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工程施工機械安全控制措施
①車輛駕駛員和各類機械操作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對駕駛員、機械操作員定期進行安全管理規定的教育。
②嚴禁酒后駕駛車輛和操作機械,車輛嚴禁超載、超高、超速駕駛,禁止使用帶病的車輛、機械和超負荷運轉。
③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應集中停放,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檢修、保養。
④指揮機械作業的指揮人員,指揮信號必須準確,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嚴禁蠻干作業。
⑤起重作業應嚴格執行《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⑥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必須定期進行保養,發現問題及時更換,在運行中禁止工作人員跨越鋼絲繩,用鋼絲繩起吊、拖拉重物時,現場人員應遠離鋼絲繩。
⑦設專人對機械設備、各種車輛定期檢查、維修和保養,對查出的隱患要及時進行處理,并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發生機械傷害事故。
篇2:施工機械施工機具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對施工機械/機具進行規范管理,保證其在施工過程中,達到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針、目標的要求。
2.范圍
適用于對集團公司內部施工機械/機具及租賃施工機械/機具的管理和控制。
3.職責
3.1機料部負責集團公司施工機械/機具的管理,確保其符合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要求,并對各分公司/項目經理部執行情況實施監督和檢查。
3.2分公司/項目經理部負責所管轄施工機械/機具符合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要求。
3.3分公司/項目經理部負責所管轄施工機械/機具的維修保養及安全操作。
3.4分公司/項目經理部負責租賃施工機械/機具的維修保養及安全操作的監督檢查。
4.工作程序
4.1施工機械/機具的購置或租賃
4.1.1按集團公司有關規定,機料部或分公司/項目經理部負責編制相應采購文件,報有關領導批準,機料部或分公司/項目經理部組織施工機械/機具采購或租賃。
4.1.2對施工機械/機具的采購按集團公司《設備管理控制程序》(GQGG/QM)執行,機料部或分公司/項目經理部確保其性能符合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
4.1.3特種設備必須由持有專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產,并經取得專業資質的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檢測報告及安全使用證后方可采購和使用。對特種設備的管理執行《特種設備/特種作業安全管理規定》(GQ/ZY/EO446-06)。
4.2施工機械/機具使用和管理
4.2.1本程序涉及的施工機械/機具包括: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攤鋪機、路拌機、水穩層拌合樓、瀝青砼拌合樓、灑水車、發電機、空壓機、電鋸、電刨、卷揚機、電焊機、切割機、彎曲機、抽水機、泥漿泵、搖臂鉆、手砂輪、振搗棒、攪拌機、翻斗車、打樁機等。
4.2.2分公司/項目經理部應定期對本單位的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做好事故的預防工作。經過大修改造、重新安裝的機械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技術試驗和安全裝置的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嚴格執行走合期使用規定。
4.2.3分公司/項目經理部應根據設備的結構、性能和運行特征,制定和執行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維護保養規程和檢修規程。嚴禁違章操作、帶病作業和超過規定負荷運行。分公司/項目經理部應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4.2.4分公司/項目經理部使用特種設備,應經取得專業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規程,定期進行安全檢測,發現異常應停止使用,及時修理后并再次對其進行檢測,直至合格后方可使用。
4.2.5負責拆裝、維修特種設備的勞務供方必須取得國家相關的安全技術資質。拆裝、維修過程中,分公司/項目經理部應按《相關方控制程序》(GQ/C*/EO446-07)的規定對其進行控制。
4.2.6生產、儲存、運輸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使用的設備,必須具備防爆性能。分公司/項目經理部按《危險化學品和易燃易爆品管理控制程序》(GQ/C*/EO446-09)的規定執行。
4.2.7對存在嚴重不安全隱患的起重設備、壓力容器、車輛等危險特種設備,實行淘汰制度,即整改維修后仍未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檢測、檢驗合格的設備嚴禁使用,一律按國家有關規定報廢。
4.2.8操作人員嚴格按《施工機械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酒后駕駛機械,施工機械制動系統安全有效,工作前鳴笛示警,確認作業范圍安全后方可作業。
