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回撤通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回撤通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2405

一、工程概況

30105工作面主、輔回撤通道位于3號煤層中,與中央北輔運大巷水平布置,回撤通道施工全長854.2m,掘進過程中留設0.8-1.2m頂煤,預計11月6日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

二、貫通前的準備工作

1、聯系地測隊對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膠運順槽貫通點進行放線,提前30m確定巷道坡度,并進行調整。

2、聯系通風隊對巷道貫通時的風量進行檢測,制定合理的通風方案。

3、提前將貫通點處頂板網片進行剪裁。

4、嚴格執行匯報制度,及時將掘進工作量匯報調度室。

5、加強連采設備檢修力度,確保巷道順利貫通。

三、安全注意事項

(1)生產掘進管理

1、在掘進過程中必須保證巷道頂板支護完好,并做好貫通前的其他準備工作。

3、掘進作業中,出現夾矸時,要及時將活矸處理下來,防止冒落傷人。

4、如遇地質構造、頂板破碎地段必須進行短掘短支。

5、如遇地質構造、頂板破碎地段必須進行短掘短支,且必須掛鋼筋網片、加密錨桿、錨索及時支護。

6、掘進及支護過程中設備需爬坡作業,設備在爬坡作業時必須保證在啟動狀態,嚴禁停泵,防止設備自動滑行。需要處理設備故障及維修時,必須將設備停放在支護完好且底板平整的地方。

(2)通風及避災管理

1、檢查風筒的完好狀況和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的瓦斯等有害氣體濃度,有害氣體超限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

2、貫通時,至少派2名專職瓦檢員檢測貫通點的氧氣濃度及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要求檢測儀器佩帶齊全,發現異常必須及時撤離,并匯報調度室。

3、避災路線要標識清楚,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清楚避災路線。掘進工作中加強通風、瓦斯管理,風筒和監測設備按要求吊掛和安設,發現有害氣體超標必須及時處理后方可正常生產。

4、回撤通道貫通采用小斷面貫通方式,風筒必須緊跟工作面,嚴禁掘進時拆除風筒。

(3)貫通管理

1、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剩余約30m時,聯系地測隊進行復測,提交準確的貫通坡度,做好貫通準備。

2、貫通前20m,嚴格執行“有掘必探”的探放水制度,將貫通點積水排凈,在掘進過程中必須保證貫通點及附近頂板支護完好,并做好貫通前的其他準備工作。

3、距貫通點剩5m時,采用“中部貫通,找頂找底”的方法掘進,底板抬高500mm,頂板降低500mm,待貫通后掃平,保證貫通后巷道頂底板平整,嚴禁出現大于100mm的臺階。

4、嚴格按照地測隊指出的兩側高程及坡度掘進,保證巷道坡度,確保巷道平緩貫通。

5、巷道貫通時必須堅持敲幫問頂制度,有鱗皮或片幫必須及時處理后方可作業,人員嚴禁站在空頂之下作業。

6、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時,必須由跟班隊長進行統一指揮,生產區域和30105膠運順槽設置“嚴禁入內”牌板、柵欄及警示標志,并有專人看守,嚴禁任何人員通過。

7、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時,及時匯報調度室。

8、貫通時,由跟班隊長現場指揮,嚴禁破壞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頂底板。

(4)貫通后管理

1、回撤通道貫通后要按設計及時進行支護,并且在巷口打3根錨索、透口抹角處補打錨桿進行補強支護,發現頂板及兩幫有離層等,必須加密支護,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2、貫通后要將貫通點浮煤清理干凈,在貫通過程中所破壞的錨桿要及時補打,破碎網片及時搭接,保證頂板安全。

3、貫通后,由跟班隊長負責向調度匯報現場情況。

4、巷道貫通后及時進行拉底作業,底板要比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底板高200mm(大于積水高度),防止貫通點積水進入回撤通道。

