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工資分配制度規范
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學、規范的學校教師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保證學校績效工資順利實施,根據《灞橋區教育局教職工實施績效工資分配意見》精神,結合我街道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導向作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師隊伍素質,著力構建符合教育教學和教師成長規律、導向明確、標準科學、體系完善的教師績效考核評價制度,推動狄寨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實施范圍
街道全體在編教職工
三、基本原則
1、尊重規律,以人為本。尊重教育規律,尊重教師主體地位,充分體現教師教書育人工作的專業性、實踐性、長期性特點。
2、以德為先,注重實績。把師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師履行崗位職責的實際表現和貢獻。
3、激勵先進,促進發展。鼓勵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
4、客觀公正,簡便易行。堅持實事求是、民主公開,科學合理、程序規范,講求實效、力戒繁瑣。
5、要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
四、考核內容
1、校長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
主要考核校長在辦學方向、辦學行為、依法治校、教育教學質量、德育工作、學校管理、隊伍建設、團結協作、廉潔自律、安全穩定等方面的實績。
2、教師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
對教師的績效考核,以教師履行教育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以及完成學校規定的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的實績,全面考核教師的德、能、勤、績,重點考核的教師師德、教育教學、從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實績。
(1)師德。主要考核教師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情況,特別是教師的為人師表、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和遵紀守法等方面的表現。與此同時,還要求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有礙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不得以非法方式表達訴求、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損害學生利益等內容作為教師績效考核是否合格的必備的基本要求。
(2)教育教學工作。主要考核教師從事德育、教學、教育教學研究、專業發展等履行職責情況。
德育主要考核教師根據所教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德育的情況。
教學主要考核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效果,以及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和參與教學管理的情況。對教學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目標、學生達到基本教育質量要求為依據。
教育教學研究主要考核教師對學生思想的把握和有關學生問題的研判;對教學方法、教育技術手段和學生智力開發的研究;取得的教研和科研成果。
專業發展主要考核教師全面把握教育教學規律,拓展專業知識,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情況。
(3)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工作任務應作為教師教學工作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科任教師崗位一樣計算基本工作量。主要考核對學生的教育引導、班級管理、組織班集體和團隊活動、關注每個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等。
3、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的績效主要考核服務態度、履行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等方面的情況。具體辦法可參照教師考核辦法制定。
五、考核辦法
校長的績效考核由學校學期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和個人績效考核兩部分組成,總分為100分。其中校長的學期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和個人績效考核各占50%;副校長的績效考核在學校進行。學校的學期工作目標責任考核由街道中心校按照校長量化考核方案綜合考核,記入校長的績效考核內容。
