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離休干部醫藥費規定辦法

離休干部醫藥費規定辦法

2024-07-13 閱讀 7318

離休干部醫藥費規定【1】

一、就醫辦法:

1、實行定點醫療逐級轉院制度。

凡在縣城及附近居住的離休干部,以縣醫院或中醫院為定點醫院;離縣城較遠的,可在居住地中心衛生院或鄉鎮衛生院就醫;在石家莊居住的,就近選擇一所區級或市級醫院作為定點醫院;在外地居住的已定點的在原定點就醫,變更定點的,要在接到文件15日內到縣老干部局協商備案,也可打電話給醫療辦備案。

2、住院審批備案制度。

在縣醫院、中醫院、中心醫院、鄉鎮衛生院住院,持醫生診斷證明書,先到縣老干部局登記備案;因急診住院,要在2日內到縣老干部局補辦手續;如需轉院或需到上級醫院住院的,嚴格按個人申請、醫院證明、老干部局批準的程序辦理住院或轉院手續;在市里或外地居住的離休干部住院,應在住院后2日內通知縣老干部局,出院后也要及時通知老干部局。

3、門診就醫購藥制度。

凡屬門診就醫,必需經醫生診斷開方才可購藥。

嚴禁個人點名要藥、搭車開藥、重復用藥。

居住在縣城及周圍的離休干部,需在文件規定醫院和門診就醫,在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藥的一律不予報銷。

不在縣城居住的離休干部,必須在本人定點醫療單位就醫;居住在市里和外地的,杜絕在社區醫療點或村衛生所及其它非定點單位就醫或購藥。

如需到非定點單位就醫購藥必需經過老干部局領導批準。

報銷時必須出具領導批準證明。

在縣內居住的,仍使用縣老干部局專制處方,處方書寫必須規范,所有項目一定要填寫齊全。

無論是在縣內還是在市里或外地居住,門診就醫嚴禁開大處方。

除特殊情況外,一次取藥量不得超過7天,一張單據金額不得超過100元。

藥費單據要標明品名、單價、數量、金額,單據打印必須清楚、規范。

如非打印票據,需在處方上標明上述內容。

二、醫藥費報銷方法:

1、凡住院者,報銷時要持醫院住院證、出院證、一日清單或費用清單及發票,作為報銷的必需憑證。

凡在門診就醫購藥者,報銷時一律一票一方,所有報銷票據,必須是定點醫院或定點門診醫生所開的處方和定點單位所開的發票。

2、醫藥費單據由個人保存完整,不得將處方和單據隨意折疊、裝訂或粘貼在一起。

每年6月和11月底前,由所在單位送到縣老干部局醫療辦審核報銷。

如單位同意,也可由本人直接送交縣老干部局。

3、遵照離休干部醫藥費“按規定實報實銷”的原則,凡違反文件規定發生的醫藥費或按規定應全部由個人負擔的醫藥費一律由個人自負。

文件規定應由個人負擔部分的藥費,在報銷時予以扣除。

三、全部由個人負擔的醫藥費

1掛號費、院外會診費、專家會診費、病歷工本費、出診費、檢查治療加急費、點名手術附加費,特需醫療服務費,

2、住院用的臉盆、痰盂、一次性床單及其它生活用品(一次性潔具)。

3、取暖費、空調費、醫療咨詢費、健康教育費、急救車費、陪床費、護理費,白天輸液晚上回家休養的床位費。

4、交通事故、醫療事故發生的醫療費用。

5、床位超標費(鄉級10元、縣級20元、市級以上按35元)、自行轉診費、購藥費。

6、應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裝置(PET)、電子束(CT);眼科準分子激光治療儀等大型醫療設備進行的檢查治療項目;各種健康體檢、預防性服藥、注射和保健診療項目;各種自用的保健、按摩檢查和治療器具;氣功療法、保健性的營養療法、磁療。

7、主要起營養滋補作用的藥品、蛋白類制品、血液制品、(特殊適應癥與急救搶救除外)。

8、各類器官或組織移植的器官源或組織源。

9、未經批準到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醫藥費。

10、各種進口藥、特藥和醫保文件規定報銷范圍之外的藥品。

四、部分由個人負擔的醫藥費

1、應用*-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裝置(CT)、立體定向放射裝置、(R-刀、*-刀)、心臟及血管造影*線機、核磁共振成像裝置(SPECT)、單光子發射電子計算機掃描裝置(SPEDT)、彩色多普勒儀、直線加速器等大型醫療設備進行的檢查、動態心電圖、視N乳頭立體照像、聽覺誘發電位、腦磁圖、運動心肺功能監護,個人負擔15%。

