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煤工作面密閉啟封及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

采煤工作面密閉啟封及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6593

永興煤礦自貴州神華礦業投資有限公司接管以來,原移留的13101采煤工作面從公司接管前就停止回采至今,煤礦自己封閉了該工作面,具體封閉時間不詳,現根據礦井采掘部署安排,結合13101回風巷4號、13101運輸巷3號密閉等取樣管檢測情況:未檢測到co,溫度與墻外溫度基本相同。分析認為,具備啟封條件。經研究,決定啟封該工作面。該工作面共計密閉2道,即13101運輸巷3號密閉,13101回風巷4號密閉,封閉時間不詳,為確保啟封安全,制定本措施,請嚴格遵照本措施進行啟封。

一、密閉啟封前準備工作

(一)參加啟封人員必須為申請納雍縣安監局礦山救護隊,永興煤礦礦井兼職救護隊員員,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嚴禁穿化纖衣服及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入井。

(二)啟封密閉前認真檢查局部通風機的完好情況,檢查全井通風系統的其他通風設施,確保通風系統暢通和穩定,確保啟封地點的風量充足。

(三)檢查完畢后設置警戒,站崗警戒點設置風井風門外、副井口、主井口,此處站崗人員嚴禁人員在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期間進入井下及回風系統,杜絕風機附近20m內出現煙火等隱患,警戒到位后電話報告調度室。站崗人員在未接到調度室指令(瓦斯排放現場指揮人命令)前,嚴禁擅自離崗。

(四)啟封前必須對回風系統內材料(特別是鋼鐵制品)進行堆好檢查,防止產生摩擦火花。

(五)切斷回風區域內的所有電源。

二、密閉啟封安全技術措施

(一)密閉啟封順序:先啟封13101工作面回風巷的回風密閉,再啟封13101運輸巷的進風密閉。

(二)啟封密閉前必須檢測二氧化碳、瓦斯及一氧化碳濃度,當一氧化碳濃度低于0.0024%,瓦斯濃度低于1%時,方可進行啟封。啟封時安瓦員必須連續檢測一氧化碳、瓦斯及二氧化碳的濃度,且必須確保儀器完好精準,作業點至少配備2臺光干涉瓦檢器和2臺瓦斯檢測報警儀。

(三)啟封時,人員必須佩帶自救器,同時必須用局部通風機對在場人員送風,但不可直對啟封口,防止高濃度瓦斯瞬時大量涌出。

(四)啟封密閉必須用銅制鐵錘,銅制釬子進行,不得用鐵或鋼制工具啟封。

(五)啟封時對取下的水泥墩,必須輕輕取下放在一邊,以防產生火花,嚴禁將水泥墩和磚塊推往密閉內。

(六)瓦斯濃度達到1%,暫停啟封,待瓦斯濃度降至1%以下時,再行啟封直至啟封完畢。

(七)如啟封過程中co持續上升超過0.0024%時,必須停止作業,待研究后決定是否啟封。

(八)開啟局部通風機前必須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其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啟動局部通風機。

(九)啟封時,嚴禁一次性將進風密閉全部打開,啟封面積不得超過0.5㎡。

(十)啟封進風密閉前,回風系統內嚴禁有人,參加回風巷密閉啟封的人員必須全部撤至警戒區外。

(十一)進風密閉啟封后,由地面監控系統人員對總回風瓦斯濃度進行實時監控,只有在總回風瓦斯濃度不超限且持續穩定8小時后,方可安排人員進入進行人工檢查。

(十二)只有當通風系統穩定,瓦斯不超限,且持續穩定時間不少于1小時后方可撤除警戒。

(十三)啟封密閉期間,除參加啟封密閉人員外,井下不得安排任何作業。

(十四)啟封密閉后,各區域瓦檢員注意對風向的觀察,同時注意風量變化,同時加強對13101回風巷和13101運輸巷的瓦斯檢查。

(十五)啟封密閉后,由通防隊對全礦井的密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掌握因風壓變化引起的意外變化。