4.2.9施工機具必須有接零或接地保護,安裝漏電保護器,所用電線和機具必須絕緣良好。
4.2.10施工機具必須有合格的電閘箱。
4.2.11高處作業時使用施工機具要拴好保險繩,以防高處墜落。
4.2.12使用環境
1)?機械設備的使用應注意環境對設備的影響,根據氣候、粉塵等條件的變化,對設備進行適當的保養、檢查,并按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2)?設備產生的噪聲、污染和廢氣排放量應符合國家環保標準。
3)?對于雖已達到使用年限,但仍有使用價值的設備,設備產權單位的機電部門應組織進行技術、安全鑒定,并根據設備狀況作出運行規定。
4.2.13分公司/項目經理部每季度組織對使用的施工機具的安全狀態進行檢查,對不合格項必須采取措施,執行《事件調查、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GQ/C*/EO453-16)。
4.2.14機料部不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對施工機械/機具進行管理檢查,按《機械設備環境和安全檢查記錄》項目進行。對不合格項必須采取措施,執行《事件調查、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GQ/C*/EO453-16)。
4.3施工機械/機具的報廢
4.3.1施工機械/機具達到使用報廢年限、磨損嚴重或因意外事故使機械設備受到嚴重損壞無法修復或安全使用性能下降繼續使用存在嚴重隱患時辦理報廢。
4.3.2報廢處理時注意不對環境造成有害影響和不造成重大職業健康安全危害。
4.4機械設備事故分類和處置
4.4.1機械設備事故按損失大小分為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別重大事故四類。
1)?一般事故為機械設備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下;
2)?大事故為機械設備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300萬元;
3)?重大事故為機械設備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1000萬元;
4)?特別重大事故為機械設備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4.4.2機械設備事故按《集團公司機械設備安全管理辦法》的規定,依據其性質分為責任事故和非責任事故。
4.4.3分公司/項目經理部在事故后20天內將設備事故的詳細報告及處理意見報集團公司機料部。
4.4.4分公司/項目經理部按月向集團公司機料部報送主要機械設備事故統計報表。
5.相關文件
1)?《管理手冊》(GQ/EO/SC-2013)
2)?《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機械設備管理辦法》
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86
4)?《特種設備/特種作業安全管理規定》(GQ/ZY/EO446-06)
6.相關記錄
1)?生產設備維修計劃表(GQ/JL/EO446-19)
2)?機械設備安裝驗收記錄表(GQ/JL/EO446-20)
3)?機械設備維修記錄表(GQ/JL/EO446-21)
4)?機械設備檢查記錄(GQ/JL/EO446-22)
5)?機械設備事故報告表(GQ/JL/EO446-23)
篇3:施工機械運行控制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管理,提高設備的“三率”(即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完好率、機械效率),滿足施工生產的需要,特制定本規定。
2、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各施工現場的外租設備和各分承包單位的自帶設備。
3、術語和定義
3.1采用GB/T19001-2000、GB/T24001-1996、GB/T28001-20**標準國家經貿委《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指導意見》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及公司《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中的術語和定義。
3.2機械設備:是指參與施工生產的所有機械。
4、職責
4.1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是分管設備的主管領導,對本規定的執行負領導責任。
4.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公司機械設備管理的主責部門。
4.3各項目部督促各分包單位對其自帶設備按本規定進行管理。
4.4各項目部分管生產的副經理是分管設備的領導,安全員兼機管員負責本規定具體工作的落實。
5、程序
5.1設備租賃
5.1.1設備租賃按《施工機械設備租賃管理規定》進行,項目部按施工進度分階段填寫《主要機械設備需用計劃表》,經評審后,上報分公司,分公司與設備出租單位簽訂機械設備租賃合同(大型設備按單臺簽訂合同,中小型設備簽訂總合同),加蓋公司合同專用章后方有效。
5.1.2項目部組織對租賃設備進行驗收和檢驗,驗收要求按《施工機械設備租賃管理規定》5.6要求進行。
5.2機械設備的標識方法
5.2.1機械設備進入施工現場經驗收合格后,項目部根據技術文件和其他有關資料建立檔案,建立《機械設備臺賬》,并負責保留相關記錄。
5.2.2項目部負責各自機械設備的標識工作,按要求懸掛機械設備標識牌。
5.3機械設備的使用
5.3.1在滿足施工任務需要的情況下,按照設備性能,充分利用機械設備,保證即節約資源又不超負荷作業。
