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酒店培訓工作操作手冊
培訓工作操作手冊
培訓程序:
*新員工入職培訓程序
1、目的
1.1讓員工對山莊及山莊工作具備一個整體認識。
2、培訓內容
酒店背景知識及常識、《員工手冊》、職業道德、服務態度與意識、衛生與安全、酒店產品知識、酒店基礎英語等。
3、培訓程序
3.1了解新員工背景資料。并初步確認培訓方式方法。
3.2確定培訓時間。并通知新員工。
3.3準備相關表格。如入職培訓簽到表及新員工入職培訓評估表。
3.4開展培訓課程。
3.5填寫培訓評估表。通過授課人依據新員工的表現,填寫培訓評估表。
3.6參觀山莊。
3.7培訓考核。
3.8培訓結束。對考核及格的員工送到人事部門,不及格者,不給予錄用。
3.9分配部門。
3.10存檔。
*部門培訓檢查程序
1、目的
1.1規范各部門培訓檢查程序,明確部門培訓檢查制度,監督和管理各部門的培訓工作。
2、程序
2.1及時規范制定相關培訓表格。各部門的培訓計劃表、本月培訓總結表、簽到表需每月3日前交至人事部。
2.2及時反饋。如果培訓計劃等有所變化,各部門須及時通知人事部。
2.3培訓座談會。每月召開的培訓座談會將對山莊各部門的培訓情況進行通報。
2.4培訓協調。在培訓過程中,如有發生場所等沖突現象,可隨時由培訓部門作統一協調。
2.5培訓記錄。各類培訓工作都應有記錄,以便對員工的受訓情況進行跟蹤。
2.6培訓部門須堅持對各部門的培訓工作進行檢查,并對培訓情況作分析說明。
*店內交叉培訓程序
1、目的
1.1發展員工一崗多技,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培訓酒店團隊精神。
2、程序
2.1擬定交叉培訓方案。由人事部經理依據酒店的經營狀況與年度培訓工作計劃,對有關部門的員工進行分批、有計劃、有步驟的交叉培訓工作,交叉培訓需在淡季開展。
2.2確定受訓對象。
2.2.1由各部門向培訓部提交《交叉培訓提名表》,經培訓部和相關部門商討后確定,同時培訓部和相關部門共同擬定相應的培訓期限、培訓內容與課時數。
2.3組織工作。由人事部統籌協調培訓師資、教室、教材及相關的培訓活動。
2.4交叉培訓檢查督導。如對勤、考試、培訓過程、評估等進行督導與檢查。
2.5及時反饋。
2.6所有參加交叉培訓員工必須遵守相關的培訓管理規定。
2.7總結與歸檔。
*轉正考核程序
1、目的
1.1檢測需轉正員工各項業務技能的考核,確保山莊員工的綜合素質。
2、考核內容
酒店知識、崗位理論知識、酒店崗位實際操作能力。
3、程序
3.1確認轉正人員名單。
3.2發出考核通知。
3.3對酒店知識進行考核。
3.4對崗位理論知識進行考核。
3.5對崗位實際操作能力水平進行考核。
3.6考核結束。考核及格則給以轉正,并由人事部門給予辦理相關手續,不及格者被通知延遲轉正。
(四)課時安排
1、崗位培訓課時安排
根據山莊經營工作需要和山莊人員使用情況,暫將新員工崗前入店培訓時間確定為1天。每周集中安排培訓一次,當月入店員工參加。當月不能參加培訓的部門通知人事部,對其延長1個月的試用期。
新員工崗位培訓的共性內容由人事培訓部組織,專業技能培訓由各部門負責,見《山莊新員工入職培訓安排》。
山莊新員工入職培訓安排
項目
培訓課程
教學基本知識點
課時
授課人
一
酒店基本知識
1、酒店的基本概念
2、酒店的服務項目和基本設施
3、酒店的機構設置與基本崗位職責
4、酒店的發展史介紹
5、酒店的企業文化
2課時
人事部
二
酒店意識
1、?服務意識
2、?質量意識
3、?制度意識
4、?團隊意識
5、?品牌意識
6、?成本意識等
2課時
部門負責
三
員工手冊
1、?總則與組織管理條例
2、?員工須知
3、?勞動管理及員工福利條例
4、?獎懲條例
2課時
人事部
員工行為規范
1、?員工素質
2、?服務紀律
3、?著裝儀容與禮節禮貌
4、?服務語言與服務效率
5、?形體動作
6、?個人衛生
四
服務心理
1、?客房服務心理
2、?餐飲服務心理
3、?康娛服務心理
2課時
部門負責
五
職業道德與
禮貌修養
1、?酒店員工的職業道德
2、?酒店員工的禮貌修養
3、?酒店員工的禮儀禮貌要求
4、?主要客源國客人的風俗禁忌
2課時
人事部與保安部
六
電話接聽與
服務
1、?酒店電話接聽服務規范
2、?酒店電話接聽服務技巧
