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支架安全技術措施
25093采煤工作面平均走向長146m,平均傾斜長57m,可采儲量2.5萬噸。工作面采用ZH2000/22/35Z型懸移支架(配2.8米液壓柱)配MGD-150型短壁采煤機生產工藝。由于工作面回采的需要,我區隊負責在工作面切眼安裝57架懸移支架。為保證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順序:
工作面安裝懸移支架從工作面上端頭向工作面下端頭后退式逐架安裝。
二、?施工方案:
1、安裝支架時,需先取掉老巷側的工鋼棚、叉子棚,每次取掉工鋼棚的空間以安裝一架懸移支架并有適當余量即可。
2、叉子棚取掉后,使用尖槍等工具使工鋼梁與兩幫工鋼柱脫離,手拉葫蘆、絞車使用大鏈拴緊工鋼柱或梁,回掉工鋼柱或梁,施工時嚴禁人員站在繩道兩側。
3、工鋼棚回掉后,如煤墻片幫,使用金屬網、道板裱好煤墻,并在煤墻幫打2.5m單體柱逼緊。
4、工鋼棚回掉后,檢查施工地點支護情況,確認安全后在安架地點上下兩側牢固的工鋼梁下用大鏈固定三個5噸手拉葫蘆,然后取掉維護頂板的單體柱和道板,準備工作就緒后,對支架進行試吊,試吊高度200mm,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起吊,起吊棚下打兩根2.5m單體柱加強支護。
5、將支架吊起可以安裝支柱高度(1.8m)后,在支架前后兩端各打一根2.5m單體柱,使支架與頂板接觸嚴密,固定手拉葫蘆派專人看護,防止手拉葫蘆回鏈,兩人抬柱,一人串銷,安好支柱后,將支柱升緊,然后開始安裝液壓管路。
6、起吊第二架時,先將π型鋼梁后移一至二棚,取掉工鋼梁,用第一架作為一側起吊梁,起夠高度時,與前一架托梁連接起來,最后將整個工作面支架聯成一個整體。
7、安架前,檢查切眼內支護情況,發現有脫口、歪扭棚時,及時維護。
8、支架安裝時,要求支架平直,支柱在一條直線上,其偏差不超過±50mm。
9、相鄰兩架高差±100mm,頂板不平時要用道板背實。
10、工作過程要保持各管路及閥組清潔。
11、各架均按上述方法進行安裝。
三、設備安裝要求:
1、支架平直,相鄰兩架高差不得超過200mm。
2、支柱在一條直線上,三用閥方向一致。
3、柱頭銷、鐵鞋銷、托梁銷方向一致,β銷齊全。
4、支架上液壓管路連接U形卡齊全,必須插到底。
5、操縱閥組吊掛高度一致,相同位置的單片閥控制部位要一致,無竄液、漏液。
四、運輸
1、施工負責人要進行現場勘查,檢查所經過路徑及施工場地,對經過的彎道、岔道、斜坡道、保險杠等設施認真檢查,巷道內的脫口棚進行打點柱維護,打點柱時點柱必須吃勁有力。對漏頂的支架要重新裱褙,要求褙嚴褙實。
對于高度不夠的巷段,需進行挖底落道。具體要求如下:
(1)鋪設道軌要求:按中腰線鋪設道軌,直順、坡度一致,道軌軌距600mm,道軌軌距誤差+5、-2(mm),水平誤差5mm,軌道接頭間隙不超過5mm,高低和左右錯差不大于2mm。軌枕間距為700mm,偏差不超過50mm。連接件齊全緊固有效,無雜拌道、浮離、懸空道板現象。
(2)落過道后,巷道高度不低于1.8m,且要直、平,無浮煤,無空吊道板現象,浮煤雜物清理干凈,挖出水溝,確保流水暢通。
(3)落過道后,及時將道心填平、浮煤清凈。
(4)落過的道必須保證夾板、螺絲齊全,道軌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5)接道、抬道時,必須統一指揮,同起同落,輕抬輕放,要照前顧后,齊心協力,嚴防砸腳擠手、滑倒等事故發生。
(6)接道上道夾板螺絲時,嚴禁用手指探道孔、夾板孔,嚴防擠手事故發生。
(7)軌道扣件必須齊全、緊固并與軌型相符。軌道接頭必須使用合格的道夾板,螺栓齊全緊固。
?2、運輸懸移支架前,瓦斯檢查員應提前對巷道瓦斯進行檢查,只有瓦斯濃度在0.8%以下時方準施工,嚴禁在瓦斯超限情況下作業。