2、體外震波碎石、高壓氧治療、尿毒病人血液透析治療,腹膜透析、腫瘤放射治療和抗腫瘤細胞免疫療法,個人負擔15%。

3、心臟起博器、人工關節、人工晶體、血管支架等體內置換的人工器官和放置材料,個人負擔20%。

4、各類器官移置過程費用,個人負擔20%。

5、未經老干部局批準或未按規定備案到定點醫院住院、轉院發生的費用個人負擔50%。

6、數額超過100元的門診藥費票據個人負擔15%。

五、獎懲辦法

1、對于在離休干部醫藥費管理中出現的優秀離休干部、優秀工作人員、醫務人員,通過不同場合、不同渠道給予表彰和獎勵。

2、對于違反本規定的醫療單位和個人,視情節后果輕重,酌情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和后果嚴重者取消醫療定點,對于相關人員建議有關部門給予紀律處分。

3、對于無視本規定,弄虛做假,虛報冒領、以少報多等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經查實后除追回非法所得外,當事人寫出書面檢查,下次才予以報銷醫藥費。

情節嚴重者給予通報批評、并在媒體曝光。

4、各醫療定點機構要切實領會文件精神,一方面積極為老干部提供方便,一方面嚴格把關。

凡屬文件規定內的,要盡力為患者辦好,凡超出文件規定的要求,要做好解釋工作,嚴禁為獲取利潤而違章行醫售藥。

5、離休干部一定要保持革命晚節,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不僅嚴格要求自己,還要教育家屬子女不占國家便宜。

深刻理解“按規定實報實銷”的含義,對于在審核報銷中扣除應當由自己負擔的醫藥費要正確理解,自覺配合。

6、對于文件中不理解的內容,要及時向醫療辦詢問,如出現文件規定范圍之外的問題,要及時同醫療辦聯系。

拓展閱讀:

離休干部政策【2】

1.黨中央對老干部工作的基本政策原則是怎樣規定的?

1982年2月《*中央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中發〔1982〕13號)指出:老干部離休退休以后,一定要很好地安排照顧,基本政治待遇不變,生活待遇還要略為從優,并注意很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

這應當成為我們黨和國家的堅定不移的政策原則之一。

2.干部離休的條件有哪些?

1982年4月《國務院關于發布老干部離職休養制度幾項規定的通知》(國發〔1982〕62號)規定:

干部離休的條件是,對建國前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戰爭、脫產享受供給制待遇和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達到離職休養年齡的,實行離職休養的制度。

已經退休的干部,符合上述條件的,應當改為離休。

1982年12月《勞動人事部關于發布的通知》(勞人老〔1982〕10號)對上述規定作出解釋:可以享受離休待遇的老干部是指,1949年9月30日前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軍隊的;在解放區參加革命工作并脫產享受供給制待遇的;在敵占區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

在東北和個別老解放區,1948年底以前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離休待遇。

3.怎樣理解“供給制”和“包干制”?

1982年12月《勞動人事部關于發布的通知》(勞人老〔1982〕10號)和1983年5月《勞動人事部印發的通知》(勞人老〔1983〕20號)規定:

個人生活部分凡享受以下供給制的,屬于“供給制”:(1)伙食按規定享受小灶、中灶、大灶;(2)服裝、棉被等生活用品;(3)極少的普通津貼費。

這三項是個人享受供給制的完整概念。

凡按當時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同時享受以上三項供給的,方可認定為供給制。

實行部分供給、部分工資制的(含包干制),可視為供給制。

除此之外,其他支付形式不屬于供給制。

在供給制的基礎上,增加必需的城市生活費用,合并計算,包干使用,稱為包干制,也稱包干供給制。

4.實行包干制的干部能辦理離休嗎?

1983年5月《勞動人事部印發的通知》(勞人老〔1983〕20號)規定:

凡建國以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包干制待遇的干部,可以辦理離休。

5.怎樣理解“部分供給、部分工資制”?

1988年10月《*中央組織部、人事部關于對供給制標準如何理解和掌握問題的復函》(人退函〔1988〕2號)規定:

所謂“部分供給、部分工資制”,是在供給制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一種供給形式。

這里是指有的原在老解放區享受供給制,進城后,以工資形式增加了一部分城市生活費用;有的原在老解放區享受的是薪金制,調到新解放區后改為供給制,當時為了照顧這些同志的生活,還保留了一部分薪金;有的在當地解放后,個人生活部分享受以供給制為主體,同時又發給一定數額的薪金。

6.既享受過供給制,又享受過薪金制待遇的干部,能辦理離休嗎?