(5)其他管理

1、各崗位工嚴格按本崗位操作規程操作,安全技術措施執行到位。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及連采現場管理補充規定。

2、對各崗位工隨時進行危險源辨識,加強現場管理工作。

3、所有人員必須參加《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四、巷道貫通通風系統調整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1、貫通前聯系通風隊在30105回撤通道開口(30104輔運順槽與30105回撤通道連接處)安設2道骨架風障。

2、貫通時,及時關閉風帳,待全面貫通及設備搬家結束后在主、輔回撤通道貫通點(30105膠運順槽與30105回撤通道連接處)各砌筑1道擋風墻,防止風流短路。

3、貫通時聯系通風隊檢查回撤通道內風流及風量,防止風流短路和風量不足造成人員傷害。

4、巷道貫通時,必須有通風主管人員現場指揮。

5、貫通后,立即調整通風系統,并檢查風速和瓦斯濃度,符合《規程》有關規定后,方可恢復作業。

6、貫通后,通風隊測風員及時對全礦各用風地面進行全面測風,防止出現微風、循環風。

五、危險源辨識

1、未做好貫通前準備工作,導致設備設施損壞或人員傷害。

2、未按規定流程掘進,造成頂板破壞。

3、未按設備操作規程操作,未執行安全技術措施,造成人員傷害。

4、未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造成人員傷害。

5、作業人員不清楚工作面避災路線,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6、未按要求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造成人員傷害。

7、未進行頂煤的探測或失效的錨桿未及時支護,造成頂板冒落傷人。

8、巷道貫通時,支護不到位或超循環作業,頂板冒落造成人員傷亡。

9、巷道貫通時,現場未設置警戒或無人指揮作業,造成貫通點人員傷亡。

10、巷道貫通時,未及時聯系通風隊對通風系統進行調整,造成風流短路。

11、幫部錨桿未及時支護造成片幫傷人。

12、頂部錨索未及時支護,造成頂板冒落事故。

六、連采隊安全紅線管理規定

?1、為了規范職工行為,明確安全管理重點,實現風險預控,預防人身傷害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安全,特制定安全“紅線”管理辦法。

2、本辦法適用于礦屬各單位和外委單位所有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涵蓋安全生產所有業務范圍。

3、凡違反“紅線”規定者,班組長、技術員以上管理人員降職一級,待崗培訓一個月,普通職工脫崗培訓一個月,所有人員培訓期間只發給基本生活費。綜合辦和安全辦負責組織培訓和期滿考試,考試80分為合格,考試合格后交反省檢查書、保證書各一份,辦理復崗手續后才可以復崗。

4、未經安全培訓或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崗位人員不掌握崗位危險源、操作規程、作業規程;酒后上崗;攜帶易燃易爆品入井。

5、違章指揮;無措施施工、作業;重大隱患、重大危險源沒有閉環管理;不執行生產區域管理、崗位確認、操作確認。

6、安檢員、瓦檢員、變電所變(配)電值班員、回

風流作業人員、中央水泵房排水工、主通風機房值班員、監測監控值班員、集控臺值班員、皮帶崗位工睡崗、脫崗;綜、連采工作面移動設備機身(非駕駛室)、變配電硐室內、變壓器上、調車硐室內、交叉路口睡崗;井下關閉礦燈睡崗(休息室除外)。

7、未經安全檢查的車輛入井;車輛副斜井失控超過30米未采取緊急停車措施;酒后駕駛;司機疲勞駕駛并在行駛途中打盹;強行扒車、跳車、攔車。

8、礦井雙回路同時停電;主扇、主排水無計劃停電;使用淘汰、禁用設備;甩漏電保護運行;違章帶電作業;違章停送電;轉動部位防護不封閉;檢修設備不斷電、不閉鎖、不上鎖;裝載機、連采移動設備離開駕駛室沒有停機、上鎖;起吊工具不合格、超載。