1課時
七
消防與
安全常識
1、?燃燒的基本知識
2、?酒店的消防設施
3、?酒店的防火制度
4、?火警應對
5、?酒店的安全守則
1課時
八
衛生知識
1、?公共場所常疾病及預防
2、?常用消毒方法介紹
3、?食品衛生知識簡介
4、?急救常識
1課時
九
形體訓練
1、?表情
2、?站姿
3、?坐姿
4、?走姿
1課時
十
考試
2課時
十一
各部門專業
服務技能
1、?中英文打字
2、?酒店常用電話號碼100個
3、?中式鋪床
4、?整理房間
5、?托盤
6、?斟酒
7、?擺臺
8、?折疊巾花
9、?上菜
10、派菜
11、點鈔、假幣識別
12、信用卡、支票結算
13、上飲品(茶、酒水)
各部門
組織
總課時
16課時
備注:
1、1課時為50分鐘。
2、山莊新招收的臨時工應確保一、二、三、七項的培訓內容。
3、有關工作需要的專業技能培訓由各部門組織,此在上崗前由各部門自己培訓:前廳服務員需接受“專業服務技能”中的1、2項的內容培訓;客房服務員需接受“專業服務技能”中的3、4項的培訓內容;餐廳服務員需接受“專業服務技能”中的5-10項的培訓內容;康娛服務員需接受“專業服務技能”中的13項的培訓內容;財務收銀員需接受“專業服務技能”中的1、11、12項的培訓內容。
篇2: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修訂說明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的修訂說明
《操作手冊》作為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文本的補充,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日受委托對某經濟技術開發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進行了修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危險源和風險分析
現代安全管理側重于風險管理和應急管理,風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是應急預案編制的前提。在充分考慮我國化工園區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的必要性、如何開展化工園區的區域安全風險評估、化工園區安全建設與管理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結合開發區現有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從危險化學品物性、生產與使用、儲存與運輸等方面對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并提出可能產生的次生、衍生災害。同時從個人風險與社會風險值的角度描述風險程度,進一步完善風險分析部分的內容。
二、應急處置流程和措施
由于轄區內使用有毒物品的單位相對較多,特別是劇毒品使用單位,為進一步強化《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的貫徹與落實,充分結合當前職業衛生工作的歸口管理需要和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的特點,突出應急響應程序化,在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后新增急性職業中毒事件應急響應與處置流程。
考慮到轄區內危險化學品事故可能發生的實際情況,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措施,補充急性中毒的現場救護處置措施、化學品燒傷現場搶救處置措施、氰化物泄漏事故處置措施,更能體現《操作手冊》的完整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也更具有指導性,可以與轄區內所屬企事業單位的應急預案有很好的銜接作用。