(十六)凡出現變化應及時匯報,由技術負責人研究措施進行處理。

(十七)密閉啟封后,在進回風石門內設置好柵欄,未經同意不得擅自進入13101回采工作面。

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一)將未送風風筒與密閉以內往磧頭段的風筒接好,接風筒時,瓦斯濃度超過1%嚴禁操作。采用繩索控制風筒斷面的方法向巷道內送風,控制風筒斷面的操作人員必須在13101運輸巷的全風壓通風處,確保在全風壓匯合點的瓦斯濃度低于1%,確保總回風巷瓦斯濃度低于0.75%。

(二)排放時,必須檢查局扇及其開關至全風壓匯合點巷道內風流方向。

(三)嚴禁“一風吹”,限量排放瓦斯。

(四)在全風壓匯合點懸掛瓦斯報警儀,隨時觀察瓦斯濃度。

(五)排放瓦斯必須由技術負責人、安瓦員、電工和兼職救護隊員在現場指揮和操作。

(六)瓦斯排放后,必須全面檢查原積聚區內風流中的瓦斯情況,只有在瓦斯濃度及二氧化碳小于1‰,且風流穩定方可離開現場,通知撤除警戒。

四、啟封密閉安全組織措施

(一)地面由礦長任總指揮,全面負責地面指揮工作。隨時聽取井下現場情況匯報,下達撤除警戒指令。

(二)井下由技術負責人任現場總指揮,確保排放瓦斯時按措施進行,下達密閉啟封命令。

(三)現場跟班人員為現場副總指揮,負責通風設施及通風系統檢查,負責啟封及排放嚴格按措施操作,確保安全啟封安全排放,確保排放現場警戒到位,。

(四)機電人員(必須持證電工)負責確保風機運行正常,負責切斷回風流中電源。

(五)站崗人員必須明確姓名及責任,并匯報調度室。

(六)由通風工負責限量送風。

(七)由瓦斯檢查員負責檢查瓦斯及二氧化碳。

(八)本措施必須經學習后方可實施,未參加學習者不得參加作業。

四、如本措施有與《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文件規定相抵觸的或本措施未涉及到的,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文件規定中相關規定進行。

篇2:采煤工作面啟封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一、基本情況

因春節放假,為了便于工作面的管理,預防工作面發火,4051采煤工作面于2012年1月?日封閉。封閉長達?天。假期內在4051頂板順槽密閉內進行了注氮工作,預防工作面發火,根據監測監控系統對密閉區外有害氣體濃度、空氣溫度、氧含量的監測數據和救護隊每天下井巡檢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4051采煤工作面密閉區內末有發火征兆,一切正常,但由于注氮切封閉時間長,密閉區內存有大量的有害氣體,受礦壓影響,工作面支護有可能受損,尤其是頂板順槽和工作面靠頂板側支護,為了確保安全啟封,及時恢復生產,特編制此啟封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二、啟封時間:2012年2月日早時。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成立啟封指揮部,指揮部設在調度室,指揮部下設現場指揮組、啟封組、安全檢查組、瓦檢組、供電組、警戒組。

指揮部:

總指揮:溫東明

副總指揮:高有貴、拜小兵、趙社銀、呂治邦、張懷明

成?員:王小明、任繼軍、張建勛、何根合、趙貴平、

李新生、劉寬樂、雷金來、景懷元、趙玉賢、

何建軍、雷勤昌、秦徐來、樊彥林、趙庭功、

王?濤、王?睿、張海海、張萍蘭、值班調度員、值班安檢員、救護隊全體隊員

職?責:負責統一指揮、協調啟封時的應急工作

現場指揮組

?組?長:高有貴、趙社銀

成?員:張建勛、李新生、王小明、任繼軍

?3、啟封組:

組?長:王小明、任繼軍

成?員:全體救護隊隊員

職?責:負責啟封任務,及時處理突發災變

安全檢查組

組?長:高有貴、趙社銀

成?員:張建勛、李新生、王小明、任繼軍

電工、安檢員、瓦檢員、全體救護隊隊員

職?責:(1)負責監督檢查對啟封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工作,杜絕啟封過程中出現“三違”而導致發生事故。(2)負責對礦井安全狀況進行安全檢查,并及時向指揮部提供現場資料。