9、通風系統不可靠、風流紊亂;瓦斯超限作業;防滅火措施不落實。

10、片幫、離層、漏頂不采取措施,冒險作業;支護質量嚴重不合格;空頂作業、超循環作業。

11、未執行“有掘必探”的探放水原則、未進行水文地質預測預報盲目掘進。

12、高空作業無措施;吊裝口、煤倉漏煤口作業無可靠防墜落安全措施。

13、爆破器材運輸違反規定;火工品丟失;違規處理瞎炮;雷管隨身攜帶;放炮現場警戒線不到位;引藥雷管腳線未短接;未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14、未執行生產區域管理、崗位確認、操作確認;梭車、鏟車未執行“行人不行車”規定;空頂下作業和通行;連采機、錨桿機調機配合人超過1人;連采機運行時運輸機機尾與煤壁之間有人;設備底盤、機身下作業無輔助支護措施。

七、以上措施有未盡之處,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中有關規定。

篇2:回撤通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服從當班工長統一指揮。

2、所有進入煤幫作業人員必須進行“敲幫問頂”工作,且必須有專人觀察煤幫及頂板的安全情況,如有異常,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

3、當距停采線3.0米時,工作面所有支架均不前移,利用升縮梁維護頂板,并將溜子移到位。

4、由于要保證上口支架的轉向空間,98~100#支架應滯后工作面其它支架一個步距(0.8米),將推移框架與刮板輸送機脫開,推機尾時,用單體柱配合枕木進行推移。

5、用單體支柱頂推前部輸送機,柱頭必須加墊枕木,以防打滑,并將注液槍與支柱綁好,進行遠距離操作。

6、推前部輸送機時,要求從下向上順序推移,并確保彎曲長度應不小于15m。并必須將采煤機和前部輸送機停機閉鎖。為防止輸送機下滑,應在機頭和機尾利用單體支柱打好戧杠和壓杠。

7、挑梁子前,先將雙層頂網續夠寬度,保證聯網質量。

8、挑梁子工作由五人配合完成,一名專職支架工操作支架,一人觀察頂板及煤幫的情況,三人抬梁子,支架工將前梁降下300~400mm,抬梁人員站在斜上方向下挑梁,先將金屬頂網托起,將前梁上的碎煤塊捅掉,然后將木板梁從底部托起,塞入到前梁上后,支架工將前梁緩緩升起,將木板梁托起接實頂板。

9、挑梁人員不得將頭、手或身體的其它任何部位伸入到梁子正上方,抬梁子時,手從木板梁下部托住木板梁進行挑梁工作。

10、挑梁時,如果有大于300mm的冒高,必須用小桿或小板梁在金屬網之上,打"#"字形木垛接實頂板,接頂時必須由四名老工人配合進行,一人觀察頂板及煤幫,一人遞料,兩人絞頂,動作要快要穩,如有異常,馬上通知人員停止作業,撤到安全地點,待情況穩定后方可繼續工作。

11、支設煤幫柱時,確保支護有力,柱頭應隨支隨綁,利用雙股14#鉛絲與頂板網子綁牢。

12、前部輸送機上灑落的煤塊及通道內的浮煤必須及時清理干凈,清煤工必須站在支護完整和安全的地方清煤,嚴禁空頂作業。

13、回撤通道做好后,拆除采煤機和刮板機機尾,然后按《回收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在指定位置安裝轉盤道,按鋪設永久軌道的標準在通道內鋪設30Kg/m的永久軌道。

14、回撤通道做好后,綜放隊每天必須指派專人對通道內的支護進行維護。通道施工完畢,必須經礦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回收工作。

15、回撤通道維護和使用期間,如出現板梁嚴重變形、斷裂等現象時,原則上原支護不回收,并在被破壞支架兩側架設相同規格支護,進行加強支護。

篇3:工作面回撤通道絞車硐室開口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七、概述:

按照20112工作面設計要求,在20112工作面輔運順槽第二聯巷(回撤通道所對聯絡巷)施工絞車硐室,巷道斷面為矩形斷面,規格為:5000*3500mm,絞車硐室長為5米。?

