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經理日常操作手冊范例
服務部
開市工作檢查內容
1、招牌燈以及相關燈箱是否開啟
2、門口相關水牌是否擺放符合規定
3、相關電源是否及時開啟
4、餐廳內所有設備5、是否檢查,6、問題是否上報
7、報紙架上是否檢查報紙更新并放置正確
8、餐廳桌椅是否擺放整齊劃一
9、是否檢查餐臺上臺號牌擺放正確齊全
10、備11、餐柜內餐具是否擦拭干凈
12、臺面相關物品是否擺放整齊
13、牙簽等相關物品是否補充并保持干凈
14、地面衛生是否干凈無雜物無油污
15、備16、餐柜內物品是否補充齊全
17、沙發是否干凈,18、并整理平整無皺
19、椅套是否干凈,20、并整理平整無脫落
21、托盤是否干凈,22、并備23、好
24、垃圾桶(筒)是否干凈并擺放各處
25、餐廳地腳和邊角衛生是否良好
26、綠色植27、物是否進行保養
28、開水瓶是否保持干凈并備29、有開水
30、是否了解當日急推和沽清品種
31、檢查員工儀容儀表是否良好
營業中工作檢查內容
對進入自己區域的客人是否及時接待
是否保持良好的微笑
是否詢問客人的登機手續有否辦理
是否提醒客人注意看好自己的財物
能否向顧客正確解釋菜單
能否向顧客提建議,并進行適時推銷
回答客人提問是否清脆、流利、悅耳
推銷、復單時是否清脆、流利、悅耳
與客人談話是否保持禮貌
點完單后是否進行復述。并提示客人稍候。
是否迅速將所點單據傳遞到相關部門。
是否馬上根據菜單預先為客人準備好餐具和器皿。
在盡力推銷飲料后,是否為沒有點飲料的客人們分別斟上一杯水。
對那些在等待中的客人們,是否經常巡臺隨時注意客人需求。
當客人招呼時是否迅速到達桌旁
對吸煙的客人們是否及時上煙缸,并正確地更換煙缸。
處理投訴是否及時
是否隨時跟單,負責好自己所點的單的所有相關事務的處理。如催菜、結帳等。
上菜時是否迅速、安全,不掉以輕心。
上菜時是否介紹菜名。當菜上齊時是否告之客人。
對于結帳離桌的客人是否說謝謝光臨。
是否及時檢查餐桌、餐椅及地面(有無客人失落的物件)。
是否在客人走后及時進行翻臺
收市工作檢查內容
地面是否打掃干凈
卡座的衛生是否完成
垃圾桶(筒)是否清理
餐桌臺面是否收拾干凈
相關電源是否正確關閉
報紙是否整理收拾
門口是否按規定進行安全設置
迎賓部
開市工作檢查內容
招牌燈以及相關燈箱是否開啟
門口相關水牌是否擺放符合規定
相關餐牌是否備好,并時刻檢查餐牌的完好狀態
是否檢查報紙架上報紙更新和放置正確
門口地面衛生是否良好
地墊是否保持干凈,擺正
檢查員工儀容儀表是否良好
營業中工作檢查內容
是否保持微笑保持淡妝。
手中是否有公司的相關菜譜。
對進入預定區域的客人是否主動上前招呼。
招呼時是否稍稍鞠躬,并有眼神接觸。
對于能夠協助客人的事情是否不遺余力。
帶客時是否走在客人右前方大約1.5米左右。
帶到位后,是否和服務員一起協助客人坐下,并讓客人能馬上拿到菜譜。
是否按要求詢問客人的相關登機手續是否辦理。
轉身時是否太快,沒有進行避免發生意外。
送客人時是否做到不是隨意而為。
是否在送客時運用了送客禮節
整個營業過程中是否及時注意到各個區域的客人上座率,靈活安排客人入座
收市工作檢查內容
本區域是否徹底打掃
地墊是否清潔,并拿到廳內
相關餐牌是否交到吧臺
門口是否按要求進行安全設置
相關電源是否正確關閉
傳菜部
開市工作檢查內容
傳菜部地面、墻面是否干凈,無污跡
餐車是否保持干凈,并擺在規定的地方
傳菜用具(托盤、抹布等)是否保持干凈、齊全
劃單筆是否備好
傳菜部相關器具(酒精爐、湯勺等)是否備好
快餐室內各種用具是否備齊全
沽清單是否及時提交給領班
小菜、調料是否備足
檢查員工儀容儀表是否良好
營業中工作檢查內容
1、是否檢查服2、務員開的點菜單有否錯漏
3、是否對廚房所有出品進行質量監測
4、出菜時是否核對點菜單,5、準確無誤
6、是否全面掌握下單時間,7、上菜時間,8、并及時催菜
9、調料、跟味等是否與菜肴同10、時上桌
11、傳菜是否正確使用托盤
12、傳菜過程中遇到客人是否主動禮貌避讓
13、菜肴是否準確無誤迅速及時送達客人桌旁
14、是否清晰準確將菜名15、告之服16、務員。
17、特殊情況下是否協助服18、務員上桌。
19、營業中是否隨時注意傳菜口衛生。
20、傳菜過程中是否及時回答客人問訊,21、協助服22、務員為客人服23、務。
