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尾巷瓦斯管理規定
為加強采煤工作面(以下簡稱采面)及尾巷的瓦斯管理,明確職責,分工協作,杜絕瓦斯事故,確保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規定:
一、嚴格按照《公司配風細則》的要求進行采面工作面的風量配備。當采面風巷瓦斯濃度接近1.0%或尾巷瓦斯濃度超過1.5%時,可適當再增加風量。
二、采煤車間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必須確保采面行人通道暢通,不得有大砂堵塞通風斷面;采面凈高不得低于0.8米。采面每次放炮后,必須將溜子內煤炭開出工作面,防止工作面風流繞行采空區而導致尾巷瓦斯濃度升高。
三、機采面印子放炮時,每放一次必須將通道內的煤裝走一部分,使風路暢通后方可放第二炮。
四、風巷超前抬棚全部使用摩擦式金屬支柱。采面風巷打穿風眼時,必須將風巷內煤、砂運走,保證風洞內無浮煤、雜物,風巷凈高不低于1.6米,風洞斷面不小于1.2m2。
五、采面風巷側充填砂帶時,正對風巷風眼處必須留設一通風道。通風道寬度為0.5~1.0米。每隔4~5個風眼必須在風巷和充帶通道中間再橫向打一干砂密閉,要求其下寬不小于1.0米,接頂寬度不小于0.6米,中間用碎砂填實接頂。當頂板垮落高度超過1.8米,留設通風道和打干砂密閉有困難時,必須請示值班領導同意方可不留通風道或挪動密閉位置。
六、需回收的采面尾巷,當采面風眼匯穿后,必須及時改接電纜并回收。要求風巷內最多只能有兩個風眼,即必須做到“見二回一”。當采面需檢修機組臨時打風眼時,必須請示值班井長經同意后方可臨時保留三個風眼。
七、所有采面尾巷都必須設置柵欄。用2個0.8m×1.4m元鋼柵欄合并使用,全斷面封閉。柵欄位置為尾巷第二個風眼后1~2棚之間,柵欄上必須掛上“嚴禁入內”的警標,防止人員進入尾巷。
八、通風科必須經常檢查采面尾巷的瓦斯情況,確保無瓦斯超限作業。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結合實際情況,規定采面尾巷風流中允許瓦斯濃度為1.5%以下,超過時必須進行處理。
九、采煤車間尾巷作業人員必須帶完好的便攜儀并開機方可進入尾巷工作,所有人員在尾巷作業必須有瓦檢員在場,經瓦檢員檢查瓦斯濃度,同意作業后,方可進入尾巷作業。在尾巷作業時,瓦檢員必須采取有效的引風方式,保證供給回收點足夠的風量,防止瓦斯超限。引風方式主要有:
1.當第二個風眼尚未回收時,用風障將采面第一個風眼適當封堵,增加采面尾巷第二個風眼的通風量。
2.風障引風,從風眼處開始沿尾巷中部用風障引風至回收點。
3.用柔性硬質風筒從風眼處引風至回收點。
十、不回收的采面尾巷,由采煤車間在風巷內摻木點柱。木點柱必須摻到第一個風眼后2至3棚處。摻點柱前,必須由瓦檢員進行瓦斯檢查,瓦斯濃度在1.5%以下時,方可進行工作。
十一、在加大工作面風量到最大后,仍不能使采面尾巷瓦斯降到1.5%以下時,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風機對采面尾巷瓦斯進行抽排處理。其使用規定為:
1.抽出式局部通風機安設在采面回風巷,距采面150米以內。
2.抽出式風筒和壓入式風筒都要連接牢固,拉直繃緊,吊掛整齊。吸風口必須在采面第二風眼后2棚外,即尾巷柵欄后;出風口必須接到采區回風巷內。
3.抽出式風筒內的瓦斯濃度必須在2.5%以下,壓入式風筒內的瓦斯濃度必須在2.0%以下。
4.安設一瓦斯監測傳感器,自動檢測風筒出風口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超過2.0%時,必須能自動切斷局部通風機電源。
十二、采面尾巷瓦斯濃度超過1.5%,在使用抽出式局扇仍不能處理時,在風巷內每4~5個風峒砌筑一道干砂密閉。具體砌筑要求:下寬不小于1.0米,接頂寬度不小于0.6米,中間用碎砂填實接頂,并用風筒布砌筑于干砂密閉中,風筒布與風巷方向垂直。
十三、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瓦斯檢查的具體要求為:
1.撐印子放炮作業時,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米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必須在1.0%以下方可進行放炮作業,第二個風眼內風流作為局部瓦斯,在1.5%以下即符合規定。
2.在工作面切頂線外放炮放頂時,必須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米和切頂線外1.2米處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必須都在1.0%以下方可進行放炮作業。
3.工作面內放炮作業,必須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米風流中瓦斯濃度,只有在1.0%以下方可進行放炮作業。
