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打幫部鋼帶固定棚腿安全技術措施

打幫部鋼帶固定棚腿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8144

一、?施工說明

?根據礦生產接續安排,我隊將從七采下部水倉回風巷安機掘進7302軌道順槽。為給下一步掘進做好準備,需對上機段部分巷道進行落底清理煤泥,考慮使用掘進機清底過程中會破壞巷道內架棚段棚腿的穩定性,因此需要對棚腿進行提前加固,為保證落底及加固棚腿期間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特編制本措施。

二、施工現場環境描述及施工內容

1、施工現場環境描述:施工地點巷道為梯形巷道,頂板及兩幫成形較好,無明顯變形,高度在2.0m-3.2m,棚腿底角已用水泥沙進行固化;以面向掘進機前進方向為參照,風、水、排水、注漿管路及電纜均布置在巷道右幫;施工現場底板浮煤淤泥較多,一處低洼點積水多,且頂板淋水較大,巷道內已挖砌蓄水池,安裝排沙泵進行排水;局部巷道坡度較大,底板用水泥沙進行了鋪底;全部施工段巷道內底板較濕滑。

2、施工地點:落底自7303工作面2#探煤巷向里至7303工作面3#探煤巷門口位置;棚腿打鋼帶自7303工作面2#探煤巷以里約70米處(第一架棚)開始,至7303工作面3#探煤巷門口位置。附施工位置示意圖。

3、施工人員:由綜掘二隊二小隊人員按四、六制班次進行作業,施工人數為每班3-7人,其中每班至少配備一名班長(安全負責人)、一名組長(施工負責人)。

4、施工時間:2014年12月15日至12月31日。

三、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1、施工方法:七采下部水倉回風巷落底采用掘進機施工,落底后巷道高度不低于3300mm,落底后巷道兩幫底部距離底板大于1000mm的,采用重新掛網打錨桿進行加固,確保巷道兩幫底部錨桿距離底板最大間距不超過1000mm。由于七采下部水倉回風巷巷道斷面較小,掘進機落底施工中兩幫底部超高錨桿不能緊跟迎頭施工。因此,兩幫底部超高錨桿允許拖后迎頭10m補打。棚腿打鋼帶沿巷道方向自上而下貼幫布置兩路鋼帶,第一路鋼帶布置在從棚口向下800mm位置,第二路鋼帶布置在從棚腿底角向上1000mm位置,前后兩條鋼帶相鄰兩孔疊加使用。鋼帶選用4800mm長鋼帶,錨桿選用礦機廠修舊利廢加工的桿體長1650mm、φ20mm的T型螺帽型單向左旋無縱筋螺紋鋼樹脂錨桿,采用ZQS-50/2.5S風動幫錨鉆機進行打注錨桿作業。

?2、施工技術質量要求

七采下部水倉回風巷落底后確保巷道高度不低于3300mm;棚腿打鋼帶要求鋼帶要布置平直,根據巷道起伏情況,可進行適當調整,但兩條鋼帶疊加處不要出現明顯大角度搭接情況。對應每個鋼帶孔打注一棵錨桿,錨索孔閑置不打注錨桿。錨桿施工角度與鋼帶平面垂直,眼向誤差不得超過±5°。錨桿眼深度應與錨桿長度相匹配,孔深允許誤差控制在±0.05米。每根錨桿使用CKA2360樹脂錨固劑1塊,螺母要擰緊,緊貼鋼帶外表面,錨桿外露絲長度在緊固過程中受鋼帶自身彈性因素影響,可控制在10~40mm,必須打開銷子,預緊力不小于100KN。

四、?施工工具準備

序號?工具名稱?規格型號?數量?

1?錨桿鉆機?BK20風動錨桿鉆機?2臺?

2?施工板?長3m、寬0.2m、厚0.05米?2塊?

3?幫釬子?1.8m?2條?

4?長柄鎬?2.0m?1把?

5?高壓膠管?Φ10×10m?6條?

6?高壓膠管?Φ19×10m?6條?