24、對需報斤兩菜式是否及時,25、準確報之收銀臺及客人。
26、對中途沽清菜式,27、是否及時告之組長、服28、務員。
29、高峰期前后,30、是否外派傳菜員協助服31、務組工作。
收市工作檢查內容
32、托盤是否清潔干凈。
33、酒精爐是否清潔干凈。
34、各種調料是否存放好。
35、單據是否有專人對,36、并做到準確無誤。
37、相關器具是否收拾好
38、消毒柜內餐具是否協助整理補充
39、保潔柜是否全部關閉
40、相關電源是否正確關閉
篇2:公司倉儲管理標準化操作手冊范例
公司倉儲管理標準化操作手冊范本
1.收貨流程
1.1.正常產品收貨
1.1.1貨物到達后,收貨人員根據司機的隨貨箱單清點收貨。
1.1.2收貨人員應與司機共同掐鉛封,打開車門檢查貨品狀況,如貨物有嚴重受損狀況,需馬上通知送貨或拉貨人員等候處理,必要時拍照留下憑證。如貨物狀況完好,開始卸貨工作。
1.1.3卸貨時,收貨人員必須嚴格監督貨物的裝卸狀況(小心裝卸),確認產品的數量,包裝及保質期與箱單嚴格相符。任何破損,短缺必須在收貨單上嚴格注明,并保留一份由司機簽字確認的文件,如貨物記錄單,運輸質量跟蹤表等。破損,短缺的情況須進行拍照,并及時上報主管負責人,主管或庫存控制人員,以便及時通知送貨或拉貨人員。
1.1.4卸貨時如遇到惡劣天氣(下雨,雪,冰雹等),必須采取各種辦法確保產品不會受損。卸貨人員須監督產品在碼放到應碼放位置上每拍碼放的數量嚴格按照入庫主管要求進行碼放。
1.1.5收貨人員簽收送貨清單,并填寫相關所需單據,將有關的收貨資料產品名稱、數量、生產日期(保質期或批號)、貨物狀態等交定單處理人員。
1.1.6倉管主管要將客單在當天完成將相關資料錄入系統并將客單遞交財務并錄入系統。
1.1.7破損產品須與正常產品分開單獨存放,等候處理辦法。并存入相關記錄
1.2退貨或換殘產品收貨
1.2.1各種退貨及換殘產品入庫都須有相應單據,如貨運公司、客戶不能提供相應單據,倉庫人員有權拒收貨物。
1.2.2退貨產品有良品及不良品的區別,如良品退貨,貨物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否則倉庫拒絕收貨;不良品收貨則必須與相應單據相符,并且有配套的紙箱,配件齊全。
1.2.3換殘產品則須與通知單上的品名、規格、數量相符,否則倉庫拒絕收貨。
1.2.4收貨人員依據單據驗收貨物后,將不同狀態的貨物分開單獨存放,將退貨或換殘單據及收貨入庫單,記錄產品名稱、數量、狀態等交定單處理人員。
1.2.5倉管主管應將貨單處理人員依據單據錄入系統。
2.發貨流程
2.1.貨單處理程序
2.1.1所有的出庫必須有客戶的單據作為發貨依據。
2.1.2接到客戶訂單或出庫通知時,倉管人員必須進行單據審核(檢查單據的正確性,是否有充足的庫存),審核完畢后,通知營銷部門安排車輛。
2.1.3倉管人員依據不同的單據處理辦法錄入系統。
2.1.4將揀貨單交倉管員備貨。
2.2.備貨程序
2.2.1備貨人員嚴格依據備貨單揀貨,如發現備貨單上或貨物數量有任何差異,必須及時通知主管,并在備貨單上清楚注明問題情況,以便及時解決。
2.2.2貨物按總備貨單備完后,根據營銷部門要求進行二次分揀,根據裝車順序由營銷部門按排人員按單排列交倉管監核人員報單裝車。
2.2.3每單備貨必須注明送貨地點,單號,以便發貨。
2.2.4備貨分揀完畢后,將揀貨單交還電話銷售組或監核做發貨單確認,并通知營銷部門。
2.3.發貨程序
2.3.1發貨人員依據發貨單核對備貨數量,依據派車單核對提貨車輛,并檢查承運車輛的狀況后方可將貨物裝車。
2.3.2發貨人員按照派車單順序將每單貨品依次出庫,并與司機共同核對出庫產品型號、數量、狀態等。
2.3.3裝車后,司機應在出庫單上寫明車號、姓名,同時發貨人員簽字。發貨人員將完整的出庫單交接單人員進行出庫確認。
3.庫存管理
3.1.貨品存放
3.1.1入庫產品需貼好標簽后入位,貨物的存放不能超過產品的堆碼層數極限。
3.1.2所有貨物可以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必須按照貨位標準整齊的碼放在托盤上。開箱貨物應及時封箱,并粘貼提示說明。貨物必須保持清潔,長期存放的貨物須定期打掃塵土,貨物上不許放置任何與貨物無關的物品,如廢紙,膠帶。
3.1.3破損及不良品單獨放置在擱置區,并保持清潔的狀態,準確的記錄。
