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回撤通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回撤通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479

一、工程概況

30105工作面主、輔回撤通道位于3號煤層中,與中央北輔運大巷水平布置,回撤通道施工全長854.2m,掘進過程中留設0.8-1.2m頂煤,預計11月6日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

二、貫通前的準備工作

1、聯系地測隊對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膠運順槽貫通點進行放線,提前30m確定巷道坡度,并進行調整。

2、聯系通風隊對巷道貫通時的風量進行檢測,制定合理的通風方案。

3、提前將貫通點處頂板網片進行剪裁。

4、嚴格執行匯報制度,及時將掘進工作量匯報調度室。

5、加強連采設備檢修力度,確保巷道順利貫通。

三、安全注意事項

(1)生產掘進管理

1、在掘進過程中必須保證巷道頂板支護完好,并做好貫通前的其他準備工作。

3、掘進作業中,出現夾矸時,要及時將活矸處理下來,防止冒落傷人。

4、如遇地質構造、頂板破碎地段必須進行短掘短支。

5、如遇地質構造、頂板破碎地段必須進行短掘短支,且必須掛鋼筋網片、加密錨桿、錨索及時支護。

6、掘進及支護過程中設備需爬坡作業,設備在爬坡作業時必須保證在啟動狀態,嚴禁停泵,防止設備自動滑行。需要處理設備故障及維修時,必須將設備停放在支護完好且底板平整的地方。

(2)通風及避災管理

1、檢查風筒的完好狀況和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的瓦斯等有害氣體濃度,有害氣體超限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

2、貫通時,至少派2名專職瓦檢員檢測貫通點的氧氣濃度及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要求檢測儀器佩帶齊全,發現異常必須及時撤離,并匯報調度室。

3、避災路線要標識清楚,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清楚避災路線。掘進工作中加強通風、瓦斯管理,風筒和監測設備按要求吊掛和安設,發現有害氣體超標必須及時處理后方可正常生產。

4、回撤通道貫通采用小斷面貫通方式,風筒必須緊跟工作面,嚴禁掘進時拆除風筒。

(3)貫通管理

1、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剩余約30m時,聯系地測隊進行復測,提交準確的貫通坡度,做好貫通準備。

2、貫通前20m,嚴格執行“有掘必探”的探放水制度,將貫通點積水排凈,在掘進過程中必須保證貫通點及附近頂板支護完好,并做好貫通前的其他準備工作。

3、距貫通點剩5m時,采用“中部貫通,找頂找底”的方法掘進,底板抬高500mm,頂板降低500mm,待貫通后掃平,保證貫通后巷道頂底板平整,嚴禁出現大于100mm的臺階。

4、嚴格按照地測隊指出的兩側高程及坡度掘進,保證巷道坡度,確保巷道平緩貫通。

5、巷道貫通時必須堅持敲幫問頂制度,有鱗皮或片幫必須及時處理后方可作業,人員嚴禁站在空頂之下作業。

6、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時,必須由跟班隊長進行統一指揮,生產區域和30105膠運順槽設置“嚴禁入內”牌板、柵欄及警示標志,并有專人看守,嚴禁任何人員通過。

7、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時,及時匯報調度室。

8、貫通時,由跟班隊長現場指揮,嚴禁破壞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頂底板。

(4)貫通后管理

1、回撤通道貫通后要按設計及時進行支護,并且在巷口打3根錨索、透口抹角處補打錨桿進行補強支護,發現頂板及兩幫有離層等,必須加密支護,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2、貫通后要將貫通點浮煤清理干凈,在貫通過程中所破壞的錨桿要及時補打,破碎網片及時搭接,保證頂板安全。

3、貫通后,由跟班隊長負責向調度匯報現場情況。

4、巷道貫通后及時進行拉底作業,底板要比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底板高200mm(大于積水高度),防止貫通點積水進入回撤通道。

(5)其他管理

1、各崗位工嚴格按本崗位操作規程操作,安全技術措施執行到位。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及連采現場管理補充規定。

2、對各崗位工隨時進行危險源辨識,加強現場管理工作。

3、所有人員必須參加《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四、巷道貫通通風系統調整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1、貫通前聯系通風隊在30105回撤通道開口(30104輔運順槽與30105回撤通道連接處)安設2道骨架風障。