?五、施工安全隱患排查

1、施工現場地面濕滑,人員扛料行走或打注錨桿過程中站立不穩,有滑倒摔傷隱患。

2、使用風動鉆具施工時,風管連接不牢靠,有脫銷或鼓管傷人隱患。

3、打錨桿、點眼及安裝錨桿時操作不當,有擠傷人員或斷釬傷人隱患。

4、腳手架搭不牢固或人員站立不穩有歪倒傷人隱患。

5、施工過程中頂板或幫部有掉落碳塊、小桿、木楔或片幫砸傷人員隱患。

六、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根據當班現場情況,由班組長安排人員對施工段巷道底板煤泥進行清理或平整,對于較濕滑底板,可適當灑干碳進行稀釋后,再將底板清理干凈。

2、使用風動鉆具注意事項

(1)、打眼前檢查鉆具所有的控制開關,都應處在關閉位置。

(2)、檢查風管、水管是否足夠長,風管、水管是否連接到各自的接頭上,銷子連接是否牢固,管子本身是否有破損,操作時要注意管路連接部分是否松動,防止鼓管傷人。

3、打錨桿、點眼安全技術措施(1)、檢查指定位置的底板上有無障礙,以便鉆機安全工作。

(2)、鉆機旋轉時,不能用手觸摸旋轉的鉆桿,操作者嚴禁帶手套,衣服、袖口要扎緊。

(3)、鉆孔時不能使用太大的推進力,否則會造成卡鉆或損壞鉆桿和鉆頭。

(4)、當鉆機滿載突然停時,將產生較大反扭矩使操作臂向右擺動,操作者應有正確的站位,使鉆機置于操作者的右側。

(5)、打眼時,使用的釬子與鉆機必須保持直線,發現彎曲要及時更換,不透氣的釬子不準使用,打眼時嚴禁打干眼。

4、登高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1)、登高作業人員要身體健康,有恐高癥、心臟病等不宜登高的人員嚴禁登高作業。

(2)、登高人員盡量年輕,身體靈活,登高作業人員必須衣著靈便,工作鞋可靠防滑。

(3)、高空作業所有材料要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套)內,上下傳遞物品禁止拋擲。

(4)、超過2m高度時施工人員必須佩戴保安帶,安全帶須符合行業標準,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作安全帶,安全帶每次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受力檢查。

(5)、安全帶嚴格執行“高掛低用”,即將安全帶繩端的鉤子掛在高的地方,而人在較低處進行作業。安全帶必須拴在主材或垂直上方牢固的結構上,不得拴在附件或未固定、移動物體上。

(6)、登高作業所用腳手架必須搭接牢固,必要時要安排專人扶好。

5、防片幫、掉煤(矸)傷人安全技術措施

(1)、進入存在片幫、掉煤(矸)隱患的工作地點工作時,現場必須由班長指派有經驗的安全監護人和施工負責人嚴格按照“五五”安全風險評估要求對現場作業環境進行風險評估,辨識危險,制定控制措施;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落實好《防片幫、掉煤(矸)傷人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整個施工過程中安全監護人和施工負責人不得離開施工現場。

(2)、進入存在片幫、掉煤(矸)隱患的工作地點工作時,施工人員應堅持經常性的敲幫問頂工作。

(3)、找頂工作應有2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找頂,一人負責觀察頂板和退路。找頂人員應站在永久支護的安全地點,觀察人員應站在找頂人的側后面,緊盯頂板,及時提醒,找頂人員退路要暢通,便于躲閃。

(4)、敲幫問頂人員及觀察人員要注意力集中,發現有大面積片幫、頂板掉矸以及掉落的活矸、危巖可能砸傷人員時,必須及時發出警示并撤人。

(5)、找頂應從有完好支護的地點開始,由外向里先頂部后兩幫,依次進行,找頂范圍內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嚴禁人員進入空頂下作業。

(6)、處理活矸危巖時人員要避開巖石墜落及滾動方向。

(7)、找頂工作人員用長柄工具找頂時,應防止矸石順桿而下傷人。

七、應急處置方案

1、施工過程中,因受采場地質構造、圍巖巖性特征、采動影響、應力集中、頂板來壓、施工工藝、支護質量等因素影響,易產生壓力集中,造成工作面頂板冒落和片幫事故。

2、冒頂、片幫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1)、冒頂或片幫事故發生后,災害現場負責人(區隊帶班人員、班組長、安監員或施工負責人)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受威脅區域的人員,并通過無線通訊系統、調度通訊系統等向調度室、區隊匯報。匯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現象、人員撤離與被困情況及人員所在具體位置,現場是否進行搶險,有無災害擴大的可能。