3.1.4托盤放置須整齊有序。上貨架的貨物要保證其安全性。
3.1.5貨架上不允許有空托盤,空托盤須整齊放置在托盤區。
3.1.6出入庫產生的半拍產品應放置在補貨區(一層)。半拍產品碼放應整齊有序,不可以梯形碼放。
3.2盤點流程
3.2.1所有的貨物每個月必須大盤一次。
3.2.2針對每天出庫的產品進行盤點,并對其他產品的一部分進行循環盤點,以保證貨物數量的準確性。
3.2.3盲盤:針對每次盤點,接單人員打印盤點表,不包括產品數量,交給盤點人員。至少兩名盤點人員進行盤點,將盤點數量填寫在空白處,盤點后由二人共同簽字確認數量。將盤點表交于報表人員,報表人員將盤點數量輸入盤點表,進行數量的匹配,如有數量的差異,需重新打印差異單,進行二次盤點,二次盤點后無差異存檔。如有差異,需進行核查,如發現有收發貨錯誤的,需及時聯系客戶,是否能挽回損失,無法挽回的損失,按照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4.倉庫日常管理
倉庫日常運作審計表
檢查內容
1、庫區和庫內地面是否無淤泥、塵土、雜物等
2、裝卸作業工具(如叉車、小拖車等)在不用時,停放在指定區域。
3、門、窗、天窗及其它開口在不用時保持關閉,狀況良好,能有效阻止鳥及其它飛行類昆蟲進入。
4、倉庫照明設備是否完好、安全。(檢查方法:將庫內的燈全部打開,檢查是否有不亮的燈和亮度夠否)
5、倉庫辦單處是否整潔。(要求:a、所有單據擺放整齊;b、有清晰的分類)
6、倉庫地面是否清楚標明堆碼區和理貨區。
7、手摸貨架、貨物、托盤,無灰塵。
8、空托盤在指定區域堆放整齊。
9、貨物堆碼無倒置和無超高現象。
10、貨物堆放整齊、無破損、開箱或變形貨物。(破損、擱置區存放的貨物除外)
11、倉庫的活動貨位連貫,沒有不必要的活動貨位。(活動貨位:用活動的標識表示的貨位,根據需要,可以在倉庫里靈活移動)
12、各類警示標識(包括安全線路的箭頭指示、禁止吸煙等)是否有效、整潔、張貼規范
13、每次收貨,是否正確、清晰填寫并張貼“收貨標簽”
14、破損、擱置、禁發貨物是否分
開存放并張貼相應標簽
15、破損、擱置貨物是否在3個月內(食品類為1個月)處理完畢
16、可發貨物中是否有滲漏、破損、污染貨物未報狀態及位置轉移
17、所有退貨的處理必須在2天內完成,并且退貨上必須貼有“退貨通知單”。
18、倉庫無“四害”侵襲痕跡。
19、是否定期作“四害控制”處理,并記錄每次處理的工序、時間、結果。(查看記錄)
20、系統庫存和實際庫存是否一致(在系統中選取不少于5個SKU進行驗證)。
21、倉庫是否完全按“揀貨單”備貨發貨。(檢查方法:拿一張正在發貨的揀貨單,讓取貨人員指出本揀貨單已取貨物的一個品種的位置,用該位置和揀貨單上的位置核對。
22、同庫、同品種的貨物必須堆放于同區域或相近區域;同品種的貨物應該存放于同一倉庫。
23、同一品類的產品,如果可以共存于一個倉庫,且一個倉庫能夠存放的下,那么該品類的產品必須存放于同一倉庫。
24、收貨時,是否按規定仔細分揀貨物。(檢查方法:如果有收貨,請檢查現場分揀情況;如果無收貨,請檢查倉庫里同一位置是否有不同日期、批號、品種的貨物)
25.倉庫各項關鍵運作指標
1-盤點準確率
定義:每月盤存箱數差異與系統實際盤存箱數的百分比
考核標準:99.9%
計算方法:KPI1=實際盤存數/系統庫存數*100%
2-破損率
定義:操作中發生的累計破損量與累計操作量的百分比
考核標準:不超過0.1%
計算方法:破損率%=操作中發生的累計破損量/累計操作量*100%
3-收發貨不及時率(車輛到達15分鐘以內收發為合格)
定義;每月收發貨不及時單數與每月收發貨總單數
考核標準:2%
計算方法:每月收發貨不及時單數/每月收發貨總單數
篇3:房地產區域工程全成本管理操作手冊
E地產區域工程全成本管理操作手冊
一、目的
為了對項目工程成本實施有計劃、按程序管理,明確項目工程成本責任部門的職責范圍,規范成本控制步驟及方法,以期達到項目成本合理控制的目標,保證項目合理經濟效益,特制定本工程成本管理操作程序。
二、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E地產E區域事業部下屬各公司開發建設的所有項目的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三、定義
