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采面頂板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一、采面概況
我隊回采的二1-12051綜采面位于一水平二采區東翼第三區段,西起二采區軌道、皮帶、回風三條下山,東至F3、F5正斷層保護煤柱,南為二1-12031采空區,北部為尚未開采的二1-12071綜采工作面。地面標高+350~+450m,工作面標高-255~-408m。該工作面風巷沿煤層走向布置,采用U型鋼拱形棚子支護,巷道凈斷面為10.08m2,走向長機巷814m,風巷776m,平均795m。傾斜長159m,斜面積123225m2,平均煤厚4.0m,采高控制在2.6~2.8m,工業儲量49.68萬噸,可采儲量47.20萬噸。煤層結構4.0m,煤層較穩定,煤層傾角25°~32°,平均27°,采面煤層頂底板情況:直接頂為泥巖,深灰色,塊狀,局部為鱗片狀炭質泥巖,厚度在0.6~3.5m之間;基本頂為粉、細砂巖,淺灰色中厚層狀,成份以石英為主,含較多云母片,厚度在13.0~21.0m之間。為防范二1-12051綜采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間,采面出現片幫、漏頂事故,確保安全施工,特編制此措施,審批后認真貫徹執行。
二、措施前的準備工作
1、備足頂板維護所用到的工具:手鎬、鐵锨、液壓槍、高壓管;物料:φ180mm×3000mm的圓木、半圓木、單體柱;
2、施工前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開工前安全確認。
三、操作方法及順序
1、若煤墻片幫達0.3m寬,必須移超前架,并上圓木、大板護頂,杜絕空頂作業。
2、當片幫超過0.6米寬時用走向圓木梁或工字鋼挑順山圓木、大板及時支護頂板,走向圓木梁或工字鋼的一端放在支架前梁上,另一端緊貼煤壁打上單體拄,初撐力90KN,并用防倒繩拴到牢固位置。若出現超高或空頂,及時用圓木大板剎實頂板。
四、安全技術措施及應急處理方法
1、采面開工前,必須備齊單體柱、圓木、大板等支護材料,否則不準開工。
2、采面鋪設金屬網護頂,網搭接尺寸:走向不小于0.2m,傾向不小于0.3m,扎點距不大于0.15m,呈三角形雙排扎點,扎絲擰緊。
3、聯掛網必須在煤機運輸機停止運轉時進行,在煤機機身前后5m內聯掛網時還必須將煤機摘掉離合器,并閉鎖運輸機。
4、聯掛網及放網時,人員的臉部與網至少保持0.3m以上的距離,以免掛傷,交接班時網下垂不少于2m,移架前必須放網,嚴防頂網、脫網。
5、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采高,煤壁易片幫、頂板破碎段降低采高至保證能正常通過采煤機,嚴禁超高回采。
6、煤壁片幫嚴重、頂板破碎地段要放慢煤機牽引速度,并且煤機割、停要及時,出現片幫或掉頂時,要及時停止煤機、運輸機運轉,并組織人員按處理片幫、掉頂的方法維護頂板,做到及時維護,嚴防頂板掉頂、片幫事故擴大。
7、需多人配合作業上圓木或工字鋼梁時,施工人員要迅速升柱,扶柱、扶梁人員要分工明確各負其責盡快架梁,縮短施工時間。
8、處理片幫掉頂事故時,必須迅速快捷,有效支護,縮小范圍,從外向里,自上而下,循序漸進,逐架進行,另現場必須有安全第一責任者統一指揮,且分工明確,各負其責,保證有專人觀山,確保退路暢通,各種物料工具齊全。
9、加強兩頭三角區處頂板支護,割煤前必須維護好頂板,防止掉矸,嚴禁空頂。
10、加強工作面頂板管理,頂板破碎時,減慢煤機牽引速度,煤機過后及時拉架維護頂板,端面距不得超過340mm,否則拉移超前架支護頂板,移架時堅持帶壓擦頂移架,若出現片幫、空頂,則及時剎頂,嚴禁空頂,防止支架蹬空,并確保架間不漏矸,無倒架、歪架、咬架等現象。