二、施工要求:

1、20112工作面回撤通道絞車硐室嚴格按照技術科給定中線沿底板進行施工。

2、20112工作面回撤通道絞車硐室頂部采用錨網索支護。錨桿間排距800*900mm;錨桿采用φ20*2200mm的右旋螺紋鋼錨桿,7-7-7布置;錨固劑采用CK2370錨固劑,每根錨桿用1支;鋼帶采用φ12圓鋼加工,規格為4870*90mm;菱形鉛絲網采用8#鉛絲加工,頂部(兩片)3200*2600mm。錨索采用φ15.24*8000的預應力鋼絞線,3-2-3布置,打二根間排距為2000*2700mm,打三根間排距為1600*2700mm;錨固劑采用CK2370錨固劑,每根錨索用2支。

3、開口包角及幫部錨桿采用φ20*1800mm玻璃鋼錨桿,間排距950*900mm,3-3-3布置,錨固劑采用CK2335錨固劑,每根錨桿用1支,鋼帶采用φ10圓鋼加工,規格為2500*60mm;網片采用2500*10000mm的高強度塑料網,順槽側與原有巷道支護搭接好。

4、20112工作面回撤通道絞車硐室開口處采用錨索結合W鋼帶進行加固(見附圖)。

九、開口安全技術措施:

1、開口時必須有盯崗干部在現場指揮,否則嚴禁施工。

2、開口前,按照開口加固要求對開口位置頂部、兩幫進行加固支護,未加固好嚴禁施工;

3、開口范圍在3米以內時嚴格執行“掘一排、支一排”。

4、巷道開口距離超過3米時,按正常循環進行掘進,遇地質構造及破碎帶時必須“掘一排、支一排”。

5、開口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確定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施工。

(1)、敲幫問頂工作應由2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1人負責敲幫問頂、1人觀察頂板、兩幫和退路。敲幫問頂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觀察人應站在敲幫問頂人員的側后方,并保證退路暢通。

(2)、敲幫問頂應從有完好支護的地點開始,由外向里先頂部、由上至下后兩幫依次進行,敲幫問頂范圍內嚴禁其他人員進入。

(3)、敲幫問頂人員應戴手套和使用長把專用工具。

(4)、敲幫問頂時要停止周圍5米范圍內運轉的機器設備,防止機械傷人事故發生。

6、頂幫遇有大塊斷裂煤矸或煤矸離層時,應首先設置臨時支護,保證安全后再順著裂隙、層理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強挖,在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繼續施工。

7、施工過程中,遇頂板破碎、掉渣、片幫嚴重、頂板有“悶炮”聲、裂縫擴張、淋水增大、托盤變形、頂板下沉、底板膨起等頂板來壓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點,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否則人員嚴禁入內。

8、開口時,要先將順槽頂部網片、錨桿及鋼帶處理完畢,登高處理時必須使用專用梯子(或凳子)。

9、絞車硐室掘完后,及時將兩幫及包角支護處理完畢,有片幫危險時及時補打臨時錨桿。

10、在施工過程中嚴禁人員在運行的綜掘機兩側、前方及后方5米范圍內作業、行走,防止機組擺動時傷人。

11、裝載機出貨過程中,人員必須躲到安全地點,裝載機在運行到裝貨點、卸貨點時,5米范圍內嚴禁人員作業、逗留。

12、未述事宜執行《煤礦安全規程》(2011版)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20112工作面輔運順槽掘進作業規程》及礦發相關文件中相關內容。

20112工作面六聯巷與20112工作面皮帶順槽透口處?挑頂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技術科要求20112工作面六聯巷延頂板掘進,由于施工過程中透口位置留有頂煤500mm,造成20112工作面皮帶順槽與六聯巷透口時留有頂臺階,需要挑頂處理,為保證現場施工安全,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要求:

1、先用退錨器將透口處加固錨索托盤退下。

2、將透口處第一排和第二排錨桿托盤、鋼帶卸掉,將網片拆除。

3、用綜掘機將透口處頂煤挑落,并及時掛網與皮帶順槽搭接進行錨網索支護。

4、支護完成后進行下兩排的錨桿托盤、鋼帶及錨索拆除并挑頂支護。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時必須有盯崗干部在現場指揮,否則嚴禁施工。

2、先將20110工作面回風順槽及2上輔運大巷挑頂處頂部錨桿托盤、鋼帶、網片依次進行拆除。

5、施工時先從20110工作面回風順槽內開始施工,20110工作面回風順槽從2上輔回第九聯巷輔運段前后各退5米開始施工,挑頂處巷道高度在施工2上輔運大巷段時保證巷道高度不低于6200mm,綜掘機在2上輔運大巷段施工時,該段挑頂的貨暫時不清理,把道木鋪在浮貨上,將綜掘機爬至道木上進行施工。

6、支護要求:頂部錨桿間排距800×900mm,幫部錨桿間排距900×900mm。錨桿采用φ20的右旋螺紋鋼錨桿(L=2500mm)。錨桿采用2370快速錨固劑,每根錨桿用1根。頂部鋼帶采用φ12圓鋼加工,L=5200(5070)mm(1根)/0.9米,幫部鋼帶采用φ12圓鋼加工,L=2830mm(2根)/0.9米。金屬網采用∮6.5mm鋼筋加工,4000×1000mm(2片)/0.9米。錨索支護:錨索采用φ15.24mm×8000mm鋼絞線,(3-3-3布置),錨索排距為2700mm,間距為1600mm,采用CK2370錨固劑,每根錨索用2根,2.08根/米。

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綜掘機操作安全技術措施

1)司機必須使用綜掘機上的所有安全閉鎖和保護裝置,不得擅自改動和甩掉不用,不能隨意調整液壓系統各部壓力。

2)各種電氣設備控制開關的操作手柄、按鈕、指示儀表要妥善保護,防止損壞、丟失。

3)綜掘機必須配備正副司機,正司機負責操作,副司機負責監護,司機必須集中精力,不得離開工作崗位,不得委托無證人員操作。

4)檢查完畢,正式投入切割之前,試運轉3~5min,各部位均正常后,方可正式投入工作。

5)綜掘機起動前,必須發出警告信號,作業期間,嚴禁人員在以下地點:綜掘機的前方及兩側;切割臂的回轉范圍內;鏟板工作范圍。

6)切割時,司機要注意各部位溫度和壓力表變化情況,壓力表的指示出現問題時,應立即停機檢查。

7)發現危急情況,必須使用緊急停止開關,切斷電源,待查明事故原因,排除故障后,才準繼續工作。

8)司機工作時,精力要集中,開機要平穩,看好方向并聽從工作面人員指揮,前進時鏟板落下,后退時鏟板抬起,發現有冒頂預兆或危及人員安全時,應立即停車,切斷電源。

9)移動綜掘機時,正副司機應配合好,防止損壞電纜及風水管。

10)風量不足,除塵設施不齊,不準掘進,綜掘機必須有照明燈及尾燈,掘進時外噴霧齊全并能正常使用。

11)停機時,須將綜掘機退到安全地點,鏟板落于底板上,切割臂落下,關閉水門,吊掛好風水管。

2、其他注意事項:

1)每班必須有區隊盯崗干部在現場指揮,否則嚴禁施工;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參加本措施的學習、貫徹。

2)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將頂板及兩幫的危巖、活石用長柄工具挑落。最大空頂距不超過3米,遇頂板破碎時,嚴格執行“掘一排,支一排”,嚴禁空頂作業。

