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防治安全技術措施
1、上隅角支柱要及時回收,超前管理。每班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由帶班礦領導負責安排人員對回風巷錨桿托盤等護表構件進行提前拆除。
2、上隅角回柱前打柱工必須用注液槍對回柱20米范圍內進行灑水,回柱前后必須有瓦檢員進行全程跟蹤檢查瓦斯,回柱時必須使用銅工具,防止產生摩擦、撞擊火花。
3、機尾段出煤前,必須由當班安全員對回采工作面機尾段10米范圍內進行灑水潤濕煤體,防止機尾鏈條及刮煤摩擦產生火花。
4、瓦檢員必須及時吊掛風障,風障必須吊掛在老塘支柱外側且吊掛封堵嚴實,風障調整距離由帶班礦領導確定,但不小于10米。
5、利用導風筒對上隅角進行瓦斯排放,導風筒隨采隨移,導風筒吊掛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切頂線與風巷煤壁上幫交匯處),導風筒的上下側要留有通風空間,以免形成“瓦斯庫”。
6、上隅角出現有懸頂現象必須及時人工放頂或采用黃泥及其它不燃性材料進行封堵,消除瓦斯積聚空間,以免形成“瓦斯庫”。
7、上隅角充填封堵使用的編織袋必須是“雙抗”袋(即抗靜電,抗阻燃),否則嚴禁使用。
8、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傳感器,安設的位置距離上幫、頂板、采空區切頂線各300㎜。
9、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或上隅角三角區域(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0%時,附近20m范圍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10、回采工作面上隅角至機尾段瓦斯濃度達到1.0%時,附近20米范圍內嚴禁放炮。
11、回采工作面打眼裝藥放炮必須使用水泡泥。
12、帶班礦領導、跟班安全員負責監督、指導上隅角的充填及上隅角風障的掛設,并負責監督瓦斯傳感器按規定位置吊掛。
13、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管理牌板,由瓦檢員負責填寫“上隅角瓦斯管理牌板”。
14、帶班礦領導、跟班安全員、瓦檢員、打炮工、放炮員、值班電工必須隨身攜帶瓦斯便攜儀,并保持一臺便攜儀懸掛在上隅角規定位置。
15、帶班礦領導、跟班安全員、瓦檢員正常生產作業時必須實行現場交接班,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16、其它未提及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執行。
17、以上規定由當班帶班礦領導負責組織培訓,當班帶班礦領導、安全員、瓦檢員負責貫徹組織實施,發現未按本規定組織實施的,給予相關責任人100-500元罰款。
安強煤礦
二o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篇2:采煤工作面尾巷瓦斯管理規定
為加強采煤工作面(以下簡稱采面)及尾巷的瓦斯管理,明確職責,分工協作,杜絕瓦斯事故,確保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規定:
一、嚴格按照《公司配風細則》的要求進行采面工作面的風量配備。當采面風巷瓦斯濃度接近1.0%或尾巷瓦斯濃度超過1.5%時,可適當再增加風量。
二、采煤車間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必須確保采面行人通道暢通,不得有大砂堵塞通風斷面;采面凈高不得低于0.8米。采面每次放炮后,必須將溜子內煤炭開出工作面,防止工作面風流繞行采空區而導致尾巷瓦斯濃度升高。
三、機采面印子放炮時,每放一次必須將通道內的煤裝走一部分,使風路暢通后方可放第二炮。
四、風巷超前抬棚全部使用摩擦式金屬支柱。采面風巷打穿風眼時,必須將風巷內煤、砂運走,保證風洞內無浮煤、雜物,風巷凈高不低于1.6米,風洞斷面不小于1.2m2。
五、采面風巷側充填砂帶時,正對風巷風眼處必須留設一通風道。通風道寬度為0.5~1.0米。每隔4~5個風眼必須在風巷和充帶通道中間再橫向打一干砂密閉,要求其下寬不小于1.0米,接頂寬度不小于0.6米,中間用碎砂填實接頂。當頂板垮落高度超過1.8米,留設通風道和打干砂密閉有困難時,必須請示值班領導同意方可不留通風道或挪動密閉位置。
六、需回收的采面尾巷,當采面風眼匯穿后,必須及時改接電纜并回收。要求風巷內最多只能有兩個風眼,即必須做到“見二回一”。當采面需檢修機組臨時打風眼時,必須請示值班井長經同意后方可臨時保留三個風眼。