班組長必須隨身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
運輸懸移支架前,準備好運輸中使用的大鏈、連環、U型卡等工具,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使用絞車前要通過試車,確認安全可靠,向機運科提出申請,經機運科驗收合格后,發放準運證后,方準投入使用。試車時,由機電區長現場統一指揮,同時無關人員要躲到安全地點。
4、懸移支架使用平板車運輸,每車只限一架,支架與平板車的車身用四條直徑Φ20mm×80mm的螺絲在四角分別固定,支架裝好后,四根柱也要固定在支架上,保證牢固可靠。
5、運輸懸移支架前,絞車司機、信號工對使用的設施、工具(如絞車、鋼絲繩、老鉤、保險繩、大鏈、大蹶、連環等)認真檢查,檢查絞車是否穩固,壓柱是否牢固,螺絲、鋼絲繩卡是否上緊,斷絲是否超限,信號是否清晰,保險設施是否靈活可靠。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同時聲光信號必須靈敏、可靠。
6、平巷段采用人力推車,斜巷段采用絞車提升。
7、在整個運輸過程中,注意瞻前顧后,必須統一指揮,協調一致。
8、平巷段人力推車時,1次只準推1輛車,嚴禁在礦車兩側推車,要前拉后推。同向推車的間距:在巷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時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時不得小于30m。巷道坡度大于7‰時,嚴禁人力推車,嚴禁放飛車。推車時,必須時刻注意前方,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發現前方有人或有障礙物,從坡度較大的地方向下推車以及接近道岔、彎道、巷道口、風門、硐室出口時,推車人必須及時發出警號。
9、推車時,尤其在彎道處,推車人員要選擇合適的位置推車,預防擦巷幫,擠傷人員。
10、推車過風門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推車前要首先檢查巷道支護是否完好。如發現有支架歪扭、錯口、頂板巷幫漏煤、道軌仄楞、道軌扣件不齊全等不安全因素時,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不得推車。
?(2)推車前應了解風門內外巷道情況,清理影響通車所有障礙物。
?(3)風門兩側鋪設道軌不得出現向風門方向的負坡度,確保道軌平直,防止礦車撞風門。
?(4)平板車通過風門后及時使用掩車器將平板車固定,待一側風門關閉后,推車工打開另一道風門,然后取下掩車器將平板車推出風門,并將風門關閉。
?(5)推車過風門時應先向風門里外發出信號,或設警戒,放慢車速。
?(6)車要打掩,嚴禁推車撞擊風門。風門之間和風門處嚴禁停放車輛。
?(7)推車行走時,要時刻注意觀察前方路線上是否有障礙物。要經常用喊號的形式,以示前方行人注意躲避,以免撞傷行人。
?(8)推車時兩手嚴禁扶在車角及車幫上。
11、斜巷段運輸過程中,要與絞車司機、信號工聯系好,絞車司機要熟練操作,有經驗,慢啟慢墊,堅守崗位,聽清信號,開停車及時準確,運行要穩。信號工要傳清信號,連接各種車輛的專用連接裝置(如防脫連接插銷、三環鏈、U型卡)必須符合規定要求,保證連接可靠。
12、斜巷段運輸過程中,每次牽引的車數不得超過1個平板車,且在平板車下方連接一個礦車,保險繩要連接到下方的礦車上,確保在發生跑車情況下,保險杠能夠起到作用,確保安全運輸。
13、在運輸過程中,若發生掉道,要指定專人負責指揮處理掉道,統一指揮,行動一致,墊木要放平,撬杠要結實可靠,插入車底0.2m以上,嚴防把撬杠壓脫、壓滑、擠傷人,嚴防把車撬翻傷人,工作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地點。
