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醫院社會監督制度

某醫院社會監督制度

2024-07-15 閱讀 5822

社會監督制度

1.醫院要設立社會監督電話和意見箱,有專人負責管理。

2.建立醫院領導與所在地區聯系制度,聽取和了解所在地區群眾的反映與意見。

3.不定期向病人發放“征求意見卡”,進行滿意度調查。

4.聘請社會義務監督員,定期召開有關人員座談會,征求意見。

5.醫院須實施下列公開制度:

(1)上崗人員必須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編號、科室、職稱和職務等內容的胸卡;

(2)公開張貼衛生部制訂的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

(3)公開主要檢查、治療、手術、住院的收費項目及標準1公開常時藥品價格和自費藥品品種;

(4)對出院病人出具其費用結算憑證)

(5)公開專家門診姓名、職稱、專科、,時間、掛號費標準等;

(6)公開重大檢查和手術的時間安排。

篇2:(醫院)社會監督員制度

為廣泛接受社會各界對我院工作的指導與監督,進一步端正行業風氣,樹立行業形象,提高服務質量,切實加強行業作風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體系,提高醫務人員恪守職業道德和廉潔行醫的自覺性,多方面了解社會各界對醫院行風狀況的客觀反映,促進醫院黨風廉政和效能建設,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特制定本制度。

一、社會監督員的聘請。由醫院從有關單位聘請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政策水平的關心醫院發展、具有責任心的人員,醫院頒發聘書。

二、社會監督員實行聘任制,每屆任期3年,特殊情況可提前或推后,如工作調動,身體健康或其它原因不能勝任工作者,經醫院與社會監督員所在單位協商,可更換或增補,同時原聘書自動作廢。

三、醫院每年召開社會監督員會(活動)1―2次,會議(活動)議程:醫院領導報告工作,對上一次社會監督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作改進工作的答復。社會監督員將平時收集的意見和合理化建議發言,或醫院組織監督員深入病區了解情況,再反饋意見、建議。或醫院寫出主題,社會監督員廣泛征求意見,并反饋。會議時間由醫院確定。

四、社會監督員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聯系紐帶作用,加強和身邊的人員聯系,獲取信息。若遇重大線索,應及時反饋醫院,并協助調查和解釋說明。對監督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有記錄,并逐條落實提出整改意見,及時反饋給有關人員。對意見中屬于情況不明或一時解決有困難的應做好解釋工作,以求得共識和諒解。

五、社會監督員職責與權利

(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了解衛生工作方針、醫院管理規定及物價政策,并向社會宣傳。

(二)主動了解醫院情況,對醫院執行政策、法規、醫療服務質量及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醫院管理、醫院環境等方面實行監督,并提出改進意見。

(三)以關心醫院、支持醫院、樹立醫院形象為己任,向社會介紹醫院情況,協助醫院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促進醫院與社會各界的相互理解。

(四)了解和收集社會各界對我院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用材、合理收費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深入醫院聽取患者對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評價,廣泛聽取、了解、收集群眾和服務對象對醫院醫療、服務、行風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通過口頭、電話或書面形式向醫院反饋。

(五)對醫院行風建設、業務建設等提出書面整理意見和建議,一年兩次向醫院反饋。

(六)反映、傳遞社會各界對醫院各部門和醫務人員違紀違法的檢舉和控告。

(七)對醫院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衛生方針政策和執行衛生行業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對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醫療服務質量等進行檢查和監督。

(八)對醫院各部門和醫務人員履行職責和遵紀守法等情況實施監督。

(九)積極認真的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類活動,并能為醫院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設性意見。

(十)醫院辦公室具體負責和社會監督員聯系,隨時接待社會監督員的來訪、來信并負責答復。

六、監督內容:

(一)醫院開展醫德醫風、職業道德、反商業賄賂教育和樹立先進典型的情況。

(二)醫務人員著裝儀表、文明用語、服務態度、醫患溝通、服務技能是否讓廣大群眾滿意情況。

(三)醫療流程是否合理、便捷及便民服務措施推廣等情況。

(四)醫院是否存在“濫檢查、濫開藥、濫用材、亂收費”等損害病人利益的情況。

(五)醫務人員有無收受患者“紅包”和藥品、器械、耗材經銷商“回扣”、“提成”及其他不正當利益等違紀違規情況。

(六)醫院是否按有關規定對醫務人員違反行業紀律行為進行嚴肅處理情況。

(七)醫院衛生部、省衛生廳要求向社會公示的醫療服務項目和內容是否執行情況。

(八)醫院是否按國家和衛生廳有關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規定,對中標藥品按合同采購,合理使用。

(九)醫院綜合管理,包括環境治理、后勤保障等綜合管理情況。

七、監督范圍和方式

(一)醫院聘請的社會監督員,憑社會監督員證在醫院各科室開展監督檢查。

(二)社會監督員對醫院行業作風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群眾的舉報、投訴等,原則上采取書面形式向醫院行政職能部門反映,行政職能部門的調查處理情況除向當事人回復外,應通報給社會監督員。

(三)社會監督員的監督方法可采取明察暗訪的形式進行,也可以召開病人及陪人座談會,約見有關醫務人員,查閱醫院有關信息等。

篇3:N醫院行風建設社會監督員制度

附屬醫院行風建設社會監督員制度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密切醫院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推動醫院行風建設,結合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社會監督員的組成

社會監督員一般由社區群眾代表擔任,由6~8人組成,由醫院頒發《社會監督員聘書》和《**市第一醫院行風監督證》。社會監督員的聘請以本人自愿為前提,聘期兩年,期滿后可以調整或續聘。

二、社會監督員的條件

(一)具有與履行職責相適應的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工作經驗,熱心醫療衛生事業。

(二)堅持原則,能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

(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公道、正派,保守秘密,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執行有關規章制度。

(四)身體健康,能勝任監督工作需要。

三、社會監督員的職責

(一)了解宣傳醫院行風建設重點工作、重點任務及醫療衛生行業的相關政策。

(二)收集并向醫院反饋病人及其家屬、社會各界人士對我院醫療質量、服務態度、醫德醫風、醫療收費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三)深入病房、門診等窗口科室(崗位)調查了解醫院的行風狀況,將病人反映的意見或投訴,及時向醫院反饋,由醫院調查核實,亦可在向醫院反饋后自行進行必要的查訪核實。

(四)根據醫院的安排要求,參加行風評議、問卷調查、明查暗訪等有關工作。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明查暗訪、社會調查等工作,并及時向醫院作出書面反饋,積極為醫院行風建設建言獻策。

(五)承辦醫院委托的其他有關事項。

四、社會監督員的權利

(一)有權了解醫院開展行風建設工作情況。

(二)接到群眾對醫務人員及其他職工違反規章制度情況的反映,有權向有關科室和個人咨詢、核實情況,醫務人員及其他職工不得推諉拒絕。

(三)對在行風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有權向醫院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可隨時通過電話、信函、郵件或上門的方式向醫院紀委、糾風辦反映。

(四)對所反映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的處理結果有知情權。

(五)有權對全院干部職工履行職責和行風建設情況進行評議,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打擊報復。

五、社會監督員的義務

(一)遵守醫院有關規章制度,不以權謀私,不接受任何醫院個人的吃請或收受好處。

(二)關心醫院行風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經常主動了解社會各界對我院醫務工作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向醫院反映。

(三)監督檢查中,未經醫院同意,不向社會發表表態性處理意見、接受新聞媒體相關采訪,不直接處理具體問題,不傳播、不發布負面言論。

六、日常管理

(一)社會監督員在聘期內因健康、遷居外地等原因不能勝任監督員工作的,醫院予以解聘,公示作廢其聘書,并擇期補聘。

(二)社會監督員到醫院開展行風建設明察暗訪活動的,應事先與醫院糾風辦取得聯系。

(三)建立醫院與社會監督員溝通、聯系機制,不定期召開座談會,就醫院近階段行風建設情況與社會監督員進行交流,聽取社會監督員的意見和建議。

(四)建立社會監督員反映問題的落實、反饋機制。院紀委、糾風辦及時調查、核實監督員反映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并及時向監督員反饋。

(五)若發現工作中有弄虛作假、損害醫院形象等不良行為的,醫院予以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