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學院信訪工作規定
學院信訪工作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充分發揮信訪監督的作用,提高信訪工作效率,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信訪秩序,根據國務院《信訪條例》和上級有關信訪工作的規定,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本學院師生員工以及與學院師生員工有關聯的當事人或組織采取書信、電話、傳真、電子郵件、走訪等形式,向學院或相關單位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并由學院或相關單位按照規定進行處理的活動。
第三條信訪工作是了解學院各項政策、規定的貫徹執行情況,聽取廣大師生員工和人民群眾批評、建議的窗口;是改進領導工作作風、促進勤政廉政建設、密切黨群關系的重要渠道;是維護學院穩定、促進學院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第四條學院黨政領導和各單位負責人應當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批閱重要來信,接待重要來訪,定期檢查指導學院和本單位的信訪工作。
第五條信訪工作人員應當文明接待來訪人員,認真處理信訪材料,主動接受師生員工監督。
第二章組織領導
第六條全院信訪工作歸口院黨委(院長)辦公室(以下簡稱學院辦公室)管理,由分管學院辦公室工作的院領導主管。
第七條各單位應當明確一名領導分管信訪工作,并確定一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信訪工作。
第三章信訪處理
第八條信訪工作遵循“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按下列方式處理。
(一)學院各單位收到的信訪事項,屬于本單位職責范圍內的,直接由本單位負責調查處理,各單位直接辦理的信訪事項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將辦理結果答復信訪人。
(二)信訪內容不涉及本單位職責范圍的信訪件應當及時上交學院辦公室,并負責向信訪人員說明情況,由學院辦公室按領導批示批轉給有關單位處理。
(三)需多部門協同處理的信訪,由領導批示牽頭的單位擬訂方案,主動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回告來信來訪人,同時將處理結果報學院辦公室備案。
第九條學院辦公室受理的信訪件,根據信訪內容,分別自辦、轉辦、立案轉辦。對學院辦公室交辦的信訪事項,學院各單位應當自收到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辦結,并將辦理結果報告學院辦公室;情況復雜的,不能按期辦結的,在征得學院辦公室同意后,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由于客觀原因不能解決的信訪問題,應向來信來訪人說明情況和理由,作好解釋工作。學院辦公室認為對交辦的信訪事項處理不當的,可以要求承辦單位重新辦理。
第十條對于內容涉及幾個單位、情況又較復雜的信訪問題,由有關院領導或學院辦公室協調處理。
第十一條學院各單位在獲悉可能造成社會影響的重大、緊急信訪信息后,應當果斷依法采取必要措施,首先控制好局面,防止不良影響的發生、擴大,同時立即報告學院辦公室和學院有關領導。
第四章工作程序
第十二條辦理群眾來信、來電、傳真及電子郵件。
(一)按照來信、來電、傳真及電子郵件的有關內容,由接訪單位填寫《接訪登記表》,書信形式應將信紙、信封及其附件一并裝訂;提出擬辦意見,呈送有關領導閱示。
(二)學院辦公室受理的屬于反映一般問題的來信、來電等,經學院辦公室負責人同意,轉有關單位辦理,不宜轉辦的由學院辦公室自辦。
(三)上級機關交辦的或反映重大問題的來信、來電等,學院辦公室及時提出擬辦意見、呈送主管院領導批示后,由學院辦公室自辦或交有關單位督辦。
(四)來訪者反映重大問題,接待者應及時向主管院領導匯報,經審批、立案后交有關單位查辦,查辦結果應及時報告學院辦公室。
第十三條對轉辦、立案交辦的信訪件,承辦單位要按規定的時間要求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報學院辦公室審查存檔;上級機關立案交辦件經主管院領導審查后,回報交辦機關。
第十四條結案報告要求事實清楚、結論明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
第十五條學院登記、受理的信訪,一律由學院辦公室回復信訪人;各單位直接受理的信訪件,由各承辦單位回復信訪人。
第十六條凡經處理完結的信訪件,承辦單位應以信訪立戶,按時間順序排列編號,報綜合檔案室統一存檔。
第五章信訪工作紀律
第十七條嚴禁把信訪人檢舉、揭發和批語信件、材料轉交或透露給被檢舉、揭發、批評的部門和個人。因此造成對檢舉、揭發、批評人進行打擊報復和信訪人提出的正當要求采取拖著不辦,輕者進行批評教育,情節嚴重者給予紀律處分。
第十八條信訪工作要嚴守黨和國家機密,遵守紀律,不得擴散來信來訪中反映的情況和問題,對于信訪處理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材料、文件等要按有關規定妥善保管。