(2)、事故發生后,災害現場負責人要分析判斷事故,立即匯報申請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積極組織現場應急處置和自救。若有人員被困,沒有被困的人員判斷確認不會發生二次冒頂或片幫,且巷道通風、后路暢通,并有專人觀察監護頂板的情況下施救。若可能會發生二次冒頂、片幫或通風不良、可能誘發瓦斯爆炸等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撤離現場到安全地點,并隨時匯報撤離情況。

(3)、當冒落的煤矸埋住、壓住人時,不可驚慌,要在有經驗的班長、組長或老工人的指揮下,嚴密監視冒落的頂板及兩幫情況,先由外向里進行臨時支護,打通安全退路,防止頂板繼續冒落傷人,再組織人力迅速搶救被埋在煤、矸下的遇險者。

(4)、搶救時要仔細分析遇險者的位置和被壓情況,盡量不要破壞冒落煤、矸的堆積狀態,小心謹慎地把遇險者身上的煤、矸搬開,救出傷員。若矸石太大,應多人用撬杠、千斤頂等工具從四周將大矸石塊抬起,用木柱支牢,再將傷員救出,千萬不可盲目用鎬刨、錘砸、掀滾、拉扯等方法,以免加重遇險者的傷勢。

(5)、當冒頂堵人無法撤離時,被困人員必須靜臥,不得煩躁,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等待救援。

(6)、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

(7)、冒頂附近若退路被堵,千方百計疏通巷道,盡快撤到新鮮風流中去,若難以疏通,就近進入避險硐室內等待救援。

3、在施工過程中由工具設備操作不當造成擠傷,以及及登高作業過程中摔傷骨折等事故發生,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區隊跟班干部或班組長立即匯報調度室及區隊值班人員,簡要匯報事故性質、傷員受傷情況。

?(2)、對出血傷員,先止血后搬運。止血方法:輕微出血時候,用毛巾包扎傷口止血;當出血量較大時,用毛巾扎緊出血點靠近心臟側部位止血,間隔30分鐘松開毛巾,避免組織缺血壞死。

?(3)、對骨折的傷員,先固定后搬運。固定方法為:用現場干凈木板制作簡易夾板,用毛巾固定在受傷處,避免傷口活動造成二次損傷,當受傷人員無法行走時,用小桿、大板、風筒等制作簡易擔架或在就近避險硐室拿擔架使用。

?(4)、在傷情無法準確判斷且傷者無生命危險的情況下,靜止不動,等待專業醫護人員前來救護。

八、附施工位置示意圖一份

九、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和礦、公司及上級文件的有關規定。

?

篇2:鋼帶鎧裝機:安全操作規程

1危險源(危害因素)分析

1.1作業人員失誤,違章作業造成的人體傷害;

1.2吊具缺陷造成的起重傷害;

1.3防護用品使用不當,防護裝置缺陷造成的機械傷害;

1.4電氣絕緣破損,電氣漏電造成的電氣傷害;

1.5機械裝置、工具操作不慎造成的擠壓、碰撞、砸傷等;