14、在斜坡道處理掉道時,必須在車輛下方安設牢固的臨時保險杠,不得摘鉤,同時車輛下方嚴禁站人,將車輛固定牢固后,確認不會發生跑車、翻車,再進行處理,處理時要聽從班組長指揮、保持行動一致。
15、運輸車輛運至工作面切眼后,必須用專用打眼器將車輛打死眼,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工作地點。
16、在整個運輸過程中,要統一信號,規定如下:一聲響停,二聲響啟車(拉車),三聲響墊車,四聲響慢啟車,五聲響慢墊車,亂點表示異常,一長一短表示上下人。
17、在施工過程中,要對使用的工具認真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使用。
18、連接用的插銷,要采取防脫措施,車輛銷子要齊全緊固,防止車軸脫落。
19、車輛之間用卸扣聯結,并對卸扣上的螺栓采取防脫措施,穿開口銷。
20、井下處理掉道車輛安全作業措施
(1)在平巷處理掉道車
當平巷中車輛掉道時,若四輪掉道,可兩端依次處理,將一端車輪掩住不使其轉動或滑動,利用起道機或利用杠桿原理用撬桿順道方向將碰頭撬起撥至道上,處理另一端時,已上道的車輪必須掩好,用同樣方法使其上道。也可用手拉葫蘆將車輛吊上道,但必須兩端依次起吊,吊上一端,掩好車輪再吊另一端。手拉葫蘆的懸掛點必須和軌道中心上下垂直(車輛端頭的中心與起吊點垂直距離不大于500㎜。如果大于500㎜,必須分步起吊),如果是一列中某一輛車掉道,必須先將其他車輛分離開(不小于3m),并將車輪掩住,不使其自由滑動,再處理掉道車。
(2)斜巷處理掉道車
?方法一:用起道機將車輛抬起一定高度,使車輪底面比軌道上面略高一點(5~10㎜),在車輪下面墊上木板、方木等,然后用起道機或管子、釬子等將車輛撥上道。
方法二:用手拉葫蘆將車輛吊上道。此法中,若車掉道處為架棚巷道,可在棚子上掛手拉葫蘆,將車輛兩端依次起吊上道。若為錨噴巷道且正頂恰好有錨樁孔時,也可利用錨樁、手拉葫蘆將車吊上道。
(3)安全注意事項:
1.處理掉道車時,專人指揮,指派專人監護工作人員安全,專人負責傳遞信號;拉車時,所有人員要躲于安全地點;車輛下方及兩邊不許站人,車輛上方的人員也要離開一定的距離,確保安全。
2.工作人員工作前要事先看好退路,萬一發生危險時能迅速躲開。
3.用起道機抬車或用手拉葫蘆吊車時,人身的任何部位不許伸到車輛下,以防軋傷。
4.處理掉道車時,必須通知上、下口信號把鉤工和絞車司機。
5.在工鋼棚上掛手拉葫蘆時,工鋼棚狀況必須良好,應沒有明顯的受壓變形,且與鄰近工鋼棚有可靠的連接,起吊中有專人觀察工鋼棚狀況,一有異常,立即發出警告。
6.錨樁起吊時,錨樁一定打結實,防止脫落,且有專人觀察錨樁及周圍巖石情況,有危險時,即使發車警告。
7.凡是在起吊過程中,車輛兩幫不許在站人;拉手拉葫蘆人員應盡量站遠,并事先觀察好躲閃方向。
8.斜巷任何時候不許摘掉鉤頭或車輛之間的連接。
9.使用手拉葫蘆必須與所吊重量相匹配。
10.手拉葫蘆懸掛點應盡量接近設備的起吊中心。
11.起吊所使用的鋼絲繩扣應完好。
12.掉道車處理上道后,應清理軌道周圍雜物,保證軌道暢通;軌道因抬車造成損壞時應及時修復。
五、安全措施
1、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相互協助,同起同落,防止砸手、碰腳事故發生,工作人員要站在重物突然落下或翻倒時不致傷人的位置。
2、人員到達工作地點后,首先要申幫問頂;起吊地點上、下5m范圍內的巷道加強支護,認真檢查,發現缺少撐桿立即加補,確保支護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有歪、扭棚和異常情況要向調度室進行匯報,待隱患處理后方可繼續工作。
3、工作人員必須攜帶瓦斯便攜儀,不斷檢測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過0.8%時不準繼續施工。
4、在施工過程中要經常對使用的工具(如手拉葫蘆等)認真檢查,確認可靠后方可繼續使用。