2、貫通時,及時關閉風帳,待全面貫通及設備搬家結束后在主、輔回撤通道貫通點(30105膠運順槽與30105回撤通道連接處)各砌筑1道擋風墻,防止風流短路。

3、貫通時聯系通風隊檢查回撤通道內風流及風量,防止風流短路和風量不足造成人員傷害。

4、巷道貫通時,必須有通風主管人員現場指揮。

5、貫通后,立即調整通風系統,并檢查風速和瓦斯濃度,符合《規程》有關規定后,方可恢復作業。

6、貫通后,通風隊測風員及時對全礦各用風地面進行全面測風,防止出現微風、循環風。

五、危險源辨識

1、未做好貫通前準備工作,導致設備設施損壞或人員傷害。

2、未按規定流程掘進,造成頂板破壞。

3、未按設備操作規程操作,未執行安全技術措施,造成人員傷害。

4、未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造成人員傷害。

5、作業人員不清楚工作面避災路線,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6、未按要求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造成人員傷害。

7、未進行頂煤的探測或失效的錨桿未及時支護,造成頂板冒落傷人。

8、巷道貫通時,支護不到位或超循環作業,頂板冒落造成人員傷亡。

9、巷道貫通時,現場未設置警戒或無人指揮作業,造成貫通點人員傷亡。

10、巷道貫通時,未及時聯系通風隊對通風系統進行調整,造成風流短路。

11、幫部錨桿未及時支護造成片幫傷人。

12、頂部錨索未及時支護,造成頂板冒落事故。

六、連采隊安全紅線管理規定

1、為了規范職工行為,明確安全管理重點,實現風險預控,預防人身傷害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安全,特制定安全“紅線”管理辦法。

2、本辦法適用于礦屬各單位和外委單位所有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涵蓋安全生產所有業務范圍。

3、凡違反“紅線”規定者,班組長、技術員以上管理人員降職一級,待崗培訓一個月,普通職工脫崗培訓一個月,所有人員培訓期間只發給基本生活費。綜合辦和安全辦負責組織培訓和期滿考試,考試80分為合格,考試合格后交反省檢查書、保證書各一份,辦理復崗手續后才可以復崗。

4、未經安全培訓或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崗位人員不掌握崗位危險源、操作規程、作業規程;酒后上崗;攜帶易燃易爆品入井。

5、違章指揮;無措施施工、作業;重大隱患、重大危險源沒有閉環管理;不執行生產區域管理、崗位確認、操作確認。

6、安檢員、瓦檢員、變電所變(配)電值班員、回

風流作業人員、中央水泵房排水工、主通風機房值班員、監測監控值班員、集控臺值班員、皮帶崗位工睡崗、脫崗;綜、連采工作面移動設備機身(非駕駛室)、變配電硐室內、變壓器上、調車硐室內、交叉路口睡崗;井下關閉礦燈睡崗(休息室除外)。

7、未經安全檢查的車輛入井;車輛副斜井失控超過30米未采取緊急停車措施;酒后駕駛;司機疲勞駕駛并在行駛途中打盹;強行扒車、跳車、攔車。

8、礦井雙回路同時停電;主扇、主排水無計劃停電;使用淘汰、禁用設備;甩漏電保護運行;違章帶電作業;違章停送電;轉動部位防護不封閉;檢修設備不斷電、不閉鎖、不上鎖;裝載機、連采移動設備離開駕駛室沒有停機、上鎖;起吊工具不合格、超載。

9、通風系統不可靠、風流紊亂;瓦斯超限作業;防滅火措施不落實。

10、片幫、離層、漏頂不采取措施,冒險作業;支護質量嚴重不合格;空頂作業、超循環作業。

11、未執行“有掘必探”的探放水原則、未進行水文地質預測預報盲目掘進。

12、高空作業無措施;吊裝口、煤倉漏煤口作業無可靠防墜落安全措施。

13、爆破器材運輸違反規定;火工品丟失;違規處理瞎炮;雷管隨身攜帶;放炮現場警戒線不到位;引藥雷管腳線未短接;未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14、未執行生產區域管理、崗位確認、操作確認;梭車、鏟車未執行“行人不行車”規定;空頂下作業和通行;連采機、錨桿機調機配合人超過1人;連采機運行時運輸機機尾與煤壁之間有人;設備底盤、機身下作業無輔助支護措施。

