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多級危機應急預案應急措施(1)
辦公樓物業多級危機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1)
突發事件報告制度
1.0目的
明確在物業管理服務中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的報告程序和要求。
2.0適用范圍
物業管理服務中發生的所有突發事件的報告。
3.0工作程序
3.1突發事件分為A、B、C三級。
A級-可能危及人員生命安全和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突發災害、事故、設備故障。
B級-影響辦公樓正常活動開展的突發災害、事故、設備故障。
C級-不影響辦公樓正常活動開展的突發災害、事故、設備故障。
3.2管理處任何人員發現有突發事件發生,應立即報告領班,由領班安排人員至現場核實情況。
3.2.1領班根據核實的情況,報告現場負責人---工作時間為項目經理或總值班,非工作時間為當值的工程領班,由現場負責人按照《突發事件的處理程序》,組織相關專業的員工到場采取措施。
3.2.2現場負責人初步確認突發事件的等級,并立即通知以下人員
3.2.3發生A級突發事件,接到通知的公司人員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發生B級突發事件,項目經理或其指派人員應趕赴現場;發生C級突發事件,由項目經理指派的人員進行現場處置。
3.2.4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的重要情況,應報告相關人員。
3.2.5任何突發事件的發現和處置方案應填寫突發事件報告,報公司業務管理部和院方物業辦。
3.2.6突發事件報告管理處存檔。
突發事件的預防---電梯困人救援規程
1.0目的
保證辦公樓電梯困人時的有效程序。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辦公樓范圍內電梯因故障困人的處理。
3.0工作程序
3.1發現電梯因故障困人,立刻通知工程部和保安部;
3.2保安部保安員通過中控室電梯對講電話與被困人員溝通:
3.2.1了解被困人員數量,確定是否需要醫療救助,如需要,迅速與院方取得聯系;
3.2.2對被困人員進行安撫,緩解其緊張情緒;
3.2.2.1工程部通知電梯工迅速趕往現場,如電梯工超過5分鐘仍未到達,則工程部經過培訓的救援人員可根據不同情況,依下列步驟先行釋放被困乘客:
3.2.2.1.1轎廂停于接近電梯口的位置時
3.2.2.1.1.1確定轎廂所在位置(根據樓層燈指示或小心開啟外門察看);
3.2.2.1.1.2關閉機房該故障電梯電源開關
3.2.2.1.1.3用專用外門鎖匙開啟外門;
3.2.2.1.1.4用人力開啟轎廂門(要慢、用力不要過大);
3.2.2.1.1.5協助乘客離開轎廂;
3.2.2.1.1.6重新將外門關好(人在廳門外不能用手打開為止)。
3.2.2.1.1.6.1轎廂停于遠離電梯口的位置時:
3.2.2.1.1.6.1.1利用電話或其它方式,通知轎廂內的乘客保持鎮靜,并說明轎廂可能隨時移動,不必驚慌,同時如轎廂門處于半關閉狀態,則應先行將其完全關閉;
3.2.2.1.1.6.1.2進入機房,關閉該故障電梯的電源開關;
3.2.2.1.1.6.1.3拆除電機之軸端蓋(如有),安上旋柄座及旋柄;
3.2.2.1.1.6.1.4救援人員用力把持住旋柄或旋盤,另一救援人員,手持制動釋放桿(松閘扳手),輕輕撬(松)開制動器,注意觀察平層標志,使轎廂逐步移動至最接近的電梯門口。
3.2.2.1.1.6.1.5確認剎車制動無誤,放開盤車手
輪;
3.2.2.1.1.6.1.6然后按照上述"3.3.1"中所列步驟救出乘客。
3.2.2.1.1.6.1.6.1遇到其它復雜情況,應及時報告電梯維修單位處理。
3.4.被困人員釋放后,確認其是否需要治療或留院觀察。
3.5.關閉電梯,設置維修標識,由電梯保養單位進行維修,并提交故障報告;
3.6.查明故障原因,以書面報告全部經過。
注:應根據辦公樓電梯配置情況制定電梯故障、維修停止使用備用方案
突發事件的預防---停電及電力故障
1.0目的
保證辦公樓停電及電力故障時的有效程序。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辦公樓范圍內停電及電力故障的處理。
3.0工作程序
3.1.辦公樓屬于特殊的工作場所,科室的照明、使用、各類警報裝置的運作、生活設備的運行等都依賴于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但在實際中,也不排除會有一些不可預計或人力所無法抗拒的電力系統運行不正常的情況存在。
3.2.在正常情況下,辦公樓的是有二路供電線路。
3.3.預先得知停電時間的情況下的供電線路故障/檢修停電