3)在施工20110工作面風橋段挑頂過程中,如挑頂處未達到設計要求,先打臨時支護后再進行施工。

4)施工2上輔運段風橋時,一定要將道木墊平、墊實,防止綜掘機在施工時側翻,發生機械傷人事故。

5)敲幫問頂時要停止附近運轉的機器設備,防止機械傷人事故發生。

6)施工過程中人員要隨時觀察巷道頂、幫安全情況。

7)所施工的錨桿必須安排專人進行緊固,有失效錨桿必須及時補打,當班進度當班必須錨固,不得留有空幫。

8)施工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觀察頂板動態,發現問題要立即撤出人員,待一切正常后,方可作業。

9)在處理巷道活煤矸時,作業人員要站在相對高處用長把工具處理,防止活煤矸隨工具把滑下傷人。

10)高處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在專用平臺上作業,隨時注意周圍圍巖情況。

11)錨桿、網片必須緊貼煤巖面,不得出現網兜。

12)施工前要認真檢查風動鉆具及風水管路是否完好,風水管路必須理順。

13)打眼前,先空載運轉,檢查馬達旋轉,水路啟閉全部正常后,才能正式進行作業。

14)打眼前鉆工將圍巾、袖口、衣角系好,鉆工不許戴手套打眼,開眼口時,先開小風量,待眼口鉆進30mm后,領釬工躲開后,再全速鉆。

15)推動鉆體應勻速加大人工推力避免因人工推力不勻造成的卡鉆,操作者應注意站位,合理握住手把,打眼時要隨時注意風鉆工作狀態,出現異常或不進眼等現象,要停鉆檢查原因,嚴防卡鉆、斷桿傷人。

16)打眼時,鉆工兩腳前后分開站穩,手握鉆把并隨時控制風閥,禁止靠在或騎在風鉆上作業,禁止在風鉆前站人。

17)風水管路與風動鉆機必須要連接牢固,以防崩開傷人。

18)接風管前先用風將風管吹凈,再將風管接在風動鉆具上,擰緊螺絲后方可打開風閥,試驗風鉆轉動情況,嚴禁在出風口前面有人。

19)打眼時要先開水后開風,停鉆時要先關風后關水。每班打眼結束后,應先停水,再讓風動鉆機空轉幾下,有利于去水防銹。

20)更換鉆眼位置時,風動鉆機必須停轉。

21)風動鉆具發生異常或風管發生跑風、漏風等現象時,必須立即關閉后邊的閥門,然后進行處理。嚴禁不關閉閥門拆卸風管或風動鉆具。

22)打完眼后,必須把風水管控制閥門關閉,將鉆具和風水膠管碼放在安全地點。

23)在施工人員要注意來往的車輛,做到“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

24)在施工過程中嚴禁人員在運行的綜掘機兩側、前方及后方5米范圍內作業,防止機組擺動時傷人。

25)裝載機出貨過程中,人員必須躲到安全地點,裝載機在運行到裝貨點、卸貨點時,5米范圍內嚴禁人員作業、逗留。

26)20110工作面風橋挑頂施工到2上輔運大巷段時,在2上輔運大巷施工范圍內前后10米設置警戒,嚴禁行人通過。

五、避災路線:

發生冒頂事故時當班盯崗干部應采取快速、有效的辦法,撤出人員,防止災害擴大。統計井下人數,并及時匯報礦調度指揮中心,說明事故地點情況,按避災路線撤到安全地點。

冒頂避災路線:

工作地點——20110工作面輔回聯巷——2上輔運大巷——副斜井——地面。

或工作地點——20110工作面回風順槽——20110工作面回撤通道——20110工作面輔運順槽——2上輔運大巷——副斜井——地面。

其它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2011版)及《20110工作面回風順槽及切眼掘進作業規程》有關規定。

20112工作面切眼倒車硐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八、概述:

按照20112工作面設計,計劃在20112工作面切眼由皮運順槽向回風順槽方向176.5米處施工20112工作面切眼倒車硐室,硐室斷面為矩形,規格為:5000*3300mm,硐室深12米,開口側巷道兩幫抹角半徑為3米。?