最后還結合開發區現有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的生產、使用、儲存、運輸危險化學品品種和數量,及構成重大危險源單位的實際情況,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的通知》(安監總廳管三〔20**〕142號)文件精神,選取15種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列出其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作為附件供參考。
三、圖表格式與文檔結構
根據“文本統一、要素簡化、職責明確、程序有效”的指導原則,對《操作手冊》的文檔做了重新調整。進一步補充二級目錄,使文檔結構相對清晰。為了突出應急預案的簡單化、圖表化,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操作性,同時對部分圖表進行了重新設置,完善內容、統一格式,較此前相對更全面、更完善。
篇3:公司倉儲管理標準化操作手冊范例
公司倉儲管理標準化操作手冊范本
1.收貨流程
1.1.正常產品收貨
1.1.1貨物到達后,收貨人員根據司機的隨貨箱單清點收貨。
1.1.2收貨人員應與司機共同掐鉛封,打開車門檢查貨品狀況,如貨物有嚴重受損狀況,需馬上通知送貨或拉貨人員等候處理,必要時拍照留下憑證。如貨物狀況完好,開始卸貨工作。
1.1.3卸貨時,收貨人員必須嚴格監督貨物的裝卸狀況(小心裝卸),確認產品的數量,包裝及保質期與箱單嚴格相符。任何破損,短缺必須在收貨單上嚴格注明,并保留一份由司機簽字確認的文件,如貨物記錄單,運輸質量跟蹤表等。破損,短缺的情況須進行拍照,并及時上報主管負責人,主管或庫存控制人員,以便及時通知送貨或拉貨人員。
1.1.4卸貨時如遇到惡劣天氣(下雨,雪,冰雹等),必須采取各種辦法確保產品不會受損。卸貨人員須監督產品在碼放到應碼放位置上每拍碼放的數量嚴格按照入庫主管要求進行碼放。
1.1.5收貨人員簽收送貨清單,并填寫相關所需單據,將有關的收貨資料產品名稱、數量、生產日期(保質期或批號)、貨物狀態等交定單處理人員。
1.1.6倉管主管要將客單在當天完成將相關資料錄入系統并將客單遞交財務并錄入系統。
1.1.7破損產品須與正常產品分開單獨存放,等候處理辦法。并存入相關記錄
1.2退貨或換殘產品收貨
1.2.1各種退貨及換殘產品入庫都須有相應單據,如貨運公司、客戶不能提供相應單據,倉庫人員有權拒收貨物。
1.2.2退貨產品有良品及不良品的區別,如良品退貨,貨物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否則倉庫拒絕收貨;不良品收貨則必須與相應單據相符,并且有配套的紙箱,配件齊全。
1.2.3換殘產品則須與通知單上的品名、規格、數量相符,否則倉庫拒絕收貨。
1.2.4收貨人員依據單據驗收貨物后,將不同狀態的貨物分開單獨存放,將退貨或換殘單據及收貨入庫單,記錄產品名稱、數量、狀態等交定單處理人員。
1.2.5倉管主管應將貨單處理人員依據單據錄入系統。
2.發貨流程
2.1.貨單處理程序
2.1.1所有的出庫必須有客戶的單據作為發貨依據。
2.1.2接到客戶訂單或出庫通知時,倉管人員必須進行單據審核(檢查單據的正確性,是否有充足的庫存),審核完畢后,通知營銷部門安排車輛。
2.1.3倉管人員依據不同的單據處理辦法錄入系統。
2.1.4將揀貨單交倉管員備貨。
2.2.備貨程序
2.2.1備貨人員嚴格依據備貨單揀貨,如發現備貨單上或貨物數量有任何差異,必須及時通知主管,并在備貨單上清楚注明問題情況,以便及時解決。
2.2.2貨物按總備貨單備完后,根據營銷部門要求進行二次分揀,根據裝車順序由營銷部門按排人員按單排列交倉管監核人員報單裝車。
2.2.3每單備貨必須注明送貨地點,單號,以便發貨。
2.2.4備貨分揀完畢后,將揀貨單交還電話銷售組或監核做發貨單確認,并通知營銷部門。
2.3.發貨程序
2.3.1發貨人員依據發貨單核對備貨數量,依據派車單核對提貨車輛,并檢查承運車輛的狀況后方可將貨物裝車。
2.3.2發貨人員按照派車單順序將每單貨品依次出庫,并與司機共同核對出庫產品型號、數量、狀態等。
2.3.3裝車后,司機應在出庫單上寫明車號、姓名,同時發貨人員簽字。發貨人員將完整的出庫單交接單人員進行出庫確認。
3.庫存管理
