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煤工作面通風瓦斯管理的安全技術措施

采煤工作面通風瓦斯管理的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1564

礦各科室、部門:

為加強采煤工作面通風、瓦斯的管理,杜絕瓦斯事故的發生。現針對采煤工作面通風、瓦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請生產部門認真組織采煤員工認真學習,按此執行,并請各科室部門認真督促,安全通風部門認真監管。

一、采煤工作面管理

1、采煤工作面上、下風口必須暢通,嚴禁機械設備橫放風口,阻塞通風。

2、采煤工作面上、下風口寬度不得小于2.4m,不得超過3.2m,高度不得低于0.65m,且工作面上、下風口20m范圍內遇頂板破碎,柱距不得大于0.9m。

3、采煤工作面嚴格執行π梁支護,嚴禁“和尚”頂子,π梁兩端頭一端指向煤壁,一端指向采空區,嚴禁指向兩川口。

4、工作面必須做到“三直”、“一寬”、“一凈”、“兩暢通”。

三直:煤壁直、溜子直、支柱直。

一寬:工作面最大寬度3.20m,最小寬度2.40m。

一凈:工作面,風巷內流砂,流炭收凈。

兩暢通:工作面上、下風口暢通。

5、工作面兩風口遇放頂時,放頂段必須使用鉸接梁或工鋼支護,嚴禁鐵木混摻。

6、機窩放炮,除嚴格執行放炮管理規定外,炮眼深度不得小于0.60m,每孔裝藥不能大于1/2筒炸藥,炮泥必須裝滿填實,嚴禁放巴炮、糊炮,凡因放炮崩倒,崩斜的支柱、風障,導風管必須及時恢復。

7、放炮地點20m范圍內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裝藥放炮。

8、回風巷內的超前支護必須隨工作面的最大控頂距及時回撤,未及時回撤導致尾巷不能及時封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丟失支柱必須經礦帶班領導或現場安全員確認。

9、工作面上、下風口的工作面內必須砌筑寬度不小于1.50m的砂墻,且封棚塞緊、砂塊不夠時,可用砂袋、碹塊,確保進風不進入采空區,不進入回風尾巷。

10、對拉工作面兩機頭錯距不大于5m。

11、機頭、機尾壓機支柱嚴禁使用液壓支柱摻設。

二、采煤工作面進風尾巷管理

采煤工作面進風尾巷是指對拉采面后一機頭與運輸巷溜子尾輪不超6m的巷道。

1、進風巷尾巷超6m,必須及時回撤運輸巷溜子設備以及此巷道內的支護材料,并按以下辦法對尾巷進行處理。

(1)有風進入尾巷:用砂塊、碹塊、磚塊或砂袋對尾巷進行全面封閉確保進風不進入尾巷。

(2)無風進入尾巷:尾巷密閉前瓦斯濃度不超1%,二氧化碳濃度不超1.5%,可設置移動柵欄,在移動柵欄上鋪設風障或打點柱鋪設風障,將尾巷封閉,并隨每次設備回撤輾動。

2、柵欄或密閉上,必須吊掛瓦斯檢查牌板和“禁止入內”牌板,并按規定每班進行三次瓦斯檢查。

3、采煤小組作業時,在運輸巷溜子尾輪上方距頂板不大于300mm,距巷邦不小于200mm處吊掛便攜式甲烷報警儀。

4、進風尾巷段瓦斯、二氧化碳濃度超限時,上、下工作面和運輸巷溜子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三、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報廢風巷》的管理

報廢風巷:是指隨采隨丟,不為下一步開采服務的巷道。

1、報廢風巷必須隨工作面推進,以采煤工作面的最大控頂距為界,對風巷進行全斷面封閉,嚴禁采空區瓦斯進入采煤回風巷。

2、封閉材料為砂塊、砂塊不足時可采用磚塊,碹塊或砂袋砌筑,對回風巷進行全斷面封閉,且封棚塞緊,密閉墻沿回風巷傾斜砌筑,避免隅角瓦斯積聚。

3、密閉內無瓦斯進入回風巷,密閉前0.5m?范圍內瓦斯濃度不超過1%時,可在密閉前設置活動柵欄,柵欄上鋪設風障或打點柱鋪風障將尾巷封閉,并隨工作面推進輾動。瓦斯超限采用風障,導風管不能處理時,必須對巷道全斷面封閉一次,以此類推。

4、柵欄或密閉上,必須吊掛瓦斯檢查牌板和“禁止入內”牌板,并按規定進行每班三次的瓦斯檢查。

5、柵欄或密閉處瓦斯超限達到1%時,工作面溜子停止運行,20m范圍內停止打眼放炮,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四、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共用風巷》的管理