十四、有尾巷通風的采面,要保證尾巷有足夠的通風斷面(已回收尾巷除外),并有足夠的風量,確保采面尾巷處瓦斯不超限。作為尾巷通風的放水巷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必須控制在2.5%以下;當放水巷形成完整獨立的通風系統后,其瓦斯濃度必須控制在1.5%以下;采面尾巷通風巷與放水巷交匯口的瓦斯濃度必須在2.5%以下。
十五、由采煤隊負責,確保采面所有電器設備不失爆。特別是采面風眼內的五小電器及電纜,由于移動頻繁,必須進行嚴格的電器設備防爆檢查,防止出現電氣火花。
篇2:地面瓦斯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高瓦斯礦井的地面瓦斯管理工作,防止瓦斯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如下:
1、選煤廠、瓦斯泵站、通風管理部、生活服務中心必須根據本單位實際,制定瓦斯管理制度和辦法。
2、以上單位必須制定瓦斯管路、設施巡檢制度。
3、以上單位有瓦斯的房間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
4、在距瓦斯(管路)附近50m內作業時,要有預防瓦斯事故的措施。
5、有瓦斯的房間嚴禁有易燃、易爆和點火物品,人員嚴禁穿化纖衣服,設備必須防爆。
6、房間內必須有可靠的瓦斯監測裝置。
7、工作人員必須佩帶甲烷檢測儀,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作業。
8、每次燒焊必須制定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并請總工程師批準。
9、瓦斯經常超限的地點必須加裝適當型號的風機,確保瓦斯不超限。
10、工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后上崗。
11、業務部門要加強瓦斯地點的檢查。
12、危險區域要有警標,瓦斯管路要用專用顏色標記。
篇3:瓦斯管道設施維修安全管理規定
1、首先要制定與之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指定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監護人各把其關。否則,施工負責人按三級過失處罰。
2、必須配備便攜式瓦斯檢查儀檢查瓦斯,否則,按嚴重違章處罰。
3、必須穿不含化纖的工作服,穿不帶鐵釘的鞋。否則,按一般違章處罰。
4、所有維修人員不得帶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和點火工具進入瓦斯管道。否則,按嚴重違章處罰。
5、檢查甲烷測試儀是否靈敏可靠。因測試儀不準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要按三級或四級過失處罰責任者。
6、配備2-3個合格的滅火器。否則,按一般違章處罰。
7、檢查處理瓦斯管道、閥門、設施時,應將甲烷測試儀從下風地段由遠到近接近井口進行,當測試濃度≤1%時,方可接近小井打開井蓋。違反操作規程,按一般違章處罰。
8、打開井蓋后,如瓦斯濃度≤1%時,維修人員方可入井作業。否則要視甲烷濃度情況進行自然通風,只有經測試有毒有害氣體及氧氣均符合有關規定后,方可入井作業。
9、檢查處理(包括焊接)瓦斯管道及設施時,必須先關掉相應的閥門(水封或加盲板)并進行瓦斯管道置換工作,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作業。否則,按一般違章處罰。
10、本工作至少應有三名以上專業人員進行,除操作人員外,其它人員一律站在距工作地點五米以外的上風地段觀察監護。否則,按一般違章處罰。
11、在瓦斯小井進行排放水工作時,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必須佩戴合格的防毒面具,并執行1人排放、二人監護。監護人員站在離小井1-2m之內,并隨時與
井內人員取得聯系,呼喚其名,當發生意外時,及時搶救。否則,按一般違章處罰。
12、排放區域(30m范圍),應設專人站崗,以防外人不慎進入排放區。否則,按一般違章處罰。
13、在進行瓦斯小井排放水工作時,工作現場30m之內嚴禁有明火存在,嚴禁監護人員抽煙,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嚴禁監護人員與閑雜人員閑聊。否則,按嚴重違章處罰。
14、排放工作應不少于4名專業人員進行。否則,按一般違章處罰。
15、排放現場必須配備2-4個合格的滅火器。否則,按一般違章處罰。
16、瓦斯置放工作必須報批專門的安全措施,方可進行置放。否則,作業人員按一般違章處罰,施工負責人按三級過失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