第十九條對信訪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承辦單位或個人,學院給予獎勵和表彰。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規定由學院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2:職工信訪工作程序規定
職工信訪程序規定
職工信訪程序規定(試行)
為認真貫徹落實《信訪穩定工作責任追究制(試行)》的有關規定,根據礦[2004]9號文的要求,緊緊圍繞礦黨政提出的創建“平安東灘”、“平安區隊”的目標任務,努力從源頭上減少信訪問題發生,現結合工區實際,制定運搬工區職工信訪程序規定,望各隊認真遵照執行。
一、信訪程序規定遵循的原則
1、堅持“依法*”、“違法追究”、“雙項責任”、“注意引導”的原則。
2、堅持“分級負責,層層辦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3、堅持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思想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4、堅持職工有問題“逐級反映,層層落實”的原則。
二、運搬工區職工信訪程序規定
職工反映問題,先到職工本人所在的班組反映,屬于班組管轄范圍內的,工班長應予以積極做好解釋、答復等工作;涉及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班組時,工班長應當主動協調,不得推諉;如果工班長對職工反映的問題,在規定時間內不做答復或解決不了的,由工班長帶領職工本人,到職工所在隊的黨政領導處反映(如果職工所反映的問題是關于工班長的,可以直接到該隊黨政領導處反映),所在隊的黨政領導要根據情況,是屬于該隊管轄范圍內的,該隊黨政領導應予以積極做好解釋、答復等工作;涉及到兩個隊或兩個隊以上時,該隊黨政領導應當主動協調,不得推諉;如果該隊對職工反映的問題,在規定時間內不做答復或解決不了的,由隊黨政領導帶領職工本人和工班長,到職工所在隊的分管領導處反映(如果職工所反映的問題是關于隊黨政領導的,可以直接到分管領導處或工區黨政領導處反映),分管領導處理不了的,由分管領導帶領職工所在隊的隊黨政領導,職工所在班的工班長及職工本人,到工區區長或黨總支書記處反映,區長
或黨總支書記將根據事實情況給職工一個答復,職工不滿意的,由工區黨政領導出具證明,職工可以到礦信訪辦進行反映問題。
三、信訪程序規定保證措施
運搬工區信訪工作程序規定,嚴格執行責任聯帶,如有職工越級反映問題的將根據以下規定進行處罰:
1、如各隊職工有不通過工班長、隊黨政領導和分管領導,直接到工區黨政領導處反映問題者,(職工反映工班長、隊黨政領導或分管領導的問題時除外)工區黨政領導有權對職工所反映的問題不與答復、解決,并追究該隊分管領導、隊黨政領導、該職工所在班的工班長的責任;并對分管領導罰款50元,對該隊隊長、黨支部書記各罰款50元,對該隊的各黨小組長、工會小組長、團支部書記各罰款50元,對該職工所在班的工班長各罰款50元,對本班其他職工各罰款50元,對職工本人罰款100元。
2、各隊職工有不通過工班長、隊黨政領導直接到分管領導處反映問題者,分管領導有權對職工所反映的問題不與答復、解決,并追究該職工所在隊的黨政領導,該職工所在班的工班長的責任,并對該隊黨政領導罰款50元,對該隊的各黨小組長、工會小組長、團支部書記各罰款50元,對該職工所在班的工班長罰款50元,對該職工所在班的其他職工各罰款50元,對職工本人罰款100元。
3、職工有問題,應由職工本人按上述程序到單位反映,不得讓家屬或其他親屬到單位進行反映、胡鬧,如有職工家屬或其他親屬到單位反映、胡鬧的,所反映的問題不作處理,并對職工本人罰款300元,對職工所在班的工班長罰款100元,對職工所在班的其他職工各罰款50元,對職工所在隊的隊黨政領導各罰款50元,對分管該隊的
工區領導罰款50元,對包保該隊的人員各罰款50元,(如有重復罰
款的,只罰一次,不重復罰款)。
4、職工如違犯此規定,出現工區內部越級*行為,將與每月“五好班組”評選掛鉤,視情節給予該職工所在的班、隊進行扣分,
納入“五好班組”月考核,如出現越級到礦有關部門*,將按照《東灘煤礦信訪穩定工作責任追究制(試行)》的有關規定,除礦處罰外,工區將加倍處罰。
5、各隊職工如有問題可以按《運搬工區信訪程序規定(試行)》去逐級反映,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可以更好的化解矛盾,并有利于工區的穩定,礦井的穩定,兗礦的穩定,為實現“平安兗礦”“平安東灘”,工區創建“平安區隊”奠定堅實的基礎。
6、各隊要根據上述規定,制定出各隊的保證措施,齊心協力把穩定工作抓實、做好。
本規定自2004年3月1日起執行。
篇3:法院信訪工作流程管理規定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牢固樹立信訪觀念,深化干警對法院信訪工作的認識,不斷增強干警的群眾觀念,切實保障公民的信訪申訴權利,健全完善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的信訪工作機制,全面提高信訪工作水平,更好地維護和諧穩定大局,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實行信訪工作流程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個多層次、全方位、運轉暢、效率快、效果好的信訪工作格局。