2作業要求

2.1操作前

2.1.1操作前,操作人員必在穿戴防護用品,袖口和衣角要扎好,不得飄揚。

2.1.2開動設備前,必須仔細檢查設備、防護罩及地溝蓋板是否牢靠。

2.1.3開動設備前,要檢查鋼包頭等高速運轉的緊固件是否上緊,確認安全的情中下,方可開動機器。

2.1.4開車前須檢查行車或電葫蘆的鋼絲繩是否完好;各限位開關靈敏有效。

2.2操作中

2.2.1鋼帶盤的固定螺絲必須完整好用,螺絲未擰緊好固定牢之前,不許開車。

2.2.2用縫焊機縫焊鋼帶時,要戴好眼鏡。

2.2.3機器運轉時,嚴禁對設備進行潤滑,檢修及清理,也不準在工作區域內打掃衛生。

2.2.4鎧裝結束分線時,不得采用將電纜鋸斷一部分,留一部分,然后靠收線拉力將電纜拉斷的方法分線,以免造成事故。

2.2.5通道上禁止亂放物件,生產所用的材料要堆放整齊。

2.2.6電氣發生故障后,要及時找電工檢修,不準自己動手修理。

2.2.7開車過程中嚴禁懸空吊掛鋼帶盤。嚴禁歪拉斜吊。

2.3工作后

2.3.1停止工作時,應將加熱電源關閉。傳動電源控制開關拉斷。應把電源、水源、氣源全部關閉。

2.3.2做好車臺保養保潔工作。

3應急措施

3.1發生傷害事故時,應搶救傷員,并及時報告單位領導,保護事礦現場。

3.2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拉閘斷電,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實施人工救援,并及時送往醫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有可能摔傷時要采取防止摔傷的措施。

