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眼掘進安全技術措施
為確保安全,21811工作面接替工作順利進行,原有切眼(停了很久嚴重失修,受地質變化的影響,煤質不好,無法維修),通過研究決定退后30米,重新在機巷255米處開切眼與21811回風巷順利貫通,形成通風系統,特制定如下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一、組織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張彩甫
副組長:王?濤
成?員:羅吉杰?高現元馮光宇曾慶倫?張?良?鮮光進
袁遠勝(機電礦長)胡國彬(主?任)?
張加祥(放炮員)羅章建(放炮員)
羅吉中(安全員)王奇華(安全員)
陳安宇(安全員)張中華(瓦檢員)?
?羅秋(瓦檢員)?趙永富(瓦檢員)
二、切眼用途及工程量
本條巷道用于貫穿21811回風巷的運煤、矸石、行人,通風等。長70米,方位角170°,煤層厚度2米,坡度順煤層,煤層頂底板傾角走。
本巷道規格質量要求。兩梁兩柱,凈斷面為4.4㎡,必須用“絞接頂梁”背板控頂,柱距0.8米,排距1米,倒懸備。
三、支護方式
“兩梁兩柱”,液壓支柱打在梁的中間,迎山角5°、迎山受力,必須打直。
四、施工的方法及通風方式
①在21811運輸平巷安設一臺5.5kw×2對旋式的局部通風機向作業點供風(一臺備用),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進行“三八制”作業。通風方式壓入式。風筒環環必掛,不準有漏風,距頭面不能超過2米,風筒不能反,接好要反邊。嚴禁瓦斯超限作業。
②21811回風巷早停止掘進,保持正常通風。21811回風巷停工不停風。設置欄柵,掛上禁標。21811運巷早停止掘進。
五、切眼施工時的安全技術措施
開工時,帶班礦長、安全員、瓦檢員、帶班長必須先檢查作業地點的瓦斯,頂底板及支護情況,遇有瓦斯超限和片幫、掉頂。必須先進行處理,只有瓦斯濃度達到規程允許范圍時方可開工作業。
2、電工必須安設好掘進時所需的機電設備吊掛好線纜,檢查好電器設備,杜絕失爆電器下井。
3、維修工安設好防塵管路,保證防塵設施能完好使用。
4、頂板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切眼施工前及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敲幫問頂”工作,及時清理幫、頂懸矸,清理幫、頂懸矸時,人員必須站在支架完好、安全的地方進行作業。
(2)加強頂板支護管理工作,支護用液壓支柱,支柱、掏煤(矸)應相互配合,盡量做到互不干擾,避免生產和安全工作。
(3)必要時打好貼幫支柱。
(4)爆破前必須加固工作面支護。
(5)放炮沖倒的支架必須及時恢復,嚴禁空頂作業。
5、爆破安全措施
(1)放炮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制作業。放炮員必須經培訓合格,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裝藥放炮應遵照圖表進行,嚴禁邊打眼、邊裝藥,和一次裝藥,分次爆破。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5m。瓦斯超過1%時,嚴禁裝藥放炮。
(3)電雷管必須由放炮員親自運送,炸藥應由放炮員或在放炮員監護下班組長運送,必須用專門的烽材箱進行分開運送和存放,并加鎖,嚴禁混裝和亂扔亂放。
(4)烽材箱必須放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機械、電器設備的地點,爆破時烽材箱必須入到警戒線以外和安全地點。
(5)放炮地點必須設在21811機巷進風流中,距工作面不小于150m。
(6)放炮前班組長必須派專人在可能通往爆破地點的所有通道口的各個通道上擔任警戒工作。
(7)放炮前,班組長必須清點人數,且所有人員必須在放炮人員撤離表簽字,確認無誤后方可下達起爆命令,放炮員接到命令后,必須先發出放炮警號至少等五秒鐘后方可起爆。
(8)放炮器鑰匙必須由放炮員隨身攜帶,每次放炮必須立即拔出鑰匙,并將放炮母線從放炮器上摘下,扭結成短路。
(9)每次放炮后,必須待工作面的炮煙吹散后,放炮員、瓦檢員、班組長方可進入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頂板、支護、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有隱患,必須立即處理。
(10)若通電后不爆,放炮員必須先取下入炮鑰匙,將放炮母線摘下扭結成短路,至少等5分,使用延期雷管至少等15分鐘后,方可沿線路查找拒爆原因。
(11)工作面出現瞎炮,當班必須進行處理,在距平行于瞎炮0.3m處重新打眼裝藥進行放炮處理,嚴禁用手強拉和掏挖瞎炮。
(12)當班未處理完的瞎炮,當班放炮員必須現場交與下一班放炮員,瞎炮數量和位置。
(13)處理瞎炮時,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瞎炮無關的工作。
(14)瞎炮處理后,放炮員必須詳細檢查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15)放炮順序應由工作面下段開始,由下而上進行。
六、機電、運輸技術措施
?1、井下電器設備不得使用淘汰產品,設備必須是三證齊全的防爆合格產品。
?2、非專職機電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器設備,機電人員必須是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的人員方可擔任。
3、井下搬遷電器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禁止帶電搬遷。
4、機電人員必須每班入井對井電器設備進行防爆性能檢查,和對所有電器設備進維護管理,確保設備安全完好運行。
七、為確保刮板運輸機安全運轉杜絕人身事故,可采用以下安全措施:
1、工作人員處理運輸機故障時必須停電,并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牌,在運輸路線每隔不大于15M距離必須安裝一組能發出停止和啟動信號得裝置。開機前先發出信號后點動試車,待確定無問題時再啟動.