教師的績效考核工作在街道中心校的指導下,由各學校成立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實施。在績效考核中要充分發揮校長、教師的作用。
教師的績效考核分平時考核和學期考核。平時考核由學校結合平時的工作按月進行,學期考核可參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項目,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教師自評與學科組評議、年級組評議、考核領導小組評議相結合,同時適當聽取學生及家長的意見。
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的考核辦法由學校制定并組織實施。
六、績效工資的構成與分配
1、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我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確定分配方案和辦法。在獎勵性績效工資中設立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項目。
2、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導向作用。各學校要完善考核制度,制定考核細則,根據教師、管理、工勤技能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各學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辦法和分配制度,加大對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分配力度,拉開分配等次。
對工勤人員各校要根據工勤人員的考核情況適度拉開檔次。
3、對支教教師的考核按照《灞橋區教育局支教教師管理辦法》規定執行,參照學校考核標準進行考核。考核合格以上由區振興辦每年發交通和生活補貼3000元,同時在職稱評定中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年終目標考核不占學校優秀指標。
4、發放辦法
績效工資由區人事局按照街道中心校人員情況核定全街道績效工資總量。其中基礎性績效工資由區財政局按在冊人數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各校根據考核結果進行分配。并將分配方案報中心校審核后,方可通過。
七、有關具體問題的規定
1、推行崗位聘用,強化競爭機制。按照公開競聘、雙向選擇、平等競爭、擇優聘用的原則,在核定的崗位內實行崗位競聘,逐人簽訂崗位聘用合同,并按崗位兌現工資待遇,提高用人自主權。通過崗位設置管理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轉變、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實現人員職務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
2、改進和完善考核分配制度,建立與聘任制度相適應的激勵機制。各學校要積極實施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績效工資分配的自主權,逐步建立與聘任制度相適應的分配機制,將教職工的績效工資與崗位職責、工作量和工作業績掛鉤,進一步建立起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分配機制。
3、下列情況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作如下規定:
(1)因區委、區政府整體性工作,通過組織、人事部門借調到教育系統以外的其他單位工作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按借調單位考核意見發放;其他借調到教育系統以外的單位工作人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按50%發放。
(2)當年到齡退休、正常流動人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按實際工作月發放。
(3)國家規定婚、喪、產假期間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按標準發放;在工作期間休探親假的不享受獎勵性績效工資;寒暑假期間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分別納入前半年和后半年考核總量發放。
(4)受黨紀政紀處分的,在處分期間扣發獎勵性績效工資的30%。
4、未參加目標考評的人員,不享受獎勵性績效工資。對連續兩次目標考評不合格人員,通過解除聘用合同、轉崗、待崗等方式予以調整。對目標考評不合格人員,落聘及待崗人員給予半年或一年離崗學習提高,在離崗學習期間,不享受獎勵性績效工資,對期滿后仍不能上崗或不能勝任崗位工作的,將其人事關系交由人才交流中心代理,自謀職業。
5、教師因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或從事有償家教及發生安全責任事故的,視其情節輕重,扣發當月或學期獎勵性績效工資。
6、教師月內無故出現曠職現象不享受當月獎勵性績效工資;學期內曠職累計3次及以上,不享受學期獎勵性績效工資。病事假按照學校請假制度執行。
八、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教職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直接關系到廣大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嚴肅紀律,認真把握實施過程的各個環節,確保工作平穩順利進行。
