上而下進行,一步一清,不準上下同時作業,不允許分段分立面拆除。

(5)操作時,思想要集中,上下呼應。拆下來的料架分類堆放,扣件和配件及時運至地面進行保養,嚴禁高空拋投。

陜西秦地建設有限公司第八項目部

?2005年10月13日

篇2:施工現場過程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

根據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策劃的結果和安排,確保與所識別的危險源和不利環境因素有關的活動、人員、設施、設備在施工過程中處于受控狀態,以便從根本上控制和減小安全風險和不利環境影響。

2職責

2.1項目經理是本要素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安全保證體系運行控制;

2.2項目工程師(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和重點部位(重大環境因素)控制方案及程序;

2.3項目工程師負責分部分項安全技術交底;

2.4施工員負責安全作業指導書交底;

2.5安全員負責安全操作規程的培訓教育;

2.6綜合辦負責消防及文明施工交底;

2.7項目副經理負責動火審批。

3程序

3.1管理要求

項目管理部通過制訂施工組織設計,專項安全技術、安全施工方案并執行公司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安全作業指導書,對重點部位和重要環境因素有關的運行活動制定相應的控制程序和措施,并對其進行有效管理。

3.2重點部位管理

4.1項目部根據危險源辯識和環境因素識別所列入的重點部位和重要環境因素的管理:

4.2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和環境管理方案;

4.3對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進行交底并形成記錄。

3.3環境運行管理

a.制定文明施工措施和實施計劃,保持場容場貌和生活設施文明衛生

b.各類管線保護:

·有方案,交底

·同管線單位簽訂協議

·有管線單位專人到現場實施監護

c.消防管理

·重點防火部位配置規定數量和適當的滅火器材

·定期組織檢查

·參加公司組織的消防演習,成立義務消防隊

·動火按規定申報程序報批,派人監護及配置消防器材

d.施工控制

·施工廢水控制

·施工粉塵控制

·施工噪聲控制

·廢物控制電焊條頭收集、廢油處置及油漆空罐的收集

·危險化學品管理

·危險倉庫的管理

·防汛防臺及施工現場的周邊下水道的通暢

3.4管理內容

運行控制嚴格執行國家、地方和公司制定的各項管理條例、規定、制度及作業指導書。規范安全管理及重要環境因素相關活動及過程。本項目部組織操作者通過培訓、學習、理解和掌握程序,工作方法,確保運行符合要求。

3.4.1監護人員持證上崗(該證由公司培訓發證);

3.4.2監護人員要記錄當時現場的實際情況。

如吊裝:進場的吊車型號、噸位、年檢證明和準用證、駕駛員復印件、現場的環境(場地是否平整、臨近有否高壓線)、鋼索和吊鉤是否良好、限位及指揮人員作業環境、第一吊試吊情況等……

3.5常規管理

本項目部必須嚴格地按照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的要求,對項目管理和生產活動全過程中,可能導致事故和環境災害發生的常規管理活動制定程序化的規定,以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和削減施工活動中產生的環境因素,同時確保施工活動符合國家及地方的安全、環境管理要求。

3.6安全運行管理

a.總包對分包進行進場安全總交底(責任人)

b.防護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品進場、按采購管理要求執行

c.核實項目部管理人員及作業人員的資格能力鑒定,按規定對所有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按建設部《建筑企業職工安全培訓教育暫行規定》(建教[1997]83號)規定,安排項目部有關人員及特殊工種培訓,根據職責分配組織各項安全交底,按規定提供作業人員必須的勞動防護用品(責任人)

d.對進場的物資、小型設備組織專人進行驗收、標識(責任人)

e.對現場搭設設施及大型機具設備裝拆及使用組織專人進行驗收標識(責任人)

·腳手架、模板支架搭拆及使用,需有方案、交底、監護、書面資料(責任人)

·井架、人貨兩用梯、塔吊、龍門吊安裝后必須經各地省、市建筑機械檢測中心檢測后,出具檢驗合格證,方可使用(責任人)

·大型移動吊車必須具有年檢證書方可使用(責任人)

f.各種防護設施投入使用前必須組織驗收(責任人)

4.記錄

4.1.總包對分包的進場總交底

4.2.專項施組,方案、各類管理制度、作業指導書

4.3.分部、分項交底記錄

4.4.安全操作規程交底記錄

4.5.重點部位交底記錄和監控記錄

4.6.防火檔案

4.7.模板拆除(安全)申請表

4.8.文明施工措施及實施計劃

4.9.腳手架拆除(包括主要構件)申請表

4.10.用電檔案

4.11.大型機械檔案

4.12.各種腳手、支撐、平臺防護設施搭設驗收記錄表

4.13.三令:模板拆除令、砼澆搗令、吊裝令

篇3:項目施工現場過程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

根據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策劃的結果和安排,確保與所識別的危險源和不利環境因素有關的活動、人員、設施、設備在施工過程中處于受控狀態,以便從根本上控制和減小安全風險和不利環境影響。