3.3發生設備故障時,應立即停止操作,關閉電源,待問題排除后方可操作。

篇3:鋼帶鎧裝機設備操作規程

宜昌聯邦電纜有限公司文件名稱設備操作規程文件編號GC/LB-12-2011設備名稱鋼帶鎧裝機代替——目錄1、適用范圍2、工藝操作規程3、設備維護操作規程4、設備安全操作規程5、崗位責任制度6、生產中常用工具、量具7、加油潤滑卡片1、適用范圍:本操作規范適用于鋼帶鎧裝機操作用。2、工藝操作規程2.1生產前的準備2.1.1生產前做好準備工作,檢查各傳動傳動部門和機電設備,電器開關是否好用,并且應按加油卡給設備加油潤滑。2.1.2按生產任務單的規格,檢查內護套表面質量,有無塑化不良,洞眼等,型號規格是否正確。2.1.3將已檢查好的被鎧裝的半成品線芯,裝到放線架上,調節好張力,拉出頭子,連接引線,以待引出。2.1.4根據工藝卡片,準備鋼帶,根據生產的實際需要,準備好工具、量具及模具,并應校對量具是否準確。2.1.5根據鎧裝外徑,選合適的線盤,裝鎧用的線盤,盤芯應不小于鎧裝外徑的30倍。2.1.6應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注意安全。2.2工藝操作和質量控制2.2.1上鋼帶盤時,必須點動將繞包頭轉適當的位置,起吊人員應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待鋼帶盤確實放進芯軸上后,松開吊鉤,蓋上蓋板,扳緊螺絲。2.2.2鋼帶鎧在纜芯上后,須將鋼帶頭用黑膠布扎緊,拉過模架,裝好模具,一般繞包頭模具比相應電纜的外徑放大(3~5)mm(模具太緊易傷線芯)。2.2.3鋼帶鎧裝層是采用二層鋼帶間隙式繞包,兩鋼帶之間的間隙應不大于寬度的40%。2.2.4鎧裝鋼帶繞包錯開不超過一個節距,轉動鋼帶模架到鋼帶繞包處的距離(5~50)mm為宜,以防止裝鎧時纜芯彎曲或抖動,影響鎧裝質量。2.2.5開車將鎧裝頭子引出能檢查節距后隨即停車,進行檢查,鋼帶搭蓋是否符合工藝規定,若不符合即進行調整。2.2.6鎧裝鋼帶的頭子隨引線上牽引輪后應繞滿牽引輪,防止牽引打滑。2.2.7鎧裝鋼帶要求包的緊密平整,鋼帶在繞包的過程中必須控制好張力,不允許有漏包現象存在。2.2.8應熟悉鋼帶規格,能根據工藝卡片的要求挑選鋼帶進行復繞,熟悉掌握鋼帶復繞機。編寫(日期)校核(日期)標準化(日期)會簽(日期)審核(日期)批準(日期)宜昌聯邦電纜有限公司文件名稱設備操作規程設備名稱鋼帶鎧裝機2.2.9熟練操作鋼帶電焊機,鋼帶接頭時的搭蓋應控制在(3~10)mm之間,接頭應牢固,平整,不應有燒穿的現象存在,接好頭應銼平,不應有毛刺,金屬飛濺物存在。2.2.10復繞后的鋼帶盤應平整,密實而又不松散,有不平整現象可用木榔頭敲平,外徑最大不應超過590mm。2.2.11電焊機用后必須清除雜物與金屬淺沫,電極觸頭須保持光潔。2.2.12復繞鋼帶應多復繞兩盤,備用。2.2.13應做好交接班工作,并應清潔工作場地及設備,下車的線盤應及時掛上跟蹤卡。2.3不合格產品的原因及解決方法(見表1)表1序號不合格種類產生的主要原因解決辦法1鋼帶漏包1)鋼帶盤張力不均2)包帶角度不對3)模架距離太遠,線芯跳動1)合理地調整張力2)調整包帶角度3)移動模架減小線芯跳動2鋼帶鎧裝后有翹邊1)鋼帶本身有裂口及翹邊2)鋼帶頭轉動軸承磨損而軋鋼帶1)復繞鋼帶時應注意將有不合格部分去掉2)發現磨損應及時修理3鎧裝鋼帶不緊密1)鋼帶盤沒有復繞張力松緊不一致,放帶盤張力不好2)模具選配的過大1)鋼帶必須復繞,調整放線盤張力2)更換合適的模具4鋼帶繞包節距不正確牽引速度與繞包頭轉數配合不合理調整牽引速度與繞包頭轉數3、設備維護保養規程3.1設備開車之前應檢查各轉動部位及電器開關,有問題及時修理設備不能帶病工作。3.2各齒輪箱,渦輪箱及轉動部位應加油潤滑。3.3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設備的運轉情況,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車,請機修人員修理。3.4每班都應擦拭設備及搞好工作場地清潔衛生,保持工作環境清潔。3.5應嚴格交接班制度,交設備運行情況及產品質量、安全等。4、設備安全操作規程4.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技教育,熟悉設備操作規范。4.2操作前應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并對設備各部分進行加油潤滑工作。4.3設備嚴禁超負荷,超規范,缺員生產,保證設備及人身安全。4.4設備運行時,除特殊情況,不得有任何人與操作者攀談,更不允許操作者擅自離崗無人駕駛。4.5嚴格按設備維護保養規程進行保養,設備運行中不得擦拭設備及搞清潔衛生工作。4.6若發現設備意外事故,應保護現場及時報車間主任。5、崗位責任制度5.1機長5.1.1機長應對本機的生產負責,首先要自己以身作責遵守勞動紀律,認真執行各項工藝紀律,并熟悉和掌握本工序工藝要求。5.1.2開車前應負責設備、電器的全面檢查,并應對照生產計劃單核對半成品是否與工藝要求一致。5.1.3負責產品質量,設備安全,文明生產全面工作。5.1.4負責鋼帶鎧裝工藝參數的調整,鋼帶搭蓋、間隙、卷邊等質量問題。5.1.5負責交接班工作,認真填寫生產原始記錄及跟蹤卡,并應組織本機人員做到設備及工作場地清潔才交班。5.2助手5.2.1助手應配合機長的工作,機長不在負責機長的責任。5.2.2協助機長做好半成品的準備,并做好自檢工作,并應作好給設備加油工作。5.2.3隨時注意繞包鋼帶的質量及負責鋼帶接頭。5.2.4鋼帶接好應負責及時的清理點焊機上的金屬淺沫,及電極觸頭。5.2.5負責鋼帶的復繞工作,必須準備32盤鋼帶備用。5.2.6協助機長搞好交接班工作,并及時清理工作場地及設備。5.3排線工5.3.1主動搞好開車前半成品線芯及收線盤的上車工作。5.3.2協助助手復繞鋼帶,并注意檢查鋼帶質量。5.3.3排線要平整,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與機長聯系,予以解決。5.3.4做好工具、模具的保管工作。5.3.5協助本班人員搞好交接班及生產場地,設備的清潔工作。宜昌聯邦電纜有限公司文件名稱設備操作規程設備名稱鋼帶鎧裝機6、常用工具、量具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活動扳手10把12鋼絲鉗8把13剪刀(鋼帶剪刀)把14游標卡尺0~200mm把15卷尺3m把16油壺把17木榔頭把17、加油潤滑卡片序號潤滑部位加油方式油種類時間責任者1齒輪牙箱手工機油每三個月一次維修人員2收排線桿手工機油每班一次操作者3收放線架上下絲桿手工機油每班一次操作者4繞包頭手工機油每班一次操作者5模座手工機油每班一次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