第三條實行信訪工作流程管理的關鍵在于健全人人抓信訪工作的體系,落實對信訪工作的組織領導,真正把信訪工作納入崗位目標責任管理,確保目標任務到領導、到部門、到具體干警頭上,真正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主管領導具體抓,分管領導協同抓,職能部門負責抓,其他部門配合抓,全院上下齊抓共管。
第四條實行信訪工作流程管理的核心在于堅持熱情接待、文明接待、公正處訪,切實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有訪必接、接訪必處、處必有果;接待熱心、聽訴細心、解答耐心、處理誠心。
第五條信訪工作流程管理是指對來信來訪人員登記、分流、審查、處理、統計、歸檔等各個環節進行組織、監督、協調等系統管理的總稱。
第六條信訪工作流程管理由院信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組織領導,對全院各部門及人民法庭的信訪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定期分析法院信訪工作的形勢任務、一個階段或一個時期法院信訪工作的特點及成因,總結回顧法院信訪工作積累的經驗做法,查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研究解決存在困難與問題的措施辦法;立案庭負責對全院信訪工作的統一協調、管理、督辦、核查、通報、評比。
立案庭內設信訪接待,與院信訪領導小組辦公室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負責信訪申訴案件的登記、分流、審查、督辦、建檔和部分案件的處理,并負責督辦黨委、人大、政協、上級法院等部門掛牌督辦的案件;各業務庭要按照業務分工認真做好各自的信訪工作,紀檢監察室負責處理干警違法違紀信訪案件。同時各部門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協調聯動,共同做好全院的信訪工作。
第七條實行信訪工作流程管理,必須建立全天候接訪工作機制,切實做到院領導每星期預約接訪,中層領導每日輪流接訪,信訪接待室工作人員每日接訪。
第八條信訪工作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格執法,熱情服務,要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積極主動地為群眾排憂解難,重點妥善解決集體訪,避免越級*和進京訪。
第二章信訪的分類、登記和分流
第九條信訪分類:信訪分為非訴信訪、告訴立案信訪、再審申訴立案信訪、在辦案件信訪、紀檢信訪等。
第十條信訪登記:來人訪的初訪接待及登記統一歸口立案庭。院領導、各庭室、局、組、隊收到群眾的信訪信件或黨委、人大、政府、政協、上級法院等組織轉來的信訪信件后,應3日內批轉立案庭統一登記,并由立案庭負責將信訪信息登記建檔。
第十一條信訪分流:立案庭進行信訪登記后,對不屬立案信訪接待處理且不能及時息訪的,應于1--3日內填寫好“信訪處理流轉卡”分流至有關庭室,并告知信訪人等候通知。具體分流辦法為:
1、告訴立案信訪分流至立案庭;
2、申訴再審立案信訪分流至立案庭申訴再審審查;
3、在辦案件信訪分流至案件承辦庭的主管院長,主管院長3日內再批轉至案件承辦庭;
4、凡反映辦案人員違法違紀辦案的紀檢信訪分流至紀檢室督辦。
第三章信訪的處理、督辦和結案
第十二條立案庭負責法律咨詢、非訴信訪的處理、訴前調處糾紛及日常信訪接待中的解釋、息訪工作。立案庭對信訪人的問詢要依法耐心解答,對不屬于法院管轄的要指導信訪人去有關部門解決,對于案情簡單當事人又急于解決的糾紛要積極進行訴前調解。
第十三條信訪案件一般應在3個月內結案。“信訪處理流轉卡”所流轉到的每一個環節的批辦人或承辦人都要及時辦理,并簽署意見或填寫處理結果,信訪結案后,最后處理人應于3日內將“信訪處理流轉卡”送立案庭進行登記。
第十四條對于超過3個月未結案的信訪、重復訪的、信訪老戶的信訪、上級領導部門督辦的信訪,立案庭應報主管領導批準后向信訪承辦庭室發出“信訪處理催辦反饋卡”,承辦庭室應于接到該卡7日內反饋情況。
第十五條院長接待日:每周三為院長接待日,院長接待日值班表要上墻公布,立案庭要根據院長分工指導信訪人適時來訪,并將有關情況提前通報接訪院長。
第十六條預約接待:對于情況復雜或有重大影響的信訪、集體訪、*老戶的信訪、有矛盾激化苗頭或有越級*苗頭的信訪,各信訪承辦庭室要及時報告,經院長或主管院長批準后,可以進行預約接訪,由院長或副院長和庭長等共同接待處理。一般每周四為預約接待日,遇緊急情況可臨時應急安排預約接待。
第四章信訪的歸檔、統計
第十七條信訪案件結案后,立案庭負責將所有信訪材料(包括信訪處理流轉卡)裝訂成卷定期歸檔,并負責將結案信息輸入微機,每月20前填報“信訪統計報表”報上級法院。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規定由院信訪領導小組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