3.3.1.根據供電局的《停電通知單》與聯系,協同對辦公樓內的所有科室、部門發放《停電通知單》,并做好簽收,讓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和補救措施。
3.3.2.停電通知應詳細說明停電日期、恢復供電日期,并通知辦公樓停電期間將所有無關電路關閉、拔掉電器插頭。
3.3.3.停電前將電梯停至底層關閉,以免停電困人。
3.3.4.調配工程人員做好相應的準備和檢修工作,在切換電路時間前對、水泵房等重點部位派遣工程人員駐場以備解決突發事件。
3.3.5.因只有一路供電,在斷電前應切斷部分設備的供電以保證不超負荷運轉
3.3.6.安排工程人員及時對配電設備進行養護。
3.3.7.停電期間應加強保安巡視,以免不法之徒有機可乘。
3.3.8.在重新切換成二路供電后,工程部應對相位等進行檢查,并恢復相應已關閉的設備、設施,檢查各類設備是否正常運行。
3.4.在突發的情況下的供電線路停電
3.4.1.在無任何預先通知的情況下一路線路突然停電,辦公樓的電力系統大部分線路將會自動切換至另一條供電線路,由二路并聯供電切換成一路供電并會產生十分短暫的停電現象,工程人員在發現此現象后應及時對配電系統進行巡查。
3.4.2.配電巡查人員在核準切換成一路供電后應及時通知工程主管、領班,調配其它人員做相應的補救措施,并手動切換其余部分線路。
3.4.3.向有關供電局詢問停電原因和預計所需時間并通知科室、部門,讓其做好相應的準備和處理。
3.5突發性辦公樓內電力設備故障
3.5.1.發現辦公樓內部分區域性電力中斷,工程部立即派員到停電現場查看正確位置,組織搶修。
3.5.2.立即確認電力中斷是否造成影響,檢查電梯是否有人被困。
3.5.3.在顯眼地方張貼停電通知,加派工程人員往停電現場查看是否受損,拔掉電器插頭。
3.5.4.加派保安人員往停電現場巡視,避免客戶驚恐及意外發生,同時避免不法之徒乘虛而入,招致辦公樓財務受損。
3.5.5.故障修復后,工程部工程人員應到停電區域所有供電線路、電器設備詳細巡查,確保所有設備恢復正常。
3.6任何停電和電力故障發生后,應將原因和處理過程形成書面報告。
突發事件的預防---停水故障
1.0目的
保證辦公樓停水時的有效程序。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辦公樓范圍內停水故障的處理。
3.0工作程序
3.1計劃停用:
3.1.1.管理中心在收到供水部門發予的停電通知后,應在停水日前三天在公告欄張貼通告通知辦公樓業主,通告中應詳細寫明停水日期、恢復供水日期并通知辦公樓業主停水期間將所有水龍頭關閉。
3.1.2.對運行中需要補水的設備,與辦公樓業主確認停機或控制使用的方案
3.1.3.用水控制:
3.1.4.關閉其余科室的供水
3.1.5.安排維修技術員準備突發故障應急并進行設備養護。
3.1.6.供水恢復時,檢查辦公樓內是否有斷水、溢水情況或出水口堵塞現象
3.2突然停水:
3.2.1.若局限于個別區域的停水,應向辦公樓業主解釋并非辦公樓供水出現問題。
3.2.2.協助分析故障原因,排除一般問題。
3.2.3.若原因復雜,建議聘用專業水電公司處理。
3.2.4.如屬整個辦公樓供水突發中斷,應立即致電自來水公司詢查,若屬辦公樓供水系統有問題,則管理中心應立即派員到停水場查看正確位置。應立即通知工程部人員搶修。
3.2.5.查看停水區域,確認停水是否對搶救工作造成影響,關閉所有用水設備。
3.2.6.加派工程人員往停水現場巡邏查看。
3.2.7.供水恢復后,應通知工程部水電工到現場檢查受影響的區域供水是否恢復正常運行,同時派人員詳細巡檢一次,確保各項設備已恢復正常。
3.2.8.查明有關停水原因,以書面報告全部經過。
突發事件的預防---火災
1.0目的
通過本程序保證火災發生時辦公樓的有效秩序。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辦公樓范圍內發生火災時
3.0工作程序
3.1區分災情類別、類型
3.1.1.根據災情范圍大小和危險程度分為初級火情和中級以上火情兩級。
3.1.1.1初級火情:在一房、一室、一廳、一間中發現物業冒煙、著火現象判斷在二三分鐘內,辦公樓有滅火自救能力,近距離內無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險物品,一時不致釀成大禍的,視為初級(一級)火情處置。
3.1.1.2超出初級火情的范圍和火情程度,判斷在5分鐘內火情火勢將迅速蔓延
3.1.1.3且自救能力不足或會引起爆炸等危險因素教大的視為中級(二級)以上火情。
3.1.3.根據發生火情的時間,分為白天和晚間兩類:
3.1.3.1.由上午08:00至17:30定為一類
3.1.3.2.由下午17:30至翌日上午08:00定位一類
3.2火災報警程序(發現火情應先報保安部并著手滅火)
3.2.1保安部主管接到報警情況后,在指派副手在位聽候指令外,應迅速奔赴現場查看火情并立即研究作出如下決定:
3.2.2.確定是哪級哪類火情,是否應報"119"應按何種預案實施滅火。
序號防護方法名說明