1982年12月《勞動人事部關于發布的通知》(勞人老〔1982〕10號)規定:

建國前享受過供給制待遇,也享受過薪金制待遇的,按享受供給制待遇對待,可以辦理離休。

7.已經退職的干部還能改辦離休嗎?

1978年6月《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和勞動人事部《關于已經退職干部能否再辦離休問題的通知》(勞人老〔1982〕5號)規定:

已經退職的干部,不再重新處理。

8.建國前是解放區機關工勤人員和公營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人,享受供給制待遇,以后提為干部的,能辦理離休嗎?

1983年5月《勞動人事部印發的通知》(勞人老〔1983〕20號)規定:

可以辦理離休。

9.1949年1月至9月享受實物薪金制待遇的干部,能辦理離休嗎?

1985年4月《勞動人事部老干部服務局關于1949年1月至9月享受實物薪金制待遇的干部能否離休問題的復函》(勞人老函〔1985〕15號)規定:

按國發〔1982〕62號、勞人老〔1982〕10號文件精神,1949年1月至9月參加革命工作,享受小米、工資分以及其他實物工資待遇,屬于薪金制范疇,不能辦理離休。

10.1949年1月1日至同年9月30日參加工作享受薪糧制待遇的教師,能辦理離休嗎?

1985年12月《勞動人事部關于1949年1月1日至同年9月30日參加工作享受薪糧制待遇的教師能否給予全薪退休問題的復函》(勞人老〔1985〕14號)規定:1949年1月1日至同年9月30日期間參加革命工作的教師享受的薪糧制屬于薪金制范疇,按國家規定不能辦理離休。

目前仍應按國家關于干部退休的規定執行。

11.受到刑事處分的干部,能辦理離休嗎?

1988年2月《人事部離休退休司關于干部被判處有期徒刑緩刑考驗期滿后能否辦理離休的函》(人退司函〔1988〕2號)規定:

按勞人老函〔1987〕5號文件精神,凡觸犯刑律受到刑事處分的干部,都不能辦理離休手續。

12.依法被判處過管制的干部,能辦理離休嗎?

依法被法院判處管制的,屬于刑事處分。

因此,根據1988年12月《人事部離休退休司關于干部被判處有期徒刑緩刑考驗期滿后能否辦理離休的函》(人退司函〔1988〕2號)中關于“凡觸犯刑律受到刑事處分的干部,都不能辦理離休手續”的規定,建國初期及以后依法被判處過管制的干部,不能辦理離休手續。

13.1949年1月至9月參加革命工作享受“

篇2:墊付醫藥費規定辦法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關于墊付醫藥費這個問題的處理辦法,在此小編分享關于墊付醫藥費資料給大家,歡迎大家參考!

交通事故墊付醫藥費篇【1】

一,法律沒有規定,肇事人必須墊付醫藥費。

二,可以自己先墊付。

治病要緊。

治療結束后,再向肇事人索賠。

三,可以通過交警,讓保險公司墊付。

第三十一條保險公司可以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也可以直接向受害人賠償保險金。

但是,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或者墊付搶救費用的,保險公司在接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后,經核對應當及時向醫療機構支付或者墊付搶救費用。

四,可以通過交警,讓事故基金墊付。

第二十四條國家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下簡稱救助基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時,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一)搶救費用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的;

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墊付搶救費用的,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在接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后,經核對應當及時向醫療機構墊付搶救費用。

開車撞了人必須要墊付醫藥費么【2】

不是的,墊付醫藥費這個問題,出現的糾紛在于怕事故責任劃分以后,自己所承擔的責任不用付那么多錢,可是錢已經付了,人家又不退給自己。

但是,責任認定出來后,你可以向法院申請民事訴訟。

但是,我建議發生事故后醫藥費還是要墊的,以救治傷員為主,因為,如果對方因事故死了,你還得賠更多的錢(例如:死亡后,喪葬費你是必出的,基本2W以上,具體情況以各省來定,這還不光涉及到其他的問題),具體情況具體討論。

還有就是墊付醫藥費,從道德方面也是應該的,墊多墊少都是心意,對吧?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看把。

而且車輛有保險的,強制險,只要你有責任,保險公司醫療費有一萬元,修車費2000,如果住院的話,有誤工費(18歲以上60歲以下),誤工費從醫療費一萬里面出,護理費,營養補助費這些費用從死亡賠償金11W里面出的。

補:醫療費浮動金額10%,因為有些藥不能理賠的。

墊付醫療費還能穩定家屬的情緒,也有利于事故后續的解決,具體情況,具體考慮把

肇事者不賠醫藥費處理辦法【3】

當交通事故中肇事者不賠醫藥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交通事故肇事方應該是要出醫療費的,如果肇事方不付的話,可以自己先墊付醫療費,事后再通過打官司等辦法來要求對方賠償醫藥費以及其他賠償金。