2、規范操作。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必須建立在嚴格的量化考核的基礎上,對沒有績效考核辦法,平均分配的學校,區教育局將停止下撥或追回已撥的獎勵性績效工資,中心校將追究校長直接責任。
3、嚴明紀律。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不草率從事,不敷衍塞責,不上交矛盾。要深入調研,縝密決策,科學地制訂教職工學期工作量化考評辦法和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方案。方案必須通過教代會通過。對在發放中弄虛作假、不按規定執行而造成不良影響的單位,一經查實,對學校主要領導予以戒免。
九、本實施意見由區教育局解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2:(學校)實驗小學績效工資分配實施辦法
實驗小學(學校)績效工資分配的實施辦法
按照汀委辦[20**]108號、汀人福[20**]05號、汀財庫[20**]4號、汀政辦[2009]139號、汀人福[20**]6號等文件精神,為了體現多勞多得、責重多得、優質優酬、獎勤糾懶的原則,對原《zz縣新民小學績效工資分配的實施辦法》進行修訂,制定本績效工資分配的實施辦法,經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并報縣教育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一、指導思想
以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績效工資實施為契機,建立科學規范的收入分配機制,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杠桿作用,真正做到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激勵廣大教職工愛崗敬業,扎實工作,開拓進取,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目標,努力推進我校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二、分配原則
1、堅持以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結合原則,既要保護教職工的基本利益,又要防止一切向錢看,大力倡導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的主人翁精神。
2、堅持“多勞多得、責重多得、優質優酬、獎勤糾懶”的原則。績效工資以工作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分配的主要依據。無績效考核結果,不予發放績效工資。
3、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學校績效工資考核分配的全過程公開,完全做到公平、公正,接受教師的監督。
4、堅持“差距、傾斜、調節”的原則,學校績效考核工資分配方案,力求科學合理。
三、績效工資來源
將規范后的津貼補貼和原國家規定的年終一次性獎金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工資和獎勵性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占總量的70%,獎勵性績效占績效工資總量的30%,由學校考核發放。
四、發放的對象范圍
學校在編在崗的教職工。
派出的交流老師由受服務學校對教師進行工作績效考核,發放績效工資。外校派到我校交流的教師,由我校對教師進行績效考核,發放績效工資。
五、發放的具體辦法
(一)基礎性績效工資的發放。
根據汀政辦[2009]139號文件精神,對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基本工作量和學校規定的其他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的教職工,基礎性績效工資全額發放。對病、事假或未完成崗位職責任務的人員,可按聘用合同或有關規定酌情減發崗位津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發崗位津貼:
1、受刑事處罰,或受黨、團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以上處分,處分期未滿或雖未規定處分期但處分期未滿一年的。
2、當月病、事假累計達到或超過15天的。
3、表現差、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完成工作量且群眾意見很大的。
(二)學校統籌獎勵性績效工資(即績效工資總量的30%)。
1、每學期學校根據《zz縣**實驗小學教育教學獎懲制度》,兌現各項獎勵、津貼金額。
2、每學期末學校根據《zz縣**實驗小學教師工作量化評價制度》組織教師工作評價,作為剩余績效金額分配依據。
(1)算出學校教師個人量化分。
(2)教職工個人量化得分績效工資計算:
學校剩余績效金額
――――――――*個人量化得分=教職工績效工資。
全校量化總分
(三)發放辦法
1、每半年根據工作職能,相關工作由有關部門負責統計,再報給學校績效工資考核分配工作領導小組考核。考核后,公示5個工作日。績效得分核實無誤后由辦公室核算每個教職工績效工資,校長審批后由總務處發放給教職工。
2、績效工資分上半年、下半年兩次考核造冊,報上級審核后,通過個人工資帳戶直接劃撥到教師個人工資卡上。
六、組織領導與監督
1、學校成立教職工績效工資考核分配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級領導任副組長,各處室主任為成員組成。