七、以上措施有未盡之處,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中有關規定。

篇2:工作面回撤通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30105工作面主、輔回撤通道位于3號煤層中,與中央北輔運大巷水平布置,回撤通道施工全長854.2m,掘進過程中留設0.8-1.2m頂煤,預計11月6日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

二、貫通前的準備工作

1、聯系地測隊對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膠運順槽貫通點進行放線,提前30m確定巷道坡度,并進行調整。

2、聯系通風隊對巷道貫通時的風量進行檢測,制定合理的通風方案。

3、提前將貫通點處頂板網片進行剪裁。

4、嚴格執行匯報制度,及時將掘進工作量匯報調度室。

5、加強連采設備檢修力度,確保巷道順利貫通。

三、安全注意事項

(1)生產掘進管理

1、在掘進過程中必須保證巷道頂板支護完好,并做好貫通前的其他準備工作。

3、掘進作業中,出現夾矸時,要及時將活矸處理下來,防止冒落傷人。

4、如遇地質構造、頂板破碎地段必須進行短掘短支。

5、如遇地質構造、頂板破碎地段必須進行短掘短支,且必須掛鋼筋網片、加密錨桿、錨索及時支護。

6、掘進及支護過程中設備需爬坡作業,設備在爬坡作業時必須保證在啟動狀態,嚴禁停泵,防止設備自動滑行。需要處理設備故障及維修時,必須將設備停放在支護完好且底板平整的地方。

(2)通風及避災管理

1、檢查風筒的完好狀況和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的瓦斯等有害氣體濃度,有害氣體超限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

2、貫通時,至少派2名專職瓦檢員檢測貫通點的氧氣濃度及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要求檢測儀器佩帶齊全,發現異常必須及時撤離,并匯報調度室。

3、避災路線要標識清楚,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清楚避災路線。掘進工作中加強通風、瓦斯管理,風筒和監測設備按要求吊掛和安設,發現有害氣體超標必須及時處理后方可正常生產。

4、回撤通道貫通采用小斷面貫通方式,風筒必須緊跟工作面,嚴禁掘進時拆除風筒。

(3)貫通管理

1、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剩余約30m時,聯系地測隊進行復測,提交準確的貫通坡度,做好貫通準備。

2、貫通前20m,嚴格執行“有掘必探”的探放水制度,將貫通點積水排凈,在掘進過程中必須保證貫通點及附近頂板支護完好,并做好貫通前的其他準備工作。

3、距貫通點剩5m時,采用“中部貫通,找頂找底”的方法掘進,底板抬高500mm,頂板降低500mm,待貫通后掃平,保證貫通后巷道頂底板平整,嚴禁出現大于100mm的臺階。

4、嚴格按照地測隊指出的兩側高程及坡度掘進,保證巷道坡度,確保巷道平緩貫通。

5、巷道貫通時必須堅持敲幫問頂制度,有鱗皮或片幫必須及時處理后方可作業,人員嚴禁站在空頂之下作業。

6、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時,必須由跟班隊長進行統一指揮,生產區域和30105膠運順槽設置“嚴禁入內”牌板、柵欄及警示標志,并有專人看守,嚴禁任何人員通過。

7、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與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貫通時,及時匯報調度室。

8、貫通時,由跟班隊長現場指揮,嚴禁破壞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頂底板。

(4)貫通后管理

1、回撤通道貫通后要按設計及時進行支護,并且在巷口打3根錨索、透口抹角處補打錨桿進行補強支護,發現頂板及兩幫有離層等,必須加密支護,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2、貫通后要將貫通點浮煤清理干凈,在貫通過程中所破壞的錨桿要及時補打,破碎網片及時搭接,保證頂板安全。

3、貫通后,由跟班隊長負責向調度匯報現場情況。

4、巷道貫通后及時進行拉底作業,底板要比30105工作面膠運順槽底板高200mm(大于積水高度),防止貫通點積水進入回撤通道。

(5)其他管理

1、各崗位工嚴格按本崗位操作規程操作,安全技術措施執行到位。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及連采現場管理補充規定。

2、對各崗位工隨時進行危險源辨識,加強現場管理工作。

3、所有人員必須參加《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四、巷道貫通通風系統調整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1、貫通前聯系通風隊在30105回撤通道開口(30104輔運順槽與30105回撤通道連接處)安設2道骨架風障。