采煤工作面共用風巷:是指隨采隨護,為下一步開采繼續服務的巷道。

1、采煤工作面下風口工作面內砌砂墻或碹塊,必須砌進工作面大于0.3m處,避免采空區垮落時頂板壓力堆垮共用風巷,為下一步護巷增大投入。

2、采煤工作面下風口采用碹塊支護時,碹塊間距不大于1.2m,碹塊間必須用砂塊封堵嚴密,且封棚塞緊,避免采空區瓦斯進入回風巷。

3、共用風巷按以下辦法處理

①回風巷內瓦斯不超限,以工作面最大控頂距在風巷內設置活動柵欄,柵欄上鋪設風障或打點柱鋪風障將巷道全面封閉,并隨工作面推進輾動。

②風巷內瓦斯濃度達到1%時,可在回風巷中設置永久擋風簾,必要時砌筑砂墻或磚墻將巷道全斷面封閉。

4、柵欄或密閉上,必須吊掛瓦斯檢查牌板和“禁止入內”牌板,并按規定每班進行三次瓦斯檢查。

五、采煤工作面瓦斯管理

1、采煤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爆破。

2、采煤工作面風流中,電動機或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流,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3、采煤工作面及其進風巷道內,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時,附近20m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流,進行處理。

4、對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時,方可通電開動。

5、采掘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查明原因,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6、采煤工作面瓦斯檢查地點,檢查次數規定

①采煤工作面瓦斯檢查地點:

采煤工作機頭:進風尾巷,工作面,隅角,回風

②檢查次數:瓦斯每班3次,二氧化碳2次,本班未進行工作的采煤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檢查次數由礦安全部門決定。

7、瓦斯檢查員必須在生產現場手上交按班,嚴禁“漏檢”、“假檢”。

六、采煤工作面安全監控設備安裝設置管理

1、采煤工作面進風尾巷應懸掛便攜式甲烷報警儀。

2、采煤工作面隅角,工作面,回風應該設置甲烷傳感器。

3、采煤工作面回風巷應設置一氧化碳、溫度傳感器。

4、其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按規定。

采煤工作面甲烷傳感器應設置在采煤回風巷距工作面煤壁5-10m處理,其報警濃度≥1%,斷電濃度≥1.5%,復電濃度<1%。

采煤工作面隅角甲烷傳感器應設置在采煤回風巷隅角內,其報警濃度≥1%,斷電濃度≥1.5%,復電濃度<1%。

采煤工作面回風甲烷傳感器應設置在采煤回風巷距回風口10-15m處,其報警濃度≥1%,斷電濃度≥1%,復電濃度<1%。

采煤工作面回風巷一氧化碳、溫度傳感器應設置在采煤回風巷距回風口10-15m處,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濃度≥0.0024%,溫度傳感器報警濃度30c?。

七、隅角瓦斯處理方法

1、風障引導風流法:在采煤工作面內沿煤壁或出口斜牽一風障至隅角,把風流引向隅角將瓦斯沖淡。

2、風筒(管)導風法:在采煤工作面內沿煤壁設置風筒(管)至隅角,把風流引向隅角將瓦斯沖淡。

3、將硬質風筒設置在密閉或柵欄內,將瓦斯引入采區回風巷。

八、責任劃分

1、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尾巷的密閉、柵欄、風障由采煤隊負責砌筑設置,安全員、瓦斯員共同協助管理。安監科、通風科全面監管。

2、采煤工作面監測監控各類傳感器由機電科負責安設,并按規定調效、現場安全員、瓦斯員監管。

3、對瓦斯超限區域內的風障、柵欄等設施損壞的恢復,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時,方可恢復,嚴禁違章作業。

四川弘鑫礦業有限公司榮縣新勝煤礦總工辦

二○一四年三月八日

抄報:礦長、副礦長

篇2:采煤工作面尾巷瓦斯管理規定

為加強采煤工作面(以下簡稱采面)及尾巷的瓦斯管理,明確職責,分工協作,杜絕瓦斯事故,確保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規定:

一、嚴格按照《公司配風細則》的要求進行采面工作面的風量配備。當采面風巷瓦斯濃度接近1.0%或尾巷瓦斯濃度超過1.5%時,可適當再增加風量。

二、采煤車間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必須確保采面行人通道暢通,不得有大砂堵塞通風斷面;采面凈高不得低于0.8米。采面每次放炮后,必須將溜子內煤炭開出工作面,防止工作面風流繞行采空區而導致尾巷瓦斯濃度升高。

三、機采面印子放炮時,每放一次必須將通道內的煤裝走一部分,使風路暢通后方可放第二炮。

四、風巷超前抬棚全部使用摩擦式金屬支柱。采面風巷打穿風眼時,必須將風巷內煤、砂運走,保證風洞內無浮煤、雜物,風巷凈高不低于1.6米,風洞斷面不小于1.2m2。

五、采面風巷側充填砂帶時,正對風巷風眼處必須留設一通風道。通風道寬度為0.5~1.0米。每隔4~5個風眼必須在風巷和充帶通道中間再橫向打一干砂密閉,要求其下寬不小于1.0米,接頂寬度不小于0.6米,中間用碎砂填實接頂。當頂板垮落高度超過1.8米,留設通風道和打干砂密閉有困難時,必須請示值班領導同意方可不留通風道或挪動密閉位置。