1冷卻法將滅火劑、水等直接噴灑在燃燒點/區域上,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自燃點以下,從而斷絕、減低火情。
2隔離法將燃燒點附近的可燃徹底清理,使燃燒區域內可燃物減少,使火情降低。
3抑制法將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域參與燃燒反應,中止鏈鎖反應而使燃燒反應停止。
4窒息法采取適當的措施,如被服、桶、黃沙等蓋在燃燒物上阻止空氣中的氧含量,使燃燒物/區域缺乏或斷絕氧氣而熄滅。
3.2.3.判斷為初級火情應確定現場指揮,立即組織員工滅火,同時保安部主管應
將火情報管理處及辦公樓業主有關部門。
3.2.4.判斷為中級以上火災,除立即報"119"外,保安主管應立即報告管理處及辦公樓有關部門,快速組成滅火救災指揮部并確定指揮部位置、辦公樓消防監控消防監控中心、電話、組成人員名單,明確分工各人員聽從統一調配,負責任務落實并隨時報告總指揮,總指揮必須確定一名副手或助理坐陣在消防監控中心負責通訊聯絡使監控中心成為聯絡中心,當消防隊來到后,辦公樓滅火指揮部應立即與消防部門負責人取得聯系并聽從其指揮。
3.2.5.辦公樓人員是否應組織疏散、疏散的摟面、人數和秩序均由指揮部視情況決定,應事先擬好口頭通知或廣播通知并由保安部派專人在需疏散摟面的消防樓梯負責引流,如確定必須疏散應統一口徑作好宣傳解釋工作。(詳見疏散方案)
3.3當辦公樓出現火情是雙休日或節假日:
3.3.1.除總指揮派坐陣監控中心負責通訊聯絡的人員外,其他人員應分工抓好兩方面工作:
3.3.1.1.組織人員去現場滅火
3.3.1.2.指揮救護傷員,疏散人員。
3.4.保安部
3.4.1.遵命負責指揮現場,立即下令組織義務消防員和就近員工滅火。
3.4.2.立即指派義務消防員負責運送滅火器具。
3.4.3.指揮保安員至辦公樓底層控制電梯使用。
3.4.4.指派保安員至辦公樓門口接引消防隊并引領到消防栓處,再引領到火災現場。
3.4.5.監控中心應著重觀察出入口,提防有人接近火場"趁火打劫"。
3.5.工程部
3.5.1.根據火情發生的部位、強弱程度、涉及范圍,確定是否。控制失火部位的電源,該切斷的立即切斷。
3.5.2.組織人員投入滅火
3.5.3.客梯沉底關閉,消防工作電梯交消防隊或保安部控制使用。
3.5.4.關閉冷卻裝置、空調裝置、風機。
3.5.5.設法保持現場照明。
3.5.6.準備一份資產損失估計清單上交項目經理,便于向保險公司索取保險賠償。
3.6清潔部:
3.6.1.準備有關滅火救災的其他物資。
3.6.2.負責運送傷員、搶運財物。
3.6.3.組織人員投入滅火。
3.6.4.負責滅火后的現場清理。
3.7其他部門:要及時組織人員滅火救人并指定專人值班,聽候總指揮調遣。
3.7.1.辦公樓發生火災,無論當時是否向消防部門報警,滅火后均應向公司、辦公樓業主
寫出書面報告,其內容包含:日期(含具體時間)、報告人(有誰提供信息)、發生火災的時間、接到報警時間、領導到達現場的時間、消防隊到達火場的時間、滅火的時間和經過、組織指揮部的情況和決定采取的措施、失火中心點和發生火災的原因(含性質)、滅火救人的情況、人、財損失的情況、經驗教訓、對有關責任人員和主管人員的處理意見等。
3.8火災現場搶救人員的自我保護措施
3.8.1.使用毛巾、衣服等布制品浸水后捂住自身/病人的鼻、嘴等部位,防止煙侵暈倒。
3.8.2.聽從統一調配,避免擁擠、互相推搡而產生人員摔倒等狀況
3.8.3.注意身旁高處建筑物或其它物品狀況,防止墜物壓傷、壓倒。
3.8.4.遭遇火情、遇事不慌,不要盲目從高空、樓房下跳。
篇2:某中學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
生活中災難、暴力、事故、意外等創傷性事件時有發生,侵害人們的心靈,造成不良后果。在學校,學生面對學習壓力、親子關系、環境適應、人際關系等諸多問題,而青春期的躁動和感性使他們處理問題容易極端化,同時四川汶川大地震對他們的心理傷害,使產生心理危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心理危機干預迫切而重要。針對高危人群的心理社會干預能夠防止或減輕創傷后的不良心理反應,避免心理痛苦的長期化和復雜化乃至極端化,促進創傷性事件的適應和心理康復。這不僅是對每一個學生的人文關懷,也是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實訴求。為此,特制定南軒中學心理危機干預應急方案,以期盡最大努力幫助師生解決面臨的可能心理困境,促進南軒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發展。
一、心理危機干預的目標:處理突發心理危機事件,避免造成的更大的傷害;解決心理危機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群體或個體危機消除,恢復常態。
二、心理危機干預組成人員:主管領導、班主任、心理老師、校醫、校警、司機、心理社團成員等。