5、起吊重物前,要檢查起吊梁、手拉葫蘆及固定卡等設施,確認安全后,方可試吊、正式起吊,要明確專人負責檢查工作地點支護情況及起吊梁安全情況,防止起重梁翻倒發生事故。
6、安裝支架期間,在用單體柱升架時及支架液壓柱安裝完成前,起吊支架的手拉葫蘆不能取下,并不能有松鏈,必須拉緊。
六、避災路線
1、施工地點發生水災、頂板災害時,應迅速按下列路線撤退。
25093運輸巷、25093工作面切眼→25093回風巷→25093回風巷車場→二五軌道下山→二五軌道上車場→東大巷→東四半斜井或副井升井。
2、施工地點發生火、瓦斯事故時,原則上施工人員應迅速佩戴好隔離式自救器,應迅速按下列路線撤退。
25093回風巷、25093工作面切眼→25093運輸巷→25093運輸巷中車場→二五皮帶下山→東大巷→東四半斜井或副井升井。
?
篇2:支架安裝檢查驗收規程
支架安裝檢查與驗收
(1)支架檢查與驗收時間
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
○1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
○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3每搭設完6m高度后;
○4達到設計高度后;
○5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
○6停用超過一個月。
(2)支架使用中定期檢查項目
○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支撐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4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規范的規定;
○5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是否超載。
(3)檢查標準與方法
支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8章的規定。
篇3:電纜支架焊接橋架安裝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電纜支架焊接、橋架安裝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
工程名稱:110KV變電站工程電纜支架焊接、橋架安裝
交底:
1.作業指導書/施工措施:
2.施工圖(圖號):B1521S-D0107-01----06
3.其他:電氣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4.要點:電纜支架施工包括電力電纜支架和控制電纜支架
(1)電力電纜支架、控制電纜支架,支撐立柱采用專業橋架廠家提供的配套噴塑產品。
(2)電纜支架交叉處適當調整支架高度,保持錯位。
(3)焊接時注意要雙側實焊,焊接牢固,不得虛焊。
(4)橋架安裝應保持橫平豎直,電力電纜橋架彎曲半徑應滿足線經較大電纜的轉彎半徑。各支架的同層橫檔高低偏差不應大于5mm,左右偏差不得大于10mm.組裝后的鋼結構電纜豎井,其垂直偏差不應大于其長度的2/1000。直線段鋼制橋架大于30M時,應有伸縮縫,跨越建筑物伸縮縫處應設伸縮縫。
(5)電纜橋架全長都應有良好的接地。
(6)焊接設備應有完整的保護外殼,一、二次接線柱外應有防護罩,在現場使用的電焊機應防雨、防潮、防曬,并備有消防用品。
(7)施焊的現場10米內,不得堆放氧氣瓶、乙炔發生器、木材等易燃物,作業后應清理場地,滅絕火種,切斷電源和鎖好電箱。
時間:
地點:
主持人:
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