11、確保移架質量,使支架與頂板接頂嚴密,達到規定的初撐力。
12、人員需進入煤墻側作業時,必須做到:
(1)堅持敲幫問頂,嚴防傘檐煤脫落及頂板掉矸傷人;
(2)停止采煤機、運輸機運轉,且采煤機離合、隔離手把打到零位;
(3)指派專人觀山,并確保退路暢通
(4)上下5架不得有人擅自動架,需動作支架時,必須有專人操作并提前發出信號;
(5)關閉作業點支架閉幫板截止閥,防止誤動傷人
(6)作業地點上方設置擋矸網,嚴防滾矸傷人
(7)作業地點上方嚴禁有人割煤、推溜、移架等平行作業。
13、加強支架檢修,確保支架無串液、漏液現象。
14、加強采面規程質量驗收管理,嚴格按照質量標準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五、事故教育案例
1、事故經過:
2012年11月20日零點班,接班后,跟班干部張席斌、班長郝紅偉安排人員對采面進行打鉆注水、維護,維護后開啟煤機自20#架往機尾方向割煤,兩個機尾割過后,煤機向下割煤,后滾筒割到40#架,采面40#架上下發生片幫,時間為7點20左右,為了及時處理片幫事故,班長侯紅嚴安排讓采煤機向下牽引至38#架,由于此段存在一小構造,加上采高超過2.8m,未能及時維護到位,煤墻再次片幫,片幫范圍38#架~45#架,1~2m寬,緊接著發生漏頂事故,致使運輸機壓死,八點接班后,周金川隊長及時組織人員清理溜槽內的煤矸石,最終在14:20左右恢復正常生產。
2、事故原因分析:
該段煤墻松軟,且存在一構造,此段采高超過了2.8m,煤機割煤至40#架造成片幫,煤機向下牽引后,未來得及維護,發生大面積片幫,緊接著漏頂,導致維護難度增大且運輸機壓死,影響正常生產。
3、事故責任劃分:
(1)負責采煤機的班長侯紅嚴,事故發生后,未采取切實可行的處理措施,造成事故擴大化,負主要責任,對其罰款500元。
(2)當班跟班干部張席斌,當班班長郝紅偉負管理責任,對其分別罰款500元。
(3)對綜采隊罰款2000元。
4、防范措施
(1)應加強綜采隊職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執行力,增強責任心。
(2)加強頂板管理,接班后應及時對容易發生片幫、漏頂地段的頂板進行維護,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3)總結事故教訓,提高認識,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篇2:頂板管理科安全生產責任制范例
1、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煤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貫徹三大規程,及時組織實施上級安全文件精神和規定。
2、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3、在礦有關領導的領導下,負責沖擊地壓預報預測和日常防治工作
4、負責鉆屑法施工的日常工作。
5、負責沖擊地壓破壞地段的清理、支護、卸壓孔施工等工程的措施的制訂。
6、負責沖擊地壓破壞現場的勘查、記錄、統計及卸壓孔的設計工作。
7、負責沖擊地壓破壞地段,通風防塵設施的檢測工作。
8、負責沖擊地壓破壞地段清理維護現場的安全工作。
9、負責綜采工作面礦壓觀察和頂板來壓預報工作。
10、負責全礦巷道峒室的頂板技術管理工作。
11、負責全礦工掘巷道錨桿拉力試驗工作。
12、由于本科工作失誤造成責任事故,追究相應人員責任。
篇3:頂板管理安全預想制度