三、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分工:
1、主管領導全面組織協調指揮。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長、穩定班級。
3、心理老師現場疏導、干預,避免極端心理行為。
4、校醫現場處理可能的軀體病患及傷害。
5、校警維持秩序。
6、司機保證交通。
7、心理社團成員輔助開展工作。
8、干預結束后觀察和隨訪。
四、心理危機干預的程序:
1、心理危機發生后,班主任與心理社團成員應在第一時間通知主管領導。
2、主管領導通知心理老師、校醫、校警、司機等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3、按照分工迅速展開工作。
五、心理危機干預的注意事項:
1、危機瞬間發生,決策很重要,所有成員應絕對服從領導安排,避免拖延導致不良后果。
2、危機就意味風險,所有成員不能因干預無效而自責、內疚,要意識到干預的有限性。
篇3:某中學校園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
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學生的嚴重心理問題由此引發的自傷或傷害他人等嚴重事件,并且維護學校的生活、學習秩序,從而建立和諧校園。現制定我校校園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
一、具體目的:
1.通過心理危機教育和宣傳,加強學生對危機的了解與認知,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
2.通過心理咨詢等支持性干預,協助處于危機中的學生把握現狀,重新認識危機事件,盡快恢復心理平衡,順利度過危機,并掌握有效的危機應對策略。
3.通過提供適時的介入幫助防止自傷、自殺或攻擊行為等過激行為。
4.通過構建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做到心理困擾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應對,減少和盡量避免危機對學校正常工作的影響。
5.通過積極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為學生成長營造健康氛圍,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心理品質。
二、干預原則
1.預防為主;
2.及時預警;
3.協調有序;
4.反饋追蹤。
三、干預對象
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是我校在讀的存在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具體包括:
1.通過心理健康測評篩查出來的需要關注的重點學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
3.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
4.有自殺傾向或既往有自殺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殺者的學生;
5.因嚴重生理疾病而導致心理痛苦的學生;
6.由于身邊的同學出現個體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生恐慌、擔心、焦慮不安的學生;
7.其他有情緒困擾、行為異常的學生。
尤其要關注上述多種特征并存的學生,其心理危機程度更嚴重,應成為重點干預的對象。
四、心理危機干預組成人員:主管領導、班主任、心理輔導老師、校保安人員等。
五、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分工:
1.主管領導全面組織協調指揮。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長、穩定班級。
3.心理輔導老師現場疏導、干預,避免極端心理行為。
4.校保安人員維持秩序。
5.干預結束后觀察和隨訪。
六、心理危機干預的程序:
1.心理危機發生后,班主任應在第一時間通知主管領導。
2.主管領導通知心理輔導老師等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3.按照分工迅速展開工作。
七、心理危機干預的注意事項:
1.危機瞬間發生,決策很重要,所有成員應絕對服從領導安排,避免拖延導致不良后果。
2.危機就意味風險,所有成員不能因干預無效而自責、內疚,要意識到干預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