1.工程成本包括項目的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基礎設施工費(大、小市政)、配套設施費,統稱為四項費用。
2.本操作程序中所述各部門,均指各城市(項目)公司各對應部門。對于未獨立設立成本管理部的公司,其職責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代替;對于未獨立設立設計管理部的,由事業部研發中心代替。
四、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
1、強調目標管理的原則:根據項目開發的不同階段,分別建立不同階段工程成本目標,并以前一階段的成本目標作為后一階段項目進展的成本控制依據。
2、強調統一管理、分類控制的原則:工程成本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進行統一管理,依據各部門的部門職責進行分類控制。
3、強化全過程成本動態控制的原則:項目工程成本目標確定后,成本管理相關責任部門應隨項目開發進程,對項目實際發生成本進行動態跟蹤、統計、分析,及時發現、預警并糾正異常成本情況,確保項目成本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4、強調成本管理目標嚴肅性的原則:最終成本目標一旦確認,原則上不允許超成本目標變更建設標準,如需變更,需經事業部總經理辦公會審批。
五、公司各部門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職責
1.事業部總經理辦公會
1)批準項目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
2)批準工程成本管理制度;
3)審批單項成本目標超10%(含10%)以上、或雖單項成本目標不超10%(含10%)但對總成本目標的影響超過2%(含2%)以上、或雖單項成本目標對總成本目標的影響不超過2%但多項成本目標的總計已超總成本目標5%(含5%)以上的工程成本目標調整事項。
2.設計管理部
1)前期費用中的設計費用及與設計相關的咨詢費用的成本目標制定和控制的主責部門。
2)在項目的各階段及時制定設計費用及與設計相關的咨詢費用的成本目標,并提供給經濟合同部。并對所制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動態跟蹤控制。
3)提供項目可研、投資分析、控規及方案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進行成本測算所需的技術資料。
4)組織進行項目建設標準、新技術應用、主要設備選型等性價比的評定工作的編制。
5)參考經濟合同部的成本控制建議指導設計單位進行限額設計。
3.經濟合同部職責
1)前期費用中的工程咨詢費的成本目標的編制和跟蹤控制的主責部門。
2)工程成本制度體系的建設和成本目標執行情況評價及成本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的主責部門。
3)在項目建設的各階段對由其主責的各類成本內容進行成本目標的編制和動態跟蹤。
4)全面負責項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組織編制、調整及匯總項目各階段工程成本目標;
5)負責編制及動態調整三階段設計(方案、擴初、施工圖)的工程成本測算,提出成本控制建議書;
6)負責項目所用材料設備的前期調研,協助設計管理部進行項目建設標準的編制。
7)對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工程業務指令的經濟性、合理性進行分析評審。
8)施工過程中反映成本的動態情況,對成本目標動態跟蹤分析、預警并提出糾偏建議。
9)按季編制各項目工程成本目標執行情況報告,提出成本預警及糾偏建議。
10)完成竣工后的項目成本數據庫建立、成本總結與評估工作。
4.工程管理部職責
1)項目建安工程費、前期費用中的臨時工程費、檢測費用成本目標的編制和跟蹤控制的主責部門。