2職責

2.1項目經理是本要素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安全保證體系運行控制;

2.2項目工程師(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和重點部位(重大環境因素)控制方案及程序;

2.3項目工程師負責分部分項安全技術交底;

2.4施工員負責安全作業指導書交底;

2.5安全員負責安全操作規程的培訓教育;

2.6綜合辦負責消防及文明施工交底;

2.7項目副經理負責動火審批。

3程序

3.1管理要求

項目管理部通過制訂施工組織設計,專項安全技術、安全施工方案并執行公司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安全作業指導書,對重點部位和重要環境因素有關的運行活動制定相應的控制程序和措施,并對其進行有效管理。

3.2重點部位管理

4.1項目部根據危險源辯識和環境因素識別所列入的重點部位和重要環境因素的管理:

4.2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和環境管理方案;

4.3對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進行交底并形成記錄。

3.3環境運行管理

a.制定文明施工措施和實施計劃,保持場容場貌和生活設施文明衛生

b.各類管線保護:

·有方案,交底

·同管線單位簽訂協議

·有管線單位專人到現場實施監護

c.消防管理

·重點防火部位配置規定數量和適當的滅火器材

·定期組織檢查

·參加公司組織的消防演習,成立義務消防隊

·動火按規定申報程序報批,派人監護及配置消防器材

d.施工控制

·施工廢水控制

·施工粉塵控制

·施工噪聲控制

·廢物控制電焊條頭收集、廢油處置及油漆空罐的收集

·危險化學品管理

·危險倉庫的管理

·防汛防臺及施工現場的周邊下水道的通暢

3.4管理內容

運行控制嚴格執行國家、地方和公司制定的各項管理條例、規定、制度及作業指導書。規范安全管理及重要環境因素相關活動及過程。本項目部組織操作者通過培訓、學習、理解和掌握程序,工作方法,確保運行符合要求。

3.4.1監護人員持證上崗(該證由公司培訓發證);

3.4.2監護人員要記錄當時現場的實際情況。

如吊裝:進場的吊車型號、噸位、年檢證明和準用證、駕駛員復印件、現場的環境(場地是否平整、臨近有否高壓線)、鋼索和吊鉤是否良好、限位及指揮人員作業環境、第一吊試吊情況等……

3.5常規管理

本項目部必須嚴格地按照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的要求,對項目管理和生產活動全過程中,可能導致事故和環境災害發生的常規管理活動制定程序化的規定,以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和削減施工活動中產生的環境因素,同時確保施工活動符合國家及地方的安全、環境管理要求。

3.6安全運行管理

a.總包對分包進行進場安全總交底(責任人)

b.防護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品進場、按采購管理要求執行

c.核實項目部管理人員及作業人員的資格能力鑒定,按規定對所有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按建設部《建筑企業職工安全培訓教育暫行規定》(建教[1997]83號)規定,安排項目部有關人員及特殊工種培訓,根據職責分配組織各項安全交底,按規定提供作業人員必須的勞動防護用品(責任人)

d.對進場的物資、小型設備組織專人進行驗收、標識(責任人)

e.對現場搭設設施及大型機具設備裝拆及使用組織專人進行驗收標識(責任人)

·腳手架、模板支架搭拆及使用,需有方案、交底、監護、書面資料(責任人)

·井架、人貨兩用梯、塔吊、龍門吊安裝后必須經各地省、市建筑機械檢測中心檢測后,出具檢驗合格證,方可使用(責任人)

·大型移動吊車必須具有年檢證書方可使用(責任人)

f.各種防護設施投入使用前必須組織驗收(責任人)

4.記錄

4.1.總包對分包的進場總交底

4.2.專項施組,方案、各類管理制度、作業指導書

4.3.分部、分項交底記錄4.4.安全操作規程交底記錄

4.5.重點部位交底記錄和監控記錄

4.6.防火檔案

4.7.模板拆除(安全)申請表

4.8.文明施工措施及實施計劃

4.9.腳手架拆除(包括主要構件)申請表

4.10.用電檔案

4.11.大型機械檔案

4.12.各種腳手、支撐、平臺防護設施搭設驗收記錄表

4.13.三令:模板拆除令、砼澆搗令、吊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