2、制定辦法必須在經過全體教職工討論通過。考評的各項得分必須有原始依據印證。必須嚴格執行考核規定,實事求是地進行考核。
3、實施考核的全過程要公開透明,隨時接受教職工的監督和質詢。
七、《辦法》執行時間
2009-2010學年開始執行,依據實際需要每學年對教育教學獎懲制度及教師工作量化評價制度進行修訂確定,納入量化管理體系,適應教育形式,實行動態管理。
八、《辦法》的解釋權歸屬問題
本《辦法》由學校教職工績效工資考核分配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九、附:
1、《zz縣**實驗小學教育教學獎懲制度》。
2、《zz縣**實驗小學班主任工作考評辦法》。
3、《zz縣**實驗小學教師工作量化評價制度》。
篇3:新海集團績效工資分配方案
為了切實貫徹落實公司績效管理制度,使員工收入與績效掛鉤、與自己的貢獻掛鉤,充分體現公司、員工相互依存關系,保證公司績效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持續、全面提高公司績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績效工資分配的基本原則
1、按績效分配的原則。企業績效高低體現了對股東和員工的回報,員工績效大小體現了個人對公司的貢獻,按績效分配是按勞分配原則的具體體現,績效工資將以月度績效目標評估計結果為依據進行分配。
2、組織績效優先的原則。組織績效是個人收入的保證,組織績效高于個人績效。本方案按公司、部門績效工資預算和績效大小確定月績效工資額,由責任單位根據班組、員工個人績效自主、公開進行再分配。
3、動態分配的原則。本方案根據公司、企業(部門)、員工月度三級績效完成情況進行適時、動態分配。
4、循序漸進的原則。本方案根據公司績效管理初步建立,隨著績效管理制度的完善,績效工資分配的力度將逐步增大。
二、績效工資分配方法
1、績效工資一級分配:利潤額與集團公司當月最重要的績效目標--利潤目標、效益、安全和重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掛鉤等,確定集團公司月績效工資總額。計算公式:
集團公司月績效工資總額=績效工資含量×月度利潤額×公司一級指標實績評估結果(%)
說明:績效工資含量=年公司績效工資預算/年度利潤目標
2、績效工資二級分配:公司月績效工資總額確定后,按責任單位績效工資所占公司績效工資的比例,與責任單位月度績效目標完成情況掛鉤,確定責任單位月績效工資總額::。計算公式:
責任單位月績效工資總額=公司月績效工資總額×責任單位績效工資比例×責任單位關鍵績效目標評估結果(%)+責任單位非關鍵績效目標評估+領導獎懲
說明:責任單位績效工資比例,即責任單位績效工資預算占公司績效工資預算的比例。責任單位績效工資預算人數以責任單位年初核定的人數為準。
3、責任單位績效工資再分配:由各責任單位根據績效考核分配的原則自行負責,各責任單位在次月初對照班組、個人月度績效目標評估標準,對上月度班組、個人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根據班組或員工的績效結果確定班組或員工個人月度績效工資的分配額。
4、中級管理、企業負責人及以上人員績效工資分配:公司中級管理、各單位負責人及以上人員績效工資由辦公室牽頭單獨考核兌現,其中個人績效工資總額=個人年度績效工資預算×月度利潤額/年度利潤目標:
(1)公司領導:
①總經理、黨委書記月度績效工資=個人績效工資總額×公司一級指標實績評估結果(%)。
②公司領導副職月度績效工資=個人績效工資總額×公司一級指標實績評估結果(%)×〔40%×∑分管的公司一級指標評估值+40%×分管企業(部門)平均KPI績效評估結果百分數+20%×個人績效評估值〕+總經理黨委書記獎懲+其它例外獎懲絕對值。
(2)中級管理人員、各企業負責人:
①中管、企業正職月度績效工資=個人績效工資總額×公司一級指標實績評估結果(%)×企業(部門)KPI指標實績評估結果(%)+個人績效目標評估絕對值+例外獎懲絕對值
②中管、企業副職月度績效工資=正職績效工資額×80%及以下+個人績效目標評估絕對值+中管、企業正職考評絕對值+例外獎懲絕對值
5、企業(部門)助理員、二線人員:
由企業(部門)正職考評,兌現。企業(部門)助理員、二線人員月度績效工資原則上低于本企業(部門)副職績效工資額發放,特殊情況由公司績效管理領導小組確定。
三、績效工資發放程序
1、確定公司績效工資預算。每年底辦公室會同企管部、財務部等部室,在對次年利潤目標等重要績效目標進行預測的基礎上,測
算出次年績效工資總額,并根據公司董事會要求進行適當調整。
2、確定責任單位績效工資。辦公室根據公司績效責任單位績效和人數,確定責任單位績效工資總量。
3、責任單位績效工資發放程序。
(1)績效管理辦公室15日前完成公司一、二級績效評審結果的匯總、公示工作,并將結果報財務部。
(2)財務部根據公司一、二級指標評審結果,16日前完成責任單位月度績效工資發放工作。
(3)各責任單位根據班組和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自行制訂再分配方案。每月25日前將分配情況報辦公室備案。
四、績效工資提取和使用要求
1、績效工資的考核與提取:各責任單位在績效工資再分配中,要按員工績效和公司有關規章制度進行嚴格考核,考核所扣績效工資留在責任單位。
各責任單位可提取不超過本企業(部門)績效工資總額的3%作為留存資金,留存資金和考核扣款由責任單位建立專門帳戶,公開透明使用。
2、建立績效工資分配公示制度。各責任單位要按制度規定公示再分配方案、班組內部再分配方案、提存資金使用情況和績效考核情況,提高分配過程的透明度,公司績效管理辦公室定期組織檢查。
五、有關績效工資的日常管理辦法另行制訂。
六、本方案適用范圍:集團公司在崗員工
七、本方案解釋權在集團公司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