六、需回收的采面尾巷,當采面風眼匯穿后,必須及時改接電纜并回收。要求風巷內最多只能有兩個風眼,即必須做到“見二回一”。當采面需檢修機組臨時打風眼時,必須請示值班井長經同意后方可臨時保留三個風眼。

七、所有采面尾巷都必須設置柵欄。用2個0.8m×1.4m元鋼柵欄合并使用,全斷面封閉。柵欄位置為尾巷第二個風眼后1~2棚之間,柵欄上必須掛上“嚴禁入內”的警標,防止人員進入尾巷。

八、通風科必須經常檢查采面尾巷的瓦斯情況,確保無瓦斯超限作業。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結合實際情況,規定采面尾巷風流中允許瓦斯濃度為1.5%以下,超過時必須進行處理。

九、采煤車間尾巷作業人員必須帶完好的便攜儀并開機方可進入尾巷工作,所有人員在尾巷作業必須有瓦檢員在場,經瓦檢員檢查瓦斯濃度,同意作業后,方可進入尾巷作業。在尾巷作業時,瓦檢員必須采取有效的引風方式,保證供給回收點足夠的風量,防止瓦斯超限。引風方式主要有:

1.當第二個風眼尚未回收時,用風障將采面第一個風眼適當封堵,增加采面尾巷第二個風眼的通風量。

2.風障引風,從風眼處開始沿尾巷中部用風障引風至回收點。

3.用柔性硬質風筒從風眼處引風至回收點。

十、不回收的采面尾巷,由采煤車間在風巷內摻木點柱。木點柱必須摻到第一個風眼后2至3棚處。摻點柱前,必須由瓦檢員進行瓦斯檢查,瓦斯濃度在1.5%以下時,方可進行工作。

十一、在加大工作面風量到最大后,仍不能使采面尾巷瓦斯降到1.5%以下時,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風機對采面尾巷瓦斯進行抽排處理。其使用規定為:

1.抽出式局部通風機安設在采面回風巷,距采面150米以內。

2.抽出式風筒和壓入式風筒都要連接牢固,拉直繃緊,吊掛整齊。吸風口必須在采面第二風眼后2棚外,即尾巷柵欄后;出風口必須接到采區回風巷內。

3.抽出式風筒內的瓦斯濃度必須在2.5%以下,壓入式風筒內的瓦斯濃度必須在2.0%以下。

4.安設一瓦斯監測傳感器,自動檢測風筒出風口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超過2.0%時,必須能自動切斷局部通風機電源。

十二、采面尾巷瓦斯濃度超過1.5%,在使用抽出式局扇仍不能處理時,在風巷內每4~5個風峒砌筑一道干砂密閉。具體砌筑要求:下寬不小于1.0米,接頂寬度不小于0.6米,中間用碎砂填實接頂,并用風筒布砌筑于干砂密閉中,風筒布與風巷方向垂直。

十三、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瓦斯檢查的具體要求為:

1.撐印子放炮作業時,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米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必須在1.0%以下方可進行放炮作業,第二個風眼內風流作為局部瓦斯,在1.5%以下即符合規定。

2.在工作面切頂線外放炮放頂時,必須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米和切頂線外1.2米處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必須都在1.0%以下方可進行放炮作業。

3.工作面內放炮作業,必須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米風流中瓦斯濃度,只有在1.0%以下方可進行放炮作業。

十四、有尾巷通風的采面,要保證尾巷有足夠的通風斷面(已回收尾巷除外),并有足夠的風量,確保采面尾巷處瓦斯不超限。作為尾巷通風的放水巷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必須控制在2.5%以下;當放水巷形成完整獨立的通風系統后,其瓦斯濃度必須控制在1.5%以下;采面尾巷通風巷與放水巷交匯口的瓦斯濃度必須在2.5%以下。

十五、由采煤隊負責,確保采面所有電器設備不失爆。特別是采面風眼內的五小電器及電纜,由于移動頻繁,必須進行嚴格的電器設備防爆檢查,防止出現電氣火花。

篇3:采煤隊隊長瓦斯防治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負責由本隊回采工作面的綜合瓦斯治理措施的具體實施工作。

2、協助業務科室組織好本隊干部、工人學習已批準的防治瓦斯措施,并進行考核。

3、負責教育本隊職工對瓦斯治理安全設施愛護工作,并對礦的瓦斯治理措施實施情況檢查中存在問題進行整改。

4、組織本隊職工參與礦組織的瓦斯治理知識培訓。

5、負責在本隊推廣應用瓦斯治理新工藝、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