二、機動車都參加保險了,可以把相關的手續以及交警的處理意見先拿到保險公司去,讓保險公司提前支付醫療費。

三、也可以申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來解決傷者的醫療費問題。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

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

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篇3:公司醫藥費報銷規定辦法

基本情況醫療保險是我國基礎的社會保障政策之一,為我國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基本保障,那么對于公司公司醫藥費報銷規定是怎么樣的呢?來看下面:

公司醫藥費報銷規定【1】

(一)、醫療費享受對象:

醫療費享受對象為:**系統內離休干部、退休人員、在職干部職工,辦理提前離崗退養人員。

(二)、醫療費管理原則:

醫療費管理總的原則是:參照國家醫療規定,結合本局實際實行門診費用核定基數,包干使用,逐月發放,節余歸已,超支不補;住院費用確定限額,比例報銷;重大病癥,特殊處理。

醫院是指鎮醫院、縣醫院、縣中醫院。

因公外出和法定假期在外地急診住院的必須電告單位,經批準的可以比照在縣住院的辦法報銷住院醫療費。

1、門診費用:門診是指定的醫院門診。

核定基數標準:離休人員據實報銷;退休人員和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核定基數,

工齡在31年以上的,年人平定補420元,月平定補35元;26年至30年的,年人平定補360元,月平定補30元;21年至25年的,

年人平定補300元,月平定補25元;16年至20年的,年人平定補240元,月平定補20元;11年至15年的,年人平定補180元,月平定補15元;10年(含10年)以下的,年人平定補120元,月平定補10元。

門診費由各單位按月隨工資發放。

2、一般性住院費用:一般性住院費用實行限額比例報銷。

其標準為:離休干部單位據實報銷;退休人員單位報銷75%;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實行限額、比例報銷。

即:工齡在10年(含10年)以下的,按45%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元;工齡在11至15年的,按50%比例報銷,

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1000元;工齡在16至20年的,按5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2000元;工齡在21至25年的,按60%比例報銷,

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3000元;工齡在26年至30年的,按6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4000元;工齡在31年以上的,按70%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0元。

3、重大疾病住院費:重大疾病是指經縣以上醫院確診為癌癥、器官移植、腦管意外導致神志不清、肢體功能障礙等重大疑難病癥。

離休干部據實報銷。

其它人員,住院費超限額部分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審定后單位報銷75%,個人負擔25%。

(三)、具體辦法:

1、***局成立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局醫療費實行管理。

其組成人員由分管機關的局領導為組長,分管計財工作的局領導、分管人教局領導副組長,計財、人教、黨辦、辦公室、征收、管理、稽查等股室(局)負責人為成員。

2、凡需住院治病的離、退休干部職工、在職干部職工(含提前離崗退養人員),必須先提出住院治療申請,經***局醫療管理領導小組領導批準,并在指定醫院住院治療。

不經批準,不予報銷醫療費。

凡住院者,應先由個人墊付醫療費,病愈后憑住院病歷和住院醫療費收據報銷醫療費。

重大疾病可先借款,出院后結算。

3、一般性住院,如需做費用較高的病情檢查(如做CT、核磁共振檢查等),必須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檢查,否則,其檢查費用不予報銷。

4、凡生病住院的干部職工,如需價值較高、或進口高檔的滋補藥品,必須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開藥,否則,其滋補藥費不予報銷。

5、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認定為公傷者,其醫療費用全部由單位報銷。

醫藥費報銷規定【2】

關于局機關職工獨生子女醫藥費發放和報銷的規定

局機關各處室:

經2008年10月6日局長辦公會討論決定,對局機關職工獨生子女醫藥費的發放和報銷作如下規定:

一、局機關正式在編職工(含掛靠、代管單位)18歲以下獨生子女,可以享受發放醫藥費和報銷醫藥費。

二、機關職工18歲以下獨生子女按照原規定,每年發放800元醫藥費,屆時打入職工工資卡。

三、除發放800元醫藥費外,根據職工子女看病花費較大的實際,規定職工18歲以下獨生子女每年可以報銷3000元(含800元)醫藥費。

具體報銷時間為每年上半年的6月份和下半年的12月份,下半年報銷的需在12月20日之前報銷完畢。

滿足800元藥費單據之后即可報銷,報銷的最高限額是3000元,超過費用由個人承擔。

四、職工獨生子女發生的醫藥費單據,由人事處負責人和機關分管計劃生育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到財務處報銷。

五、報銷醫藥費的規定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執行,職工獨生子女在2008年可以報銷1500元(含800元)醫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