2)現場簽證成本控制的主責部門。按月對現場簽證進行分類匯總及對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后轉經濟合同部。
3)參與項目建設標準的制定,協助完成各階段成本目標的制定。
5.前期市政部職責
1)前期費用中報批報建費用的成本目標制定和控制的主責部門;
2)基礎設施(大、小市政)費用的成本目標控制的主責部門;
3)在項目的各階段及時制定報批報建費的成本目標,并提供給經濟合同部。并對所制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動態跟蹤控制。
6.營銷部職責
1)前期費用中售樓處、樣板間、圍擋等營銷類費用控制的主責部門。
2)負責組織項目定位,并根據項目定位參與編制項目建設標準。
3)負責項目產品銷售價格的調研和預測,為項目利潤目標及成本目標的建立提供依據。
7.客服部職責
1)物業相關費用、產權證件辦理、客戶維護等費用控制的主責部門。
2)在項目的各階段及時制定相關費用的成本目標,并提供給經濟合同部。并對所制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動態跟蹤控制。
8.財務部職責
1)成本歸集及分攤原則的制定及稅務籌劃方案的主責部門;
2)負責確立項目利潤目標,為確立項目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依據。
六、項目各階段工程成本目標的確立
1.項目可研階段"工程成本估算目標"的確立:
1)依據營銷部門提供的項目策劃方案及項目市場調研結果、設計管理部提供的項目建筑指標編制項目工程成本估算。
2)原則上,以后各階段的目標成本均應不應超過可研階段的工程成本估算目標。
3)工程成本估算目標確立后,經濟合同部應編制《方案設計成本控制建議書》用于指導項目方案階段設計。
2.項目方案設計階段"工程成本計劃目標"的確立:
1)工程成本計劃目標應依據已批準的工程成本估算目標編制;
2)設計中心應提供經批準的控制性規劃、方案設計和建筑設計思想、方案設計匯報成果;
3)經濟合同部依據設計中心提供的設計成果,以及進一步的市場調研結果組織編制"工程成本計劃目標"。
4)如工程成本計劃目標超出工程成本估算目標,須經項目總經理批準后方可作為下一階段的設計的成本控制依據。
5)"工程成本計劃目標"確立后,經濟合同部應編制《擴初設計成本控制建議書》用于指導
擴初階段設計。
3.項目擴初設計階段"工程成本初步目標"的確立:
1)"工程成本初步目標"在擴初設計成果完成后,由經濟合同部組織在修正"工程成本計劃目標"的基礎上形成;
2)"工程成本初步目標"在確立前設計中心應組織成本、工程、市場營銷等相關部門編制項目產品建造標準,營銷部門應做好產品銷價預測,財務部應做好成本歸集及分配方案。
3)經濟合同部依據擴初設計成果及本條第2)款各部門提供的資料組織編制"工程成本初步目標"。
4)如工程成本初步目標超過了工程成本計劃目標,須報項目總經理批準,批準后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作為下一階段成本目標確立的控制依據。
5)經濟合同部在編制完"工程成本初步目標"后,應編制《施工圖設計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用于指導下一階段施工圖設計。
4.項目施工設計階段"工程成本控制目標"的確立:
1)施工圖設計完成30天內,經濟合同部應負責細化及修正成本初步目標并進行合理成本分配,形成項目最終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
2)如"工程成本控制目標"超出"工程成本初步控制目標",須報項目總經理審批。
最終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應報事業部總經理辦公會批準后執行。經批準后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作為工程實施成本控制依據。
3)經批準后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由各項目公司總經理簽發,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備案。