瓦檢組:

組?長:王小明、趙玉賢

成?員:救護隊隊員、瓦檢員

職?責:(1)負責礦進各巷道中有害氣體濃度的檢測及啟封過程中回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檢測。(2)負責局部通風機的管理。

6、供電組:

組?長:何建軍、雷勤昌

成?員:電工、瓦檢員、安檢員變電所值班員

職?責:負責啟封前后回風系統內電氣設備的檢查和停送電工作及通訊系統的安裝、檢查工作。

警戒組:

組?長:張建勛、李新生

成?員:瓦檢員、救護隊員、安檢員

職?責:負責啟封過程中在可能進入的回風系統安全地點警戒,禁止一切人員通行。

三、?啟封方案

1、采用限制送入巷道中的風量來控制排放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先排放4051頂板順槽內有害氣體后,再排放4051底板順槽內有害氣體,然后關閉局部通風機,并切斷電源。

經救護隊檢查密閉區內外符合啟封條件時,先打開底板順槽密閉墻,過一定時間再打開頂板順槽密閉墻,待有害氣體排放一段時間再打開頂板順槽密閉墻,待有害氣體排放一段時間,無異常現象時,擴大孔口。

待4051采區有害氣體全部排除后,再排放礦井其它巷道內有害氣體。

密閉墻的拆除和排放有害氣體工作由救護隊負責,安檢科負責監督檢查啟封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工作,瓦檢員負責有關區域內的有害氣體檢查和警戒工作,電工負責回風系統內電氣設備的檢查、停送電局部通風機的停送電工作。

四、啟封前的準備工作

啟封前組織好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和應急救援預案中的規定,各部門負責人到調度室集合,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及職責,積極開展工作。

救護隊員入井前先進行自檢和互檢,確保個人裝備完好,裝有配件的備件袋齊全,瓦檢器和一氧化碳檢定器完好且配齊備用件。

瓦檢員入井前,全面檢查瓦檢器,一氧化碳檢定器、風表、秒表,確保檢測工具完好。

所有入井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非救護隊隊員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停止向密閉區內注氮。

由現場指揮部負責,入井后對全礦井有關區段內的電氣設備、通風設備和設施、巷道支護通訊系統全面檢查,確保巷道支護完好,主要通風風路申通,通風設備和設施完好有效,電氣設備防爆完好,通訊系統暢通。

由供電組負責切斷回風系統內所有電源,將人員全部撤到進風巷中,并負責通訊系統的安裝和檢查。

由警戒組負責在可能進入回風系統的安全地點布設警戒。

由專職瓦檢員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地點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其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由指定人員開啟局部通風機向獨頭巷道送入有限的風量,逐步排放,當有害氣體排除后,停止底板順槽局部通風機運轉,并切斷電源。因密閉區內外空氣壓差大,為了防止打開頂板順槽密閉墻時風流發生逆轉,應保持頂板順槽局部通風機正常通風,再根據瓦斯排放情況,現場確定是否停止局部通風機運轉。排放瓦斯時,先排放頂板順槽內有害氣體,再排放底板順槽內有害氣體。

頂、底板順槽排放瓦斯結束后,由救護隊負責檢查密閉墻內外有無發火征兆,若無異常,匯報現場指揮組,并向指揮部匯報,征的指揮部同意后,方可啟封。

五、?啟封

由救護員佩戴氧氣呼吸器在底板順槽密閉墻上先打開一個小孔,檢查密閉墻內各種有害氣體濃度、溫度,觀察是否有異常現象。

經檢查無異常現象,具備啟封條件時,向現場指揮組匯報,征得指揮組同意后,方可逐漸擴大孔口。

過一定時間,再打開頂板順槽密閉墻,開啟時,先開啟一小孔,逐漸由頂板順槽向采區供風。

由瓦檢組在回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經常檢查瓦斯濃度,根據瓦斯濃度變化情況,逐漸擴大頂板順槽密閉墻啟封口,靈活掌握供風量。