2、檢修刮板運輸機時,液壓支架前護板伸縮梁必須打開。
3、檢修工作面刮板運輸機為防止檢修處上方矸煤、矸石、落下傷人必須加護攔。
4、禁止人員乘坐溜子以及在溜子上方行走。
5、刮板運輸機,機頭、機尾必須打牢壓柱.
6、人員跨越刮板機得地點必須安設可靠得人行過橋.
7、各運轉部分應設保護罩或保護攔,機尾處設保護板。
8、如果鏈條斷了,要先找出斷鏈位置,清溜子傷槽浮煤。在把斷鏈位置開到機頭。用單體柱頂。務必遠距離操作、控制.如不行需用電機倒鏈必須先撤出人員在進行點動倒鏈。
9、運走刮板時,必須用鏈條卡緊,固定好,用力運走,小心輕放。預防刮板傷人,重量比較重,用力穩住,至少3人輔助。把握好安全工作。
八、瓦斯監測?
(1)安裝要求:
在距回風出口5-10m和回風上山10-15m處各安裝-1臺瓦斯傳感器,瓦斯傳感布置在巷道上方,垂直懸掛,距頂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幫不得小于200mm。瓦斯報警濃度l%、斷電濃度l.5%、復電濃度不大于1.0%,斷電范圍為工作面回風巷內的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2)使用及管理
①安裝安全監控設備前,必須由通風工區根據已批準的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提出安裝申請單送機電部門,落實供電設施,經批準后,與單位機電工共同負責安裝調試,經驗收合格后,交生產單位看護和使用。
②安全監測設備投入運行的最初2天內,應進行第一次調試和校正。
③安裝斷電控制系統時,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在入井前經過48小時通電運行,調試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嚴禁不合格的儀器下井使用。
④安裝后要進行運行前各項指標的調試,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井下調試不合格的,必須立即更換或上井檢修鑒定。
⑤瓦斯傳感器必須掛牌管理,標明使用地點、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校正時間、標校人員等。
⑥檢測氣體的安全檢測儀器應與各點相應的標準氣樣進行調試和校正。
⑦安全監控人員必須每天檢查安全監控設備及電纜是香正常和完好,使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或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并將記錄和檢查結果報監測值班員。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須在8小時內對兩種設備調校完畢。
⑧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定期進行調試校正,每月致少1次。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每7天必須使用標準氣樣和空氣氣樣調校1次。每7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功能進行調試。
⑨監測裝置在井下連續運行6個月以上時,應按計劃分批運到井上進行全面檢修、清掃、調試、校正。
⑩瓦斯斷電儀、監測系統模擬量探頭每半年必須強檢一次,便攜式瓦檢儀每年必須強檢一次。安全監測系統的井下斷電儀主機、探頭部分連續運行l2個月,必須升井檢修。
天生橋煤礦
2010年11月8日
主持人;高現元
參加學習人員:
篇2:掘進工區技術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總工程師、礦技術部門和區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對本區的安全生產負技術責任。
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技術方針、政策、法規,負責編制施工工程的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對本區的“一通三防”及頂板管理負技術管理責任。
三、配合有關科室搞好本區職工的安全、技術培訓工作,組織全員學習先進生產技術,積極開展技術革新,推廣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高全員技術素質。
四、每天分析一次迎頭地質變化情況,并向上級技術部門匯報,負責本區質量標準化內業資料的整理工作。
五、及時參加技術例會,學習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匯報本區施工工程迎頭地質變化情況。
六、必須堅持“一工程一措施”,工程施工前要及時、準確地把作業規程或技術措施貫徹傳達到每位職工,并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試卷在施工期間保留備查。
七、堅持深入井下現場,作好迎頭技術指導,保證施工巷道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及時延長巷道中線、腰線,確保貫通巷道準確安全透窩。
八、協助區長抓好現場安全質量管理,發生事故時及時提供技術資料,協助制定救災措施。事故后參與事故的調查與分析,總結經驗,補充制定安全技術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
篇3:掘進支護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掘進迎頭的扶棚工作。
二、按《作業規程》規定的要求進行扶棚、腰幫、背頂,保證工程質量符合標準,做到巷道斷面、支護、中腰線均符合設計要求。
三、施工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撅頂道制度,出煤(矸)扶棚前,認真檢查巷道支護及幫頂情況,加固迎頭支護,扶好棚后,安全設施上齊。
四、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五、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
六、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協同其它工種共同完成當班任務。