2、貫通時,及時關閉風帳,待全面貫通及設備搬家結束后在主、輔回撤通道貫通點(30105膠運順槽與30105回撤通道連接處)各砌筑1道擋風墻,防止風流短路。

3、貫通時聯系通風隊檢查回撤通道內風流及風量,防止風流短路和風量不足造成人員傷害。

4、巷道貫通時,必須有通風主管人員現場指揮。

5、貫通后,立即調整通風系統,并檢查風速和瓦斯濃度,符合《規程》有關規定后,方可恢復作業。

6、貫通后,通風隊測風員及時對全礦各用風地面進行全面測風,防止出現微風、循環風。

五、危險源辨識

1、未做好貫通前準備工作,導致設備設施損壞或人員傷害。

2、未按規定流程掘進,造成頂板破壞。

3、未按設備操作規程操作,未執行安全技術措施,造成人員傷害。

4、未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造成人員傷害。

5、作業人員不清楚工作面避災路線,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6、未按要求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造成人員傷害。

7、未進行頂煤的探測或失效的錨桿未及時支護,造成頂板冒落傷人。

8、巷道貫通時,支護不到位或超循環作業,頂板冒落造成人員傷亡。

9、巷道貫通時,現場未設置警戒或無人指揮作業,造成貫通點人員傷亡。

10、巷道貫通時,未及時聯系通風隊對通風系統進行調整,造成風流短路。

11、幫部錨桿未及時支護造成片幫傷人。

12、頂部錨索未及時支護,造成頂板冒落事故。

六、連采隊安全紅線管理規定

?1、為了規范職工行為,明確安全管理重點,實現風險預控,預防人身傷害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安全,特制定安全“紅線”管理辦法。

2、本辦法適用于礦屬各單位和外委單位所有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涵蓋安全生產所有業務范圍。

3、凡違反“紅線”規定者,班組長、技術員以上管理人員降職一級,待崗培訓一個月,普通職工脫崗培訓一個月,所有人員培訓期間只發給基本生活費。綜合辦和安全辦負責組織培訓和期滿考試,考試80分為合格,考試合格后交反省檢查書、保證書各一份,辦理復崗手續后才可以復崗。

4、未經安全培訓或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崗位人員不掌握崗位危險源、操作規程、作業規程;酒后上崗;攜帶易燃易爆品入井。

5、違章指揮;無措施施工、作業;重大隱患、重大危險源沒有閉環管理;不執行生產區域管理、崗位確認、操作確認。

6、安檢員、瓦檢員、變電所變(配)電值班員、回

風流作業人員、中央水泵房排水工、主通風機房值班員、監測監控值班員、集控臺值班員、皮帶崗位工睡崗、脫崗;綜、連采工作面移動設備機身(非駕駛室)、變配電硐室內、變壓器上、調車硐室內、交叉路口睡崗;井下關閉礦燈睡崗(休息室除外)。

7、未經安全檢查的車輛入井;車輛副斜井失控超過30米未采取緊急停車措施;酒后駕駛;司機疲勞駕駛并在行駛途中打盹;強行扒車、跳車、攔車。

8、礦井雙回路同時停電;主扇、主排水無計劃停電;使用淘汰、禁用設備;甩漏電保護運行;違章帶電作業;違章停送電;轉動部位防護不封閉;檢修設備不斷電、不閉鎖、不上鎖;裝載機、連采移動設備離開駕駛室沒有停機、上鎖;起吊工具不合格、超載。

9、通風系統不可靠、風流紊亂;瓦斯超限作業;防滅火措施不落實。

10、片幫、離層、漏頂不采取措施,冒險作業;支護質量嚴重不合格;空頂作業、超循環作業。

11、未執行“有掘必探”的探放水原則、未進行水文地質預測預報盲目掘進。

12、高空作業無措施;吊裝口、煤倉漏煤口作業無可靠防墜落安全措施。

13、爆破器材運輸違反規定;火工品丟失;違規處理瞎炮;雷管隨身攜帶;放炮現場警戒線不到位;引藥雷管腳線未短接;未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14、未執行生產區域管理、崗位確認、操作確認;梭車、鏟車未執行“行人不行車”規定;空頂下作業和通行;連采機、錨桿機調機配合人超過1人;連采機運行時運輸機機尾與煤壁之間有人;設備底盤、機身下作業無輔助支護措施。

七、以上措施有未盡之處,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中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