頂、底板順槽密閉墻全部打開,采區內瓦斯排放完畢后,由檢查組全面檢查工作面內支護情況和工作面內瓦斯情況,尤其是老塘側及底板上隅角,若有局部積聚,可采用等風簾進行局部排放,直至全面排放瓦斯結束,符合《規程》規定。

檢查井下各巷道及回風路中的死角,若發現有害氣體積聚,應由下向上,由外向里逐步排放。

各地點有害氣體排放正常后,由瓦檢組負責各地點的風量測配,調整至正常值。

六、安全技術措施:

1、凡參加啟封人員由調度室統一調配,并組織學習本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進行。

2、啟封開始前,在主、副、風井口設警戒,嚴禁非啟封人員入井。

3、礦井主扇必須保證正常運轉。

4、入井后,由現場指揮組統一指揮行動,啟封過程中,調度室值班人員保持與井下隨時聯系。

5、現場指揮必須設在通風良好的安全地點,并用災區電話與啟封小隊保持不斷聯系,若有異常,必須采取措施,立即進入救援。

6、啟封人員啟封前,經全面檢查,符合《規程》要求后向指揮中心匯報,征得同意后,方可開始啟封。

7、啟封前,必須把回風側的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切斷回風流中的電源,并在通往回風道交叉口處設置警戒。

8、啟封開始前,救護隊隊長必須檢查每個隊員的個人裝備是否完好,每個隊員必須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且備齊氧氣呼吸器工具和裝有配件的備件袋。

9、在啟封過程中,各啟封人員必須提高警惕,嚴格按章指揮,按章作業。

10、在啟封過程中,任何情況下都嚴禁任何人單獨行動,嚴禁面罩漏氣,隊員應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聽到音響信號的范圍以內,若有危險情況時,利用音響信號聯系。

11、氣體排放應按次序、分階段、逐步排放,不得一次性排放,嚴禁一風吹。

12、采區啟封正常后,及時測定工作面供給風量,在保證供風安全的情況下,將采區供風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以防大量供風而發火。

13、啟封結束后,組織有關人員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尤其對采區工作面來壓情況,支架穩定情況做全面檢查,并按“五定”原則立即整改,通過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各有關工作。

14、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工種操作規程》及相關規章制度、措施要求進行。

篇3:采煤工作面密閉啟封及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

永興煤礦自貴州神華礦業投資有限公司接管以來,原移留的13101采煤工作面從公司接管前就停止回采至今,煤礦自己封閉了該工作面,具體封閉時間不詳,現根據礦井采掘部署安排,結合13101回風巷4號、13101運輸巷3號密閉等取樣管檢測情況:未檢測到CO,溫度與墻外溫度基本相同。分析認為,具備啟封條件。經研究,決定啟封該工作面。該工作面共計密閉2道,即13101運輸巷3號密閉,13101回風巷4號密閉,封閉時間不詳,為確保啟封安全,制定本措施,請嚴格遵照本措施進行啟封。

一、密閉啟封前準備工作

(一)參加啟封人員必須為申請納雍縣安監局礦山救護隊,永興煤礦礦井兼職救護隊員員,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嚴禁穿化纖衣服及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入井。

(二)啟封密閉前認真檢查局部通風機的完好情況,檢查全井通風系統的其他通風設施,確保通風系統暢通和穩定,確保啟封地點的風量充足。

(三)檢查完畢后設置警戒,站崗警戒點設置風井風門外、副井口、主井口,此處站崗人員嚴禁人員在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期間進入井下及回風系統,杜絕風機附近20m內出現煙火等隱患,警戒到位后電話報告調度室。站崗人員在未接到調度室指令(瓦斯排放現場指揮人命令)前,嚴禁擅自離崗。

(四)啟封前必須對回風系統內材料(特別是鋼鐵制品)進行堆好檢查,防止產生摩擦火花。

(五)切斷回風區域內的所有電源。

二、密閉啟封安全技術措施

(一)密閉啟封順序:先啟封13101工作面回風巷的回風密閉,再啟封13101運輸巷的進風密閉。

(二)啟封密閉前必須檢測二氧化碳、瓦斯及一氧化碳濃度,當一氧化碳濃度低于0.0024%,瓦斯濃度低于1%時,方可進行啟封。啟封時安瓦員必須連續檢測一氧化碳、瓦斯及二氧化碳的濃度,且必須確保儀器完好精準,作業點至少配備2臺光干涉瓦檢器和2臺瓦斯檢測報警儀。