5.3.2機械設備均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和使用,凡要求持證上崗的必須經培訓合格證后持證上崗,實行定機、定人、定崗位制度。
5.3.3各班作業和多班操作的機械設備,實行機械組長負責制,任命一人為機組長,其余為機員,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熟練操作,做到“三懂四會”(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會維修、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5.3.4各種大型建筑機械設備(拌合樓)的管理,根據維修合同,由供方派人員上門維修,超過合同期限,由分公司負責該設備的使用、維修、保養工作,并存留相應的質量記錄。分公司應留存備份記錄。
5.3.5中型(裝載機、推土機、攪拌機等)、小型(砂漿攪拌機、空壓機等)設備的使用、保養、維修,由項目部監督進行。機械設備的使用按《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要求進行,做根據發生情況填《設備檢修單》及《設備日常維護記錄》。項目部機管員根據設備《設備檢修單》,填寫《機械設備使用情況報表》,每月26日報分公司。
5.3.6機械設備在特殊情況下使用(嚴寒、高溫季節)應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以減少不正常磨損,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
5.4機械設備事故的處理
5.4.1概念:凡因操作不當、檢修不良、管理不善等人為原因導致機械設備損壞或性能降低,使用壽命縮短,不論對生產有無影響,統稱為機械事故。
5.4.2分類
1)一般事故:機械設備一般性損壞,直接經濟損失在200~1000元內,停用時間在3天以上10天以下者(不包括10天);
2)大事故:機械設備主要部件損壞,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5000元以內或機械設備停用時間在10天以上者;
3)重、特大事故:機械設備主要部件嚴重損壞,直接損失達到5000元以上者。
5.4.3一般事故由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5.4.4大事故、重、特大事故發生后,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止運轉,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報告項目經理和機械組長,由項目經理根據事故性質向分公司領導報告。
5.4.5發生機械事故任何人不得隱瞞不報,事故發生后,必須按照“四不放過”(領導的責任不清不放過,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原則進行認真分析處理。
5.5機械設備的保養
5.5.1一級保養:由操作人員實施,主要對機械設備在操作前、運行中、作業后進行“十字作業”保養(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并對一些外部易損部件進行拆洗檢查,調整。
5.5.2二級保養:由維修人員完成,二級保養除一級保養內容外,主要是對外機械設備內部各系統進行清潔、潤滑和調整,并對可能有問題的部位予以解體進行檢查、清洗和調整。
5.5.3三級保養:指對設備主體進行解體檢查和調整,更換達到磨損限度的零部件。同時對主要零件、部件的磨損情況進行測量和鑒定。
5.5.4停放保養:由操作人員或維修人員完成,主要是以清潔、潤滑、防腐保養。
5.5.5在各類保養過程中要做好安全防護和防污染措施,分公司或項目部進行監督檢查,并存留記錄。
5.6機械設備的修理
5.6.1小修:是一種維修性修理,主要是排除使用不當,保養失誤及使用中發生的臨時故障和局部損壞,維護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小修應結合保養進行。
5.6.2中修:是在兩次大修之間和新機械設備第一次大修之前有計劃的平衡性修理,其目的在于消除總成間損壞出現不平?的狀態,以及可能延長大修間隔期,中修一般由專用維修人員完成,要求中修應對半數以上的總成進行修理,其余總成按保養作業項目保養。
5.6.3大修:是對設備的總狀態達到極限磨損的程度進行技術鑒定,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恢復性修理,使性能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以延長使用壽命。大修由出租設備方(或生產廠家)專業維修人員完成,經過大修的設備達到或接近出場的技術要求。
5.6.4機械設備的小、中、大修過程中要做好安全防護和防止污染措施,分公司或項目部要進行驗收,保存記錄,并對維修中的污染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5.7機械設備的存放
5.7.1長期存放:長期存放前,應按停放保養要求進行檢查保養;
5.7.2短期存放:短期存放前,應按停放保養要求進行檢查保養;
5.7.3租賃的機械設備的存放需由租賃方負責,自有設備由分公司或項目部檢查保養;
5.7.4重新使用前,應由維修人員進行檢查,確保機械設備滿足使用功能。
5.8機械設備的報廢
5.8.1凡因機械設備事故造成報廢,除按本程序5.4規定處理外,應及時在機械臺賬中作記錄。
6、相關文件
6.1《施工機械設備租賃管理規定》
6.2《產品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6.3《事故(事件)報告、調查和處理控制程序》
6.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
7、記錄
7.1《機械設備一覽表》
7.2《設備檢修單》
7.3《設備日常維護記錄》
7.4《機械設備使用情況報表》
7.5《主要機械設備需用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