七、所有采面尾巷都必須設置柵欄。用2個0.8m×1.4m元鋼柵欄合并使用,全斷面封閉。柵欄位置為尾巷第二個風眼后1~2棚之間,柵欄上必須掛上“嚴禁入內”的警標,防止人員進入尾巷。
八、通風科必須經常檢查采面尾巷的瓦斯情況,確保無瓦斯超限作業。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結合實際情況,規定采面尾巷風流中允許瓦斯濃度為1.5%以下,超過時必須進行處理。
九、采煤車間尾巷作業人員必須帶完好的便攜儀并開機方可進入尾巷工作,所有人員在尾巷作業必須有瓦檢員在場,經瓦檢員檢查瓦斯濃度,同意作業后,方可進入尾巷作業。在尾巷作業時,瓦檢員必須采取有效的引風方式,保證供給回收點足夠的風量,防止瓦斯超限。引風方式主要有:
1.當第二個風眼尚未回收時,用風障將采面第一個風眼適當封堵,增加采面尾巷第二個風眼的通風量。
2.風障引風,從風眼處開始沿尾巷中部用風障引風至回收點。
3.用柔性硬質風筒從風眼處引風至回收點。
十、不回收的采面尾巷,由采煤車間在風巷內摻木點柱。木點柱必須摻到第一個風眼后2至3棚處。摻點柱前,必須由瓦檢員進行瓦斯檢查,瓦斯濃度在1.5%以下時,方可進行工作。
十一、在加大工作面風量到最大后,仍不能使采面尾巷瓦斯降到1.5%以下時,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風機對采面尾巷瓦斯進行抽排處理。其使用規定為:
1.抽出式局部通風機安設在采面回風巷,距采面150米以內。
2.抽出式風筒和壓入式風筒都要連接牢固,拉直繃緊,吊掛整齊。吸風口必須在采面第二風眼后2棚外,即尾巷柵欄后;出風口必須接到采區回風巷內。
3.抽出式風筒內的瓦斯濃度必須在2.5%以下,壓入式風筒內的瓦斯濃度必須在2.0%以下。
4.安設一瓦斯監測傳感器,自動檢測風筒出風口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超過2.0%時,必須能自動切斷局部通風機電源。
十二、采面尾巷瓦斯濃度超過1.5%,在使用抽出式局扇仍不能處理時,在風巷內每4~5個風峒砌筑一道干砂密閉。具體砌筑要求:下寬不小于1.0米,接頂寬度不小于0.6米,中間用碎砂填實接頂,并用風筒布砌筑于干砂密閉中,風筒布與風巷方向垂直。
十三、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瓦斯檢查的具體要求為:
1.撐印子放炮作業時,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米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必須在1.0%以下方可進行放炮作業,第二個風眼內風流作為局部瓦斯,在1.5%以下即符合規定。
2.在工作面切頂線外放炮放頂時,必須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米和切頂線外1.2米處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必須都在1.0%以下方可進行放炮作業。
3.工作面內放炮作業,必須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米風流中瓦斯濃度,只有在1.0%以下方可進行放炮作業。
十四、有尾巷通風的采面,要保證尾巷有足夠的通風斷面(已回收尾巷除外),并有足夠的風量,確保采面尾巷處瓦斯不超限。作為尾巷通風的放水巷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必須控制在2.5%以下;當放水巷形成完整獨立的通風系統后,其瓦斯濃度必須控制在1.5%以下;采面尾巷通風巷與放水巷交匯口的瓦斯濃度必須在2.5%以下。
十五、由采煤隊負責,確保采面所有電器設備不失爆。特別是采面風眼內的五小電器及電纜,由于移動頻繁,必須進行嚴格的電器設備防爆檢查,防止出現電氣火花。
篇3:采煤工瓦斯防治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積極學習防治瓦斯措施,并參加考試,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2、施工中搞好安全防護工作。
3、積極接受防治瓦斯知識的培訓,熟悉瓦斯治理基本知識,并參加考試。
4、嚴格按照“三大規程”施工,及防治瓦斯措施作業。
5、搞好自保、互保、熟知瓦斯預兆和避災路線。
6、愛護井下瓦斯治理設施,熟悉各種設施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