(三)啟封時,人員必須佩帶自救器,同時必須用局部通風機對在場人員送風,但不可直對啟封口,防止高濃度瓦斯瞬時大量涌出。

(四)啟封密閉必須用銅制鐵錘,銅制釬子進行,不得用鐵或鋼制工具啟封。

(五)啟封時對取下的水泥墩,必須輕輕取下放在一邊,以防產生火花,嚴禁將水泥墩和磚塊推往密閉內。

(六)瓦斯濃度達到1%,暫停啟封,待瓦斯濃度降至1%以下時,再行啟封直至啟封完畢。

(七)如啟封過程中CO持續上升超過0.0024%時,必須停止作業,待研究后決定是否啟封。

(八)開啟局部通風機前必須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其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啟動局部通風機。

(九)啟封時,嚴禁一次性將進風密閉全部打開,啟封面積不得超過0.5㎡。

(十)啟封進風密閉前,回風系統內嚴禁有人,參加回風巷密閉啟封的人員必須全部撤至警戒區外。

(十一)進風密閉啟封后,由地面監控系統人員對總回風瓦斯濃度進行實時監控,只有在總回風瓦斯濃度不超限且持續穩定8小時后,方可安排人員進入進行人工檢查。

(十二)只有當通風系統穩定,瓦斯不超限,且持續穩定時間不少于1小時后方可撤除警戒。

(十三)啟封密閉期間,除參加啟封密閉人員外,井下不得安排任何作業。

(十四)啟封密閉后,各區域瓦檢員注意對風向的觀察,同時注意風量變化,同時加強對13101回風巷和13101運輸巷的瓦斯檢查。

(十五)啟封密閉后,由通防隊對全礦井的密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掌握因風壓變化引起的意外變化。

(十六)凡出現變化應及時匯報,由技術負責人研究措施進行處理。

(十七)密閉啟封后,在進回風石門內設置好柵欄,未經同意不得擅自進入13101回采工作面。

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一)將未送風風筒與密閉以內往磧頭段的風筒接好,接風筒時,瓦斯濃度超過1%嚴禁操作。采用繩索控制風筒斷面的方法向巷道內送風,控制風筒斷面的操作人員必須在13101運輸巷的全風壓通風處,確保在全風壓匯合點的瓦斯濃度低于1%,確保總回風巷瓦斯濃度低于0.75%。

(二)排放時,必須檢查局扇及其開關至全風壓匯合點巷道內風流方向。

(三)嚴禁“一風吹”,限量排放瓦斯。

(四)在全風壓匯合點懸掛瓦斯報警儀,隨時觀察瓦斯濃度。

(五)排放瓦斯必須由技術負責人、安瓦員、電工和兼職救護隊員在現場指揮和操作。

(六)瓦斯排放后,必須全面檢查原積聚區內風流中的瓦斯情況,只有在瓦斯濃度及二氧化碳小于1‰,且風流穩定方可離開現場,通知撤除警戒。

四、啟封密閉安全組織措施

(一)地面由礦長任總指揮,全面負責地面指揮工作。隨時聽取井下現場情況匯報,下達撤除警戒指令。

(二)井下由技術負責人任現場總指揮,確保排放瓦斯時按措施進行,下達密閉啟封命令。

(三)現場跟班人員為現場副總指揮,負責通風設施及通風系統檢查,負責啟封及排放嚴格按措施操作,確保安全啟封安全排放,確保排放現場警戒到位,。

(四)機電人員(必須持證電工)負責確保風機運行正常,負責切斷回風流中電源。

(五)站崗人員必須明確姓名及責任,并匯報調度室。

(六)由通風工負責限量送風。

(七)由瓦斯檢查員負責檢查瓦斯及二氧化碳。

(八)本措施必須經學習后方可實施,未參加學習者不得參加作業。

四、如本措施有與《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文件規定相抵觸的或本措施未涉及到的,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文件規定中相關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