二、施工要求:

1、20112工作面切眼倒車硐室嚴格按照生產技術科給定中線沿底板進行施工。

2、20112工作面切眼倒車硐室頂部采用錨網索支護。錨桿間排距800*900mm;錨桿采用φ20*2200mm的右旋螺紋鋼錨桿,7-7-7布置;錨固劑采用CK2370錨固劑,每根錨桿用1根;鋼帶采用φ12圓鋼加工,規格為4870*90mm;菱形鉛絲網采用8#鉛絲加工,頂部(兩片)3200*2600mm。錨索3-2-3布置,打二根間排距為2000*2700mm,打三根間排距為1600*2700mm;錨固劑采用CK2370錨固劑,每根錨索用2根;

3、開口包角及兩幫支護錨桿采用φ16*1800mm圓鋼錨桿,間排距950*900mm,3-3-3布置,錨固劑采用CK2335錨固劑,每根錨桿使用1根;鋼帶采用φ10圓鋼加工,規格為2500*60mm;網片采用2500*10000mm的雙抗網。

4、20112工作面切眼倒車硐室巷頂、底板與切眼頂、底板不得留有臺階。

5、20112工作面切眼倒車硐室開口處采用錨索結合W鋼帶進行加固(見附圖)。

十、安全技術措施:

1、開口時必須有盯崗干部在現場指揮,否則嚴禁施工。

2、開口前,按照開口加固要求對開口位置頂部、兩幫進行加固支護,未加固好嚴禁施工;

3、開口范圍在3米以內時嚴格執行“掘一排、支一排”,并將頂板按要求加固完成。

4、巷道開口距離超過3米時,按正常循環進行掘進,遇地質構造及破碎帶時必須執行“掘一排、支一排”。

5、開口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確定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施工。

6、敲幫問頂工作應由2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1人負責敲幫問頂、1人觀察頂板、兩幫和退路。敲幫問頂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觀察人應站在敲幫問頂人員的側后方,并保證退路暢通。

7、敲幫問頂應從有完好支護的地點開始,由外向里先頂部、由上向下后兩幫依次進行,敲幫問頂范圍內嚴禁其他人員進入。

8、敲幫問頂人員應戴手套和使用長把專用工具。

9、敲幫問頂時要停止周圍5米范圍內運轉的機器設備,防止機械傷人事故發生。

10、頂幫遇有大塊斷裂煤矸或煤矸離層時,應首先設置臨時支護,保證安全后再順著裂隙、層理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強挖,在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繼續施工。

11、經常檢查工作面后方巷道頂幫及支護受力情況,發現有錨桿、錨索托盤變形及鋼帶受力時,必須及時補打錨桿(索)進行加固修復。

12、施工過程中,遇頂板破碎、掉渣、片幫嚴重、頂板有“悶炮”聲、裂縫擴張、淋水增大、托盤變形、頂板下沉、底板膨起等頂板來壓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點,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否則人員嚴禁入內。

13、開口前,要先將切眼頂部網片、錨桿及鋼帶處理完畢,登高處理時必須使用專用梯子(或凳子)。

14、開口掘進6m后,將開口處抹角處理合格,并進行包角,包角范圍必須超出抹角范圍不少于2m,幫部有片幫危險時及時補打臨時錨桿。

15、開口抹角處有空頂區域時,要進行錨網支護,不得空頂。

16、在施工過程中嚴禁人員在運行的綜掘機兩側、前方及后方5米范圍內作業、行走,防止機組擺動時傷人。

17、裝載機出貨過程中,人員必須躲到安全地點,裝載機在運行到裝貨點、卸貨點時,5米范圍內嚴禁人員作業、逗留。

18、未述事宜執行《煤礦安全規程》(2011版)、《20112工作面切眼掘進作業規程》、《鄂爾多斯市昊華精煤有限責任公司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