3.1.貨品存放
3.1.1入庫產品需貼好標簽后入位,貨物的存放不能超過產品的堆碼層數極限。
3.1.2所有貨物可以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必須按照貨位標準整齊的碼放在托盤上。開箱貨物應及時封箱,并粘貼提示說明。貨物必須保持清潔,長期存放的貨物須定期打掃塵土,貨物上不許放置任何與貨物無關的物品,如廢紙,膠帶。
3.1.3破損及不良品單獨放置在擱置區,并保持清潔的狀態,準確的記錄。
3.1.4托盤放置須整齊有序。上貨架的貨物要保證其安全性。
3.1.5貨架上不允許有空托盤,空托盤須整齊放置在托盤區。
3.1.6出入庫產生的半拍產品應放置在補貨區(一層)。半拍產品碼放應整齊有序,不可以梯形碼放。
3.2盤點流程
3.2.1所有的貨物每個月必須大盤一次。
3.2.2針對每天出庫的產品進行盤點,并對其他產品的一部分進行循環盤點,以保證貨物數量的準確性。
3.2.3盲盤:針對每次盤點,接單人員打印盤點表,不包括產品數量,交給盤點人員。至少兩名盤點人員進行盤點,將盤點數量填寫在空白處,盤點后由二人共同簽字確認數量。將盤點表交于報表人員,報表人員將盤點數量輸入盤點表,進行數量的匹配,如有數量的差異,需重新打印差異單,進行二次盤點,二次盤點后無差異存檔。如有差異,需進行核查,如發現有收發貨錯誤的,需及時聯系客戶,是否能挽回損失,無法挽回的損失,按照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4.倉庫日常管理
倉庫日常運作審計表
檢查內容
1、庫區和庫內地面是否無淤泥、塵土、雜物等
2、裝卸作業工具(如叉車、小拖車等)在不用時,停放在指定區域。
3、門、窗、天窗及其它開口在不用時保持關閉,狀況良好,能有效阻止鳥及其它飛行類昆蟲進入。
4、倉庫照明設備是否完好、安全。(檢查方法:將庫內的燈全部打開,檢查是否有不亮的燈和亮度夠否)
5、倉庫辦單處是否整潔。(要求:a、所有單據擺放整齊;b、有清晰的分類)
6、倉庫地面是否清楚標明堆碼區和理貨區。
7、手摸貨架、貨物、托盤,無灰塵。
8、空托盤在指定區域堆放整齊。
9、貨物堆碼無倒置和無超高現象。
10、貨物堆放整齊、無破損、開箱或變形貨物。(破損、擱置區存放的貨物除外)
11、倉庫的活動貨位連貫,沒有不必要的活動貨位。(活動貨位:用活動的標識表示的貨位,根據需要,可以在倉庫里靈活移動)
12、各類警示標識(包括安全線路的箭頭指示、禁止吸煙等)是否有效、整潔、張貼規范
13、每次收貨,是否正確、清晰填寫并張貼“收貨標簽”
14、破損、擱置、禁發貨物是否分
開存放并張貼相應標簽
15、破損、擱置貨物是否在3個月內(食品類為1個月)處理完畢
16、可發貨物中是否有滲漏、破損、污染貨物未報狀態及位置轉移
17、所有退貨的處理必須在2天內完成,并且退貨上必須貼有“退貨通知單”。
18、倉庫無“四害”侵襲痕跡。
19、是否定期作“四害控制”處理,并記錄每次處理的工序、時間、結果。(查看記錄)
20、系統庫存和實際庫存是否一致(在系統中選取不少于5個SKU進行驗證)。
21、倉庫是否完全按“揀貨單”備貨發貨。(檢查方法:拿一張正在發貨的揀貨單,讓取貨人員指出本揀貨單已取貨物的一個品種的位置,用該位置和揀貨單上的位置核對。
22、同庫、同品種的貨物必須堆放于同區域或相近區域;同品種的貨物應該存放于同一倉庫。
23、同一品類的產品,如果可以共存于一個倉庫,且一個倉庫能夠存放的下,那么該品類的產品必須存放于同一倉庫。
24、收貨時,是否按規定仔細分揀貨物。(檢查方法:如果有收貨,請檢查現場分揀情況;如果無收貨,請檢查倉庫里同一位置是否有不同日期、批號、品種的貨物)
25.倉庫各項關鍵運作指標
1-盤點準確率
定義:每月盤存箱數差異與系統實際盤存箱數的百分比
考核標準:99.9%
計算方法:KPI1=實際盤存數/系統庫存數*100%
2-破損率
定義:操作中發生的累計破損量與累計操作量的百分比
考核標準:不超過0.1%
計算方法:破損率%=操作中發生的累計破損量/累計操作量*100%
3-收發貨不及時率(車輛到達15分鐘以內收發為合格)
定義;每月收發貨不及時單數與每月收發貨總單數
考核標準:2%
計算方法:每月收發貨不及時單數/每月收發貨總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