為進一步提升礦井安全質量,構建本質安全型煤礦,加強頂板管理,促進安全生產,特制定以下安全預想制度:
班預想,具體到人。班組要堅持執行安全預想制度,要在班前會議上,積極對當班可能出現的隱患和危險源進行預想;員工要在明確當班作業要求后先行預想,并將預想內容反饋給當班安全員或班組長,班組長根據組員預想內容采取必要措施,逐一安排到個人,落實到人頭,同時上報隊管理人員,預防事故發生。
隊預想,細化到班。值班隊長負責全隊當天預想工作,并做好記錄。預想內容必須聯系本隊當日工作作業進程、工序安排、作業內容、頂板、設備狀況、全隊職工情緒等實際,著力從員工正規操作、班組質量標準化管理等方面入手,預想人和物的不安全隱患因素,跟班隊干在跟班過程中對預想指定的措施落實情況現場實施跟蹤落實。
礦預想,協調配合。利用每天8點以前安全例會時間集中各科隊負責人統籌預測全礦井當天各生產環節的危險源,主要對采煤、掘進、運輸、機電、通風、防治水六大系統等的可靠性進行全面預想預測,針對預想到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指定有關部按程序、依計劃完成。
頂板管理預想安全措施:
一.初次來壓及周期來壓期間的頂板管理
1.工作面安裝準備形成生產系統后,要對設備逐臺進行試運行,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經有關單位驗收合格后開始生產。
2.初采前,必須按規程要求支設好端頭和超前維護。
3.初采、初放期間,各有關部門要派專人到現場跟班督查,嚴把支護質量和工程質量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來壓期間要嚴格控制好,不得超高。
5.必須保證泵站及液壓傳動系統無跑冒滴漏現象,泵站壓力不小于30MPa.
6.必須加強端頭及兩巷超前支護,保證安全出口暢通。超前支護距離可根據礦壓顯現情況適當加長。
7.工作面支架要隨采煤機割煤后及時拉出,并保證頂梁接頂嚴密,巖煤壁片幫嚴重或頂板較為破碎,應在前滾筒割過煤后及時伸出伸縮梁護頂。必要時應在割煤以前超前拉架。入超前拉架后端面距仍超過規定,應在支架頂梁上挑棚板支護。
8.因故不能及時移架,必須及時伸出伸縮梁護頂或在煤幫支設戴棚板點柱,柱據為1.5米。
9.頂板破碎時,帶壓移架,嚴禁把相鄰兩支架同時降下。
10.來壓期間,應積極組織,加快工作面推進度,以盡快擺脫壓力影響。
11.必須保證工作面直線度,以防產生局部應力集中。
二、預防局部冒頂事故的措施
1.煤幫附近的局部冒頂
防治措施是:
(1)采用能及時支護懸露頂板的支架,如正懸臂支架,橫板連鎖棚子,正倒懸臂支架及貼幫點柱等;
(2)嚴禁工人在無支護空頂區操作。
2.上下出口的局部冒頂
(1)支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不僅能支承松動易冒的直接頂,還能支承住老頂來壓時的部分壓力;
(2)支護系統必須能始終控制局部冒頂,且具有一定穩定性,防止老頂來壓時推倒支架。實踐證明,十字交接頂梁和“四對八梁”支護,效果好。
3.放頂線附近的局部冒頂
(1)如果是金屬支柱工作面,可用木支柱作替柱,最后用絞車回木柱;
(2)為了防止金屬網上大塊游離巖塊在回柱時滾下來,推倒采面支架發生局部冒頂,應在此范圍加強支護。
4.地質破壞帶附近的局部冒頂
采煤工作面如果遇到垂直工作面或斜交于工作面的斷層,在頂板活動過程中,斷層附近破斷巖塊可能順斷層面下滑,推倒支架,造成局部冒頂。另外褶曲軸部或頂板巖層破碎帶等部位易冒頂。防止這類事故措施如下:應在斷層兩側加設木垛加強支護,并迎著巖塊可能滑下的方向支設戧棚或戧柱。加強褶曲軸部斷層破碎帶的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