七、項目工程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
1.限額設計
從方案設計開始,設計管理部應聯合經濟合同部對項目的關鍵性指標進行限額設計,具體指標包括如下:
1)鋼筋含量指標
2)砼含量指標
3)砌筑含量指標
4)建筑體形系數指標
5)窗墻比
6)低效資產(如學校、幼兒園、物業管理用房、人防工程)等設計指標
7)公共配套設施(地下室車庫、會所、商業、娛樂等)的建筑規模指標
2.方案比選
項目建筑方案確定以后,設計管理部應組織采購、工程、成本等相關部門對下列內容進行方案比選,選擇技術經濟指標最優方案后進行擴初及施工圖設計。
1)工程的結構方案;
2)土方平衡方案;
3)地基處理方案;
4)基礎形式選擇方案;
5)建筑內墻選擇方案
6)材料、設備類型選擇方案;
7)外立面選材搭配方案。
3.合理制訂項目實施規劃
在項目方案設計完成后,各項目總經理應組織參與工程項目的各部門,根據自己的業務范圍制訂項目實施規劃,用于指導并推動項目進展,控制項目周期成本。具體包括:
1)設計委托及進度控制規劃
2)項目合約規劃
3)項目資金使用規劃
4)項目招標、采購進度規劃
5)工程施工進度規劃
4.針對項目特點編制項目成本控制實施辦法
項目規劃開始,經濟合同部應組織設計、工程、采購等相關部門針對項目所在位置、具體特點、管理模式等不同,編制項目成本控制實施辦法,用于指導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實施辦法應包括以下內容:
1)項目成本控制實施的組織體系
2)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實施要點(包括控制的主要內容、控制手段及責任部門)
3)項目成本控制保障措施等
5.項目施工過程進行全面動態跟蹤及評估
在項目實施階段,依據已制定的項目成本目標,逐項跟蹤成本目標執行情況,及時提出預警,按季編制成本動態分析報告,必要時提出成本目標調整方案。具體做法如下:
1)即時跟蹤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每月逐單計算造價影響額;
2)每月25日前,財務管理部將項目已付款情況匯總,并轉經濟合同部;
3)每月25日前,工程管理部將項目"甲供"材料情況匯總,并轉經濟合同部;
4)經濟合同部每月1日前形成上月項目成本執行情況報告。
5)必要時,在每季度初提出成本目標調整方案及原因分析
6.嚴格進行工程竣工結算的審核
實行二級審核制度,確保竣工結算的合理性和真實性。
7.做好項目竣工后成本控制目標執行情況后評估
八、工程成本管理相關記錄文件
1.項目各階段工程成本目標表,具體包括:
1)《項目工程成本估算目標表》
2)《項目工程成本計劃目標表》
3)《項目工程成本初步目標表》
4)《項目工程成本控制目標表》
2.項目各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具體包括:
1)《方案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
2)《擴初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
3)《施工圖階級成本控制建議》
3.限價設計及方案比選報告,具體包括:
1)《項目限額設計指標表》
2)《方案比選評估報告》
4.項目實施規劃,具體包括:
1)《設計委托及進度控制規劃表》
2)《項目合約及采購進度控制規劃表》
3)《項目資金使用規劃表》
4)《工程施工進度規劃表》
5.《項目成本控制實施辦法》
6.《各季度項目成本分析報告》
7.《項目竣工成本控制目標執行情況報告》
九、其它
1.本操作程序自下2010年4月15日起執行,如本操作程序的相關規定與各公司目已有制度相矛盾的,按本操作程序執行
2.本操作程序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負責解釋和維護。
3.《工程成本目標編制模板》、《工程成本目標動態跟蹤模板》作為本制度的工具性支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